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分數並沒有達到期望,之前估分在680左右。」惠州市綜合高中高三(14)班的學生譚泓旻說。在今年高考中,譚泓旻的高考成績是651分,其中理綜277分,是該校2020年高考總分、理綜單科「雙料第一」,651分的總分還刷新學校五屆高考的分數新紀錄。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方式有了很大變化。譚泓旻說,疫情期間,他的Ipad應用時間達到了每天平均16個小時,但他學習節奏和在學校學習的步調完全一致。這來源於他強大的自律,而這也是他收穫好成績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覺得疫情期間,我的學習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把身體養好了,有精力應對高強度的學習。」譚泓旻還勸告那些沉迷於電子產品的同學們,「如果智商夠高,玩也可以拿下985;但是如果你智商沒有這個水平,那就好好考慮一下吧!」
談學習經驗
備考一年中,至少刷了五六百套題
理綜是譚泓旻的優勢科目。談及學習經驗,他直言「要刷題,要保證有一定的量,要找到感覺。」在備考一年中,他一直保持每天三四套試卷的刷題節奏,「至少刷了五六百套題,刷到最後,你會發現每一套題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題型、題目、考點的重新組合。」在這種情況下,一套試卷能夠完成得得心應手。
這次「人生大考」中,數學是譚泓旻的遺憾之處,平時考140分沒問題的他這次只有120多分。「其實那道題的二級結論,我已經記住了,可以直接拿過來用,但是在推導過程中出了問題,讓我有點猶豫,沒有寫上去。」總結其中經驗,他表示,對於理科生而言,運算能力是一個基本功,也是一個關鍵點,學弟學妹們一定不要忽視這一點,要把基本功打紮實。
背負強大的備考壓力,譚泓旻也有心態崩塌的時刻。「在惠三調考試之前,連續兩次考試的排名都像過山車一樣,心裡非常沮喪。」後來,他給自己「放了假」,放慢學習節奏,調節心態,「用了一周時間,狀態又回來了!」
談報考學校:
南京大學或哈工大深圳分校
當前,考生們都進入了高考志願填報時間,譚泓旻想報考的學校是南京大學或哈工大深圳分校,理想專業則是計算機專業。在他看來,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計算機專業可以給自己一個廣闊的平臺,對未來的出路可以有多樣化的選擇,在進一步深造以後可以「按自己的興趣做事。」
採寫:南都記者蔡雯 通訊員周春 張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