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臣之春秋戰國名臣之,戰神白起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

2020-12-14 少玩手機多吃飯

前幾天跟大家一起聊了幾位春秋戰國時期的名臣,今天來跟大家一起聊一下春秋戰國時期最為知名的武將,白起。不可否認的是,白起足以堪稱為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名將。他對於戰場之間瞬息萬變的把握在歷史之上只有李世民,李靖等人媲美。但是如此的戰神白起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呢?今天就來跟大家一起聊一下。

1,白起之死,其根本還是要從長平之戰開始說起。長平戰爭後,白起和秦昭襄王對戰爭形勢的理解開始有了分歧。此外,白起沒有意識到範雎對他的敵意。沒有試圖採取措施與範雎結盟(當然,即便結盟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秦昭襄王也不會眼看著自己的兩根政治支柱上攜手合作)。

首先要說的是,白起對秦朝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剛剛結束的長平戰爭,冒著個人名譽被毀的危險,用欺騙手段殺趙國的40萬軍隊,故意留下240個年輕的娃娃,回趙國報信。極大地扼殺了趙國的有生戰鬥力。

這時,白起做出判斷,認為必須儘快徹底消滅趙國。因此,在長平戰役(公元前259年)結束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秦軍恢復了元氣,再次受到白起的指揮攻擊趙國,白起的主力部隊直接打進趙國首都。

2,白起的死,範雎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政治鬥爭始終是激烈的。秦昭襄王的戰略意圖一開始與白起的一致的,但面對韓趙兩國的割地退讓,範雎被韓趙收買,說服秦王退兵,而秦王真的退兵了!白起很是生氣,但是也只能氣範雎。他意識到破壞趙國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了。這是君主和大臣之間第一次出現分歧。

一切都如預期般發展,長平戰爭結束後,趙國內部團結一致,君主不再驕奢淫逸,平民們在考慮尋找秦朝的復仇。趙國的團結比以前好多了。另外,在割地的時候,趙國突然轉過臉來,把秦朝的六座城市交給齊國,並派使節四處奔走,形成了反秦的聯盟,一致地與秦國作對。這個聯盟雖然不能主動攻打秦國,但抵禦秦國還是不成問題的。

3,秦昭襄王是一個非常自信的皇帝。於是君臣之間第二個分歧出現了。

秦昭襄王原計劃派白起帶領部隊教育一下趙國,但是白起卻稱病拒絕了,不能領導軍隊這讓秦昭襄王十分的沒面子。但白起很直率,分析了趙國的情況,上次摧毀趙的最佳時機被錯過了。現在趙國已經恢復了元氣,國力正在逐步恢復。在長平戰役後,他們吸取了魯莽進攻的教訓,一定會堅定不移地站起來自衛。派遣軍隊攻擊這座城市並掠奪任何資源是不可能的。更危險的是,我軍一旦精疲力竭,沒有勝利,就會立即引起其他國家的輕視。他們將不可避免地派遣部隊支援趙國。情況必然危急!

總共一句話:這一次出兵趙國是壞事,沒有好事,最好等待時機。

範雎跟白起本身就不對付,回去之後添油加醋的報告給秦昭襄王。結果秦昭襄王大怒,說道,沒有白起我還消滅不了趙國嗎?派遣王乾出兵趙國,結果大敗而歸。這也是君臣之間的第三次矛盾。

