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被蘇軍包圍,本來可以突圍出去,希特勒為何不逃命求生

2020-12-14 探客吧

1945年4月25日,柏林戰役進入到了第二階段,蘇軍付出慘重代價後突破德軍三道防線,將柏林合圍了起來。此時的柏林已經淪為一個孤島。

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上將分析戰局後認為,德軍在人員和作戰物資上已經沒有了後緩力量,抵抗最多還能 維持二天,在蘇軍包圍圈還沒有密不透風的情況下,尋找薄弱地帶掩護元首突圍出去。為此魏德林連夜組織3萬精銳德軍敢死隊,100輛坦克火炮,做好了從柏林突圍的準備。

柏林戰役到1945年4月25日蘇軍完成對柏林的包圍。蘇軍為白俄羅斯第1,第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共3個方面軍。

魏德林建議希特勒轉移到北歐或者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去,繼續指揮德軍作戰,但此建議卻被希特勒一口拒絕了。

柏林戰役打響後,蘇軍平均每天傷亡2萬多人,由此看出戰爭的殘酷。

此時的第三帝國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柏林激戰正酣,但希特勒手上還有二百多萬的德軍,希特勒並沒有賭光本錢。看下柏林戰役地圖就知道,蘇軍進攻兵力250萬,德軍柏林防守部隊80萬,加上由老百姓組成的國民突擊隊營20萬人,共100萬。

柏林的國民突擊隊營的平民學習使用反坦克榴彈,用於對付蘇軍坦克。

德軍兵源枯竭,少年也被徵兵加入作戰力量。

蘇軍攻入柏林市區。

戰鬥異常殘酷,傷亡無數。

柏林巷戰,蘇軍每前進一步都很艱難。

美蘇英雅爾達會議,已經基本鎖定第三帝國的命運了,德國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是抗住蘇軍的攻勢,與英美和平解決戰後問題。

