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漫產業報告:IP大熱 原創動漫不斷發力

2020-12-19 中外玩具網

2015年,是中國動漫進一步蛻變和變革的一年。年初的《十萬個冷笑話》大電影等,開拓了新的思路。暑期檔上映的《大聖歸來》贏得的不僅是口碑與票房,更多地是重燃了中國動畫人和觀眾的信心。其中表現得最為出色的便是移動遊戲,TalkingData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移動遊戲行業報告》顯示:移動遊戲行業人口紅利趨於飽和,截止2015年第二季度,接觸移動遊戲的累計設備規模為12.8億,移動遊戲活躍設備規模達9.1億。 2015上半年,中國動漫可謂是葳蕤生光,呈現出以下特徵:

 

  一、「IP」成為動漫產業的最熱詞彙

 

  「IP」是英文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在2014年成為中國內容產業的最大熱門,成為具備經濟開發價值的「品牌內容」、「明星內容」的代名詞。騰訊在動漫「IP」收購方面的動作首屈一指。從2013年成立文學版塊到2014任命前盛大文學總裁、起點中文網創始人吳文輝為全資子公司騰訊文學的CEO,再到2015年以50億併購整個盛大文學,騰訊已經將中國最大的網絡文學「IP」庫收入囊中。同時,包括騰訊在內的擁有手遊業務的企業更是對動漫「IP」情有獨鍾,2014年,騰訊獲得《火影忍者》授權。百度和阿里巴巴也不甘示弱,大張旗鼓地構建「IP」產業鏈。2014年年初,百度李彥宏投資了一家洛杉磯電影公司,並斥資4000萬打造亞洲最大動畫電影《悟空》;阿里巴巴2013年9月成立數字娛樂事業群,2014年發布了「娛樂寶」,收購了文化中國,入股優酷土豆,推出手遊平臺,一系列動作步步掐緊文化娛樂產業的融資、影視娛樂產品創作發行和移動遊戲等多個埠,著手將「IP」開發的整條產業鏈打通。除了BAT網際網路三大巨頭企業之外,諸如奧飛等擁有大量原創動漫「IP」和產品開發能力的企業都有著十分積極的表現。

 

  二、國產動漫迎來質的飛躍

 

  2015年上半年不少國產動漫連續劇以其精良的製作、有趣的內容贏得了好口碑。在許多動漫迷心中,劇情內容、人物形象、技術畫風都堪稱一流的《秦時明月》是目前中國動漫中最獨立、最具中國文化、最好的作品,目前《秦時明月》已播到第五季,這是中國第一部大型武俠CG/3D(電腦三維動畫)動漫連續劇 。其它動漫連續劇雖然沒有《秦時明月》那樣的高評價,卻也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如《畫江湖之不良人》《納米核心》等。國產動漫已從單純滿足幼兒觀看需求向符合更多觀眾心理轉變,產品定位、製作技術都迎來了質的飛躍。

 

  三、90後讀者助推國產漫畫爆發期

 

  以騰訊動漫平臺為例,國產動漫作品總量兩年翻了一番。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騰訊動漫平臺用戶的年齡段區間顯示,90後對應的15-24歲佔比過半。90後較其他群體相比,接受日本漫畫薰陶的影響比較明顯,有一定的閱讀漫畫的習慣。再加之移動端閱讀漫畫的便利性與原創漫畫的吸引力,大部分讀者願意為在移動端平臺開放的漫畫付費。

 


騰訊動漫平臺國漫作品總量及讀者年齡段分布

 

  四、新媒體動漫日益受到關注

 

  在4月27日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動漫節新聞發布會上,愛奇藝副總裁耿曉華發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動漫指數。據了解,《熊出沒》、《妖怪名單》、《黑貓警長》、《巨神戰機隊》、《我叫白小飛》、《鎧甲勇士》、《夢幻西遊》、《中國驚奇先生》、《葫蘆兄弟》和《畫江湖之不良人》等位列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動漫指數」TOP10,TOP50的動漫名單也同時發布。

