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如何行使

2020-09-17 法智法律諮詢


當我們面對一份贈與合同的時候,什麼時候可以任意的撤銷合同,以及什麼情況下不可以隨意的撤銷,誰享有隨意的撤銷權?撤銷之後當事人之間法律關係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動等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今天,洪瀟文律師就給大家總結了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如何行使的相關問題。

  一、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的基本規定 

  任意撤銷權,是指贈與人依據自己的意志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享有撤銷贈與的權利。即《合同法》第186條第1款所規定的,「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這種撤銷權是法律賦予贈與人單方享有的權利。贈與人行使撤銷權的時間是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一般為標的物交付之前,如果贈與的財產需要辦理登記手續,則在辦理登記手續之前。贈與人行使任意撤銷權之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消滅,贈與人不負給付義務。

  二、享有撤銷權的主體

  在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之中,享受有撤銷權的主體,依《合同法》的規定僅限于贈與人,而不包括受贈人。因為受贈人雖然在接受贈與財產之前,是有權拒絕接受贈與的,但是,此種拒絕接受贈與的權利並不能稱其為贈與合同的撤銷權,因為撤銷權是形成權,其基本內涵是權利人依自己的行為,使自己與他人之間形成的法律關係歸於消滅,而受贈人拒絕接受贈與財產的行為並不能產生撤銷權所引起的法律後果。

  三、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如何行使

  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並不是無限制的,為維護合同的嚴肅性,法律規定贈與人撤銷贈與也是有條件的、相對的。贈與人撤銷贈與應受下列限制:

  1、贈與人撤銷贈與必須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

  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一部分,則贈與人僅能就未轉移部分為撤銷,對已經轉移部分不得撤銷。

  2、贈與人可撤銷的贈與必須不是具有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

  由於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使得贈與具有了重要的社會意義,若贈與人可以隨意撤銷這種贈與,則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

  具有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是指基於道義上的情感而作出的贈與,如果允許贈與人隨意撤銷這種贈與,不僅與道義不符,而且會給受贈人造成情感上的極大傷害。因此,凡是具有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不論當事人以何種形式訂立贈與合同,贈與人均不得撤銷該贈與。「社會公益」的內容,按照《公益事業捐贈法》的規定,包括下列事項:

  (1)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社

  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

  (2)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3)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4)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福利事業。

   3、贈與人撤銷贈與,僅限於沒有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

  此類合同中,贈與人作出贈與的意思表示不能不說是經過法律上的慎重考慮,不存在一時衝動考慮欠周的問題,如果允許贈與人隨意撤銷這種贈與,既嚴重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也蔑視公證的嚴肅性。所以,若贈與合同已經過公證,則不得撤銷。

洪瀟文律師小結:

  通過洪瀟文律師為大家整理的上文我們可以發現,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如何行使的具體問題,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權一般情況下在贈與的財產實現物權的變動前是可以轉移的,動產是以交付為物權變動的要件,不動產是以登記為物權變動的要件,並且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是不可以任意撤銷的。

