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導致了德軍在柏林戰役中慘敗

2020-12-14 雪兒論故事

二戰期間,產生了很多可以改變當時世界格局的著名戰役。眾多戰役之中,我們今天了解的是一場影響十分巨大的戰役,他就是柏林之戰,也是一個轉折點。但是這個時候,我們就有一個疑問了,當時的德國可以說是本地作戰,輸的如此的徹底的德國,究竟是如何敗給蘇聯的,我們便有所好奇。作戰十分英勇的德國,可以說是戰鬥力十分的強大,按照道理來說,是不害怕蘇聯的啊。德國領袖希特勒軍事能力突出,在當時世界上面的名聲也是十分的響亮,最後也是敗了。德國的戰敗,完全是因為蘇聯當時的部隊人口太多,投入到了當時的戰役裡面,與此同時德國沒有準備好。戰事激烈,因為蘇聯士兵有250萬,那個場景實在是太壯觀了。難道你願意錯過這樣一場精彩的戰役。

這次的戰役也是蘇聯在1945年最後一次的進攻戰,所以也是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蘇聯為了勝利,也是對戰役準備了十分長的時間,所以德國方面也是危機重重。此次,蘇聯也是抱著必勝的決心,想要一舉消滅德國。這樣做了充足準備的蘇聯,在部隊投資的力度也是十分的大的,這場戰役一共投入了四個作戰能力很強的部隊。由於蘇聯武器十分的高端,所以在戰場上面他們裝備了很多的坦克等重型武器。德國的上空,已經被蘇聯7000多架的戰鬥機所佔領了,可謂是十分的危險了。蘇聯方面更是由一個軍事奇才朱可夫指揮戰鬥,所以戰爭很是激烈。

蘇聯經過幾天的準備之後,在四月十六日凌晨全部就緒。指揮官一聲令下,炮彈立即發射到了德國的陣地裡,遍地開花。經過了第一集團軍的衝擊之後,他們的對手有一點害怕了,所以就加大了士兵的數量,一時間出現了很多的德國士兵。面對這麼多的德國軍隊,蘇聯的失敗也是很正常的。這樣的結果蘇聯也是意料之中,在他們的計劃之內,所以撤回部隊了。對於這樣的結果,朱可夫也是隨機應變,讓所有的兵力與坦克在一起。在一起的坦克,一邊開炮,一邊前進,這樣的效果也是十分的好。前面的塔克倒下了,後面的繼續跟上,所以十分的激烈。這樣的結果,是德國最不願意看到的,因為他們失去了自己的陣地。

面對這麼強大的蘇聯,德國自然抵擋不住,所以柏林快要被包圍了。德國此刻的處境可以說是不容樂觀,因為他們的對手蘇聯已經做好了攻打柏林的打算。此刻的柏林可以說是十分的危險,因為他們就快要被蘇聯給包圍了。對於柏林被蘇聯給圍攻了,但是希特勒表示出來自己的態度,就是誓死與柏林在一起。作戰部隊留下來和自己作戰,然後統帥部隊先離開。既然選擇留下來,就要好好的與蘇聯在一起作戰,不要想著離開。20日下午,第一集團軍首先作戰,對德國發動了為期一天的進攻,所以這次戰役的結果就是,德國面對蘇聯受到了很嚴重的打擊。

蘇聯準備好好的攻打德國,所以就把坦克都叫來了,意圖就是給德國猛烈的進攻,打消他們翻盤的念想。面對如此強大的蘇聯,德國顯然只有挨打的份,不但被蘇聯打了,而且也是打的十分的慘,損失異常的慘重。處於層層包圍的德國,他們這個時候十分的被動。對於德國來說,他們被蘇聯包圍的部隊已經全部犧牲了,柏林也是很容易得到手了。蘇聯的空軍登場,向柏林投了很多的炸彈。此刻的柏林顯然十分的可憐,因為大炮也在攻打著他們的每一條街道,還有每一棟樓房。

