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夏天,它將成為世界最大的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變電站

2021-01-09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瞧 通訊員 姬文慧 羅浩

核心提示丨

中國有「三高」在世界上的頂尖地位是公認的,那就是高拱壩、高鐵和特高壓。如今,特高壓已從一個全新的事物成為一張令世界矚目的中國名片,特高壓工程的建成和投運讓中國佔領了世界高壓輸電的制高點。

位於河南省內的1000千伏特高壓南陽站,作為聯絡華中、華北兩大電網的中間站,是目前世界上投入運行中設備技術水平最先進、電壓等級最高的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變電站之一。自投運以來,累計完成華北電網與華中電網交換電量977億度。

9月24日,南陽方城的農田裡一派豐收美景,而在特高壓南陽站內,火熱的施工景象也看得人心潮澎湃,與往年例行檢修不同的是,今年特高壓南陽站的檢修伴隨著擴建工程同步進行。年檢臨時黨支部副書記、特高壓南陽站站長郭凱自豪地說:「明年夏天,站裡三期擴建工程完工後,該站佔地面積將達435畝,『個頭兒』約有42個足球場那麼大,會是世界最大的1000千伏特高壓變電站!」

探站:

「智慧工地」確保設備全部「零缺陷」投運

9月24日上午,記者來到特高壓南陽站,遠遠看去,這座頗具現代感的特高壓站幾乎全由鋼鐵骨架構成,很像科幻大片中才會出現的鋼鐵之城。站在巍峨的75米高塔下,頓覺個人的渺小。此時,檢修現場上展開著17個工作面,417名電力人身穿工裝、頭戴安全帽,在忘我奮戰。

(圖片說明:組合電器迴路電阻試驗)

記者看到一臺四旋翼無人機,在1000千伏設備區上空盤旋著,不時懸停在空中,似乎在「俯瞰」巡視著設備的情況。不遠處,一個可愛亮眼的黃色小房子上寫著「應急檢修方艙」幾個字,兩名工作人員正在小房子內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母線加工工作。

無人機為啥出現在這兒?有何作用?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下文簡稱「國網河南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檢修技術專責高嵩稱,無人機可搭載30倍變焦相機和紅外熱成像相機,「利用『上帝視角』對設備進行近距離的紅外和可見光巡檢,精準定位隱患位置,發現地面難以發現的各種隱患。」在此基礎上,該公司構建人工、機器人、無人機「三位一體」智能巡檢體系,密切掌控設備狀態,即時滾動更新消缺項目,及時細化隱患治理措施,實現隱患治理全覆蓋、無死角,確保年檢過的設備全部「零缺陷」投運。

(圖片說明:特高壓HGIS設備檢修)

為築牢現場安全,國網河南檢修公司在年檢現場還用了不少「黑科技」,比如採用人臉識別、接地線系統管控、工作區域視頻監控、帶電設備區域隔離等技術手段,嚴格作業秩序管理。檢修方艙、組合式高壓檢修作業平臺、繼電保護出口迴路測試儀等科技成果「亮相」年檢現場,提高工作效率,營造「科技引領、智慧檢修」的濃厚創新氛圍。

在作業現場,記者注意到,每位參檢人員都統一配髮帶有二維碼的施工現場準入證,安全監督人員手機一掃,諸如姓名、單位、身份證、工作內容、違章記錄等信息都會準確無誤、一一呈現。

(圖片說明:串補平臺設備衝洗)

舉措:

時間緊任務重,他們將檢修進度精確到小時

據了解,特高壓南陽站一、二期工程分別於2008年12月30日、2011年12月16日投入運行。自投運以來,該站未發生一般及以上人身、電網和設備事故,未發生惡性誤操作事故,實現安全穩定運行3900餘天,累計完成華北電網與華中電網交換電量930多億度。

9月19日,南陽站2019年年度檢修正式展開,此次參檢單位達19家,整個檢修工作歷時11天,計劃9月29日完工。本次檢修採取主變及1000千伏系統全停方式,500千伏系統部分停電方式進行。期間,計劃安排檢修設備1350臺(套),檢修項目38項。

短短11天的「體檢、診斷和治療」,是支撐特高壓交流輸電系統的關鍵保障,非常重要,不能出一絲一毫的差錯。

(圖片說明:特高壓設備檢修)

針對1000千伏特高壓年度檢修現場施工單位多、交叉作業面多、作業人員多等難題,國網河南檢修公司按照「誰來做、做什麼、什麼時間做、怎麼做」的思路,編制了『四圖三表』(組織機構圖、現場管控圖、檢修導覽圖、安全措施布置圖、工作安排表、任務分工表、危險點預控表)對工作任務、作業負責人、安全監督人、專職監管人、驗收負責人逐一明確,形成無縫責任執行連結,從質量、進度、安全方面進行全方位把控。

