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無數磨難的蘇聯紅軍,終於在1945年4月逼近了柏林,此時距離蘇德戰爭已經是第五年了,只要攻克了柏林,德國這個法西斯國家就會徹底滅亡。然而此時還不到勝利的時候,如果蘇軍要贏得最終的勝利,就必須攻克柏林這個納粹德國的黑色心臟,將勝利的旗幟插在德國統治象徵的國會大廈上。
一、戰爭的背景
柏林會戰的戰爭背景是在1945年的春季,當時德國潰敗的局勢已成定局,盟軍的部隊已經踏上了德國本土,德國向外擴張的領土幾乎已經全部被攻佔,納粹德國最後所剩的軍隊在做著困獸之鬥,蘇聯紅軍據德國首都柏林只有區區100公裡了,而盟軍的部隊也不迫在眉睫,對比蘇軍和盟軍的距離和行軍難易程度來說還是蘇軍更快一些。
到了四月份蘇聯的元帥戈沃羅夫和其麾下的白俄羅斯將領巴格拉米揚將軍的三個方面軍再加上烏克蘭這邊的四個方面軍的共同努力下勢如破竹的已經攻陷和掃清了德國的東普魯士軍團,和德國外圍地區的德軍從蘇聯戰場上潰敗的軍隊殘部,於4月13日佔領了德國佔領的法國重要的戰略城市維也納。
而此時的德軍僅剩不多的主力精銳部隊還在集中的對抗德軍,剩餘的一些雜牌師則是被派去對付盟軍,畢竟對比兵力來說雖然英美等國已經在諾曼第登陸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人數還是不及蘇軍,德軍知道勝利的機會渺茫,只能戰略性後撤拱衛德國最後的尊嚴他們的首都柏林,守衛柏林的指揮官正是臭名昭著的G.海因裡希。
他率領著德國所剩的最精銳的一個集團軍群,和舍爾納率領的中央集團軍群的幾個集團軍,總共兵力達到了八十萬人,並且畢竟打到了自己國家的首都,柏林本地還號召市民成立了突擊隊,有兩萬人左右,德軍依靠著柏林的兩條內河建立起了三道防禦工事,在每一公裡都設下了重重阻攔為的就是阻止蘇聯軍隊攻佔柏林。
德軍其實知道無論怎麼防禦最終都逃不過戰敗的命運,但是他們寄希望於盟軍的部隊率先佔領柏林,畢竟都是歐洲老鄰居了,並且都是資本主義國家而且德國雖然發起戰爭但是和英美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衝突,而蘇聯就不一樣了蘇德在戰場上早就殺紅了眼,一旦柏林落入蘇聯紅軍的手上,那麼德國的下場估計不會太好。
但是由於盟軍和蘇聯達成了協議,並且確實盟軍兵力不及蘇聯,想要先一步拿下柏林的困難很大,德軍也不可能光明正大的放盟軍進來,於是乎盟軍首腦就放棄了這個計劃將柏林的歸屬權交給了蘇聯。
二、戰爭規劃及雙方的兵力部署
故而柏林會戰大體是由德軍和蘇聯紅軍兩方產生,盟軍並沒有過多幹預,蘇聯紅軍計劃三路並進進攻柏林,朱可夫元帥和科涅夫元帥還有羅科索夫斯基元帥三人指揮,從德國的東南北三個方向開始突破,誓要拿下柏林報仇雪恨。
而他們的兵力包括白俄羅斯的兩個方面軍加上烏克蘭的一個方面軍包括後續的後勤保障部隊加在一起達到了恐怖的250萬人,還配備了6250輛重型坦克和突擊炮,42000門的大威力火炮,7500架轟炸機和戰鬥機組成的航空軍群。
而德軍配備的兵力對比來看就少得可憐了,德軍由元帥凱特爾和布勞稀奇以及大將魏德林所率領的維斯瓦集團軍群加上德國中央集團軍再加上柏林本土的守衛部隊,加在一起也才僅僅有八十多萬人。蘇聯軍隊突破德軍的一道防線僅僅才用了三天的時間就能看出雙方兵力的懸殊差距了。