柏林北面至海港羅斯託克一線是德軍維斯瓦集團軍,巴伐利亞到捷克斯洛伐克一線是中央集團軍。兩個集團軍100多萬大軍,已經被蘇軍勞勞的拖住了手腳無法支援柏林。

但希特勒完全可以突圍出來,但他沒有這樣做。此時希特勒已經非常清楚,就算他從柏林突圍出來,也是從一口大鍋跳進另一口大鍋。

而且作為第三帝國元首,他不能容忍死在野外或者農舍裡,那樣有損形象和尊嚴。他要在柏林總理府迎接他的最後時光。

蘇軍攻克柏林。

大戰之後的剩餘德軍被迫投降。

部分德軍士兵還是少年,投降時還童氣未泯。

希特勒自殺身亡被蘇軍俘獲照。

攻克後的市區,一片殘垣斷壁,柏林戰役歷時16天。德軍判錯蘇軍的主攻方向,否則能抵抗蘇軍攻佔柏林,讓英美來接管德國。

相關焦點

  • 蘇軍進入柏林時,希特勒手上還有400萬兵力,為啥不反抗?
    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是二戰最大的轉折點,蘇德戰爭前期基本都是壓著蘇軍打,連最基本的反擊做不到,士氣跌到低谷。反觀德軍這邊越戰越勇,連續的勝利使得軍隊的自信心爆棚,當時在他們的眼裡,拿下蘇聯已經是板板上釘的事情了,結果不料蘇軍的拼死頑抗,瓦解掉德軍所有的努力。
  • 柏林被圍時,德軍國外還有幾十萬的精銳,希特勒為何不調回?
    在歐洲戰場上,蘇聯派出了260萬的軍隊浩浩蕩蕩地進攻柏林。雖然希特勒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抵擋蘇聯的進攻,但是在龐大的蘇聯軍隊面前,德國人一點辦法也沒有,最終柏林被攻克,希特勒自盡,歐洲反法西斯戰爭結束。事實上當時柏林被圍困之際,德軍在國外還有一支幾十萬的部隊,但是希特勒並沒有將其召回。
  • 在德國戰敗前希特勒要求施泰納反擊在柏林的進攻,但要求遭到拒絕
    在向元首祝賀生日後,將軍們以專業的口吻敦促希特勒儘快離開柏林前往德國南部,因為在未來的一兩天內,蘇軍就可以切斷柏林與外界的所有聯繫。第二天早上,希特勒仍不放棄,他發布命令,黨衛隊副司令兼武裝黨衛隊將軍費利克斯·斯坦納將領導一場反攻,目標是逼近柏林南郊的蘇軍,並要求柏林地區包括空軍在內的所有士兵和地面人員投入戰鬥。希特勒特別命令空軍參謀長科勒將軍:"所有指揮官保持不動,將在5個小時內被處決,你們必須拿著頭保證最後一名士兵也將投入戰鬥"!。
  • 柏林失守,希特勒危在旦夕,他為何不調動挪威40萬大軍回來勤王
    柏林在苦苦支撐二十多天後最終淪陷,希特勒飲彈自盡,而在此時,挪威還駐紮著近40萬的德國士兵,希特勒為什麼不把這支部隊調回來幫自己一把呢?佔領挪威,德國有幾大好處事實上,當時德國之所以開戰,不是因為國家兵強馬壯,而是因為國內陷入經濟危機,然後德國人被納粹希特勒鼓動,從而發動了對其他國家的侵略戰爭。
  • 二戰時的柏林會戰究竟有多慘烈?攻克柏林的前夜,35萬蘇軍倒下!
    面對蘇聯集體化的巨大優勢,希特勒毫無勝算。1944年9月,在柏林一線,納粹開始了瘋狂築城。德軍高層預感不妙,他們沒有反攻的本錢了。只能選擇堅守。一系列戰鬥的失敗,希特勒也擔憂極了。希特勒將指揮權交給了魏德林,並希望他能夠力挽狂瀾。這個久經沙場的名將,他卻早就知道了結局。固守柏林可惜,為了軍人的榮譽,他必須血戰到底。4月16日,蘇軍兵臨城下。站在城樓上看去,紅色的旗幟迎風飄揚。如同紅色海洋一樣,這股波浪將席捲柏林。魏德林做好了應對。80萬德軍嚴陣以待。子彈已經上膛,炮彈準備發射。另一方面,蘇軍勢在必得。在柏林周圍,265萬士兵布置了過來。
  • 發動柏林戰役前,德國敗局已定,蘇聯為何還要浪費30萬兵力?
    而德軍只有80萬左右的兵力,軍事武器上也跟蘇軍差不了多少。當天,蘇軍對德軍發起攻擊,先後突破了奧得河、尼斯河防線。到25日時,蘇軍已經包圍了柏林。蘇軍對柏林的強攻中,採取多路向中心突擊的戰術,雙方經過激烈的巷戰,於27日進入柏林中心。29日,蘇聯開始強攻國會大廈。次日,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
  • 柏林戰役前德國敗局已定,蘇聯為何放棄「圍而不攻」的戰略?
    既然法西斯敗局已定,蘇聯軍隊在柏林戰役中為何不選擇「圍困德軍」的戰略戰術,反而以傷亡近30萬人的代價贏得最終勝利呢?根據當時的局勢,蘇聯只需要以圍困的方式來消滅德軍即可,並且反法西斯盟軍也在另一戰線逼近,蘇聯完全可以避免人員的巨大傷亡而獲取勝利,為何蘇聯會放棄「圍而不攻」的戰略?
  • 蘇聯在莫斯科擋住了德國進攻,為何德國在柏林擋不住蘇聯進攻
    二戰末期,希特勒對柏林實行了「克勞塞維茨計劃」。 這個以普魯士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命名的計劃,其實就是我們說的「焦土政策」。在蘇軍抵達柏林城前,德軍儘可能地毀壞了柏林城外所有的可用資源。而柏林城內保障人民基礎生活的設施,也被德軍毀滅了大半。