這三次矛盾疊加在一起,正是白起的死亡之路。

不知道你們如何看待白起呢?歡迎大家積極留言轉發哦

相關焦點

  • 秦朝歷史上四位功高震主的名臣,最後都善終了嗎?
    秦國是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但在戰國初期之時,秦國卻是最弱小的,甚至差點被強大的魏國給滅了;但後來秦國強勢崛起,南徵北戰、東攻西討,不僅開疆拓土,更關鍵的是搶奪了不少優質資源;但是在這期間,除了秦王的英明神武,能臣名將的付出也很重要,而這期間,出現了四位功高震主的名臣,而這裡,就來看看這四位名臣的結局如何吧。
  • 在春秋戰國時期,四位舉世聞名的名將,每一位都是戰神!
    在春秋戰國時期,四位舉世聞名的名將,每一位都是戰神!在春秋戰國的事情,是中國歷史上的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的一個時代,就出現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也就是今天要說的,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這樣著名的將領。首先要說的就是白起了,白起是當時秦王的部下,他號稱是在春秋時期的屠夫,白起從小的時候就非常有天賦,他也是當時非常著名的軍事家,是秦國將領代表人物,說到白起的成名之戰是在當時他以12萬的軍隊來對抗韓國還有魏國,東周等等國家的24萬的軍隊,他是怎麼戰勝的了。
  • 春秋我為王、戰國之軍師崛起,好看的春秋戰國文不可多得!
    今天推薦春秋我為王、戰國之軍師崛起,好看的春秋戰國文不可多得!大家一起來看看吧。1.《春秋我為王》,作者:七月新番簡介:重生春秋,成為卿族庶子,被趕到馬廄與牛馬為伴,誰知霸業竟由此奠定,三家分晉算什麼?且看我趙氏代晉!
  • 戰國十大名將排名,第一名來歷神秘,曾當過戰神白起的老師
    據有關資料統計,戰國時期,即公元前463年到前242年259年的時間裡。只有89年沒有戰爭,雖然較春秋時期多了51年,但戰爭規模,殘酷性遠遠超過春秋時期,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春秋時期,出於諸夏親暱的原因,戰事基本由公室貴族支配,對他們來說,威信和面子遠比徵戰的結果更為重要,所以春秋時期戰事雖然比較頻繁,但規模和慘烈程度都有一定限制。
  • 春秋戰國有四位名人,個個手無縛雞之力,但都曾戲耍君主還沒事
    春秋戰國時期,各路名將表現出了極強的軍事天賦。戰神白起一生嗜殺成性,令各國聞風喪膽;名將李牧卻匈奴200多裡,雁門關一戰封神;樂毅幫助弱燕,一口氣攻下了齊國72座城。其實,春秋戰國時期不光是武將們露臉的時代,也是各類名臣展現才華的平臺。
  • 「戰國七雄」時期各國戰神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 春秋戰國人物評選之武將篇
    東周歷史上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那是一個戰火紛亂,馬喑嘶鳴,民不聊生的時代;那是一個諸子百家,萬花齊放,文以化之的時代;那是一個縱橫捭闔,避而趨之,述而不著的時代。時勢造英雄,英雄亦能改變時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君王、謀臣、將軍、美女、商人、平民都以自己的方式造就了那個偉大的時代,譜寫人生的傳奇。
  •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六大武將排行榜,白起不是第一,第一竟是他?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六大武將排行榜,白起不是第一,第一竟是他?相信大家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在公元前的770和221年之間是一個百家爭鳴和人才輩出的一個時代,在這個時代的是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分裂的時期。
  • 戰國之楚國:掙扎在血與火中的野孩子,在追逐尊嚴的路上掉進深淵
    #春秋戰國然而,春秋時期的周王室雖然式微,依然看不起南蠻之地的楚國。於是,周王拒絕了這一請求。楚武王的尊嚴受到了極大傷害,遂自立為王,開始了一條自強之路。同時也奠定了楚國人對於正統追求的不解夙願。這種尊嚴觀在此後的數百年中,暗藏在楚國人血脈中,代代傳承。
  • 殺神白起之死
    70餘座,直接殲滅敵軍百萬級,為秦國統一六國立下不世之功;被封為武安君;是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也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和不可忽略的歷史人物。      >還有大大小小几十起的戰役,戰無不勝,比如:伊闕之戰,白起率秦軍在伊闕同韓國,魏國,東周聯軍展開大戰,殲滅韓國和魏國聯軍24萬餘人,徹底掃平秦國東進之路;      「長平之戰」之所以被後世史學家不斷提起並研究,是因為「長平之戰」規模之大,參戰人數之多,殲敵數量之多在歷史上是罕見的,據史學記載,「長平之戰」殲滅趙軍45萬餘人,這在戰國時期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因為那時候的全國總人口加起來才
  • 盤點一些在動蕩年代,春秋戰國打出一片英名的著名將領們
    盤點一些在動蕩年代打出一片英名的著名將領們(春秋戰國篇),都說在戰亂的年代其實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那作為我國最亂的春秋戰國時期,自然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猛將謀士層出不窮,文能運籌帷幄,滿腹韜略:武能計設連環,見招拆招。
