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配家屬是否能回臺灣?蔡當局政策一夕數變

2020-12-22 時代之聲V

作者:晨星

蔡英文自從獲得了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勝利以來,所作所為是越來越放肆甚至大放厥詞,對大陸進行各種底線上的挑戰,如今大陸正遭受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困擾,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疫情的防控上,大陸和臺灣本來是蓄能與水的關係,然而蔡英文所作出的種種決定更是讓大家感到寒心。疫情當前蔡英文沒有對大陸進行任何形式的援助,並且還落井下石發布禁令,不允許臺灣地區將口罩賣給大陸,當時正是大陸最缺口罩的時候。

蔡英文作為臺灣地區的領導人,不關心大陸同胞的健康福祉也就算了,就連臺灣同胞的利益她也完全不考慮,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政治利益,她想利用這一次疫情來達到自己的政治野心,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反覆無常的做法。

由於這一次疫情爆發的比較突然,很多臺灣同胞都被困在了湖北地區,無法在春節返回家鄉與家人團聚過年。大陸考慮到臺灣同胞以及家屬的心情,決定臨時加派班機,將這些臺灣同胞送回臺灣,與家人團聚,對於這種做法,蔡當局起初是表示了肯定的態度,然而在第2次運送臺灣同胞的時候,卻遭到了蔡當局的阻礙,理由是為了疫情的防控。

兩次航班運送距離的時間並不久,然而蔡當局的決定卻一變再變,可見蔡英文作為臺灣地區的領導人,完全沒有自己的政治見解,完全是跟著網絡在走,這樣的人很難不讓人懷疑她的政治能力,她是否能讓臺灣地區走向更好的境地。有網友分析,蔡英文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大陸加派班機送臺灣同胞回家鄉與家人團聚的時候,蔡當局沒有參與感,這讓她覺得非常沒有面子,因此才橫加阻礙。

另外讓人寒心的是不僅蔡,對這種做法,多次阻礙,民進黨一貫善於利用網絡來煽動「仇中」情緒。因此才使得臺灣地區有一部分網民表示不接受從疫情重災區返回臺灣的同胞,而蔡英文也是以此為藉口,似乎有了更為正當的拒絕理由,然而她這種做法並不能蒙蔽所有臺灣民眾的雙眼,尤其是一些臺灣同胞的家屬。