希特勒還是不甘於柏林就這樣被毀滅,他也是堅持柏林一定會再一次的好起來。希特勒也是鼓勵部下要堅強,但是部下都覺得沒有希望了。最後一個作戰部隊的失敗,希特勒也是知道自己失敗了。但是他還是不願意離開柏林。在最後,希特勒也是感覺自己無力回天了,自己就宣布了自己的繼承人,然後自己也是自殺了,後來,柏林所有的守軍還有將軍都宣布了投降。由此可見,這場戰役是多麼的積累啊,因為他的死亡人數就達到了一個頂峰。這次的戰役造成了150萬人的死亡,所以戰事是多麼的積累啊。蘇聯為什麼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德國方面不曾想到蘇聯會發動那麼多的士兵,來攻打自己的柏林。其他地方的部隊,也是沒有及時的撤回來,來一起抵抗蘇聯的進攻。這次的德國也是遭受了蘇聯很嚴重的打擊,讓人十分的可惜。

戰略集團戰役,在這種戰役之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柏林戰役,它是此種戰役之中規模最大的一場,同時也是傷亡人數最多的一場,就是這樣的原因讓它成為世界歷史上的轉折點。在柏林戰役參戰國雙方眼中,這場戰役極為搶手,蘇聯人拿下了這場戰役能夠再添勝利,鞏固了他們此前的勝仗也是這場戰役起到的效果。德國方面看待這場戰役的眼光就更為不同了,因為這是關乎他們第三帝國生死存亡且至關重要的戰役。和西方同盟國達成協議的機會,將會屬於這場戰役的勝利者,那麼只要德國取得勝利,那麼機會就屬於他們。這要事情按照他們預想的發生,那麼這樣的第三帝國和西方同盟國達成的協議就可以是有條件投降。德國這時便不再會因為這樣而受到強行被承認戰敗且被消滅的命運,第三帝國此時就只能選擇無條件投降。如果沒有蘇聯紅軍250萬人投入柏林戰役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因為柏林戰役德軍戰鬥力可以用恐怖兩個字來形容。曾經有過不完全的統計,德國說80萬士兵作為他們的軍隊參與到了戰鬥之中,還有著48個步兵19個摩託化16個裝甲師這樣的軍事戰備。除了這些他們還擁有七百門火炮,五百輛坦克和強擊火炮,在空軍方面更是有著342架作戰飛機。因此,這場戰役贏得很艱難,但是對於世界歷史來說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場戰役粉碎了納粹德國最高統帥部,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加速,結束了這場人類歷史上最深重的災難。

