給孩子「把屎把尿」,危害竟然這麼大,可別再這樣做了

2020-09-07 嫂嫂育兒經

導讀:給孩子「把屎把尿」,危害竟然這麼大,可別再這樣做了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給孩子「把屎把尿」,危害竟然這麼大,可別再這樣做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我應該撒尿嗎?
最近,新手媽媽小雯來找我,以消除我的痛苦。她的孩子三個月大,她的家人每天都在忙著排尿和排便。
孩子的祖父母說,他們每天會在睡覺前給孩子撒尿,這樣孩子就不必在晚上上廁所了。
小雯認為使用尿布就足夠了,非常方便。
但是孩子的祖父母認為尿布不好,會覆蓋孩子。
他們幾乎每天都在爭論不撒尿。


孩子的祖父母總是說:
但是小雯覺得,從小到大,孩子都會養成撒尿的壞習慣。
那麼,您應該給寶寶尿嗎?從幾歲開始訓練寶寶上廁所會更好?
答案是,服用尿液不僅無益,還可能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將這些危害隱藏在尿液中
上廁所訓練是指父母幫助孩子上廁所,使孩子像成年人一樣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尿液和排便。
在我們國家,拉屎和撒尿更為普遍,尤其是對於帶孩子的老一輩。他們可能在孩子出生時開始撒尿和撒尿。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可以被視為過早的廁所訓練。
但是此時,孩子沒有控制排便的能力,而成年人正在控制孩子的排便。


這是什麼問題?
1.不利於兒童骨骼和脊柱的發育。
嬰兒出生時,脊椎是直的。到2個月時,抬起頭部時頸椎會凸出,形成第一個彎曲。
坐六個月時胸椎隆起,形成第二條彎曲。1歲時,腰椎隆起,行走時形成第三彎。
此時,孩子的脊椎和髖關節尚未成熟,尿液姿勢不正確。從長遠來看,很容易傷害孩子,導致骨骼發育不良,脊柱側彎,駝背等。
2.嬰兒可能經常弄溼床
一般來說,當膀胱中的尿液量達到一定量時,嬰兒自然會尿尿,但是排尿的行為是刺激排尿的信號。無論膀胱中有多少尿液,都會刺激嬰兒排尿。
在人工刺激下長期排尿可能使嬰兒的膀胱難以正常擴張。
以此方式,當嬰兒長大時,膀胱的尿液儲存功能太小而無法控制尿液,從而導致調節的神經頻率。有些孩子甚至需要處方藥。
3.開c褲有健康風險
許多父母為嬰兒穿開c褲,以使尿更容易。


但是,敞開的pants褲會暴露出嬰兒的排洩器官,容易感染外部汙染物,甚至導致泌尿道感染,並容易造成人身傷害。
4.引起嬰兒脫垂,肛裂,痔瘡。
1歲以下嬰兒的尿液訓練。如果尿液的時間不準確,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肛門周圍的壓力會增加,並會形成痔瘡。
有時尿液會從糞便中排出,因為您不知道孩子何時要排尿或排便,因此每十分鐘小便一次會導致孩子頻繁用力,這很容易導致直腸黏膜突出肛門,所謂的「脫垂」。
肛門會引起排便的部分阻塞,增加排便的頻率,並容易導致肛門裂。
5.對寶寶造成心理壓力


為嬰兒排尿,即強迫嬰兒排尿,超出了嬰兒的能力範圍,可能給嬰兒帶來太大的心理壓力。
如果父母因為不能在自己的控制下上廁所甚至罵他們而對嬰兒不耐煩,則可能對嬰兒造成心理問題。
這樣做可以幫助寶寶排尿
由於它對嬰兒非常有害,應該如何解決嬰兒的尿液和腸道問題?
最好使用尿布或尿布。
尿布的使用比較麻煩,需要反覆清洗,但是成本相對較低。


如果經濟允許,最好使用更好的尿布。
使用尿布或尿布時,請注意及時更換。最好在孩子的臀部上放些尿布霜,以防止尿液刺激皮膚並避免孩子的「紅屁股」現象。
當然,有些人白天要穿尿布,晚上要穿尿布,這樣做既不會影響孩子晚上的睡眠,又可以省錢並實現兩個目標。

