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9歲的張志強參加高職分類考試,收到大專院校的錄取通知書。他來到合肥送外賣掙學費,在送餐途中,突然倒地突發腦溢血。醫生搶救後表示「患者已經腦死亡。」
19歲正值青春年華,張志強的父親因工地事故剛剛經歷大手術,母親打工時病倒。對一名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高考成績太差,有沒有必要讀大專?讀了大專又能找到什麼樣的好工作?
專科、本科、211/985有著嚴格的學歷區分。在一些大型公司在招聘時,接到專科學歷的簡歷,後臺系統基本就直接過濾掉了。
即使最後進入到HR的審核簡歷階段,也會大概率被淘汰:HR看簡歷,通常從學歷開始往下看。有很多沒有門路的專科生,只能通過校招獲得實習的機會。
也有網友認為,國家現在在重視大中專職業教育,逐漸解決專業型基礎人才資源短缺的問題。大專生比本科生多兩年工作經驗,兩個同齡人面試的時候,總會有公司優先錄取有工作經驗的,大專學生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找工作的時候,大專生最大的長處,就是比本科生多出兩年的實戰能力,本身對工資要求也不會很高,一些單位的基層工作會偏向大專,比如土木建類工作。
這種經驗之談在很多時候並不正確。優先錄用的前提是兩人有相同的學歷。大專生的理論基礎水平不能與本科生相提並論。
即使專科生和本科生做同樣的工作,企業的態度會在工資標準裡體現出來:專科生不如本科生,專科生的工資也比本科生的工資低。更多的時候,企業只會直接招收訂單大專班,大專生變成生產線上的一員。
讀了三年的大專,生活卻沒有因此有多少改變,還有必要讀大專嗎?坦率地講,高考成績太差,即使是大專,哪怕是不怎麼好的大專,能讀還是要去讀。
不知道大專學歷什麼時候會有用,或許一輩子都用不到,但只要有一次用到了,都可能會受益終生。學一門手藝當然好,比如熟練電焊工的月工資可以超過萬元,但是終究會有職業壽命。
應屆生學歷遠不只是敲門磚,應屆生求職大家都沒什麼經驗,只好看學歷。可是,當工作經驗相同時,有文憑和沒有文憑,有什麼樣的文憑,發展途徑就會完全區分開。
一位HR曾經說過:「你們兩個各方面都差不多,但我們更傾向於選擇你,因為你是大學畢業,而他是高中。」
既然是大專,就要發揮大專的特長,技術要學,文憑也要去爭取,學好技術可以吃穿不愁,但是有一張文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更好的發展前景。
不可否認,絕大多數單位還是寧願要二本也不會要大專,可是,大專再怎麼差也比高中文憑好,學歷可以提供一個出圈的機會。有機會,就會有前途。
很多時候,並不是沒有機會,也不是沒有抓住機會的能力,技術也不比大學生差多少,只是缺少一張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