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專家提出,給專科生增設副學士學位,將三級學位體系完善成四級學位體系。對此,小知認為沒必要!
專家提出增設副學士的理由一是:高職生也是大學生群體的重要部分,卻融不進大學生的學位體系,這是一種遺憾。小知認為,本科與專科在招生時本身就是有區別的,培養方式、培養目標等本來就不一樣,難道就因為大家都是大學生,為了體現平等,給他們專設一個副學士就能解決問題?
照這麼說,那「雙非學校」的學生也是大學生群體的重要部分,卻難以融入一流大學的氛圍,是不是也要想辦法彌補下這個遺憾?比如通過增加一流大學,讓更多學生的「標籤」一樣,就可以彌補這個遺憾了?
另外,副學士和學士之間本身還是有差距的,目前大多數的招聘中對學位的要求就是學士起步,所以即使發了副學士,用處也不太大。總之,副與正之間本身就是有區別的,那偏見從何消除呢?只不過多發了個證,好看而已嘛。
專家提出增設副學士的理由二是:高職生沒有學位,會助長身份歧視這樣的風氣。本科與專科的有無學位的差異,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了社會對專科的偏見。此條的反駁理由和第一條應該說是一致的。增設副學士學位這事兒,其實早就有人提了。
但這也被很多人反對了,因為很多人提出,這對本科生不公平。本科生本來考進來的分數線就高了,在校學習過程也是奔著學位去的,但專科生的副學士學位,按照國際慣例是無需通過論文考核即可獲得的,所以這不就產生了新的不平等了麼?
專家提出增設副學士的理由三是:外國人有,咱們中國人也可以有。「副學士」源自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獲得者一般只要修完規定的課程即可獲得,無需通過論文考核。其實這就和我們的大專文憑是一回事。那既然副學士和大專文憑几乎沒差別,為何還要單獨設置呢?難不成外國人有的東西,我們也一定要搞起來才對?
綜上所述,小知認為增設副學士來解決社會對專科的偏見、調動職業教育的積極性等方面,作用不大。相反,只要高職院校好好培養好人才,學生好好學、好好練,掌握過硬技術,社會照樣會尊重、會承認。
作者:知新行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