  •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的實力更厲害?四大名臣簡介
    晚清,已經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了,沒有了鼎盛時期的繁榮,也逐漸走向了衰弱,但依然有很多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賢臣出現,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對於晚清都有很大的貢獻,平定太平天國、收復新疆、洋務運動等,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誰更厲害呢?
  • 師父是春秋老子,弟子有戰國李斯,鬼谷子究竟活了多久?
    大家都知道,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人物,公元前約571年出生,公元前471年死去!如果鬼谷子的師父是老子,那麼公元前471年之時,鬼谷子至少15歲左右了(年齡太小的話,拜老子為師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大概出生於公元前485年!需要說明的是,關於老子是鬼谷子師父的說法,並沒有非常靠譜的證據。
  • 春秋戰國當中的名將,誰才是最強的
    可是在我看來,春秋戰國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這些時代。因為百家思想就是在這個時代當中誕生的。軍事理論也是在這個時代當中誕生的。各種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思想和理論,都是在這個時代出現的。所以春秋戰國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和漢朝,唐朝相差無幾。
  • 春秋戰國之——何為春秋
    今天嚼扒帶領大家走向春秋戰國。這個充滿魅力的時代。在燦爛的中國文化中,春秋戰國時期絕對是不可不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是中華文化形成徹底的奠定時期。要了解中國歷史,必先了解春秋戰國。首先先來了解一下其中的春秋。什麼是春秋?為什麼叫春秋?首先來說一下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文化來源於天文,我們知道一年四季的氣候是不平均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熱。講晝夜,白晝在冬天最短,在夏天太長,都不平均。
  • 「人屠」白起:中國史上唯一沒有敗績的名將
    這些名將中,一戰成名有之,常打勝仗有之。有人說,一個將領打一場勝仗不難,難的是一輩子不打敗仗。中國歷史上,就有且僅有這麼一位一輩子不打敗仗的名將——白起。白起是戰國時代秦國人。關於他的出身,一種說法是他是秦穆公將領白乙丙的後代,一種說法是他是楚國公族白公勝的後代。總之,祖宗曾經闊過。不過,到了白起父輩時,他的家族已經沒落了。
  • 「戰神」白起自盡的真相:成也應侯,敗也應侯
    白起是一位優秀的政治軍事家,與廉頗、王翦、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之首,作為戰功輝煌的將軍,身份顯赫的大將,他徵戰沙場30餘年,六國軍隊只要聽見他的名號就會嚇得望風而逃,他被稱為「戰神」,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了不朽之功。但他卻最終含恨引劍自殺,結束了不平凡的一生,他為何自殺?
  • 地圖裡的長平之戰,春秋戰國最慘烈的戰爭!
    攻佔上黨郡對於秦國來說,有三重意義,一是削弱韓國,以進一步兼併韓國;二是從中間分離趙國領土;三是居高臨下對趙、魏形成地緣優勢。如此一舉三得,秦國當然是要發兵攻打上黨。圍繞太行山的爭奪,實際上主要是圍繞太行山十條通道的爭奪。太行山十條通道,東西走向九條,南北走向一條。其中第二到第六條通道,與韓國上黨郡有關。
  •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如何興起並走向滅亡的?
    談秦說漢(194)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如何興起並走向滅亡的?中山國的前身是白狄大部落,屬於遊牧族。其中白狄的鮮虞氏又是由鮮虞、肥、鼓、仇等幾個部落組成,沿著滹沱河逐漸遷徙到大行山腳下。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齊國都要集合多國之兵,足見鮮虞氏的戰鬥力之強大。公元前530年,晉國六卿之荀吳打敗鮮虞氏之鼓部落,又俘虜肥部落的頭領,次年又攻破鮮虞氏的中人城。幾年之內,徹底消滅了鼓、肥兩個部落。但過了20年,逐漸復甦的鮮虞氏出擊晉國,又奪回了被晉國佔領的鼓、肥之地與中人城。
  • 來看春秋戰國名將哪家強?
    來看春秋戰國名將哪家強?春秋戰國時期,諸子文化百家齊放,同時戰事也十分頻繁,國家分分合合,那麼這個時期的大將誰更勝一籌呢?孫武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鼻祖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衛國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