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至21日,由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與巖土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武漢大學、長江科學院、三峽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山東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國家大壩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協辦的「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在美麗江城武漢勝利召開。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錢七虎院士,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工程院葛修潤院士、顧金才院士、王夢恕院士、周豐峻院士、鄭穎人院士、謝和平院士等出席了會議。國際巖石力學學會主席Hudson院士發來了大會賀信,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鄭春白、湖北省科協副主席徐菊明、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朱耀仲院長、國際巖石力學學會捷克國家小組秘書長Richard Snupárek教授、國際巖石力學韓國國家小組代表專程到會祝賀。
來自全國各地水利水電、礦山、交通、鐵路等不同行業的600餘名專家、代表、研究生和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瑞典、日本、加拿大、捷克、韓國的專家參加了會議,特別是本次會議得到了工程界高度關注,來自設計、勘察、施工單位的代表較以往有顯著增加。會議收到論文286篇,其中55篇優秀論文刊登於《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正刊或增刊上,85篇特邀報告和學術論文刊登於公開出版的本次會議論文集。
大會開幕式由大會組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所長李海波研究員主持。大會主席錢七虎院士致開幕詞,錢七虎指出在重大工程建設強力推動下,我國巖石力學與工程的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已進入由巖石力學大國向巖石力學強國邁進的重要歷史階段;大會組委會主席、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馮夏庭研究員致歡迎詞,代表大會組委會、承辦與協辦單位向來全國各地的專家表示熱烈歡迎與感謝。鄭春白在賀詞中代表湖北省科技廳、科協向大會的勝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並表示作為巖石工程建設大省,湖北省感謝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界的大力支持,並將一如既往支持巖石力學與工程學科科技創新與產業化。
在開幕式上,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伍法權研究員宣布了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10年科學技術獎(22項)、青年科技獎(15人)、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6人)、先進學會(11)、優秀個人獎(11)名單,錢七虎院士等專家與領導向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發了獲獎證書。
我國快速發展的大規模工程建設極大地鼓舞了巖石力學科技工作者創新精神與勇氣,巖石力學與工程學科呈現出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繁榮局面,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湧現,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巖石工程成就。本次大會將「巖石力學與工程的創新和實踐」列為會議主題,通過各位與會專家的支持與參與,對我國近年來巖石力學與工程創新成就進行回顧與總結。清華大學周維垣教授就巖體工程結構的穩定性專題做陳宗基講座,錢七虎院士就中國巖石工程技術的新進展,葛修潤院士就抗滑穩定分析新方法—矢量和分析法(VSM)基本原理及其應用,王夢恕院士就實踐發展中的巖土工程,周豐駿院士就洪水波冰凌泥石流災害防治,謝和平院士就巖石變形破壞的能量分析做特邀報告;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瑞典、日本、加拿大、捷克、韓國和國內的30餘位知名專家圍繞巖土力學與工程中研究中急待突破的理論與技術難題大會特邀報告,這些大會特邀報告系統全面,既反映了近年來的理論與技術創新成就,又突出體現了我國重大巖石工程成功實踐,並通過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現場勘查與研究結果展示了我國巖石力學與工程界面臨嚴峻挑戰;學會將在這些報告中,遴選我國參加2011年 「第十二屆國際巖石力學大會」的報告。大會在會議組織形式上進行創新,設置了數值模擬、測試技術、深部巖體力學與工程安全、巖石動力學、地下工程、地面巖石工程、軟巖工程、生態巖土工程8個專題,邀請知名專家做專題綜述和學科發展報告,並圍繞主要議題開展了熱烈討論,與會專家針對性的做簡短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表現出濃厚的學術氛圍。
本次大會作為2011年 「第十二屆國際巖石力學大會」的演練會議和學會重點建設精品學術會議,會議組織形式、會議接待、會議日程安排、代表註冊等方面均按相關要求進行,大會組委會在學會的指導下,精心組織與實施,表現出優秀的組織能力,獲得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為2011年 「第十二屆國際巖石力學大會」的組織積累了成功經驗。
本次大會在學會的支持下,在各會員單位、專業委員會、地方學會與專家、代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豐碩研究成果,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並將作為至今為止我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科最大規模的學術盛會而載入我國巖石力學與工程界學術交流史冊,並將成為我國由巖石力學大國向巖石力學強國邁進重要標誌性學術會議之一。
承辦單位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巖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度重視大會的籌備工作,在人力物力上給予大力支持;各協辦單位給予了大力支持並為大會召開作出了重要貢獻。數值與物理模擬、動力、測試技術、地面、地下、軟巖、環境巖土工程、防護與工程安全、地下工程等專業委員會與分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對本次會議給予大力支持ITASCA、中科智創、中仿科技等企業對本次會議的勝利召開給予了特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