 

  在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動漫指數榜中,新媒體動漫共有11部。2015年第一季度動漫百度檢索量TOP4分別為《熊出沒》、《我叫白小飛》、《中國驚奇先生》、《秦時明月之君臨天下》,除了《熊出沒》以外,其他三部均為新媒體動漫,說明新媒體動漫已開始越來越受到動漫迷關注。

 

  據了解,經愛奇藝註冊用戶統計得出,2015年第一季度觀看TOP50作品的用戶年齡層分布中,其中25-30歲這一年齡區間的觀眾佔比最多,同時他們也是新媒體平臺觀看國產動畫的主要人群。從性別和學歷分布來看,男性比例高於女性比例,初中和高中學歷佔比最高,由此看出初高中男性人群為新媒體平臺觀看國產動畫的主要人群。而從興趣方面來看,喜歡在新媒體平臺觀看動漫的人群大部分為遊戲愛好者。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京、河北、福建、浙江為新媒體平臺觀看國產動畫的主要區域。從星座來看,射手座、天平座、水瓶座人數最多,這三類人群在新媒體平臺觀看國產動畫頻次最高。

 

  五、手遊發展迅速,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根據來自荷蘭遊戲數據調研機構 Newzoo 最新的預測,2015年中國移動遊戲市場將達到65億美元(413 億元)的規模,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移動遊戲市場。

 


中國的玩家怎麼玩手機遊戲

 

  最新的《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截至上半年中國移動遊戲用戶達到3.66億,是客戶端遊戲的2倍左右,預計年底會達到4.2億。每個玩家每天玩遊戲的平均時間在34分鐘左右,女性玩手機遊戲的比例正在快速增加,尤其在益智、模擬經營和教育等遊戲方面。智慧型手機與社交網絡的普及推動了手遊市場的迅速發展,智慧型手機現在是大部分手機遊戲的載體,社交網絡把用戶變成了玩家,如玩家熱衷於在微信與QQ上查看遊戲的每日排名並相互競爭,競爭促使更多的人參與手遊。
 

 

  六、原創動漫進一步發力,獲政府大力支持

 

  今年5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出2015年繼續實施「原動力」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計劃,扶持鼓勵原創動漫作品的創作生產,加快推動我國動漫出版產業的繁榮發展。2015年「原動力」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計劃繼續從扶持作品創作入手,推動動漫作品轉化為出版產品。只要是在我國依法設立,從事原創動漫作品策劃、編輯和出版的出版單位,以及從事原創動漫作品策劃、製作、傳播的法人單位均可申請該扶持計劃。申報範圍為原創漫畫圖書、多媒體動漫(包括手機動漫、網絡動漫等)作品,期刊連載漫畫作品,原創漫畫圖書民文(蒙文、藏文或維文)譯製作品,以及動漫遊戲作品。需注意的是,與外方合作版權作品、已經獲得過扶持的作品及其同系列作品等不在申報範圍。

 