我是一個家庭教育老師,一個高級的產科教師,也是一個多平臺的育兒作者。跟隨我給你帶來實用的母性和育兒知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問,請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讓你作為一個家長突然敞開心扉,不再孤獨地走上育兒之路。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把屎把尿,危害大!這件事,得這樣跟老人溝通
    之前家裡老人就一直說,不讓給孩子穿戴紙尿褲,說會影響腿型。 趁著孩子學走路的階段,老人又開始說,「可以考慮讓孩子練習自己大小便了」。 雖然,我一直堅持給娃穿紙尿褲,可也擋不住家裡老人總說總說,想問問橙子:這個階段,可以給娃撤紙尿褲嗎?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如何做?
    「把屎把尿」似乎是我國的育兒特色之一,老一輩似乎總是對這一做法特別青睞,有時孩子不配合,他們甚至會採取打屁股等方式,不限制時間,直到孩子排出了小便才停止。那把屎把尿到底好不好呢? 把屎把尿危害大所以如果家長頻繁把屎把尿,尤其是夜間頻繁把屎把尿,會出現如下危害:l 會引起孩子的反抗,而且也不利於膀胱儲存尿和排尿排便反射的建立。l 會影響孩子的睡眠,不利於孩子進入深睡眠狀態。
  • 中國式「把屎把尿」危害多,老人喜歡這麼做,年輕父母要阻止
    文|秘籍君許多新手爸媽,因為初為人父人母,帶孩子沒經驗,都會請家裡老人幫忙帶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寶爸寶媽看見老人給孩子把屎把尿,可能就自然而然地默認這種傳統的育兒方式,但是你知道這樣做的危害嗎?中國式「把屎把尿」很多年輕的人,即便沒有成為父母,也都一定見到過這樣的場景:老人在帶娃的時候,接收到孩子的排便信號,或者推算出孩子該排便的時間,就把孩子抱起來,雙腳分開端坐,然後用雙手兜住孩子的屁股,將孩子的雙腿分開,抱坐在大人的腿上,同時讓孩子的背自然地靠在大人的腹部上,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把屎把尿」,可能整個過程還伴隨著大人的一些引導的聲音
  • 您還在給寶寶把屎把尿嗎?快來看看把屎把尿的危害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嬰兒不願意接受把尿,在奶奶懷裡掙扎、哭鬧,但奶奶不為所動,嘴裡不斷發出「噓噓」或「嗯嗯」的聲音,堅持到嬰兒拉出屎或尿來為止。這樣一種基於「養育者本位」而不是「兒童本位」的育兒方式對寶寶真的好嗎?有調查顯示,7%的養育者從嬰兒一出生就開始把尿,73%的養育者從嬰兒出生兩三個月開始把尿,13%的養育者從嬰兒出生5個月以後開始把尿,一直到他自己學會尿尿。
  • 把屎把尿竟然危害寶寶腿型,你還敢給孩子這麼做!
    然而,「把屎把尿」引起了不少爭議。爺爺奶奶認為:孩子小,應該悉心呵護,「把屎把尿」是最基本的照顧,而且不用花冤枉錢。您的想法是對的,一般情況下我們確實不提倡把屎把尿的。1. 把屎把尿雖然節省了尿布錢,看起來可以控制寶寶的大小便時間,但長期來看,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其中包括寶寶自主大小便的能力、專注力、觀察以及隱私意識的建立等。2. 傳統的把屎把尿,有時會使孩子髖關節損傷,或者遺留尿頻的毛病。
  • 把屎把尿對寶寶的危害大!弄不好禍害孩子一生!這樣做才正確!
    現如今,依舊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把屎把尿。他們認為,給孩子把屎把尿可以更早地讓孩子養成自主排便排尿的習慣;還能減少尿不溼的使用,省下一筆錢。
  • 還在給孩子把屎把尿?其中的危害,遠不止你想的那些
    很多人在帶孩子的時候,尤其是家裡的老人帶孩子,經常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把屎把尿,這種情況在國內是很常見的。甚至有些年輕的父母也會給兩三個月的寶寶把屎把尿,認為這樣乾淨。殊不知,這樣做對孩子的危害很大。
  • 為什麼反對把屎把尿?危害比想像中的多
    紙尿褲用著方便,還不用家長天天洗床單、洗尿布,可謂是帶娃神器。但很多老一輩卻非常不待見紙尿褲,堅持給寶寶把屎把尿,並且還給把屎把尿各種「正名」。不給娃把屎把尿,娃大了都學不會自己上廁所!紙尿褲多貴啊,一天就用好幾個,把屎把尿又方便又省錢!
  • 給寶寶「把屎把尿」是老傳統?兒科醫生:危害很大,不建議這麼做
    此前看過這樣一篇新聞報導,一個九個月大的男寶被父母送進了醫院,父母聲稱孩子排便時很抗拒,已經有好幾天沒有排便了,看到孩子疼得大哭,甚至連站立都有些困難,他們心裡十分焦急。醫生馬上對孩子進行了檢查,最終發現孩子居然患上了脫肛。
  • 孩子滿嘴「屎尿屁」,竟然傳遞出這麼重要的信號
    孩子在3歲左右,開始對「屎尿屁」非常感興趣,「屎尿屁」的話每天都掛在嘴邊,很多家長為此而苦惱,認為孩子不文明。甚至對孩子採取暴力,以達到讓孩子改正的目的。其實,孩子對「屎尿屁」的熱衷,那是全世界孩子都會經歷過的,父母們大可不必為此焦慮,這是他們「汙言穢語」敏感期,因為這些能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力量。
  • 給寶寶「把屎把尿」雖方便,但四種危害不可忽視,家長三思而後行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夏天到了,關於穿紙尿褲還是開襠褲、把屎把尿還是如廁訓練的爭論,又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的確,把屎把尿是老傳統了,我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這麼過來的。但就像魯迅所說的那樣,「從來如此,便對麼?」
