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戰,蘇聯紅軍如何攻克納粹德國的首都柏林?

2020-12-09 天川歷史

歷經無數磨難的蘇聯紅軍,終於在1945年4月逼近了柏林,此時距離蘇德戰爭已經是第五年了,只要攻克了柏林,德國這個法西斯國家就會徹底滅亡。然而此時還不到勝利的時候,如果蘇軍要贏得最終的勝利,就必須攻克柏林這個納粹德國的黑色心臟,將勝利的旗幟插在德國統治象徵的國會大廈上。

一、戰爭的背景

柏林會戰的戰爭背景是在1945年的春季,當時德國潰敗的局勢已成定局,盟軍的部隊已經踏上了德國本土,德國向外擴張的領土幾乎已經全部被攻佔,納粹德國最後所剩的軍隊在做著困獸之鬥,蘇聯紅軍據德國首都柏林只有區區100公裡了,而盟軍的部隊也不迫在眉睫,對比蘇軍和盟軍的距離和行軍難易程度來說還是蘇軍更快一些。

到了四月份蘇聯的元帥戈沃羅夫和其麾下的白俄羅斯將領巴格拉米揚將軍的三個方面軍再加上烏克蘭這邊的四個方面軍的共同努力下勢如破竹的已經攻陷和掃清了德國的東普魯士軍團,和德國外圍地區的德軍從蘇聯戰場上潰敗的軍隊殘部,於4月13日佔領了德國佔領的法國重要的戰略城市維也納。

而此時的德軍僅剩不多的主力精銳部隊還在集中的對抗德軍,剩餘的一些雜牌師則是被派去對付盟軍,畢竟對比兵力來說雖然英美等國已經在諾曼第登陸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人數還是不及蘇軍,德軍知道勝利的機會渺茫,只能戰略性後撤拱衛德國最後的尊嚴他們的首都柏林,守衛柏林的指揮官正是臭名昭著的G.海因裡希

他率領著德國所剩的最精銳的一個集團軍群,和舍爾納率領的中央集團軍群的幾個集團軍,總共兵力達到了八十萬人,並且畢竟打到了自己國家的首都,柏林本地還號召市民成立了突擊隊,有兩萬人左右,德軍依靠著柏林的兩條內河建立起了三道防禦工事,在每一公裡都設下了重重阻攔為的就是阻止蘇聯軍隊攻佔柏林

德軍其實知道無論怎麼防禦最終都逃不過戰敗的命運,但是他們寄希望於盟軍的部隊率先佔領柏林,畢竟都是歐洲老鄰居了,並且都是資本主義國家而且德國雖然發起戰爭但是和英美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衝突,而蘇聯就不一樣了蘇德在戰場上早就殺紅了眼,一旦柏林落入蘇聯紅軍的手上,那麼德國的下場估計不會太好。

但是由於盟軍和蘇聯達成了協議,並且確實盟軍兵力不及蘇聯,想要先一步拿下柏林的困難很大,德軍也不可能光明正大的放盟軍進來,於是乎盟軍首腦就放棄了這個計劃將柏林的歸屬權交給了蘇聯。

二、戰爭規劃及雙方的兵力部署

故而柏林會戰大體是由德軍和蘇聯紅軍兩方產生,盟軍並沒有過多幹預,蘇聯紅軍計劃三路並進進攻柏林,朱可夫元帥和科涅夫元帥還有羅科索夫斯基元帥三人指揮,從德國的東南北三個方向開始突破,誓要拿下柏林報仇雪恨。

而他們的兵力包括白俄羅斯的兩個方面軍加上烏克蘭的一個方面軍包括後續的後勤保障部隊加在一起達到了恐怖的250萬人,還配備了6250輛重型坦克和突擊炮,42000門的大威力火炮,7500架轟炸機和戰鬥機組成的航空軍群。

而德軍配備的兵力對比來看就少得可憐了,德軍由元帥凱特爾和布勞稀奇以及大將魏德林所率領的維斯瓦集團軍群加上德國中央集團軍再加上柏林本土的守衛部隊,加在一起也才僅僅有八十多萬人。蘇聯軍隊突破德軍的一道防線僅僅才用了三天的時間就能看出雙方兵力的懸殊差距了。

