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的是,執行裁員計劃的人,HR竟然是裁員名單第一位..
內心的那種悲涼的感覺油然而生.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你自己身上,要好好考慮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情況,
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夠更好的針對性的去解決。
對於一個公司來說,要想裁員肯定是會有標準的。
各個公司的裁員標準都是大同小異:那就是拿價值貢獻低且替代性強的人開刀。
1.價值貢獻太低
雖然你是一個HR,但是你的工作可能就一些招聘、面試或者其他的基礎本職工作,
同時可能還會兼任的行政工作,對公司或者企業而言完全就是後勤保障和服務保障務工作,
但是對於公司來說,你幹的再多都是不能賺錢,毫無疑問對於公司來講,裁員肯定是先裁不創造價值的員工。
2.可替代性強
可能你平時的工作內容大致是:招聘面試;給同事們的社保公積金按時辦理和繳納;
員工考勤考核和統計和工資計算,對員工出差的安排,會議通知和準備工作……事情很多,但都不難而且很基礎。
在公司效益都不好的情況之下,老闆可以自己先兼職,這樣還能省錢。或者老闆交接給其他的人來同時兼任了,比如說讓財務把這些工作都兼職了。
說白了一句話:HR的工作財務可以做,但財務的工作HR做不了。因為你的能力或者技能沒有是不能替代的。
既然裁員名單第一個是你已成既定的事實,
1.應該做好職業規劃
既然裁員名單都已經下來了,已經是不變的事實,要是還是和以往一樣,再次被裁員的情況還是會出現。所以為了能夠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接下去一定要做好職業規劃。
首先可以按照人力資源專業模塊劃分,找到自己擅長的方向,積累經驗,學習提升,做單一模塊的專家。這要有單一方面的技能很強或者已經是專家了這種情況都不會再發生。
或者成為一名全能的管理型的HR,畢竟現在「一專」已無法滿足,還需「多能」,甚至「全都懂」。
本身HR的各大模塊彼此之間存在著邏輯關聯,學習也不是很難,因此分析問題不能只從一個角度出發,需要系統性和大局觀,
如果對其他模塊不熟悉,看問題、分析問題會非常片面。成為一個全能型管理型的HR對於抗風險性毫無疑問肯定是會更強的。
2.加強學習,修煉內功
在這個時候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作為一名HR更加應該要有職業危機感。
同時也要做好隨時面對挑戰的心理準備,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不斷加強學習與自身內功的修煉,讓自己的專業化水平越來越高,提升職場競爭的綜合實力,這才能夠成為不可替代的職場價值。
首先,HR需要具備紮實的基本功,例如熟悉了解勞動法規政策的變化與應用、掌握各種專業工具與數據模型、不斷在項目實踐中積累經驗。
其次,HR需要積累一定的業務知識,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來了解、學習專業的業務知識,最好還能沉澱某個行業的人脈與資源。
最後,還要修煉情商、溝通交際能力、個人修養等軟實力,人力資源管理面對的人與事更加需要具備這些能力,它需要極強的彈性,因為HR面對的都是人,
此時,超強的表達力至關重要,避免關鍵時刻掉鏈子。
總而言之,職場不相信眼淚,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才能夠在職場中立足。
文/老夏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讚呀,也可以轉發或賜幾顆糖果,
你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和支持,在此老夏深表感恩.
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起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