「『四圖三表』就是把檢修現場的17個工作面分成一個個網格,將工作項目劃分為若干個模塊,網格化管理,模塊化實施能將檢修進度精確到每小時。」國網河南檢修公司副總工程師、運維檢修部主任曲欣如是說。

給力

擴建後的南陽站,將再拿下一個世界之最

9月24日,年檢臨時黨支部副書記、特高壓南陽站站長郭凱在12.5米高的串補平臺上面緊抿嘴唇,目不轉睛地盯著檢修人員的每一個動作,仔細查看每一項試驗記錄。

由於1000千伏特高壓串補MOV單元壓力釋放通道偏小,防爆能力不足,需要在9個12.5米的平臺兩端加裝墊塊和鋁遮板,提高防爆能力。

(圖片說明:特高壓串補MOV技術改造)

「這次年檢要對特高壓串補MOV單元進行防爆能力優化,進行這項工作是世界首次。同時,站內3期擴建工程也在進行中。」郭凱表示,3期擴建工程是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配套項目,明年夏天擴建完成後,可滿足河南省能源結構轉型需要及豫東南地區電力供應,提高河南電網電壓穩定水平,優化河南電網主網架結構,「擴建完成後的南陽站,佔地面積將達435畝,規模相當於42個足球場那麼大,將是世界上最大的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變電站。」郭凱說。

(圖片說明:1000千伏特高壓南陽站擴建現場)

放眼望去,活躍在檢修現場的一線黨員胸前的黨徽與他們安全帽上的「國家電網」標識交相輝映,閃著耀眼的光芒,形成一道特別的風景。

為將源源不斷的紅色力量注入檢修一線,國網河南檢修公司以鮮明的導向引領「硬骨頭」目標攻堅,設立特高壓年檢臨時黨支部,成立共產黨員突擊隊,堅持以安全、質量為主題開展主題黨日和黨員示範崗創建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做到重要崗位有黨員、重要骨幹是黨員、關鍵時刻見黨員,將高質量完成特高壓南陽站年度檢修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現實檢驗。

國網河南檢修公司副總經理張偉政說:「特高壓年檢無小事,我們一定會用心做好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侯昺昊