1945年4月16日的早晨太陽還未升起,蘇聯軍隊便率先發起進攻,他們用著百試不厭的戰鬥方法,這個方法最簡單粗暴也能大大減輕軍隊人員的傷亡那就是先用大炮和蘇聯特產喀秋莎火箭炮轟炸德軍的防線,先炸個兩三天再讓陸軍出兵。

三、烏拉!進攻正式開始

在當天日出之前白俄的第一方面軍和烏克蘭的軍隊就開始在戰場的兩側渡河作戰。白俄羅斯這邊的任務艱巨一些,因為德軍也不是傻子在預料到蘇軍會炮擊的時候德軍的海因裡希就讓手下的人通知防線裡的士兵先全部撤回,這樣使得蘇聯的炮火攻勢基本上浪費了,德軍毫髮無損,再加上由於在河畔附近全是沼澤地形,蘇聯軍隊的推進更加遲緩,德軍很快發現了蘇軍的蹤跡。

於是發起炮火猛攻,蘇聯軍隊在首日損失慘重,到了晚上也才僅僅前進了6公裡,而且這還是史達林讓全部的預備役都上場的命令才導致的,但是這樣的挫敗使得蘇聯軍隊反而士氣高昂,德軍雖然能持續一笑短時間的優勢但是畢竟兵力差距在那裡,經過了一夜的激戰,最終還是失守了。

朱可夫當即率領軍隊來到了第二道防線處,朱可夫集中了蘇聯軍隊的全部的火炮力量為了對抗頑強抵抗利用地形優勢殺傷蘇軍的德軍,在火炮和坦克的鋼鐵洪流下,德軍就算再頑強也不能用血肉之軀硬抗鋼鐵,最終在炮火的洗禮之下德軍潰敗大批的德國軍隊逃往他們最後的防線——柏林。

而另一側的庫茲涅佐夫將軍則在20號到達柏林,南方的科涅夫元帥也經過一番激戰渡過了德軍的防禦地帶——尼斯河和斯普雷河,北方的羅科索夫斯基也在19日牽制住北邊的德軍集團軍的兵力,這裡德軍在柏林外圍所布置的防線全部的被擊潰了,三大軍群開始包圍柏林的任務。

爭的第二個階段開始了,蘇聯兵臨城下,德國內部一片慌亂,希特勒驚恐的下令讓其他人撤離柏林,他自己則留下鼓舞士氣做著最後的抵抗,他下令敢逃跑的士兵和軍官必須槍斃,20號下午柏林城內首個炮彈被打響了。

經過了短短一天的時間精疲力盡的德軍外圍防線就被蘇聯紅軍突破了,蘇聯的鋼鐵洪流已經開進了柏林市區,外圍的蘇軍架起大炮負責轟炸內部紅軍給出的德國堡壘,在空軍和裝甲部隊和陸軍的共同配合下德軍的第九集團軍被包圍,而且很快白俄羅斯軍和烏克蘭軍就包圍了整個柏林,在包圍了柏林之後任務就是殲滅被包圍的軍隊,並且開始城市內作戰。

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不要放過,因為這裡到處都有德軍據守,就好像當年的史達林格勒一樣殘酷。蘇軍必須先用重炮和飛機轟炸,然後士兵才能跟上肅清每一棟大樓和每一個街道,在各個街區被攻佔之後,在國會大廈被佔領後,在蘇聯的旗幟插在國會大廈的上面後,希特勒意識到他的戰爭結束了,他不顧手下軍官要保護他突圍的行動,在指定了接班人之後他自殺了,他的死意味著這場持續了四年之久的戰爭畫上了句號,之後的掙扎顯得那麼不值一提,1945年5月9日,德國在柏林軍事工程學院的食堂大廳內,正式遞交了無條件投降的協議書。

結語

蘇聯報了史達林格勒的仇,也損失了很多士兵的生命,其實如果讓盟軍接管柏林戰鬥的傷亡會小很多,德國會少很多抵抗的結束戰爭,但是仇恨已經蒙蔽了他們的雙眼,願世上再無戰爭。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柏林會戰》