1945年4月16日的早晨太陽還未升起,蘇聯軍隊便率先發起進攻,他們用著百試不厭的戰鬥方法,這個方法最簡單粗暴也能大大減輕軍隊人員的傷亡那就是先用大炮和蘇聯特產喀秋莎火箭炮轟炸德軍的防線,先炸個兩三天再讓陸軍出兵。
三、烏拉!進攻正式開始
在當天日出之前白俄的第一方面軍和烏克蘭的軍隊就開始在戰場的兩側渡河作戰。白俄羅斯這邊的任務艱巨一些,因為德軍也不是傻子在預料到蘇軍會炮擊的時候德軍的海因裡希就讓手下的人通知防線裡的士兵先全部撤回,這樣使得蘇聯的炮火攻勢基本上浪費了,德軍毫髮無損,再加上由於在河畔附近全是沼澤地形,蘇聯軍隊的推進更加遲緩,德軍很快發現了蘇軍的蹤跡。
於是發起炮火猛攻,蘇聯軍隊在首日損失慘重,到了晚上也才僅僅前進了6公裡,而且這還是史達林讓全部的預備役都上場的命令才導致的,但是這樣的挫敗使得蘇聯軍隊反而士氣高昂,德軍雖然能持續一笑短時間的優勢但是畢竟兵力差距在那裡,經過了一夜的激戰,最終還是失守了。
朱可夫當即率領軍隊來到了第二道防線處,朱可夫集中了蘇聯軍隊的全部的火炮力量為了對抗頑強抵抗利用地形優勢殺傷蘇軍的德軍,在火炮和坦克的鋼鐵洪流下,德軍就算再頑強也不能用血肉之軀硬抗鋼鐵,最終在炮火的洗禮之下德軍潰敗大批的德國軍隊逃往他們最後的防線——柏林。
而另一側的庫茲涅佐夫將軍則在20號到達柏林,南方的科涅夫元帥也經過一番激戰渡過了德軍的防禦地帶——尼斯河和斯普雷河,北方的羅科索夫斯基也在19日牽制住北邊的德軍集團軍的兵力,這裡德軍在柏林外圍所布置的防線全部的被擊潰了,三大軍群開始包圍柏林的任務。
戰爭的第二個階段開始了,蘇聯兵臨城下,德國內部一片慌亂,希特勒驚恐的下令讓其他人撤離柏林,他自己則留下鼓舞士氣做著最後的抵抗,他下令敢逃跑的士兵和軍官必須槍斃,20號下午柏林城內首個炮彈被打響了。
經過了短短一天的時間精疲力盡的德軍外圍防線就被蘇聯紅軍突破了,蘇聯的鋼鐵洪流已經開進了柏林市區,外圍的蘇軍架起大炮負責轟炸內部紅軍給出的德國堡壘,在空軍和裝甲部隊和陸軍的共同配合下德軍的第九集團軍被包圍,而且很快白俄羅斯軍和烏克蘭軍就包圍了整個柏林,在包圍了柏林之後任務就是殲滅被包圍的軍隊,並且開始城市內作戰。
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不要放過,因為這裡到處都有德軍據守,就好像當年的史達林格勒一樣殘酷。蘇軍必須先用重炮和飛機轟炸,然後士兵才能跟上肅清每一棟大樓和每一個街道,在各個街區被攻佔之後,在國會大廈被佔領後,在蘇聯的旗幟插在國會大廈的上面後,希特勒意識到他的戰爭結束了,他不顧手下軍官要保護他突圍的行動,在指定了接班人之後他自殺了,他的死意味著這場持續了四年之久的戰爭畫上了句號,之後的掙扎顯得那麼不值一提,1945年5月9日,德國在柏林軍事工程學院的食堂大廳內,正式遞交了無條件投降的協議書。
結語
蘇聯報了史達林格勒的仇,也損失了很多士兵的生命,其實如果讓盟軍接管柏林戰鬥的傷亡會小很多,德國會少很多抵抗的結束戰爭,但是仇恨已經蒙蔽了他們的雙眼,願世上再無戰爭。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柏林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