  • 新生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 新生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把屎?
    新生嬰兒幾個月可以把尿現在很多年輕的家長圖省事都不喜歡給孩子把屎把尿,因為這樣做很麻煩,他們往往都是一塊紙尿布就解決了事,但其實對嬰兒來說,長時間包著紙尿褲對嬰兒的身體會造成不適。新生嬰兒多久可以把屎把尿?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黃金期,脫掉紙尿褲,這幾招就夠啦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媽媽身邊總能出現這樣的聲音:這麼熱還給孩子穿紙尿褲,難怪孩子紅pp孩子越早學會尿尿,越好帶我們家就不用紙尿褲,把尿多省錢啊誰誰小時候就是這麼把過來的,哪有那麼多危害.....今天就來跟大家一一講講,為什麼不提倡給孩子把尿把便,以及正確的如廁訓練該怎麼做?為什麼不要把屎把尿?給寶寶把屎把尿,無非就是想「控制」寶寶的大小便,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不僅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危害,對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危害。尤其是1歲內的小齡寶寶。
  • 過早給寶寶把屎把尿危害大!太多人沒有意識到
    「新聞說了,把屎把尿會造成脫肛,禍害孩子終生」「我們那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也沒見誰出事」把屎把尿真的是傳統育兒陋習嗎?會禍害孩子終生嗎?1老人把屎把尿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控制大小便,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以後他自己上廁所更容易。而且可以讓他擺脫紙尿褲、尿布的束縛,減少尿布疹。
  • 老一輩的把屎把尿真的禍害孩子?看媽媽如何贏得「屎尿之爭」
    老一輩的把屎把尿真的禍害孩子?這個問題我剛生孩子的時候,我是堅定的認為是對的。我是一名90後的二胎媽媽,大學一畢業就結婚生子,當時的我認為現在有紙尿褲這種神器,及時更換就可以了。為什麼要早早的給孩子把屎把尿?
  • 寶寶不到這個月齡,把屎把尿危害大,所以媽媽別把早了
    昨天逛母嬰論壇,看到了一個媽媽提的問題:「寶寶多大的時候可以把屎把尿?」下面有很多媽媽的回覆,有說八個月的,有說十個個月的,也有說想什麼時候把就什麼時候把的,甚至還有人說出了月子就能把的。最後這個提問的媽媽,也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那麼,寶寶出生後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把屎把尿呢?
  • 老人喜歡給娃「把屎把尿」,年輕父母要及時阻止,不然孩子很受傷
    文|秘籍君許多新手爸媽,因為初為人父人母,帶孩子沒經驗,都會請家裡老人幫忙帶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寶爸寶媽看見老人給孩子把屎把尿,可能就自然而然地默認這種傳統的育兒方式,但是你知道這樣做的危害嗎?中國式「把屎把尿」很多年輕的人,即便沒有成為父母,也都一定見到過這樣的場景:老人在帶娃的時候,接收到孩子的排便信號,或者推算出孩子該排便的時間,就把孩子抱起來,雙腳分開端坐,然後用雙手兜住孩子的屁股,將孩子的雙腿分開,抱坐在大人的腿上,同時讓孩子的背自然地靠在大人的腹部上,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把屎把尿」,可能整個過程還伴隨著大人的一些引導的聲音「噓——噓」,幫孩子建立條件反射
  • 不要再嫌棄孩子出口就是「屎尿屁」,正確引導很重要
    3-5歲的孩子,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有那麼一段時間,出口就是「屎尿屁」,「屎尿屁」在大人看來像髒話,也有點沒禮貌。可是孩子總有這麼一段時間,沉迷於「屎尿屁」,樂此不疲。 突然小同學說了句,你這個臭屁鬼,我家娃也不甘示弱,說你是大臭屁。 就這樣,這兩句話來來回回重複了好幾次之後,兩個人哈哈大笑,竟然和好了。 不得不說,「屎尿屁」也是孩子的社交語言。
  • 「新型把尿」正在傷害孩子,父母別只圖省錢省事,這件事別再做了
    說起給孩子"把尿",很多人覺得那是老一輩才會做的事,現在還有誰給孩子"把屎把尿"? 於是小王也跟著學了起來,按照別人分享的方法,每天按時給孩子"把尿"。不管孩子想不想排尿,有事兒沒事兒都給孩子"端"一會兒。 時間久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訓練"起到了效果,小王每次一抱起孩子,還真能尿出來,這也讓她心裡很滿足:看來努力沒白費啊!尿不溼的費用可算省下來了。
  • 總聽說把屎把尿不好,但危害到底有哪些呢?
    老一輩認為早早的對孩子進行把屎、把尿的訓練,不但能省下紙尿褲的錢,還能訓練寶寶自主排尿的能力。年輕父母則認為多早訓練孩子把屎、把尿不利於他身心健康的發展,不僅影響孩子脊椎的發育,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孩子得脫肛症。兩代人一直為把屎把尿這件事爭論不休。那麼,寶寶多大可以把屎把尿?過早把屎把尿都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