民進黨煽動「仇中」情緒的行為無疑是充滿著短視的,這種氛圍形成是很難扭轉的,到時候民進黨將無路可退,將走上一條不歸路。

來源:百度新聞

(版權說明:本文由時代之聲編輯,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陸配家屬能否回臺灣,蔡當局政策一夕數變
    臺灣「大華網絡報」14日發表評論說,對於陸配及其家屬是否能搭加班機回臺,蔡當局政策一夕數變,轉彎轉得又快又急,讓人見識到了蔡當局的決策風格。臺灣方面陸委會本來認為「基於家庭團聚、共同生活倫理、及人道考量」,準予陸配及其子女入境標準,從「未成年」、「親人無能力照顧」、「父母皆在臺灣」、「專案審查準駁」,到最後被「衛福部陳時中部長」一句話變成全部不準,真是冷血無情。此一政策之所以一變再變,完全是因為蔡當局只是跟著網絡走,根本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
  • 陸配子女能否入境?臺當局一天四變
    原標題:陸配子女能否入境?臺當局一天四變,網友怒批:精神錯亂、亂噴口水[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稱,針對陸配子女防疫期間的入臺政策,臺當局從昨天(11日)下午到今天中午,24小時之內變了4次。
  • 「臺灣小明」返鄉變的路迢迢水長長 我太難了
    滯留湖北的臺灣民眾及大陸配偶的家屬紛紛前往臺灣陸委會陳情,呼籲陸委會及蔡當局不要推卸責任,不要煽動偏見和歧視,儘快讓滯留湖北的臺灣同胞及家屬回家。「小明們」就不明白了,身處大陸疫區的近1000名臺胞,大陸東航都準備好了飛機,蔡當局卻推三阻四,就是不讓返臺,而在日本鑽石公主號上的臺胞就能順利回臺,這是為什麼?我們與他們有什麼不同?難道回大陸看望外公外婆有錯?難道小朋友不用上學?難道有慢性病老人不需要回臺看病?我們家在臺灣,為什麼不讓我們回家?為什麼?為什麼?
  • 陸配子女是「病毒」?臺當局說法1天4變只為不讓他們進入臺灣!
    自2月3日第一批滯留湖北疫區的臺胞返臺後,第二批返臺加班機就遲遲沒有起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臺當局認為第一批回臺的人員中竟然有50名左右的臺胞配偶(下文稱「陸配」)及其子女。於是臺當局要求大陸方面只能按照他們給出的名單送臺胞回臺,不然就不予接收,而其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臺灣防疫能力有限,不能讓「不相干」的人回臺灣!一邊是滯鄂臺胞急著要回家,一邊卻是臺當局挑三揀四,只允許拖家帶口的臺胞要拋下妻子兒女隻身返臺,讓兩岸都一片罵聲。
  • 陸配身份證取得「六改四」符合法律衡平原則
    兩岸通婚數減少固然受到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影響,相對與臺通婚經濟誘因下降;但與民進黨當局推動新南向政策及對陸配採取歧視性政策有關。馬英九執政時期的2012年陸籍12,034對、佔58.4%最高,東南亞籍則為4,784對、佔23.2%次之。
  • 臺媒:蔡當局偏執的能源政策 讓臺灣更黑暗
    臺媒:蔡當局偏執的能源政策,讓臺灣更黑暗。(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8月18日訊 815大停電不但是臺灣18年來最黑暗的一天,更讓人驚心的是,從領導人到「行政院長」、「部長」到臺灣中油公司董事長的反應與檢討,無視問題的根源在能源政策,太堅持理念卻輕忽風險,依然執著「我們的政策方向不會改變,今天的事件只會讓我們的決心更堅定。」
  • 陸配子女禁入臺,馬英九怒批蔡英文:民粹碾壓人權,歧視凌駕人道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臺灣陸委會對是否開放取得居留權陸配子女來臺政策卻引發爭議。對此,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日批評,「臺灣不是一向以人權、以法治自豪嗎?蔡英文,讓他們回家與家人團聚吧,不要讓民粹碾壓人權,歧視凌駕人道。」
  • 民進黨刻意操作,以防治疫情藉口來切割臺灣與大陸
    民進黨看到了這些現象,一是透過修改課綱,企圖扭轉學子對臺灣與大陸的認知,製造所謂「與中國人不同的臺灣人」;二是修訂「法令」,管制、打壓兩岸各種層面的交流,減少、降低臺灣與大陸的互動質量;三是在民間煽動「反中」、「抗中」的情緒,對國民黨、臺商、陸配等貼上「親共、舔共」的標籤,淨化、消除任何支持大陸的聲音。
  • 臺灣經濟失溫,蔡當局怎能視而不見?
    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近年臺灣經濟深陷「新平庸」的困境,最大癥結,就是島內投資不振。蔡英文將活絡民間投資列為今年施政的重點項目,顯然知道此事的重要。但從今年前七月的僑外和陸資來臺投資雙雙衰退看,島內的投資氣氛非但未見回溫,且有繼續探底的傾向。令人不解的就在,臺灣民間明明並不缺資金,只是缺乏投資意願與方向。
  • 臺灣健保納保對象調整 大陸配偶抱怨:感覺被針對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讓在臺陸配眷屬是否可享有臺灣健保議題,掀起討論。臺灣新移民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梁金妮表示,健保調整應秉持公正、客觀原則,但在民進黨當局的引導下,健保議題似乎對陸配具有針對性,連帶引起部分臺胞對陸配的誤解、對立,增加在陸配的生活壓力,呼籲蔡當局應創造社會和諧,而非反其道而行。
