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生平最狂的一首詩,一開篇就極具震撼力,令人讀來直呼過癮

2021-02-13 歷史論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  

李邕,是盛唐時期非常著名的狷狂人士,才華出眾,耿介磊落,不論才情還是人品都得到時人的敬重。他尤其喜歡獎掖年輕後進,在世人眼中是個「信陵君」一樣的人物。開元七年,李邕時任渝州刺史,很多蜀中文士都投寄詩稿到他門下,以期得到肯定和引薦。

不過,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才情太高的人總免不了會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舊唐書·李邕傳 》稱他「頗自矜」。什麼意思呢?就是特別自負自大,喜歡誇耀自己,在年輕後輩們面前總喜歡擺架子。對此,很年輕學子因為他的顯赫聲名和非凡才華,都隱忍不語。

然而,有一個年輕人卻非常大膽,在遭到他的輕視後,直接寫詩怒懟。他就是大詩人李白。此時的李白,年輕氣盛,初生牛犢不怕虎。因為仰慕李邕的才華,他出遊到渝州時便去謁見李邕。席間,李白不拘俗禮,高談闊論,讓自負的李邕十分不悅,遭其譏諷。

對此,李白很是不滿,怒而寫詩一首回敬李邕,態度頗不客氣。這首詩就是李白生平最狂的一首詩《上李邕》。在詩中,李白以大鵬自比,自信滿滿,真不愧是大唐第一天才詩人。詩作一開篇就極具震撼力,讓人讀來直呼過癮,全詩如下: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從詩的題目《上李邕》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李白心中的憤怒與不平。李白縱然不畏權貴,骨氣奇高,然而基本的禮數教養他還是知道的。可是,在這首詩中,他卻直呼一個長輩的名字,不帶一個敬語。由此可見,李白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心中是多麼激憤。

在詩作前四句中,李白以大鵬自比。他認為自己如大鵬鳥一樣,總有一天會時來運轉,乘風萬裡,直上雲霄。大鵬一飛沖天,扶搖直上九萬裡,即使不藉助風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扇,也能將滄溟之水一簸幹。詩人說他即使不得,其實也不會如世俗之人那樣默默無聞。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是整首詩中最令人振奮的千古名句,極具震撼力。千百年來,它不知道激勵了多少落寞之人,令人讀之直呼過癮。大鵬是《莊子·逍遙遊》中的神鳥,它其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扶搖直上就達九萬裡。詩人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個力簸滄海的大鵬形象,而這也是詩人對自己的肯定。

在詩作後四句中,李白對李邕的怠慢態度作了強有力的回答:世上那些凡夫俗子不理解我的奇談怪論,聽了我的豪言壯語後都冷笑不已。可是,就連孔聖人都曾經說過「後生可畏」,一個大丈夫怎麼能輕視年輕人呢?

在這裡,「世人」指當時的凡夫俗子,很顯然其中也包括李邕在內。雖然詩人用語委婉,但譏諷之意卻很明顯。李白一身才華,自信滿滿,喜歡說些不同凡響的言論。本以為李邕這樣的名人應該不會與凡夫俗子一般見識,可事實卻出人意料。時人眼中才學與才情都十分出眾的李邕,其見識也不過如此!

詩作最後,李白抬出孔聖人的故事予以反唇相譏,意思是說:你李邕難道比聖人還要高明?可以說,詩中的李白態度相當桀驁不馴。然而,這樣的李白並不令人討厭,反而叫人喜歡。事實上,唯有李白才能夠說出如此自信而誇張的話語。人人都有年輕時,如果遭遇了輕視,就讀讀李白這首詩,一定讓你直呼過癮。

對於李邕這樣一位名聞海內的名士,李白竟敢直指大名,與之分庭抗禮,足見其年輕時的見識與膽量,真不愧是天才李白。縱觀李白一生,不委屈自己,不諂媚他人,笑傲詩壇,蔑視權貴,這首詩反映的正是李白的本色。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僅憑這一首詩,李白就足以彪炳千古,光耀萬年。

