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9日,摩爾百貨天府店成為成都2016年第一家閉店的商場。6月20日,位於成都建設路核心商圈的成都華聯商廈關門歇業。8月31日,位於成都東二環沿線的尚泰百貨正式停止營業。今年年初,就已經傳出億百家、成都天虹百貨、尚泰百貨、大連萬達、沃爾瑪都有在成都關閉門店的舉動。
然而,一邊是不斷上升的百貨關門數量,另一面卻是不斷擴張的購物中心面積。數據統計,2014年成都開業的購物中心數量為13,2015年數字為7個,而2016年數字預計接近20個。
3月31日,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發布《2015—2016成都商業零售業發展報告》, 從報告中重點購物中心的銷售數據來看,成都人對高檔商場的喜愛有增無減。2015年開業的遠洋太古裡開業僅僅一年就殺入前十,名列第四,同時2014年開業的IFS國際金融中心更是以超過60%的增長率首次拿下銷售額第一的寶座。10月25日,成都新世紀環球購物中心,舉辦化妝品名品折扣活動,使得各大專櫃均排起長隊,客流量破10萬人次,盛況空前。
如此看來,成都化妝品行業之「寒冬」,好像也沒那麼冷,只不過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而已。畢竟,與傳統百貨模式相比,新生的複合型商業綜合體更符合人們多樣的消費需求。
那麼,老問題來了,成都CS渠道如何與依舊強勢的百貨及新興的複合型購物中心渠道分一杯羹?目前呈現怎樣的狀況?《化妝品資訊》實地走訪,帶來最新形勢分析。
築巢引鳳,百家爭鳴
成都,作為中國西部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匯聚了整個西南地區消費能量,其蘊藏的巨大的商業潛力已經毋庸置疑。不過幾年前就有業內人士認為,成都是百貨商超的天堂,卻只是專營店的沙漠。
筆者認為,既然是沙漠,那就說明成都專營店的未來發展空間巨大。那麼,「得成都者得四川,得四川成西南王」的說法就極具誘惑性與前瞻性。
如今,再從成都化妝品連鎖零售發展情況來看,會發現無論是全國性大型連鎖如屈臣氏(需求面積:250-350平方米)、嬌蘭佳人(需求面積:50-100平方米),還是地域性龍頭老大如美樂、藍天、金甲蟲、非泊,紛紛搶佔成都市場,排兵布陣。成都,已經不再是專營店的沙漠,而是百家爭鳴的熱土。
在成都市金牛區金沙商圈的二環路西三段,金甲蟲邊上毗鄰著嬌蘭佳人;同在金沙商圈蜀通路,嬌蘭佳人、金甲蟲、植物醫生、非泊、單色貓等化妝品連鎖門店依次排開,聚集程度,令人吃驚!
「有一天,你會在金甲蟲買化妝品」,在蜀漢路地鐵站內,布滿金甲蟲的廣告。從2014年至今,金甲蟲在地鐵裡做廣告做得孜孜不倦,其欲成為化妝品零售界「西南王」的野心也曾十分明顯。
「畫地為牢」,各自為陣
「今年,嬌蘭佳人在成都威猛發力,這對當地老連鎖肯定有影響,但卻依舊沒有打破成都現有格局,那就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家在成都市區門店數量超過30家。」新興化妝品連鎖單色貓總經理馬豳向《化妝品資訊》透露道。觀察屈臣氏、嬌蘭佳人、金甲蟲、非泊在成都市中心的門店分布,便可知一二。
業內人士透露,成都市區大中型連鎖門店大有「各自為陣,老死不相往來」之局面。《化妝品資訊》走訪多家實體門店,也切身感受到門店彼此間競爭之激烈,更是互相沒有好感。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是百貨商超強勢,搶佔了大部分消費者,使得CS渠道空間相對狹隘,競爭態勢異常激烈;二是,化妝品連鎖普遍缺乏核心競爭力,差異性、創新性不強,彼此之間很容易被替代;三是網購以及海外購等新模式的衝擊。
「惹不起,但是躲得起」
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會長冉立春曾分析認為, 「伴隨個性化需求和目的性消費的提升,城市商業的商圈概念將淡化,消費者面臨多元化選擇,網購將成為90後消費主要渠道,但隨著價格驅動力的消失,被實體商業趕走的消費者最終將回歸,人均GDP過萬美元的成都,便利性消費的社區商業將快速崛起。」
成都市中心商業圈地帶已經被百貨、商超、購物中心強勢霸佔,專營店若與他們抗衡,唯恐以卵擊石。隨著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和目的性消費的提升,於是撤離市中心,放眼社區、大學、鄉鎮地帶,成為成都眾多化妝品零售連鎖共同的作戰策略。
近兩年,成都化妝品門店連鎖單色貓,遠離市中心,整合社區老店,精心布局,擴展門店數量到42家,成為一匹黑馬。另外,以成都市溫江區為例,主要地段布局著嬌蘭佳人、三商、美膚集、麗顏坊、紅妝、單色貓等數十家大中小型化妝品連鎖門店。多位化妝品連鎖總經理都表示,未來還將在城郊副商圈、大學或者鄉鎮進一步布局。可見城鎮已然成為化妝品連鎖門店的競相爭奪的新興戰場。
「你奢侈高端,我便小家碧玉」
2014年始,成都迎來奢侈品牌爆發式增長。《2015—2016成都商業零售業發展報告》顯示,世界零售250強中,有40家已進入成都市場開設店鋪;同時,高端消費佔比與主要的快時尚品牌的門店數達到了49家,在中西部排名第一。可見,成都這個國際時尚購物天堂已經初具規模。
縱觀百貨化妝品專櫃,大都是國際一線品牌,儘管消費者都對奢侈高檔化妝品有眷念,然而因經濟水平的差異性,大眾化妝品還是有廣闊的市場,另外,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消費者也越來越青睞本土民族品牌。
走訪多家連鎖門店,發現自然堂、百雀羚、相宜本草、韓束、丸美等護膚品類,蜜絲佛陀、瑪麗黛佳、蘭瑟、FOX等彩妝品類,在成都CS渠道相對受歡迎。可見,成都化妝品連鎖在品牌選擇上,大都定位於親民、大眾、品質相對較好的「小家碧玉」型,由此打造最大的品牌差異化,區別於強勢的百貨專櫃渠道。
後話:
據世邦魏理仕2016年二季度的統計報告顯示,受百貨疲軟表現影響,香水、化妝品品牌加速在成都購物中心布局設店。此前,除了屈臣氏、萬寧等藥妝店,以及絲芙蘭、妍麗等化妝品集合店在購物中心均有建樹外,甚少有化妝品品牌在購物中心開設獨立門店。
截止10月26日,據成都遠洋太古裡官網顯示商場共擁有16家化妝品獨立門店,包括雅詩蘭黛、蘭蔻、茱莉蔻等國際一線品牌,以及像菲詩小鋪、芭妮蘭、悅詩風吟、伊蒂之屋等備受女性消費者青睞的日韓品牌。
可見,隨著成都購物中心數量越來越多,以及經營模式的轉變,成都化妝品或將迎來百貨專櫃時代向購物中心門店的轉變。這不僅是對百貨專櫃的衝擊,也是對成都CS門店顧客流量的又一波轉移,「小家碧玉」或許也將沒那麼好使。
本文轉載來自:化妝品資訊,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