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戰役,德軍擁有百萬大軍,為何沒守住柏林城?

2020-12-14 納蘭談史

二戰後期德軍全部兵力加起來差不多有三百萬(包括200萬德國國防軍,100萬德國黨衛軍)兵力多寡是由其軍工能力所決定的,但是在柏林戰役中卻組織不起來那麼多的人,因為德國深陷戰爭的泥潭,兵力無法集中在首都柏林。

柏林戰役中,蘇軍共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等三個方面軍270個師和騎兵師,20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14個空軍集團軍,共約250萬部隊。

德軍方面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總計有48個步兵師、9個摩託化師、6個裝甲師,共約80萬人。

僅僅從雙方兵力上來看,蘇軍就是德軍的三倍以上,德軍根本就沒有兵力優勢,而且蘇軍在坦克、火炮、戰機這些武器裝備數量上也有對德數倍以上的優勢,所以在後來柏林戰場上德軍先是喪失了制空權,被空中火力壓制的很慘,後是炮彈不濟陸權喪失,只能靠巷戰軟磨硬泡拖時間。

儘管蘇聯有三倍以上的兵力優勢,但也一直是穩紮穩打,蘇軍不想給德軍硬碰硬的機會,一直在消耗德軍的有生力量,不斷憑藉著火力優勢,數千架飛機投下了成千上萬噸的炸彈和汽油彈,在地上平均每英裡已部署到近千門的各種火炮集中射擊,打光了炮彈後蘇軍發動總攻,百萬大軍四面八方的殺入柏林。

柏林戰役是蘇聯組織的最大的一場二戰殲滅戰,也是蘇軍實施的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蘇軍是不惜一切代價擊潰納粹德國,從而進一步掌控東歐,謀求政治利益。

儘管有如此壓倒性的軍事優勢,蘇軍還是以傷亡了近三十萬人的代價才拿下了柏林,德軍加上投降才損失了四十萬人,可見德軍的戰鬥力強悍,到了二戰後期也絲毫不減,以及德軍超強的戰鬥意志也令人讚嘆。

蘇軍之所以能打敗德軍,乃是勝在全局大勢。

二戰後期納粹德國乃至整個法西斯聯盟都已如強弩之末,迅速走向了下坡路,戰爭非但沒能轉嫁德國國內的經濟危機,反而大肆窮兵黷武造成了德國經濟崩潰,以德國的經濟實力想吞下世界似乎有些痴心妄想。

另外,德軍在歐洲戰場上兵力分散,且歐洲各國走向了聯合,後期戰線那麼長,別說繼續開拓疆土了,連防禦都成為了問題,德國一己之力(義大利不拖後腿就算好的了)挑戰世界各大國,無論是在道義上,還是軍力上都沒有勝算。