相關焦點

  • 蘇聯紅軍攻佔德國柏林之前,柏林的女人為什麼爭著自殺?
    日本士兵同樣的在歐洲戰場上,日本的盟友國--納粹德國也是無惡不作,納粹德軍對猶太人實施大屠殺的政策,建立集中營,大肆的屠殺猶太族的男人婦女兒童,大有將猶太人趕盡殺絕的趨勢。納粹德軍最後,由於納粹德軍將戰線拖得太長,以及遇上蘇聯的極寒天氣,再加上美國加入二戰,納粹德軍沒有了戰爭開始時的順風順水,納粹德軍開始在蘇聯戰場上節節敗退,英法兩國的軍隊也開始奮力抵抗納粹德軍。納粹德軍節節敗退,到了1945年,德國人已經預感到了戰爭的結果,因為英美聯軍已經沿著萊茵河揮師而下,全速朝著柏林前進。
  • 蘇聯紅軍佔領德國柏林,都做了什麼?
    1945年5月8日,德軍統帥威廉·凱特爾在盟軍面前低下了高傲的頭顱,曾經不可一世的納粹德國,在他的主持下,宣布無條件投降。不久,德國的盟友日本,同樣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席捲全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隨著納粹德國與日本的投降,畫上了一個句話,徹底結束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悲慘的戰爭浩劫。而作為二戰中,受創最深的兩個國家,中國與蘇聯,在得知它們投降後,都是如何狂歡的?
  • 蘇聯在莫斯科擋住了德國進攻,為何德國在柏林擋不住蘇聯進攻
    那麼,在德國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希特勒為什麼還要實行焦土政策?他到底有什麼目的呢? 在很多人看來,希特勒此舉是想和蘇聯同歸於盡,是一種氣急敗壞之下的不理智行為。但實際上,焦土政策的實施,正是希特勒深思熟慮後作出的決定。
  • 蘇聯人單槍匹馬進攻柏林,以死傷30萬人的代價,最終換來什麼?
    1945年4月16日,蘇聯紅軍集中250萬大軍,在45000門大炮,6000多輛坦克和7000多架飛機的配合下,組成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重兵集團向德國首都柏林發動總攻。經過惡戰,蘇軍以死傷30萬人的代價佔領了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以盟國的勝利而告終。
  • 畢競悅:德國如何反思納粹
    對於德國戰後的走向,盟軍起了很大作用,在反思納粹方面也是如此。二戰後,美國人立即在自己的佔領區啟動了再教育和去納粹化計劃,目的是在德國的公共生活中廢除納粹黨,粉碎其根基,播下民主和自由的種子。為此,佔領德國的美國軍隊組織了一群心理學家和其他領域專家對德國人進行研究。在蘇聯佔領區,則強調對納粹分子實行集體懲罰,並且從一切生活領域中消除納粹主義。
  • 柏林戰役,蘇聯軍隊最後的惡夢!
    柏林戰役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大戰,可以說,這一戰役已經沒有什麼軍事上的意義了,因為德軍的戰敗早就已經成了定局,唯有的是希特勒最後的倔強。然而面對已經窮途末路的德軍,為何這最後一戰蘇聯依舊付出高達30萬人的代價,才取得了這最後的勝利?
  • 納粹德國外籍師團「諾德蘭」裝甲師:保衛柏林的最後一支德軍部隊
    恐怕沒人想到,在柏林戰役的最後日子裡,保衛柏林竟然是一支外籍部隊 。1945年4月,蘇聯紅軍發起柏林戰役時,法西斯德國儘管已經日暮途窮,但仍然在做垂死掙扎,可是您知道柏林戰役中頑抗到最後的究竟是哪一支德軍部隊嗎?
  • 德國首都的教育實力究竟如何?——柏林地區名校介紹
    德國首都柏林一直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城市,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紀末,由施普雷河畔北岸的柏林和博物館島所在地的集居區組成的,在1307年人們將兩個集居區合二為一誕生了柏林。圖片源自網絡在二戰時期,柏林遭受到了盟軍和蘇聯紅軍的空襲,損傷慘重。
  • 希特勒的瘋狂設想:他竟然曾打算推平整個柏林
    參考消息網6月10日報導 英媒稱,希特勒對於由納粹德國統治的歐洲的展望把世界投入了造成數百萬人喪生的最血腥戰爭。這位納粹頭目瘋狂沉迷於讓歐洲大陸符合自己的邪惡理想。他曾打算推平德國首都柏林,把它重建成「日耳曼尼亞」——一個專門弘揚雅利安主義的巨大都市。
  • 納粹最後一戰!1500名士兵負隅頑抗無人投降,大部分不是德國人