相關焦點

  • 李白罵人最狠的一首詩,不帶髒字,讀完直呼過癮
    什麼叫「罵人不帶髒字」,讀讀李白的詩就知道了。他20多歲,初出茅廬的時候,被名士李邕輕看,就回敬了對方一句「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為了輕年少」。而這首《嘲魯儒》堪稱教科書式罵人,是他在山東被儒生嘲笑後寫下的詩作,不帶一個髒字,讀完直呼過癮。詩歌開頭兩句便極盡嘲諷之能,將所謂飽讀詩書的儒生貶低得一文不值。魯地的書生張口閉口就是《五經》,其實說白了也不過是死讀書罷了。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其中14字千古名句
    世人心中的李白是浪漫的、灑脫的。哪怕遇上傷心事,也能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或許是不少人喜歡他的原因。但若只讀這些,便不能算真正的了解了詩仙。事實上,在被賜金返還後,他的痛苦是顯而易見的,哪怕再大氣磅礴的語句也無法掩飾他在這段時間的落寞。
  • 李白生平最「狂」的4句詩:第一句氣勢磅礴,五千年來無人能及
    其實,李白一生寫詩,有不少作品都是抒發自己在人生仕途上的不如意,他經常用大鵬來自喻,感慨自己的抱負得不到施展。 李白在這種不羈狂放的性格影響下,也寫出了不少特別豪放的詩歌。比如李白生平最「狂」的4句詩,第一句氣勢磅礴,五千年來無人能及。歷史上很多文人都想模仿這句詩,卻沒有一位能夠模仿出李白這句詩的精髓。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李白最難背的一首詩,兩首詩的共同點亮了!
    只要對中華文化有入門水平的人,都不可能沒聽過「詩仙」李白的大名,這位青蓮居士對中國詩壇的影響力十分深遠,後世文人無不將之奉為圭臬。今天小解就帶大家拜讀兩首太白詩,一首極其狂傲,一首極其難背,而兩首詩的相似之處則是個大亮點!首先,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說到李白我們應該都是很熟悉的吧!李白可以說是唐朝詩壇的頂級文豪,他的作品一出便會轟動整個朝野。而我們更是從小學習他的作品,從小時候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後來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些都是他的經典作品。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嘲笑了當時的婦女,最後兩句更是狂得無人能及
    李白是盛唐最具有氣質的一位詩人,同時個性鮮明,他的很多詩都很張狂,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這也是他在剛剛出門時的一首作品,也就是說是他年輕時的一首詩。從這麼一首詩中,我們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獨特的個性,還有骨子裡的張狂,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很多人都沒讀懂,讀懂後才知道李白內心的不甘
    歷史上很多才子其實在他們生活的那個時代裡並不是特別出名,但李白不一樣,自25歲出蜀週遊天下,名聲隨著他詩的出產量而高漲,甚至高達皇家之堂,要不然唐玄宗李隆基也不會親自邀請他為自己的愛妃題詩不是。之前有朋友問我說李白寫了這麼多首詩,裡面最狂的一首詩是哪一首?
  • 李白寫給所有年輕人的一首詩,穿越千年時光,依舊激勵人心!
    如果要在中國古代詩人中評出一個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我想,唐代大詩人李白無疑會穩居第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天真爛漫、傲岸不羈、熱情豪放,以超強的自信和人格魅力徵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就像一個純真的赤子一樣,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創作出了一首又一首令人驚嘆的偉大詩篇。作為一個詩人,李白幾乎是個全能型人才,無論是律詩、絕句還是古體詩,都有經典詩作流傳於世,而且數量眾多。正如余光中稱讚李白所說的那樣:「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還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 。」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來無人超越,成為狂的代名詞!
    ,因為我們從小就背他的詩,無論是哪一版的教材,裡面或多或少都會有詩仙李白的詩詞佳句。李白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特質還是那一層狂氣,李白嗜酒,這層狂氣有可能來源於酒氣的加持,酒讓李白不受凡塵俗世所約束,讓李白能有「鐘鼓饌玉不足貴,唯有飲者留其名」的傲骨。余光中說他:「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 李白最「傲慢」的一首詩,敢將自己名字放入詩中,如今沒人能超越
    詩仙李白作為歷史上有名的文人,很多中國人從小便對他的詩句作品朗朗上口。這位大文學家的文章豪邁奔放,頗有氣勢,觸及了千千萬萬個擁有放蕩不羈情懷的學子的內心,他的作品將人生詮釋得酣暢淋漓,將原本就美麗的大自然描繪得更加波瀾壯闊。
