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留薪期和傷殘等級評定後的護理費按什麼標準支付?由誰支付?

2020-12-17 律師在線諮詢

勞動者在受傷之後,總是急於與用人單位達成一致,希望用人單位儘快賠償損失,以便可以支付高昂的醫藥費、鑑定費等。但事後又發覺用人單位支付的費用往往不足以支撐全部治療,這時候就需要明確的計算標準,幫助勞動者或其家屬維護自己的權益,要求用人單位全額給付相應款項。

安徽思文律師事務所肖軍律師以案說法

孫某系A公司某車間的工作人員,其在工作時因更換機拋砂輪,不慎被捲入砂輪中受傷,後被送到醫院住院治療,共住院300天。經診斷為,右上肢毀損傷並腋動脈破裂,顱腦外傷,失血性休克。住院期間,A公司支付孫某一部分醫療費用。後孫某傷情經當地市工傷保險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並經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鑑定為五級傷殘,三級護理。A公司僅支付部分醫療費82300元,此後未支付任何補償,孫某向當地市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要求與A公司終止勞動關係,由其支付停工留薪期薪資50000元,停工留薪期間及傷殘鑑定後護理費25000元,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100000元。A公司認為停工留薪期間護理費應該按照最低工資標準1700元/月,而非護理人員本人收入計算。仲裁庭認為該標準可以參照適用民事人身損害賠償的標準。最終雙方達成共識,和解結案。

肖軍律師解析

本案的關鍵點有兩點,分兩個時間段。

第一,停工留薪期間的護理費用,這期間勞動關係依舊存續,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第3款規定「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但並沒有明確規定是按照何種標準,所以單位負擔的只是最低工資標準還是按護理人員本人的收入標準,這之間就有可調幅度。就職工而言當然希望按護理人員的收入標準,畢竟很多都不是請護工,而是自己的親人放下工作來照顧自己,那麼相應的用人單位應該負擔這部分損失。但是對於單位而言,即使認定為工傷,單位也沒有強行性義務在護理方面按照最高標準支付護理費。這一部分的費用雙方協商一致是最好的。但也有案例中法院或者勞動仲裁員按照統籌地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確定,主要由於護工人員的職業有個體工商戶、農民、白領等,很難操作,以該標準計算,與在崗勞動者的勞動產出價值基本相當。

肖軍律師補充

第二,評定傷殘等級之後的護理費用。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4條第1款的規定,「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生活護理費又按照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分為三個等級,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可以根據《勞動能力鑑定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的規定,護理等級根據進食、翻身、大小便、穿衣及洗漱、自主行動五項條件,區分為完全護理依賴,大部分護理依賴和部分護理依賴三個等級。護理等級由勞動鑑定委員會評定。