相關焦點

  • 柏林戰役,德軍擁有百萬大軍,為何沒守住柏林城?
    二戰後期德軍全部兵力加起來差不多有三百萬(包括200萬德國國防軍,100萬德國黨衛軍)兵力多寡是由其軍工能力所決定的,但是在柏林戰役中卻組織不起來那麼多的人,因為德國深陷戰爭的泥潭,兵力無法集中在首都柏林。
  • 難以置信:1945歐戰柏林戰役結束,德國還保有百萬大軍
    德軍在東線首先是西部軍團,德軍西部軍團的任務是抵擋西線盟軍。西部軍團兵力在1944年末德軍發動的阿登戰役中達到100萬左右。主要原因是:由於東線蘇軍在1944年冬季剛剛打完波蘭戰役解放了華沙,加之冬季的到來蘇軍暫時停止發起全面攻勢,轉而去攻擊東普魯士柯尼斯堡等要塞據點,為1945年開春的全面攻勢掃清一些障礙。
  • 柏林戰役,二戰中規模空前的一次,德軍在這次戰役得面對多少敵人
    1939年以來,出現了眾多的著名戰役,它們的出現也是產生了很深的影響,改變了當時的格局。眾多戰役之中,我們今天了解的是一場影響十分巨大的戰役,他就是柏林之戰,也是一個轉折點。這場戰役我們也是有一個疑惑,德國屬於本地作戰,優勢很多呀。
  • 柏林戰役時德軍還有挽回戰局的可能嗎?
    其實不要說等到柏林戰役了,應該說只要是英美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成功後,德軍的敗局就已經註定了。因為當時德國和美英蘇三個大國相抗衡,一個美國的實力就超過了他。戰局是不可能改變的。想想二戰中蘇聯共死亡了三千多萬人,就可以推算出蘇聯如果再戰下去也沒有多少可新增的兵力。沒有美英的牽制,北歐和南歐的德軍就可以趕來增援,這樣即使不能立即擊敗蘇軍,也將形成消耗戰的態勢。如果戰局膠著,德國在歐洲的佔領區經濟水準要高於蘇聯應該更能承受漫長戰爭的消耗。
  • 柏林戰役,蘇聯軍隊最後的惡夢!
    柏林戰役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大戰,可以說,這一戰役已經沒有什麼軍事上的意義了,因為德軍的戰敗早就已經成了定局,唯有的是希特勒最後的倔強。然而面對已經窮途末路的德軍,為何這最後一戰蘇聯依舊付出高達30萬人的代價,才取得了這最後的勝利?
  • 柏林戰役前德國敗局已定,蘇聯為何放棄「圍而不攻」的戰略?
    自1944年6月6月,反法西斯聯盟盟軍在諾曼第登陸,開闢第二戰場,德國也因此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而蘇德戰爭也在「十次史達林突擊」中把德軍完全趕出了蘇聯的國土,蘇聯紅軍此後便開始橫掃東南歐,最終於1945年4月開始發起對柏林的總攻。
  • 柏林1945,德軍為什麼不回師勤王!
    1945年4月中旬,蘇軍雖然已逼近柏林城下,但德軍總體仍然實力龐大,他們散落在各個戰區的兵力達數百萬之眾。那為什麼在希特勒三面臨敵、四面楚歌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一支援軍前來解救柏林呢?
  • 發動柏林戰役前,德國敗局已定,蘇聯為何還要浪費30萬兵力?
    柏林會戰,亦稱柏林戰役,是二戰中蘇德戰場,蘇聯實施的最後以此戰略性進攻的戰役。1945年4月16日,蘇聯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等三個方面軍270個師和騎兵師,20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14個空軍集團軍,共250萬兵力。
  • 德軍一天元帥:保盧斯,不聽命令不知變通,慘敗史達林格勒戰役
    1942年7月,德軍發起了史達林格勒戰役。9月攻入了市區,蘇德雙方在市區展開了激烈殘酷的巷戰。每一條街道、建築物、每一個房間都在爭奪範圍內,雙方傷亡都比較大。到了11月初,德軍佔領了史達林格勒80%的區域。可是冬季卻悄悄來臨了,德軍保盧斯上將預感到戰局不妙。
  • 納粹德國外籍師團「諾德蘭」裝甲師:保衛柏林的最後一支德軍部隊
    恐怕沒人想到,在柏林戰役的最後日子裡,保衛柏林竟然是一支外籍部隊 。1945年4月,蘇聯紅軍發起柏林戰役時,法西斯德國儘管已經日暮途窮,但仍然在做垂死掙扎,可是您知道柏林戰役中頑抗到最後的究竟是哪一支德軍部隊嗎?
  • 柏林戰役時,德國敗局已定,為什麼蘇聯仍要犧牲30萬人選擇進攻?
    況且在蘇聯圍攻柏林的時候,英美兩國也在積極調兵遣將,蘇聯不加緊攻克柏林,攻克柏林的功勞就可能被英美兩國奪走。柏林戰役時期,德軍還有很強的實力蘇聯軍隊包圍柏林的時候,柏林並不是一座孤城,希特勒仍然可以調動數百萬軍隊作戰,只是這些部隊都被牽制在其他地方,無法快速支援柏林。
  • 二戰蘇德戰爭全部戰役介紹,從戰損比和戰略意圖看誰是戰鬥民族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標誌著希特勒閃電戰的徹底破產。這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次大失敗。 勒熱夫戰役被同期的史達林格勒戰役所掩蓋,但其對於整個東線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整個勒熱夫突出部牽制了德軍大量兵力,間接導致了第六集團軍的覆滅。同時,這場戰役蘇軍雖消耗了大量兵力,但對德軍技術人員與精銳士兵的打擊,對德軍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下劃線百度百科說的,其實個人完全不這麼看)勒熱夫(火星行動)很明顯就是朱可夫的一次慘敗,用現代的話叫人生幾大錯覺之一:我能反殺。