  • 李白最美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自古以來,洞庭湖就以美麗的湖光山色,吸引了歷代詩人的目光,並在此留下了一首首美得令人心醉的傳世詩篇。譬如,孟浩然的代表作《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中便有「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之句。劉禹錫也在《望洞庭湖》中留下了「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的千古名句。
  • 李白在最脆弱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最狂的詩,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
    如果讓我們用一個字來形容李白,估計只有一個「狂」字。李白詩酒鬥百篇,他就是真真切切的狂妄代言人。一句「高力士,給爺脫靴!」將李白的狂體現的淋漓盡致。他讓楊玉環給他磨墨,在他眼裡楊國忠又算是什麼東西,當然,李白的狂也有底氣。
  • 朱敦儒的一首最狂詞作,唯美浪漫,一開篇就驚豔千年,值得收藏!
    這首宋詞堪稱宋代詞最狂的詞作,又美又狂,一開篇就驚豔千年,寫出了最美的青春年少,值得收藏。它就是宋代著名詞人朱敦儒的《鷓鴣天 西都作》。全詞如下:鷓鴣天·西都作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懶慢帶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奏流雲借月章。
  • 李白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李白應當說是唐朝最有個性,也是最有才華,同時也最具才情的一位詩人,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例如他的《靜夜思》,那便是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成為了思鄉之作裡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實他除了這一首之外,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堪稱一流,同樣的也是值得一讀。
  • 李白最為狂放的一首詩,流傳不廣,讀來便覺酣暢淋漓
    那麼,哪首詩才最能體現李白的狂放呢?「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雖然有氣勢,但卻是因奉詔入京的事情開心,算不得最狂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是因被排擠後的吟嘯,雖有氣節,但依舊不能算得最狂放,我認為,李白最狂放的還當數《江上吟》,他載酒泛舟江上,不禁詩興大發,寫下此詩,一氣呵成,氣勢磅礴。
  • 李白獨自登樓寫下一首詩,開頭第一段就驚豔了,美得令人心醉
    不尋飯顆山頭伴,卻趁汨羅江上狂。定要騎鯨歸汗漫,故來濯足戲滄浪。」——《憶李白》辛棄疾 唐朝是一個詩歌的盛世,曾湧現過燦若星河的詩人,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便是有著「詩仙」之稱的李白。無論你是什麼樣的身份,都會喜歡上李白,喜歡上他的詩。
  • 王昌齡寫了一首非常霸氣的詩,開篇便驚豔了世人,令人熱血沸騰
    唐詩作為中華文化最為重要的一個載體,現在早已是成為了經典,對於很多人來說,只要一說起唐詩,那麼準是能夠隨口說出那麼幾首經典的詩作和詩人來;例如李白、杜甫、李商隱、白居易、韓愈、劉禹錫等等,那都是唐朝最為重要的詩人,也正是他們的詩歌,成就了唐朝,也成就了我們這個中華民族。
  • 李白的一首詩,開篇就氣勢磅礴,讀來更是雄渾悲壯
    自古及今,描寫月亮的詩詞數不勝數,詩仙李白也極其喜歡用月亮這個意象。孤獨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思鄉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亮有很多傳說,李白也天性浪漫,於是更讓詩人靈感不斷。秋夜裡,李白輾轉難眠,「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旅途中,詩人懷念故鄉,「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 李白寫給楊貴妃最著名的一首詩,把她的絕世容顏,描繪的活靈活現
    李白和楊貴妃看似兩個完全不相甘的人,但是由於李白的才華,使得他們兩個人,也是有過交集,我們都知道李白是一位極為高傲的人,也正是由於李白的才華,受到了唐明皇的讚賞,還令他為楊貴妃,寫過一系列的詩,據說李白寫詩時,還要楊貴妃為他磨墨,從這一點便足以說明李白的狂,為此李白寫了很多詩送給楊貴妃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赤裸裸地追捧楊貴妃,開篇兩句被人傳播至今!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赤裸裸地追捧楊貴妃,開篇兩句被人傳播至今!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寶藏,而最為突出的貢獻,當屬詩歌文化了。倘若談起詩歌,對於如今的我們而言,就很難避開一個人——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