相關焦點

  • 難以置信:1945歐戰柏林戰役結束,德國還保有百萬大軍
    阿登反擊戰的德軍被盟軍反擊打回出發點後,又不得不調動回東線戰場去對付蘇軍。此時德軍在西部預留20-25萬左右部隊,蘇軍發起柏林戰役同時,西方盟軍也發起西線攻勢。西線除了少數機動兵力被調回柏林,依然有20多萬軍隊被西方盟軍死死的粘住!北部軍團:又叫北歐軍團,最可笑保持建制最好的就是北歐軍團。
  • 柏林1945,德軍為什麼不回師勤王!
    1945年4月中旬,蘇軍雖然已逼近柏林城下,但德軍總體仍然實力龐大,他們散落在各個戰區的兵力達數百萬之眾。那為什麼在希特勒三面臨敵、四面楚歌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一支援軍前來解救柏林呢?
  • 柏林戰役,蘇聯軍隊最後的惡夢!
    柏林戰役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大戰,可以說,這一戰役已經沒有什麼軍事上的意義了,因為德軍的戰敗早就已經成了定局,唯有的是希特勒最後的倔強。然而面對已經窮途末路的德軍,為何這最後一戰蘇聯依舊付出高達30萬人的代價,才取得了這最後的勝利?
  • 什麼原因導致了德軍在柏林戰役中慘敗
    二戰期間,產生了很多可以改變當時世界格局的著名戰役。眾多戰役之中,我們今天了解的是一場影響十分巨大的戰役,他就是柏林之戰,也是一個轉折點。但是這個時候,我們就有一個疑問了,當時的德國可以說是本地作戰,輸的如此的徹底的德國,究竟是如何敗給蘇聯的,我們便有所好奇。
  • 蘇聯在莫斯科擋住了德國進攻,為何德國在柏林擋不住蘇聯進攻
    二戰末期,希特勒對柏林實行了「克勞塞維茨計劃」。 這個以普魯士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命名的計劃,其實就是我們說的「焦土政策」。在蘇軍抵達柏林城前,德軍儘可能地毀壞了柏林城外所有的可用資源。而柏林城內保障人民基礎生活的設施,也被德軍毀滅了大半。
  • 柏林被蘇軍包圍,本來可以突圍出去,希特勒為何不逃命求生
    1945年4月25日,柏林戰役進入到了第二階段,蘇軍付出慘重代價後突破德軍三道防線,將柏林合圍了起來。此時的柏林已經淪為一個孤島。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上將分析戰局後認為,德軍在人員和作戰物資上已經沒有了後緩力量,抵抗最多還能 維持二天,在蘇軍包圍圈還沒有密不透風的情況下,尋找薄弱地帶掩護元首突圍出去。為此魏德林連夜組織3萬精銳德軍敢死隊,100輛坦克火炮,做好了從柏林突圍的準備。柏林戰役到1945年4月25日蘇軍完成對柏林的包圍。蘇軍為白俄羅斯第1,第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共3個方面軍。
  • 柏林戰役前德國敗局已定,蘇聯為何放棄「圍而不攻」的戰略?
    自1944年6月6月,反法西斯聯盟盟軍在諾曼第登陸,開闢第二戰場,德國也因此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而蘇德戰爭也在「十次史達林突擊」中把德軍完全趕出了蘇聯的國土,蘇聯紅軍此後便開始橫掃東南歐,最終於1945年4月開始發起對柏林的總攻。
  • 柏林戰役,二戰中規模空前的一次,德軍在這次戰役得面對多少敵人
    1939年以來,出現了眾多的著名戰役,它們的出現也是產生了很深的影響,改變了當時的格局。眾多戰役之中,我們今天了解的是一場影響十分巨大的戰役,他就是柏林之戰,也是一個轉折點。這場戰役我們也是有一個疑惑,德國屬於本地作戰,優勢很多呀。
  • 二戰時的柏林會戰究竟有多慘烈?攻克柏林的前夜,35萬蘇軍倒下!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之後,德國人銳氣盡失。在戰鬥中,德軍腹背受敵。缺少糧食,沒有被褥。長達數千公裡的補給線嚴重拖累了德軍。看準時機,史達林將西伯利亞八十萬軍隊調集過來。終於,蘇聯人展開了冬季反攻。德國資源匱乏,十幾個奴僕國更是毫無戰鬥力。在前方戰線扭轉之後,德軍望風逃跑。德軍頹勢面對頹勢,希特勒氣急敗壞。
  • 柏林戰役時德軍還有挽回戰局的可能嗎?
    其實不要說等到柏林戰役了,應該說只要是英美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成功後,德軍的敗局就已經註定了。因為當時德國和美英蘇三個大國相抗衡,一個美國的實力就超過了他。戰局是不可能改變的。沒有美英的牽制,北歐和南歐的德軍就可以趕來增援,這樣即使不能立即擊敗蘇軍,也將形成消耗戰的態勢。如果戰局膠著,德國在歐洲的佔領區經濟水準要高於蘇聯應該更能承受漫長戰爭的消耗。最後蘇軍補給線過長的弱點必然要暴露出來,如果再加上在波蘭境內的德軍殘部的襲擾,蘇軍必然不能長久的消耗,最終可能提出和談,這樣德軍就成功改變戰局。
  • 柏林被圍時,德軍國外還有幾十萬的精銳,希特勒為何不調回?
    在歐洲戰場上,蘇聯派出了260萬的軍隊浩浩蕩蕩地進攻柏林。雖然希特勒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抵擋蘇聯的進攻,但是在龐大的蘇聯軍隊面前,德國人一點辦法也沒有,最終柏林被攻克,希特勒自盡,歐洲反法西斯戰爭結束。事實上當時柏林被圍困之際,德軍在國外還有一支幾十萬的部隊,但是希特勒並沒有將其召回。