相關焦點

  • 勞動者遭遇工傷後 停工留薪期能享受多久
    事情發生後,xx市大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為胡x昌申請辦理了工傷認定,但對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福利、保險等待遇不認可,認為胡文昌已經不能上班,就沒有了工資等待遇。雙方就停工留薪期的待遇問題發生爭議。2019年1月10日,胡x昌訴至法院,要求該保安公司支付其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36000元。2019年2月,胡x昌委託張哥代理此案。
  •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滿後應享受什麼待遇?
    在司法實踐中,經常會遇到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係未解除或終止,但停工留薪期滿後未到用人單位繼續工作的情形,如等待傷殘等級的評定、繼續治療、個人原因等。這段時期用人單位是否應繼續支付相關待遇?應該按什麼標準支付相關待遇?
  • 工傷認定後工資按什麼標準賠償,規定有哪些?
    員工在生產勞動或工作中負傷被認定為工傷的,可以享受工傷的待遇,員工在治療工傷期間是不能上班工作的,公司對於員工在工傷期間的工資需要按照規定進行發放,不可以不給員工支付工資,當然還需要支付員工的醫療費等。那麼工傷認定後工資按什麼標準賠償,規定有哪些?
  • 打工人遇工傷,傷殘九級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1、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的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 發生工傷後哪些賠償應該公司支付 賠償金額怎麼計算
    勞動者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事故傷害,治療後應該由用人單位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認定為工傷後根據受到傷害程度,對發生意外的勞動者進行工傷賠償。通常情形下,用人單位給職工繳納社保,產生工傷後部分的賠償項目由工傷保險承擔,部分項目仍然屬於用人單位需要承擔的。
  • 2020年骨折工傷賠償標準介紹 工傷保險條例一覽
    骨折工傷賠償標準介紹骨折工傷十級賠償標準是根據工傷保險條例,37條10級傷殘應當賠付7個月本人工資的傷殘補助金,《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 怎麼定停工留薪期?康復期算停工留薪期嗎?工資怎麼發?
    那麼停工留薪期和醫療期呢?很多HR小夥伴兒容易搞混。其實在法律上,它們的判斷標準非常的清晰。什麼是醫療期?他一定針對的是患病或非因工負傷,也就是說不是工傷,是員工自身疾病引起的一些不能工作期間單位應該支付相應的待遇,這個叫醫療期。但是如果是因為工傷導致的看病就醫不能提供正常的勞動,在法律上把它叫做停工留薪期。
  • 停工留薪期內提辭職,這些風險必須知道
    一、停工留薪期內提辭職會影響工傷認定及傷殘評級麼勞動者在停工留薪期內提出離職,是否會影響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及後期的傷殘評級?這是很多勞動者關係的問題。二、停工留薪期工資及經濟補償是否可以依法發放停工留薪期工資是建立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的基礎之上的。雖然其發放標準是按照勞動者正常從事相關工作的標準來發放,但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已經終止勞動關係,則用人單位是否有義務繼續發放該費用在實踐中存在爭議。
  • 八級工傷賠償標準是什麼?
    工傷傷殘具體分為了十級,實踐中,針對不同的傷殘等級,對工傷職工做出的賠償是不同的,換言之不同工傷傷殘的賠償標準不同。今天,劉則通律師整理八級工傷賠償標準的內容,幫助各位進行具體了解。(四)停工留薪期工資1、停工留薪期內工資=職工原來的工資福利待遇
  • 工傷賠償標準一覽表 一般工傷骨折賠付多少 輕微工傷一般怎麼賠償
    5、輔助器具費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6、停工留薪期工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 2020版: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者按照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四、停工留薪期工資  《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
  • 籤了《自願放棄社保協議》,十級傷殘工傷還能得到多少賠償?
    繳納社會保險,對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來說,即使權利也是義務。社會保險費用是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按比例繳納,以成都為例,2020年最低繳費基數單位每月交七百多,員工三百多。這不僅大大增加了用人單位的用工成本,對於勞動者來說,也有很多不願意繳納社保。
  • 《甘肅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確認辦法》出臺,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
    省人社廳近日出臺實施《甘肅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確認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指出,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 12 個月。傷情嚴重或情況特殊需要延長的,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 12 個月。停工留薪期應連續計算。
  • 2020年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都在這,一次告訴你!
    3、5-10級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1)、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2)、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上述兩金標準,根據傷殘等級確定,不過工傷保險條例未規定統一標準,具體標準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一般是按照本人工資一定倍數計算。
  • 工傷賠償標準一覽表
    一、1-10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一級至十級傷殘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如下:一級傷殘:本人工資×27;二級傷殘:本人工資×25;三級傷殘:本人工資×23;四級傷殘:本人工資×21;五級傷殘:本人工資×18;
  • 「以案釋法」工傷停工留薪期間,公司不發工資違法嗎?
    今年年初,胡某身體恢復後返崗,但是他發現停工留薪期間公司未向他發放工資,因此向公司提出異議。雙方多次協商無果,胡某遂向轄區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在調解中,公司認為,胡某已經拿到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而且他在停工留薪期間並未正常在公司上班,故不應再額外發放工資。但胡某則認為該筆補助金是社保基金對其工傷的賠償,與公司無關,自己因工傷停工留薪期間,公司應當照常支付原有的工資福利等待遇。
  • 2020版:工傷認定流程及賠償標準(1-10級、工亡)
    三、5-10級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1)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2)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上述兩金標準,根據傷殘等級確定,工傷保險條例未規定統一標準,具體標準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一般是按照本人工資一定倍數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