  (文/呂夢楠版權所有:北京京師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如有轉載或引用請註明出處 原文題目《動漫產業:IP與網絡平臺撬動動漫產業發展 》)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研究報告
    ,成為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重要利好因素。但一直以來,受制於產業成熟狀況、文化意識形態差異等多方面的因素,動漫全球化在中國表現出了嚴重不平衡,日本和美國是動漫輸出大國,不少動漫作品在中國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但與此同時,中國動漫的全球化輸出則依然還在探索之中。隨著中國動漫市場步入成熟,動漫全球化開拓將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 動漫產業逾千億 本土原創團隊如何「搶食」?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 韋玥 米老鼠、唐老鴨、白雪公主、哆啦A夢等經典動漫形象,是許多80後、90後兒童時代的記憶,如今已演變成一整條產業鏈。 重慶是全國發展動漫產業最早的城市之一。經過十幾年的累積和發展,重慶的動漫產業逐步壯大,產業集群效應初步形成。
  • ELBM精品IP推介:原創兒童教育動漫IP"教教和圈圈"
    為幫助業界實現IP資源的有效對接,廣東省玩具協會、廣東省遊戲產業協會、廣州動漫行業協會三方整合強大的優勢資源,定於第29屆廣州國際玩具及模型展期間聯合主辦"2017ELBM中外動漫遊戲品牌授權對接會",合力打造高起點
  • 濟南「領跑」山東動漫產業 著力打造「動漫泉城」
    原標題:濟南「領跑」山東動漫產業 著力打造「動漫泉城」   原標題:濟南「領跑」山東動漫產業 著力打造「動漫泉城」 提要 經過14年的拼搏,從艱難生存到山東動漫企業的龍頭,從「混跡」動漫邊緣到站在動漫核心,王振華在這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泉城硬生生地闖出了一條「非主流」的道路——打造中國動漫的民族品牌
  • 動漫產業發展方興未艾
    其中:動漫原創作品投入680萬,佔68.6%;公共平臺投入311萬,佔31.4%。上海是中國動漫的故鄉。2010年開始設立上海動漫遊戲產業扶持資金,雖然規模偏小,但畢竟是表明了上海市政府對動漫遊戲產業扶持的姿態和決心,吸引和鼓舞了一批優秀動漫企業和人才的入駐。
  • 中國動漫產業的「杭州模式」日臻成熟
    楊加助創辦的流彩動畫,從一開始因為參與《哪吒》動畫特效的製作而嶄露頭角,到推出自己的原創作品,折射出的是杭州動漫企業的踏實與堅持。基於杭州民間傳說創作的動畫電影《白素貞》計劃明年上映,影片場景完美體現了中國特色、江南韻味和杭州魅力。
  • 2020金花瓣獎獲獎名單揭曉 愛奇藝動漫以IP為核心連結產業上下遊
    會上,愛奇藝同時還公布了「蒼穹計劃」第四期網劇中標作品名單,2021重點漫畫片單,並進行了第一屆「蒼穹之星」原創漫畫創意大賽頒獎以及第二屆啟動儀式。在現場,愛奇藝動漫與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青工委)正式達成戰略合作計劃。
  • 【友盟+】報告:中國臺灣動漫產業較發達 網民關注度最高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友盟最新資訊 > 正文 【友盟+】報告:中國臺灣動漫產業較發達 網民關注度最高
  • 詠聲動漫持續打造原創IP賦能品牌授權
    在剛剛結束的2020全球授權展·上海站中,廣東詠聲動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詠聲動漫」)原創IP「百變校巴」入圍中國授權行業的權威獎項——全球授權展·上海站與國際授權業協會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授權業大獎「年度新銳IP」獎項。
  • 盤點最火的10大動漫ip,死火海未上榜,龍珠擠進前十!
    說起動漫界的ip大佬,可能大家一直以為的是日本民工動漫死火海這幾位大佬一直獨佔鰲頭,殊不知這次的排名根本沒有進入前十名,就連《龍珠》才勉強的擠進了前十名,勉強的排在了第九名,那麼大家一定非常的疑惑了,那照你這麼說,第一名豈不是要上天了嗎?
  • 動漫產業 給力前行(下篇)
    僅憑動漫產品本身能不能賺錢?現階段,這是當下困擾不少動漫企業的問題。  《動漫藍皮書·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2014)》指出,在內容生產方面,2013年,全國製作完成的國產電視動畫片共358部204732分鐘,已經出現國產電視動畫片產能過剩,電視播出空間基本飽和的現象。隨著國家動畫精品工程、動漫品牌建設和保護計劃的實施,國產電視動畫片正逐步由注重產量、規模向注重質量、效益方向轉變。
  • 從小畫到產業 40年廣州動漫記錄中國動漫成長足跡
    作為中國動漫的發祥地之一,廣州40年來見證了中國動漫從蹣跚學步到百花齊放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開始,通過香港引入的漫畫對內地動漫藝術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吸取了香港「流水線作業」方式的原創連載漫畫開始在廣州出現,內地與香港合資的動畫企業時代美術電影製片廠也在廣州成立。