相關焦點

  •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工程(松江段)前期建設工作啟動
    陝北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20日在陝西和山西兩省交界處成功跨越黃河。這條跨越四省的線路建成後,能源資源富集的陝北每年將向湖北直輸440億千...
  • 砥礪攻堅特高壓主戰場
    面對建設規模最大、投資比例最高、建設強度最大、投產時間最密集等重重壓力,國網山東電力全面推進「特高壓入魯」的「三交四直」7項工程、4項50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全省特高壓配套工程將新增變電容量200萬千伏安,新建500千伏線路974.5公裡,擴建間隔28個,涉及11座500千伏變電站。  龐大的工程規模,給國網山東電力帶來巨大的考驗與挑戰。
  • 上海首座110千伏數字孿生變電站運行
    12月17日,河北石家莊供電公司110千伏陶家莊變電站開展110千伏伏陶線156六氟化硫斷路器例行試驗。該公司變電檢修室「智變空間」質量管理小組成員使用自主...
  • 海南(合樂)750千伏變電站工程投運
    海南(合樂)750千伏變電站工程投運 發布時間: 2020-06-28 11:16:05   來源:  作者:李學鵬
  •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 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今天開工建設的白鶴灘—江蘇工程,是國家電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工程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307億元,於2020年11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計劃於2022年建成投運。工程強化科技創新,在世界上將首次研發柔直+常規的混合級聯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研發應用能夠快速實現毫秒級能量平衡的可控自恢復消能裝置,將特高壓直流饋入由依賴電網轉變為支撐電網,緩解華東電網火電機組減少導致的電壓穩定壓力,大幅提升了華東電網受電能力。
  • 陝北到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湖北段開工
    央廣網北京4月4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國家「十三五」電力規劃重點項目,陝北到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湖北段日前按下「開工鍵」。這也是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省開工的首個重大能源項目。
  • 途經四川等地的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國網四川電力提供 攝中新網成都12月10日電 (記者 劉忠俊)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在北京、成都同步舉行,工程的開工將為中國再添一條橫貫東西的能源大動脈,對優化能源配置、保障電力供應、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綠色發展、引領技術創新等具有顯著綜合效益和長遠戰略意義。
  • 交直流互聯大電網已經形成 國網累計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壓工程
    12月22日10時,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迎來裡程碑節點:隨著一輛...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224/637430.shtml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今天發布消息,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印發《關於荊門—武漢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核准的批覆
  • 世界首條特高壓電力管廊在江蘇投運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黃蕾記者 戚阜生 李志華)9月26日,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技術水平最高、最長距離GIL創新工程——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在江蘇正式投運,它的投運標誌著華東特高壓交流雙環網正式形成,對支撐區域電力供應、改善能源供給側結構,促進地區經濟、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 「超人」湯正漢團隊:行走在1000千伏超特高壓線上
    2009年以來,這個小團隊完成了世界首次±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帶電作業,完成了世界首次1000千伏特高壓帶電檢修作業,在國內首次實現了500千伏直升機平臺帶電作業成功,完成了世界首次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直升機帶電檢修作業……這個班的班長--湯正漢帶領他的團隊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像「超人」一般登上了世界超特高壓帶電作業技術的「珠穆朗瑪峰」。
  • 百米外有110千伏變電站,居民心驚驚
    記者走訪輸變電站距花園最近不足200米  昨日(5月22日),住在北滘美的簡岸花園(以下簡稱簡岸花園)的多名市民向順德城市網記者反映,前兩天在簡岸花園旁邊的空地上突然拉起了一個工程標語牌,寫著「佛山110千伏槎湧輸變電工程」。他們了解到,這塊空地上將要建起一個110千伏的輸變電站。
  • 河南電網第46座500千伏變電站懷德變電站順利投運
    11月17日,記者從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獲悉,隨著日前500千伏鄭懷Ⅱ回線及懷官Ⅱ回線試運行工作圓滿完成,河南電網第46座500千伏變電站懷德變電站順利投運。懷德變電站是河南電網第17座500千伏智能變電站,也是鄭州地區第6座500千伏變電站。本期投運500千伏出線2回,分別是到500千伏鄭州變電站的鄭懷Ⅱ回線和到500千伏官渡變電站的懷官Ⅱ回線。
  • 板橋500千伏變電站開工
    本報訊(記者卞建國)昨日,天津電網「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板橋500千伏變電站正式開工建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棟梁宣布工程啟動,副市長熊建平,華北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宗林、總經理孫剛出席儀式,熊建平、孫剛先後致詞。儀式結束後,雙方就加快城市電網建設,確保天津安全可靠用電進行了深入座談。
  • 變電站分類及繼電保護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207/637277.shtml 2020年11月24日上午16時52分,隨著TG12~TG26架線區段最後一相導線牽引到位,標誌著官亭~濰坊特高壓變電站
  • 變電站到底會產生多少「電磁輻射」?
    為了緩解日益增加的用電壓力,變電站也由郊外走進了城市中心,不少變電站與人口密度較大的小區成了「鄰居」。雖然國內外在城市負荷密集區域建設220千伏及110千伏高壓變電站已經十分普遍,但居民對變電站建在自家附近還是抱有不少疑問,為此筆者帶您解開電站的「電磁輻射」之謎。
  •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召開。工程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307億元,於2020年11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計劃於2022年建成投運。
  • 變電站周邊磁場和電場強度輻射微乎其微
    檢測人員在前門變電站內測量隨著用電量的大增,該不該在小區周邊建立變電站、增加電力輸送能力,成為小區居民爭論的問題,一些居民認為「住在變電站周邊,會受到電磁輻射在距離外牆1米時,電場強度為0.228伏每米,磁場強度為0.534微特,遠小於國家規定的4千伏每米和100微特。隨後,兩名檢測人員又將測量儀器拿到了距離變電站外牆5米遠的地方,在這個位置上,電場強度衰減至0.154伏每米,而磁場強度衰減的更厲害,不到先前數值的三分之一,僅0.161微特。而在變電站內,貼近警戒線位置時,其電場強度測量結果為117.5伏每米,磁場強度為1.583微特。
  • 不要浪費了"世界風庫" 特高壓為中國風電尋出路
    要避免目前已出現的風電併網後卻無法正常發電的問題,應充分借鑑三峽工程的成功經驗,將風電開發放入整個電力系統中進行統一規劃,合理配置調峰電源和跨省區輸電網,促進風電的可持續發展。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說,若不解決風電規劃和電網規劃的脫節,「風電三峽」將會成為「瘸腿」工程。
  • 長沙到2035年將有變電站共529座 為未來用電需求預留充足空間
    星辰在線12月18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嶽珊)隨著5G時代的到來、電動汽車的普及,電網供需矛盾將越來越明顯,可能會嚴重製約社會經濟發展。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大改革的背景下,長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國網長沙供電公司開展了《長沙市電力設施專項規劃(2019-2035)》(以下簡稱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日前,長沙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了該專項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