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以及環保監管趨嚴的情況下,原料藥行業進入整合期,雖然眾多中小型企業陸續離場,但也有很多企業業績斐然。
2017年,在環保嚴監管之下,落後產能逐步退出市場,優質企業在競爭格局中持續轉型,國際市場份額及議價能力正在逐步提升。
在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以及環保監管趨嚴的情況下,原料藥行業進入整合期,雖然眾多中小型企業陸續離場,但也有很多企業業績斐然。
作為我國醫藥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石藥集團已連續多年霸佔我國原料藥出口企業榜單首位。公司三大原料藥產品出口類別抗生素、維生素、咖啡因均在細分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其中,維生素C產能4萬噸/年和咖啡因產能1萬噸/年均位居世界首位,出口金額位居我國企業之首。阿莫西林、6-APA、7-ACA、維生素B12等的出口也在國內位居前列。
隨著我國環保監管形勢下維生素產能過剩局面有所改觀,維生素C國內外銷售價格同比走旺,出口價格一度從4美元/公斤漲至7美元/公斤.
石藥集團也因此而受益,維生素C出口額首次突破2億美元,同比增長50%以上,遙遙領先於國內其他企業。公司在原料藥領域採取聚焦優勢產品的戰略,僅保留了少數具有技術和規模優勢的品種,並做到世界領先。
東北製藥2018年1月底發出2017年度業績預告:2017年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0億元至1.20億元,同比上漲360%至400%。
與上年同期對比,公司主導產品維生素C價格上漲。不過,受環保等因素影響,包材、動力用煤、化工原料等市場價格上漲明顯,成本有所增加。
自2016年11月起,維生素C原料藥的報價節節攀升。此輪漲價之前,維C的低價行情已經維持了4~5年,最低曾達到低於成本價的2.8美元/公斤。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價格始終維持在3~4美元/公斤。從2016年10月起,維C原料藥價格進入上升通道。
2017年東北製藥的維生素C內銷報價已達75元/公斤,出口報價已達9.5美元/公斤,維生素C的產能為2-3萬噸,2017年公司維生素C業務的淨利潤約2億元!
華海藥業是全球最大的抗高血壓原料藥生產商之一,主要產品卡託普利、依那普利產能位居世界第一,沙坦類產能也在國內佔據領先地位,2017年抗高血壓原料藥出口規模達到1.5億美元左右,佔據公司原料藥總出口額的六成以上。
在2017年度業績公告中顯示華海藥業2017年實現營收50.00億元,同比增長22.17%,歸母淨利潤6.33億元,同比增長26.45%,扣非歸母淨利潤5.94億元,同比增長30.79%,業績略超市場預期。
公司業收入持續穩步增,主要原因包括:
國內製劑繼續深耕細作,梳理、加強市場渠道建設,提升流轉效率,優化市場結構,變革和創新銷售模式,激發銷售團隊的能動性,進一步帶動國內製劑銷售大幅提升;
公司積極創新原料藥產品銷售模式,大力拓展原料藥全球市場,原料藥國內外市場銷售均有較大增長;
國外製劑新產品上市及市場拓展,持續穩步推進。
目前,華海藥業仍在拓展降壓原料藥產能,據悉正在南通興建氯沙坦鉀生產基地,預計未來將進一步夯實其在降壓原料藥領域的優勢地位。此外,抗抑鬱原料藥帕羅西汀的出口也漸成規模。
公司鹽酸帕羅西汀片、福辛普利鈉片、厄貝沙坦片、賴諾普利片、氯沙坦鉀片、利培酮片、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等7個共線品種已通過一致性評價,數量居上市公司之首,對應實際終端市場規模約40-50億元,後續有望轉內上市的ANDA品種市場規模超150億元,仍有較大進口替代空間。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作為中國醫藥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將是2018年中國醫藥行業重要投資主線之一,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後有望在招標、採購、報銷等環節享受優勢,加快進口替代進程,有望為公司帶來業績彈性。公司作為仿製藥龍頭有望受益。
聯邦製藥憑藉先進的酶法阿莫西林生產工藝,聯邦製藥成為我國最大的青黴素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商,主要出口品種包括阿莫西林三水酸、6-APA、青黴素鈉等,合計出口額超過2億美元,佔據公司原料藥出口額的九成。
即便遭受了嚴格的環保監管和印度的反傾銷調查,聯邦製藥的青黴素原料藥出口仍在繼續增長,並且隨著相關產品出口價格的上漲,公司原料藥業務的盈利狀況得到了改善。