  • 蔡英文遲來的陸配「返臺」政策
    利用這個特殊的時期,臺灣當局出臺可恥的「臺獨」政策,毫不遮掩地破壞大陸人士的權益。整個疫情期間,不允許任何大陸人士返回臺灣,而大批外國人則可以在疫情期間重回臺灣。縱觀整個疫情時期,臺灣當局的政策引起了兩岸民眾的怨恨,尤其是臺灣民眾的大陸配偶也無法重新返回臺灣這一政策完全是對於人道主義的輕視,流露出來的是對於大陸的敵義,可恥的是,臺灣當局將「政治操弄」安插到臺灣大陸民眾身上,造成了兩岸配偶無法團聚的悲慘場景。
  • 蔡當局非逼大陸動手?學者:蔡英文鼓動島內「反中」情緒
    蔡當局非逼大陸動手?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劉德海近日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蔡英文蔡當局只選擇美國,卻不修補與大陸關係。蔡當局的做法就像是要逼大陸非打臺灣不可。如果這樣的情況一再惡化,大陸會採取什麼行動,其實很難評估。  學者分析,「臺灣的武器不是真的武器,臺灣最好的武器是情感、軟實力」,如果兩岸可以回到「九二共識」,就可有一個緩解的空間,現在是幾乎沒有空間。
  • 臺灣防疫措施的傲慢與偏見
    臺灣「聯合報」發表社論文章表示,新冠肺炎的全球確診人數已逾六萬人,死亡人數也達一千三百多人,但臺灣地區確診病例仍控制在十八人,低於日、韓、新加坡等鄰近國家。可見疫情控制確實頗見成效。近日蔡當局連續發布所謂「陸配子女」的接運條件,一天內四易其詞,從一開始聲稱基於人道親情原則「準許入境」,到後來追加「未成年」、「在大陸無親人照顧」、「父母皆在臺」等門坎;到最後,竟又以「當初沒有選擇我戶籍,就要自己承擔」為由,全部收回。此一轉折,竟是因網民對陸配及其子女來臺感到不滿,而由蔡英文拍板否決;但最後的決策真有比較高明嗎?
  • 金奕:蔡當局「制中王牌」是張廢牌
    蔡當局對此表示「由衷感謝」,聲稱美國提供臺灣武器,可以「嚇阻臺灣的軍事威脅,讓臺灣在捍衛臺海和平與區域穩定上更具能力與信心」。但是,近兩年來,蔡當局的所作所為沒有一個是為了臺海和平與區域穩定。相反,為掩飾執政無能,為贏得2020年島內領導人選舉,蔡當局將島內矛盾轉嫁給大陸,無所不用其極地煽動「反中」「抗中」情緒。還陸續制定了「國安五法」,嚴刑處罰從事兩岸交流的島內人士和團體。
  • 蔡當局或面臨大陸終止ECFA
    [新聞頁-臺海網] 臺灣《旺報》5日發表社評文章稱,蔡英文突然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美牛進口,雖承諾會嚴格把關食品安全,並將設立百億元(新臺幣,下同)養豬產業基金,確保養豬戶收益不受影響,但民進黨一夕突變,受到各方強烈的質疑與批評。民進黨為何甘冒不韙?
  • 蔡英文上任後首赴海基會參加陸配新春聯歡
    出於有些陸配不願公開露面且能自在互動的考慮,當天活動採取不公開形式,直到事後才發布新聞稿。 2019年1月23日,是蔡英文自2016年5月20日上任以來首次視察海基會,也是首次參與陸配春節聯歡活動。 當天活動地點在海基會「公亮廳」舉行,「公亮」是原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的字。
  • 蔡當局執政無方 臺灣前景令人憂慮
    但倘若蔡英文和林全依舊只能忙著四處滅火,而拿不出具體可行的施政作為,則臺灣還會繼續沉淪。  蔡英文林全執政準備不足、思慮不周之處,從案例可見端倪。比如,以「新南向政策」而言,雖然蔡英文高調宣布「新南向政策綱領」,但半導體廠商矽品董事長林文伯反問:企業為什麼要南向?南向有什麼誘因?有哪些利基?
  • 「無知、無能與無恥」的標籤,會永遠跟著這些妖言惑眾的臺灣政客
    「政策大方向沒有變」;很多民進黨「立委」集體呼籲民眾在開放式公共場所不需要一直戴口罩,民進黨「立委」吳思瑤5日還語出驚人地表示「目前是看展覽的好時機,應鼓勵大家看展」。但這些政客的言論很快受到島內輿論的反駁,很多臺媒指出:在臺灣的大陸人士不管是陸配還是依親探親者,實際使用健保者不過6萬多人,並未造成嚴重負擔;至於大陸學生在臺灣大都是自費或投保商業醫療保險,並未使用臺灣健保,反而是外籍學生可以使用臺灣健保。所以所謂的「臺灣2300萬人繳交健保費,要讓14億大陸人使用」的說法根本就不是事實,而是刻意的污衊!
  • 蔡當局雙重失能 臺灣要空轉到2020年?
    香港中評社12月31日發表社評指出,新的一年,臺灣因「九合一」大選國民黨狂勝15縣市出現新轉機,執政的民進黨則已陷入施政與兩岸的雙重失能,政策與人事更迭都無法解決其困境,有助臺灣發展,充其量只是民進黨內部權力遊戲,蔡英文個人的政權保衛戰。
  • 蔡當局露「反送臺」馬腳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當初爭取移交 今變燙手山芋(幹話公賣局)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願意回臺灣面對法律制裁,卻被蔡當局以各種理由推三阻四,大大打臉去年以來屢次要求香港遣返陳嫌,甚至發布37年通緝令的士林地檢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