  • 羅馬尼亞戰役,蘇軍以驚人的戰績大勝德軍!
    正在搭建機炮的士兵在整個衛國戰爭中,蘇軍一直是以,比德軍大的人員,武器損失,取得每一場勝利的。在戰爭初期,高達6:1,中期4:1,後期要好的多,反超德軍也是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德軍都是至少一年的訓練。(後期不是,小孩子也上前線了)不但射擊技能高,地形地物利用,班排協同精良。戰鬥中,蘇軍步兵犧牲比德軍大的多。即使德軍中,國防軍損失率也比黨衛軍低。武裝黨衛軍(不是那些集中營和蓋世太保的低級人渣)穿的漂亮,顏值高,身高過1.80米(那找抽啊),狂熱的民族主義,但訓練和戰鬥經驗差,送死的不少。
  • 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德軍想停戰一天過聖誕節,卻被蘇聯人拒絕了
    我們知道二戰的轉折點是史達林格勒戰役,這場戰役納粹德國的受挫之後,希特勒手下能夠調用的兵馬已經捉襟見肘了,此時的德國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其實早在德軍決定進攻蘇聯的時候就決定了希特勒的失敗,畢竟蘇聯領土十分遼闊,而且蘇聯境內到達冬天十分寒冷,蘇聯的地形也不是歐洲的平原,希特勒賴以成名的裝甲部隊的打發在這裡根本無法發揮,下面就來說一說發生在這場戰役中的又有趣的幾件事。我們知道在早先的戰爭中史達林的大兒子就被史達林派上了戰場,最後還被德軍俘虜最後死在了集中營。
  • 為什麼在這次戰役中,德軍的戰略計劃會失敗那?
    為什麼在這次戰役中,德軍的戰略計劃會失敗那?22—24日,德軍在沙勒羅瓦和蒙斯戰役中擊敗英、法軍隊,法軍全線潰退,德軍繼續向巴黎推進。9月3日,德軍前鋒距法國首都僅十五公裡,巴黎人心惶惶,法國政府遷往波爾多。德國軍國主義者氣焰囂張,以為施利芬計劃即將實現,勝利已成定局。法軍雖然遭到重大挫折,但主力並沒有削弱。法軍主力部隊仍按原計劃那樣,集中在法、德邊境。
  • 納粹德軍最後的輝煌庫爾蘭戰役,最後一名德軍竟戰鬥到1959年
    1944年9月14日—11月2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為粉碎波羅的海沿岸的德軍和解放波羅的海沿岸各加盟共和國而實施的戰略性進攻戰役,是蘇軍1944年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八次打擊。
  • 波蘭戰役中的真實老照片:希特勒為出徵德軍送行,波軍迎來惡魔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二戰波蘭戰役中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1939年9月,波蘭戰役期間被抓捕的波蘭平民,由於被懷疑是間諜,從而德國國防軍士兵對他進行了嚴密的盤查,面對這些武裝到牙齒的德軍部隊,波蘭平民只得舉起雙手,眼睜睜看著他們的國家被侵佔。這張照片拍攝於二戰波蘭戰役期間,蘇德兩軍會師,畫面中是德軍將領古德裡安和蘇軍將領科裡沃夫,蘇德在1938年籤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在這一年共同完成了對波蘭的瓜分。
  • 攻克柏林,德國卻要求送投降書到跟前籤字,朱可夫:讓他們到這籤
    於蘇德二國而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一戰,便是柏林之戰。這次戰役不僅對蘇德來說意義重大,對整個二戰來說,也 具有決定性意義。 在此次戰役中,蘇聯攻克柏林。而得知此消息的德國總理在地下室飲彈自盡,德國法西斯也被徹底消滅。然而,作為此次戰役的蘇聯指揮官的 朱可夫卻在勝利後惱羞成怒 ,而讓朱可夫所惱羞成怒的,到底是什麼呢?
  • 二戰時的柏林會戰究竟有多慘烈?攻克柏林的前夜,35萬蘇軍倒下!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之後,德國人銳氣盡失。在戰鬥中,德軍腹背受敵。缺少糧食,沒有被褥。長達數千公裡的補給線嚴重拖累了德軍。看準時機,史達林將西伯利亞八十萬軍隊調集過來。終於,蘇聯人展開了冬季反攻。德國資源匱乏,十幾個奴僕國更是毫無戰鬥力。在前方戰線扭轉之後,德軍望風逃跑。德軍頹勢面對頹勢,希特勒氣急敗壞。
  • 蘇聯為什麼要獨自攻佔柏林?最終死傷30萬,帶來了什麼?
    二戰歷史上最大的一場戰役是什麼,毫無疑問是柏林戰役。對於這場戰役質疑卻非常多,在那個時候德國已然無力回天了,註定面臨失敗,可是這樣情況下蘇聯依然要對柏林發起總攻,也因此損失了8萬士兵,大家不理解為何當時只有蘇聯一國攻佔柏林,武器裝備更厲害的英美卻在一旁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