相關焦點

  • 如果行使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受哪些限制
    ,但是在合同法中對任意撤銷權有所規定,在什麼情況下是可以行使任意撤銷權的呢?  一、行使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受哪些限制  贈與人撤銷贈與應受下列限制:  1、贈與人撤銷贈與必須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  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一部分,則贈與人僅能就未轉移部分為撤銷,對已經轉移部分不得撤銷。
  •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行使,贈與合同的效力如何
    贈與人當然享有獨立的撤銷權,而贈與人的繼承人或監護人只有在贈與人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而死亡或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才可以行使撤銷權。因撤銷權為形成權,其行使的效果是使贈與合同關係歸於消滅。所以,當贈與人交付之前行使撤銷權的,贈與人自可以拒絕履行而無需承擔違約責任;當贈與物已交付受贈人後行使撤銷權的,受贈人因失去取得贈與物的合法根據而應當返還受贈與的財產。受贈人拒絕返還的,贈與人有權請求其返還。
  •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行使,贈與合同需要公證嗎
    贈與合同——贈與合同的撤銷權行使贈與合同的撤銷權行使1、撤銷權行使的主體 贈與合同的撤銷權只能由贈與人本人或者贈與人的繼承人或監護人行使。3、撤銷權行使的法律效果撤銷權一經行使即發生效力。因撤銷權為形成權,其行使的效果是使贈與合同關係歸於消滅。
  • 贈與人如此「任性」——贈與合同中的撤銷權
    由于贈與合同屬於單方面義務的性質,贈與人單方面承擔給付的義務,因而,法律為此規定了贈與人的三種特殊權利,以保護贈與人在特殊情形下有權撤銷贈與。一、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根據《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的規定,贈與合同成立後,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可以基於自己的意願而任意撤銷贈與。也就是說,贈與人雖已作出了贈與的承諾,但還未將承諾的贈與物贈送出去時,自己有撤銷該贈與的權利。
  • 撤銷贈與合同的條件是什麼?如何撤銷贈與合同
    一、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的基本規定任意撤銷權,是指贈與人依據自己的意志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享有撤銷贈與的權利。即《合同法》第186條第1款所規定的,「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這種撤銷權是法律賦予贈與人單方享有的權利。
  • 我學《民法典》之法官講法(二十一)贈與合同及其撤銷權
    贈與合同及其撤銷權贈與行為作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雖然不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方式,本身並不創造新的經濟價值,但贈與和買賣、交換等法律行為一樣,與財產所有權緊密相聯。贈與合同作為一種法律制度,具有相當重要的社會意義。
  • 贈與合同的效力如何,附義務的贈與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徵
    贈與合同——贈與合同的效力如何贈與合同的效力如何一、贈與合同成立,贈與人有交付受贈人財物的義務。商是指贈與人按照贈與合同約定的地點、期限、交付的方法等將財產交付給受贈人,並由此而發生物權的轉移,但是,法律規定必須經過登記才發生轉移的財物,如不動產,應在登記後才發生轉移法。
  • 贈與合同能任意撤銷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贈與人依法享有任意撤銷權,即贈與合同成立後,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思不再為贈與行為。
  • 離婚協議中約定,贈與子女的財產,能否任意撤銷?
    在司法實踐中對於此種情形,明顯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正方觀點: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款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行使任意撤銷權,只有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可撤銷,而雙方在離婚協議中約定贈與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屬於可以撤銷的情形
  • 在贈與過程中,贈與人能否出爾反爾,有怎樣的法律規定?
    一、張某在交付汽車之前,享有「不給了」的任意撤銷權任意撤銷權,是指在贈與合同成立後,轉移財產權利之前,贈與人可以取消贈與,具有「任意性」。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主要是源于贈與合同是單務合同,即只有贈與人有轉移財產權利的義務,而受贈人並沒有對待給付義務,就賦予了贈與人在轉移財產權利之前享有反悔的權利。但如果贈與合同已經公正,或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時,贈與人不享有任意撤銷權。
  • 夫妻之間贈與房產,離婚時能否撤銷該贈與
    目前,我國採用夫妻婚後所得財產共同制,但同時允許夫妻約定適用其他財產制,這為夫妻間贈與房產和撤銷贈與提供了法律基礎。一般來說,這類案件訴訟到法院的裁判規則如下面四條所述。1、房屋產權變更登記前,贈與一方可依法行使撤銷權撤銷贈與。
  • 合同履行過程中可以行使撤銷權的情形
    撤銷權、抵銷權以及解除權,性質上都屬於形成權。所謂的形成權,是指權利人通過單方意思表示引起法律關係變動的權利。形成權的行使包括單純形成權與形成訴權兩種。出於對當事人任意撤銷合同的限制,我國合同法要求可撤銷合同中的撤銷權須以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起訴訟或者仲裁的方式行使。
  • 贈與房產不加名,小心竹籃打水一場空
    因此,在房產未過戶登記或者贈與合同未公證等情況下,夫妻之間贈與房產的,贈與一方享有合同法規定的任意撤銷權。理由分析如下:雖然婚姻法第19條規定了夫妻財產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並不能阻斷贈與一方行使任意撤銷權。
  • 房屋贈與沒過戶 贈與人去世怎麼辦?房屋歸受贈人還是繼承人呢?
    首先,對于贈與合同,遺產繼承人的撤銷權。遺產繼承人享有一定的撤銷權,但有條件限制,只有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繼而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
  • 可撤銷的合同,能否不行使撤銷權而行使解除權?
    【網友提問】可撤銷的合同,能否不行使撤銷權而行使解除權?我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了可撤銷合同的情形,符合條件的合同,一方當事人有權申請法院撤銷。但這是一方當事人享有的權利,而權利可以放棄,因此有撤銷權的一方可以選擇不撤銷該合同!並且,若履行過程中,出現了法定解除或約定解除的情形,一方當事人可能會出現同時享有解除權和撤銷權的情形,此時,還是那句話,權利可以放棄!
  • 聊民法典70:可撤銷贈與,贈與人在交付前故意毀損,不再擔責
    關于贈與合同的贈與人可以在贈與財產轉移前擁有任意撤銷權(下一個條文,第六百五十八條),並不是意味著贈與合同是一種實踐合同,而是應當理解為立法賦予贈與人特別的任意撤銷權。因為,之所以稱為「撤銷」,意味著前提就是合同已經成立,沒有成立的合同是不存在撤銷不撤銷的問題的。
  • 2019《婚姻法》:離婚協議中父母對子女的贈與,可以任意撤銷嗎?
    因此,慕某提出了主張:房產是自己與前妻的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約定留給女兒是一種贈與,現在反正還沒有過戶,想撤銷贈與將房產拿回來。那麼,慕某的主張能否得到法院支持呢?我們先來看看慕某提出這樣的主張,有沒有法律條例支撐點,根據《合同法》第186條第一款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 綺惠說法 | 繼承人是否有權撤銷被繼承人的贈與
    觀點二贈與合同的撤銷應當視為是專屬于贈與人的權利,在其生前沒有行使該權利情況下,繼承人不能代行該權利。『裁判要旨』 贈與人死亡後,其法定繼承人不能行使任意撤銷權,主張撤銷贈與合同。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的主體僅限于贈與人本人。『案件事實』李老爹生前有三次婚姻。
  • 股東可否任意撤銷對員工的股權贈與?
    司法觀點司法實踐認為,股東基於股權激勵贈與員工股份,往往是基於員工對公司的貢獻,或者約定員工需承擔服務期、競業禁止等義務,該合同雖名為贈與合同,實際上並非法律意義上的贈與,因此股東不能享有任意撤銷權。徐偉剛、唐仕強在訴訟中已經答辯表示不同意龔立祥的訴訟請求,具有撤銷贈與的意思表示,因贈與人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前有任意撤銷的權利。02案例二:趙勇、楊明合同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審理法院: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案號:(2018)粵03民終21747號法院認為:贈與合同的最主要特徵是無償性和單務性。
  • 口頭贈與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受贈人無法滿足贈與人提出的條件,或者受贈人的行為讓贈與人不滿意,則贈與人可以名正言順地拒絕履行贈與義務。  4、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約定辦理有關手續的內容。  5、贈與人應在贈與合同中說明贈與財產存在的瑕疵,否則由此給受贈人造成損失的將承擔責任。  6、贈與合同的終止以下幾種事由:  第一,贈與合同的任意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