在2017年度業績公告中顯示:聯邦製藥全年銷售收入72.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9%,淨利潤3.4億元,與去年虧損2.8億元相比,實現大幅扭虧,主要由於中間體產品6-APA和阿莫西林等原料藥價格持續上漲帶來收入和利潤率的提升。
此次扭虧轉盈跟該企業的生產工藝優勢,工藝收率高、能耗少、成本低以及生產規模優勢,產能大等有很大關係。總體來講,只有在單個產品上做到極致,才能較大程度地避免「價格戰」的傷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2017年,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9,284.52萬元,同比增加7.8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320.75萬元,同比減少41.52%。
主因是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主導產品維生素E市場價格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下降,萬古黴素原料藥出口同比大幅減少。
第四季度維生素A市場價格大幅上漲,FDA警告信關閉後萬古黴素原料藥出口回升。因公司主導產品維生素A市場價格大幅上漲,維生素E市場價格明顯上漲。預計2018年第一季度實現的淨利潤同比增加4.36億至5.26億元,同比增長1815.81%至2190.65%。
億帆醫藥公司業績預告中顯示:2017年全年淨利潤為11.63億元~13.74億元,上年同期為7.05億元,同比增長65%~95%。
億帆醫藥原料藥產品主要是泛酸系列產品,包括D-泛酸鈣和D-泛醇(即維生素B5及原B5),是維生素中的細分品種,主要用於飼料、食品和醫藥領域。
其中,飼料對於泛酸鈣的需求最大,佔比75%。在規模化養殖過程裡,其在促進養分的利用、促進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億帆醫藥作為全球最大維生素B5與原B5 的生產與供應商,年產能在8000噸左右,產品以外銷為主,多年來一直處於行業龍頭地位,市場佔有率約在40%-45%之間。
因2017年億帆醫藥維生素B5等系列產品價格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增幅,公司業績也快速提升。
在2017年業績預告中,新華製藥約盈利1.84億元至2.44億元,同比增長50%至100%。增長原因是公司繼續深入開展產品技術攻關活動,努力降低產品成本。
新華製藥是亞洲最大的解熱鎮痛類藥物生產與出口基地,也是國內抗感染類、心腦血管類、中樞神經類等多類藥物的重要生產企業。其「兩氨」、咖啡因、阿司匹林、布洛芬、TMP、吡哌酸等主導品種國內市場佔有率均居第一位,其生產的原料藥已經出口到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新華商標已經成為中國馳名商標。
隨著原材料、動力能源價格的上漲,環保壓力的增加,以及人工成本逐年上升,原料藥生產成本壓力陡增。目前新華製藥的發展戰略已經調整,該公司致力於在原料藥新產品的開發上要從高附加值、高技術、低汙染、低耗能等方面努力改進、發展。
2017年新和成總營收預計達623,758.4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82%。快報顯示,2017年新和成營業總收入623,758.49萬元,同比增加32.82%;利潤總211,502.57萬元,同比增加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0,235.27萬元,同比增加41.55%。
對於新和成業績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產品維生素A價格大幅上升,營養品類和香精香料類等產品銷量上升,致使營業總收入增加及淨利潤增加。
上海創諾醫藥
創諾醫藥是我國最大的抗病毒(抗愛滋為主)原料藥出口企業,出口品種包括拉米夫定、奈韋拉平、司他夫定、依非韋侖等十多種,2017年合計出口額超過1.7億美元。
此外,公司還出口維生素類原料藥、少量的抗瘧類原料藥如本芴醇和蒿甲醚,以及一些抗腫瘤原料藥。
普洛藥業連續兩年位居我國原料藥出口企業榜單榜眼位置,優勢出口產品沙星類(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抗病毒類(金剛烷胺、阿昔洛韋)、沙坦類(替米沙坦、伊貝沙坦)及合成青黴素的中間體對羥基苯甘氨酸及其鄧鉀鹽出口金額較大。
公司對醫藥化工板塊的整合成效顯著,不僅在環保壓力下保持住了原料藥產品出口優勢,還依託強大的原料藥基礎向製劑領域延伸
2017年,該公司中間體及原料藥業務實現營收42.87億元,佔總營收的77.23%,營收佔比同比下滑2.58%;製劑業務實現營收11.21億元,佔總營收的20.19%。並在原料藥出口排名中,從2016年的全國前三躋身為全國前二。
附:2017年原料藥出口5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