  • 發動柏林戰役前,德國敗局已定,蘇聯為何還要浪費30萬兵力?
    柏林會戰,亦稱柏林戰役,是二戰中蘇德戰場,蘇聯實施的最後以此戰略性進攻的戰役。1945年4月16日,蘇聯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等三個方面軍270個師和騎兵師,20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14個空軍集團軍,共250萬兵力。
  • 蘇聯人單槍匹馬進攻柏林,以死傷30萬人的代價,最終換來什麼?
    1945年4月16日,蘇聯紅軍集中250萬大軍,在45000門大炮,6000多輛坦克和7000多架飛機的配合下,組成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重兵集團向德國首都柏林發動總攻。經過惡戰,蘇軍以死傷30萬人的代價佔領了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以盟國的勝利而告終。
  • 納粹德國外籍師團「諾德蘭」裝甲師:保衛柏林的最後一支德軍部隊
    恐怕沒人想到,在柏林戰役的最後日子裡,保衛柏林竟然是一支外籍部隊 。1945年4月,蘇聯紅軍發起柏林戰役時,法西斯德國儘管已經日暮途窮,但仍然在做垂死掙扎,可是您知道柏林戰役中頑抗到最後的究竟是哪一支德軍部隊嗎?
  • 蘇聯紅軍攻佔德國柏林之前,柏林的女人為什麼爭著自殺?
    提起二戰中納粹德軍所犯的罪行,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納粹德軍屠殺猶太人,也有很多人認為納粹德軍僅僅是聽從希特勒的命令只屠殺猶太人而已,其實不是的,納粹德軍沒攻佔一個地方,也會對其控制區進行屠殺。納粹德軍最後,由於納粹德軍將戰線拖得太長,以及遇上蘇聯的極寒天氣,再加上美國加入二戰,納粹德軍沒有了戰爭開始時的順風順水,納粹德軍開始在蘇聯戰場上節節敗退,英法兩國的軍隊也開始奮力抵抗納粹德軍。納粹德軍節節敗退,到了1945年,德國人已經預感到了戰爭的結果,因為英美聯軍已經沿著萊茵河揮師而下,全速朝著柏林前進。
  • 蘇聯為什麼要獨自攻佔柏林?最終死傷30萬,帶來了什麼?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一場戰役是什麼,毫無疑問是柏林戰役。對於這場戰役質疑卻非常多,在那個時候德國已然無力回天了,註定面臨失敗,可是這樣情況下蘇聯依然要對柏林發起總攻,也因此損失了8萬士兵,大家不理解為何當時只有蘇聯一國攻佔柏林,武器裝備更厲害的英美卻在一旁袖手旁觀。
  • 柏林戰役時,德國敗局已定,為什麼蘇聯仍要犧牲30萬人選擇進攻?
    柏林戰役爆發的時候,德國還有數百萬軍隊能夠調動,如果蘇聯不抓緊時間攻克柏林,那麼希特勒可能會調動更多的部隊來到柏林,到時候蘇聯再想要攻克柏林,需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止是30萬人這麼簡單了。況且在蘇聯圍攻柏林的時候,英美兩國也在積極調兵遣將,蘇聯不加緊攻克柏林,攻克柏林的功勞就可能被英美兩國奪走。柏林戰役時期,德軍還有很強的實力蘇聯軍隊包圍柏林的時候,柏林並不是一座孤城,希特勒仍然可以調動數百萬軍隊作戰,只是這些部隊都被牽制在其他地方,無法快速支援柏林。
  • 拆掉居民家床墊保護坦克,柏林巷戰有多慘烈?
    外圍基本沒什麼像樣抵抗,真正的考驗是在城區1945年4月16日晚,蘇軍對柏林城的大規模攻勢正式打響,蘇軍用了半個小時向城外第一道防線傾瀉了1000噸彈藥。在猛烈的炮火打擊下,很快德軍第一道防線就被蘇軍突破了,當時的柏林在火光的映襯下更像是白天。
  • 柏林失守,希特勒危在旦夕,他為何不調動挪威40萬大軍回來勤王
    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希特勒心心念念想讓德國首先製造出原子彈,而挪威擁有原子彈所需要重要原料重水的工廠。德軍一佔領挪威,就馬上將其控制住,並令其日以繼夜的趕工,製造大量重水原料,以供應德國原子彈研究工作。柏林告急,希特勒仍不願調回駐紮在挪威的德軍然而正義終歸會戰勝邪惡,1942年美國、英國、蘇聯,中國等國家聯合起來,統一對法西斯進行有效反擊,德國在各個戰場上節節敗退。事實上,當蘇聯進攻柏林時,德國在捷克、南斯拉夫、波羅的海等地都有大量的軍隊,但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能及時回來救援希特勒。
  • 攻克柏林,德國卻要求送投降書到跟前籤字,朱可夫:讓他們到這籤
    於蘇德二國而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一戰,便是柏林之戰。這次戰役不僅對蘇德來說意義重大,對整個二戰來說,也 具有決定性意義。 在此次戰役中,蘇聯攻克柏林。而得知此消息的德國總理在地下室飲彈自盡,德國法西斯也被徹底消滅。然而,作為此次戰役的蘇聯指揮官的 朱可夫卻在勝利後惱羞成怒 ,而讓朱可夫所惱羞成怒的,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