    其中國會大廈會戰不僅是攻克柏林最關鍵的一仗,也是希特勒最輝煌的一次戰役。因為守衛國會大廈1500名士兵沒有一人投降,一直戰鬥到最後一刻。 攻克柏林的最後戰鬥於4月26日打響,蘇聯空軍在這一天出動了數千架次的轟炸機,向柏林投下了成千上萬噸的炸彈,蘇軍炮兵部隊幾萬門火炮也對柏林市區實施了高密度的集中射擊。 火力準備完成之後,擔任最後攻堅任務的蘇軍地面部隊對柏林市區發起了衝鋒。
  • 攻克柏林,德國卻要求送投降書到跟前籤字,朱可夫:讓他們到這籤
    在此次戰役中,蘇聯攻克柏林。而得知此消息的德國總理在地下室飲彈自盡,德國法西斯也被徹底消滅。然而,作為此次戰役的蘇聯指揮官的 朱可夫卻在勝利後惱羞成怒 ,而讓朱可夫所惱羞成怒的,到底是什麼呢?
  • 二戰後,蘇聯和波蘭強佔德國大片領土的原因是什麼?
    到最後一次瓜分的時候,波蘭已經亡國了,這裡就算一個波蘭地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政府許諾建立「獨立的波蘭國家」;蘇維埃俄國也宣布廢除俄羅斯帝國與普、奧關於瓜分波蘭的條約。但是,世界從來沒有白來的正義。波蘭能夠在一戰中復國,有兩個原因至關重要。一個原因是沙俄打沒了。
  • 柏林戰役前德國敗局已定,蘇聯為何放棄「圍而不攻」的戰略?
    自1944年6月6月,反法西斯聯盟盟軍在諾曼第登陸,開闢第二戰場,德國也因此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而蘇德戰爭也在「十次史達林突擊」中把德軍完全趕出了蘇聯的國土,蘇聯紅軍此後便開始橫掃東南歐,最終於1945年4月開始發起對柏林的總攻。
  • 東德首都在柏林,西德首都在哪裡?
    、蘇聯、英國、法國四國所佔領,原首都柏林同樣被上述四國分別劃區佔領。 然而歷史就是個玩笑,西德首都的競爭最後基本是在波恩和法蘭克福之間進行的,並不起眼的波恩最終成了最大贏家。 在盟軍眼中,柏林仿佛就是納粹的代名詞 無論德國多麼衰弱,普魯士軍事傳統都令人生畏 (1939年柏林街頭,慶祝希特勒的生日)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 二戰末期死扛蘇聯紅軍,波蘭找到納粹德國士兵的遺骸,全都是精銳
    幾天前,負責搜尋和挖掘德國士兵遺骸的歷史研究所「 Pomost」在波蘭下西裡西亞省Kozlice村發現二戰德國傘兵的各種物品;資料顯示,該地在上世紀30年代後期修建有一個飛機場,是納粹德軍眾多秘密訓練基地之一。
  • 二戰時期美、英為何不在蘇聯與德國兩敗俱傷之後再發起諾曼第行動
    至此除英國和蘇聯之外的整個歐洲幾乎都處於德國的掌控之下。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及其僕從國集結了190個師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當晚英國首相邱吉爾向全國民眾發表了關於援助蘇聯的演講。
  • 行走德國「柏林圍牆」下.「原創」
    2019/06/02德國首都柏林我們的航班在北京起飛,飛行13個小時到達德國柏林上空。向下俯瞰,水網交織,森林覆蓋。柏林原來是這麼美麗的一座城市啊,真沒想到。柏林,這座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攻擊整個歐洲的德國核心城市,戰敗後又被四個國家分割,現在是什麼樣子了?
  • 柏林戰役,德軍擁有百萬大軍,為何沒守住柏林城?
    二戰後期德軍全部兵力加起來差不多有三百萬(包括200萬德國國防軍,100萬德國黨衛軍)兵力多寡是由其軍工能力所決定的,但是在柏林戰役中卻組織不起來那麼多的人,因為德國深陷戰爭的泥潭,兵力無法集中在首都柏林。
  • 二戰時的德國有多強大,才能踏遍半個歐洲,把蘇聯打得崩潰?
    在1989年柏林圍牆的束縛被解開後,德國也一躍成為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不過它的經濟發展已經沒有以前迅猛的,反而顯得有點無力。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沒能贏,即使沒有變的弱小很多,可是明顯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好比軍事實力,技術也是全球頂尖,可是軍隊的實力一直停滯不前。 德國國防部長親口表示,德國的軍隊裡裝備可以說是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