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格局?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認知維度高,思考層面高,不被物質所困,不囿於雞毛蒜皮、家長裡短,能夠抓住事物的核心邏輯,不被浮雲遮望眼,這就是格局。
作為一個普通人,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有大格局大視野的,想提升,肯定有途徑。
但是你必須心中有一個前提就是,這件事並不容易,需要行動,需要動腦,更需要持之以恆,需要反覆經歷「建立——打破——重塑——再打破」的過程,螺旋上升。
1.擴展見識,拓寬視野
每一個人都生活在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地圖中。
見識是格局的的基礎,一個人的見識就是自己認知地圖世界的廣度。
叔本華說:「我們常常把自己的視野邊界當做世界的邊界」。
不同的人見識不同,山村放牛娃、小鎮青年、大城市白領、世界級企業家,每個人因為見識的不同,擁有的世界也不同。
馬雲在一次演講中說,提高見識就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
2.系統思考,深度認知
一個人只有建立系統思維,才能更全面地認識事物,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質規律,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標 。
俗話說:「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城」,學會系統思考,能讓你通觀全局,運籌帷幄,格局自然會不同。
建立系統思考的習慣,能讓我們看到事物的普遍聯繫,不會孤立地看待問題,顧此失彼。很多人之所以會遭遇失敗,就是看問題只看到事物的有利面,卻忽略了與之緊密聯繫的負面因素。
同時,系統思考能讓我們看到事物的動態發展,從演化的過程看問題,從而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規律。
3.提升自我定位
自我定位就是,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想做多大的事情。一個人的目標大小決定一個人的思維層次和行為方式。
雷軍從少年時期就想成就一番大事業。金山上市後,退休後的雷軍,在旁人看來功成名就,但他自己內心卻很痛苦。
在雷軍看來,金山並不是他認為的大事業,他要做的,不止如此,一旦做不到,他就會寢食難安,日夜承受這種落差帶來的煎熬。
正是這種痛苦,驅動了雷軍。
2010年 ,雷軍克服對失敗的恐懼,重新出發,創立了小米公司。
因為這次雷軍對自己的期許和以往不同,這次創業的格局和也就比以前大很多。
以前雷軍更多關注自己的能力和勤奮,而這次則更注重對趨勢的判斷和把握,在這次創業過程中,他提出了著名的「風口理論」,同時非常注重商業模式,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對傳統行業形成降維打擊。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變化萬千。提高自己的格局,不被時代淘汰,就要適應生活的快節奏,面向未來,立足長遠,一刻也不能掉以輕心。只有這樣,才會一直成為被大家仰慕的引領者,才能一生笑到了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