  • 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戰,蘇聯紅軍如何攻克納粹德國的首都柏林?
    一、戰爭的背景柏林會戰的戰爭背景是在1945年的春季,當時德國潰敗的局勢已成定局,盟軍的部隊已經踏上了德國本土,德國向外擴張的領土幾乎已經全部被攻佔,納粹德國最後所剩的軍隊在做著困獸之鬥,蘇聯紅軍據德國首都柏林只有區區100公裡了,而盟軍的部隊也不迫在眉睫,對比蘇軍和盟軍的距離和行軍難易程度來說還是蘇軍更快一些
  • 老照片:1945年蘇聯紅軍攻陷柏林
    1945年蘇聯攻陷柏林,4月25日蘇軍包圍柏林,27日突入柏林市中心,30日希特勒自殺。希特勒的自殺也標誌著二戰的尾聲到了,戰後德國十分明智的宣布每一寸土地都回到了德國,德國現在是一個完整的德國。這也就是告訴其他國家德國放棄了對爭議領土的權利,一切都為了和平。
  • 艾森豪為何放棄攻佔柏林
    1945年3月,美國第1和第9集團軍渡過萊茵河以後,迅速包圍了魯爾地區的德國B集團軍群。在對魯爾的包圍圈即將完成之時,英國的蒙哥馬利將軍於3月27日向部下發出一道命令,同時報告了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
  • 柏林1945,德軍為什麼不回師勤王!
    1945年4月中旬,蘇軍雖然已逼近柏林城下,但德軍總體仍然實力龐大,他們散落在各個戰區的兵力達數百萬之眾。那為什麼在希特勒三面臨敵、四面楚歌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一支援軍前來解救柏林呢?
  • 柏林戰役,蘇聯軍隊最後的惡夢!
    柏林戰役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大戰,可以說,這一戰役已經沒有什麼軍事上的意義了,因為德軍的戰敗早就已經成了定局,唯有的是希特勒最後的倔強。然而面對已經窮途末路的德軍,為何這最後一戰蘇聯依舊付出高達30萬人的代價,才取得了這最後的勝利?
  • 納粹德國外籍師團「諾德蘭」裝甲師:保衛柏林的最後一支德軍部隊
    1944年1月14日,蘇軍發起解救列寧格勒總攻勢,"諾德蘭"師右翼的1個德國空軍野戰師遭到蘇聯8個狙擊兵師和3個坦克旅的攻擊,同時蘇聯第42集團軍在列寧格勒正面也發起總攻。1月19日,德軍3個師為避免陷入包圍開始後撤,"諾德蘭"師向西南方向退卻。蘇軍突擊神速,1月26日清晨"諾德蘭"師屬下的黨衛軍第11裝甲偵察營第5連在庫帕尼茨被大批蘇聯坦克堵住。
  • 面對第三帝國的滅亡希特勒為什麼選擇自殺而不是逃跑?
    之後海軍上將卡爾德尼茨和約瑟夫·戈培爾取代了希特勒的角色分別擔任了德國的國家元首和總理,柏林於5月2日投降。蘇聯解體後,蘇聯國家的檔案記錄了希特勒、布朗、約瑟夫和瑪格達·戈培爾的遺骸,以及戈培爾的六個孩子,還有希特勒的狗都被多次埋葬和挖掘。1970年4月4日,一個蘇聯克格勃團隊在馬格德堡的SMERSH工廠裡使用了5個木盒子盛裝他們的殘骸。
  • 希特勒的救火隊長,心狠手辣的防禦大師,這位絕望的元帥最後兵敗自殺
    第三坦克集團軍迅速向前推進,從北面突向蘇軍防禦陣地。先頭部隊在夜間已經看得見蘇軍防衛克裡姆林宮的高射炮部隊發出的炮火。但是,此時德軍已筋疲力盡,傷亡越來越大,補給日益減少,燃料彈藥運輸中斷,致使攻擊受挫。莫德爾所部第六坦克師各坦克團所受損失最大,可以使用的坦克只剩下十餘輛。莫斯科未能攻下,希特勒憤而撤銷了坦克第二集團軍司令古德裡安的職務。德國陸軍總司令布勞希齊元帥也奉命退役。
  • 完美的火星計劃,為何折損百萬蘇軍?
    趁此機會,德軍企圖用炮火封鎖蘇軍缺口的道路,就從南北兩個方向拼命擠壓蘇軍防線。到11月28日,蘇軍好不容易打開的缺口終於被德軍封閉了。因為,蘇軍坦克軍和騎兵軍已經衝過缺口,後路卻被德軍切斷,而且後勤運輸部隊也沒跟上,蘇軍的損失非常驚人。而進攻勒熱夫突出部左翼的蘇軍兩個集團軍,在11月25日發起攻勢時的進展還頗為順利。
  • 德軍一天元帥:保盧斯,不聽命令不知變通,慘敗史達林格勒戰役
    蘇軍如此大規模的軍隊集結,德軍的空中偵察早就發現了,還將情報報告給了希特勒。可是希特勒一點都不重視,執意要先把史達林格勒給攻下。11月19日,蘇軍的反攻開始了,西南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猛攻德軍的左翼,當天就突破了羅馬尼亞軍隊的方向。20日史達林格勒方面軍的第3個集團軍,也開始了反攻,猛攻德軍的右翼,迅速的突破了敵軍防線。
  • 絕密盒子不離身 蘇軍女翻譯見證希特勒下場(圖)
    在這樁疑案過去快60年的時候,當年的一位重要歷史見證人、曾參與希特勒屍體搜尋工作的前蘇軍女翻譯官首次接受了西方媒體的採訪。作為仍然活在世上的最後一位目擊證人,82歲的葉連娜·勒熱夫斯卡婭滿懷感慨地道出了那段令她終身難忘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