  • 上海動漫新政聚焦扶持本土原創
    > 早報記者 蔡曉瑋 昨日,2013年中國動漫遊戲政策發布暨重要項目籤約儀式在第九屆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CCG EXPO)上舉行,2011年到2012年度的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特點得到了公示。據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動漫產業總產值達759.94億元,較2011年621.72億元增長22.23%;2012年我國核心動漫產品出口額達到8.3億元,較2011年實現16.25%的提升,動漫海外授權日益成為中國動漫「走出去」的主體形式。面對動漫產業巨大的成長空間和發展趨勢,發布會上,從國家層面到上海本地的多項動漫遊戲新政浮出水面。
  • 深入訪談中國原創動漫IP企業——浙江思瀚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
    文化領域的傳播渠道有很多,無論是優秀的影視作品還是中國的傳統工藝技術的輸出,都是非常好的傳播載體,但是我們國家有許多優秀的IP沒有很好的培育及發揚光大,這是非常可惜的事。而中國動漫IP市場,這幾乎是一片空白,國外的動漫IP佔據了我們大部分市場,僅IP形象授權費用我們就要付出許多的代價,主要產業方向包含 文化旅遊產業、娛樂行業、兒童市場、快消服裝日化類,電影電視等多個領域,為什麼我們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呢?很簡單,我們沒有打造出真正的泛IP或我們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超級IP。
  • 想打造中國本土「功夫熊貓級」原創動漫IP
    動畫人吳泓璉: 想打造中國本土「功夫熊貓級」原創動漫IP 因想打造出一款中國本土的有國際水準的原創動漫IP,他在成都創業7年。為原創創業欲打造中國本土國際動漫IP  吳泓璉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1994年開始進入動畫行業,曾擔任深圳著名動畫製作公司高管。  「國際上最火的中國動畫IP是美國人的功夫熊貓,為什麼中國本土不能有國際水準的原創動漫IP呢?」
  • 《嘟當曼》斬獲「2019年度十佳新銳動漫IP」 愛奇藝孵化動漫IP能力...
    8月21日,2019中國IP產業千人峰會暨第四屆「玉猴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辦,愛奇藝出品的3D系列動畫作品《嘟當曼》斬獲「玉猴獎2019年度十佳新銳動漫IP」獎項。
  • "喜羊羊"被批暴露中國動漫產業生存現狀尷尬
    近日,被視為國產動漫最為成功典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受到央視《新聞聯播》的公開點名批評,在《喜羊羊與灰太狼》被推至風口浪尖的同時,也暴露了國內整個動漫產業生存現狀的尷尬。  根據中投顧問發出的《中國文化品牌發展報告(2012)》,2012年我國製作完成的國產電視動畫片總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目前國內動漫企業有85%處於虧損狀態。
  • 對話愛奇藝動漫事業部總經理林玲玲:愛奇藝動漫賦能IP價值
    本文章由三文娛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愛奇藝成立多個工作室,為用戶提供多元化內容,探索輕動畫等技術嘗試,還要為動漫產業從業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內容變現渠道和手段。2020年快要過去了。
  • 15個城市15個動漫會展 原創動漫推廣正「燎原」
    兩個「計劃」,各有側重  品牌計劃首次啟動在2012年11月,當時的目標是:貫徹落實《「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十二五」時期國家動漫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的「打造若干具有中國風格和國際影響的動漫品牌」的戰略,促進動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培育和扶持民族原創優秀動漫創意、動漫品牌……  其實,在那之前,文化部已於
  • 動漫遊樂+輕餐飲跨界融合,引領動漫遊樂產業創新升級!
    近年來,動漫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不斷深入,擴展到遊戲、網絡文學、服裝、旅遊、地產、飲食、農業、醫療、家居、玩具等諸多領域,促使」動漫+X」成為行業發展熱門詞。這種模式既拓展了產業鏈,帶動產業授權市場日益成熟,收穫了效益,同時又擴大了影響,相當程度上促進了產業品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