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創新性教學與教師培訓」項目成果總結暨鄉村教師專業素養與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陳鍊/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9月18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共同主辦,上海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共同承辦的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創新性教學與教師培訓」項目成果總結暨鄉村教師專業素養與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在滬開幕。受新冠疫情影響,研修班採用上海主會場與各項目縣分會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陳鍊/攝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二級巡視員李蔚、上海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院長張民選、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副代表鄭道(Douglas Noble)分别致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教育處長潘思納作項目介紹。開幕式由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蔣明軍主持。北京師範大學、「國培計劃」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副主任羅容海主持發言階段。
以人才培養促進鄉村教育發展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致辭 本網記者 陳鍊/攝
任友群表示,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教育的發展和質量都存在著差距,貧困地區的鄉村教育不發達是普遍現象。一開始我們往往投入硬體來補齊貧困地區的教育短板,目前我們已將重點轉向至教師的培養。推動鄉村教育發展離不開善教育、有擔待的教師,同時應以人才培養促進鄉村擺脫貧困。為此,我們開展了特崗計劃,安排大批優秀的教師到鄉村任教;創新編制,逐步解決鄉村教師結構性的缺源;加強專業發展,提高鄉村教師隊伍的整體能力;推進輪崗交流,重點引導城鎮優質教師往鄉村流動;推進職稱傾斜,拓展鄉村教師的職業發展通道;持續改善待遇,加強鄉村教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強化榮譽表彰,增強鄉村教師的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廣合作經驗,賦能鄉村教師開展創新性教學新實踐。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二級巡視員李蔚致辭 本網記者 陳鍊/攝
李蔚提出,作為教師應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的本領,參加培訓是重要且有效的路徑。鄉村教師用愛心和智慧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點亮了萬千鄉村孩子的夢想。為此,鄉村教師的在職培訓和專業發展應當被特別關注。上海作為擁有豐富教育資源的國際大都市,將為我國中西部地區的鄉村教育和鄉村教師培養作出更大貢獻。
上海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院長張民選致辭 本網記者 陳鍊/攝
張民選認為,我們有責任向世界分享中國的經驗與發展,同時繼續向世界各國學習和借鑑。由上海師範大學申辦和承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將承擔四大任務:一是生產知識,為全世界的教師提供更好更新鮮的有效教育經驗;二是能力建設,利用現有條件,力所能及地為各國各地區的教師發展提供能力建設的機會,提供研修的方案和條件;三是要分享信息,共享在實踐中產生的經驗,推動各方面的教育改進;四是要提供技術支持,利用已有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資源,為欠發達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副代表鄭道(Douglas Noble)致辭 本網記者 陳鍊/攝
鄭道提出,隨著疫情在中國基本得到控制,得知了大多數學生已經重返校園的好消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希望所有兒童都能夠實現受教育的權利。讓包括農村偏遠地區的兒童、受人口流動或者貧困影響的兒童,以及殘障兒童等獲得更為優質的教育,我們應繼續將工作重點放在最難觸及的群體,讓每個兒童得到應得的教育。通過多年的合作,我們已取得了豐碩的項目成果,積累了創新教學的經驗,為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據,引導了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改革。後續,我們還將致力於推廣與擴大項目成果總結的應用。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教育處長潘思納作項目介紹 本網記者 陳鍊/攝
潘思納認為,我們應致力於提升鄉村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使用創新性教學技術方面的能力,為縣級鄉村教師的支持服務體系提供更多的助力,希望我們所有的教師都能享受到這樣創新性的教師培訓模式,提升教師的各項能力。下一步我們需要更多地去思考如何提供更好的政策建議,掌握更多一線的教學實例,從而為我們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多的依據。同時,我們應制定出合理的路線圖,實現將項目收集的有效經驗進行擴大推廣的目標。
完善基礎教育師訓教研體系
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蔣明軍主持開幕式 本網記者 陳鍊/攝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教育專家郭曉平主持頒獎儀式 本網記者 陳鍊/攝
與會領導為項目縣的獲獎導師、教師頒獎 本網記者 陳鍊/攝
出席頒獎儀式的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上海市教衛、上海師範大學領導在主會場為項目縣的獲獎導師、教師頒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教育專家郭曉平主持頒獎儀式。各項目縣的領導及導師代表也在分會場為獲獎導師、參訓教師頒獎。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精神,推動中西部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根據《中國政府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別方案行動計劃(2016-2020 年)》,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創新性教學與教師培訓」項目啟動,項目由北京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承辦。「創新性教學與教師培訓」項目以「每個孩子都擁有好老師」為目標,以創新為中心,以努力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中心,兩個提高」為總體思路,為項目縣、項目學校的教師,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村學校教師提供更有針對性、更有實效性的教學培訓,切實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積極發揮項目的區域示範引領作用。同時,努力完善由高校、縣級教師進修學校以及中小學校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構成的農村學校教師、校長專業發展支持服務體系。
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項目團隊經過前期調查分析,將雲南省彌勒市、貴州省盤州市、重慶市忠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忻城縣、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5個縣(市)列為項目縣。以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創新性教學與教師培訓」項目為抓手,各項目縣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與學科教學研究相融合的教師培訓工作,基礎教育師訓體系、教研體系得到一定的完善,師訓、教研能力得到了提升。項目的實施,全面促進了各項目縣教師特別是鄉村學校教師教育理念、教育教學方法的提升以及學校建設的進步,促進了項目縣教育質量的提升以及基礎教育的發展。
分享成功經驗 攜手展望未來
北京師範大學、「國培計劃」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副主任羅容海主持發言階段 本網記者 陳鍊/攝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的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未來到主會場以及在各項目縣分會場的參訓教師作了主題發言。各項目縣的領導、導師與大家分享了從項目實施中得到的收穫。會上還舉行了「經驗分享與未來展望」圓桌討論。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杜屏作主題發言 本網記者 陳鍊/攝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鄭新蓉作主題發言 本網記者 陳鍊/攝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杜屏作了題為「『創新性教學與教師培訓』項目有效性評估與反思」的主題發言。她圍繞著為什麼要進行評估、如何評估,評估的結果是什麼及其背後的原因,未來我們應該怎麼做等問題作了分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鄭新蓉作了題為「『特崗教師』質量評估及思考」的主題發言。她提出,特崗教師承擔了社會和歷史的使命,我們應充分評價他們在中國教育發展進程,尤其在中國農村教育發展最困難的時期起到的重要作用。張民選作了題為「時代挑戰與教師關鍵能力提升」的主題發言。他表示,信息技術對我們的教育內容、方法、方式產生了較大影響,知識經濟的發展使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我們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做好農村基礎工作,迎接新的挑戰,作為教師尤其需要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海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教授王潔作主題發言 本網記者 陳鍊/攝
上海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教授王潔作了題為「『國培計劃』十年與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題發言。她認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正在落實的縣級培訓機構的建設對於鄉村教師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們應融合好信息技術,激發老師的學習自覺性。對於我們研究人員來說,應要加強對教師的學習、培訓的研究,做好針對性研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綦春霞作了題為「創新性教學理念建構和項目成果總結」的線上主題發言。她表示,應研究創新性教學的源起和背景,思考如何去構建創新性教學體系以及做好系列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
「經驗分享與未來展望」圓桌討論會議現場 照片由校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