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吧~
賞析古詩詞的語言風格,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之處,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詞)呈現出來的風格特色。這類題型對於同學們古詩詞鑑賞知識的綜合運用,有著較高的要求。
今天,就讓《七彩語文·初中》編輯部帶領大家學習如何賞析古詩詞的語言風格,一起領略古人創作中的內蘊和美。
1.請分析這首詩(詞)的語言風格。
2.談談此詩(詞)的語言藝術。
3.這首詩(詞)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第一步: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第二步:列例證,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第三步:析作用,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古詩詞常見的語言風格有清新、明快、凝練、含蓄、華麗、質樸、簡潔、工麗、雋永、晦澀等。
1.清新:主要指語言淺顯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作品,往往具有斬釘截鐵,一語中的的特點。
3.凝練(精練):主要指語言簡潔而含意豐富。
4.含蓄:有時也稱蘊藉,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委婉地表達,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自行體味。
5.華麗(絢麗):主要指有富麗的詞藻,絢麗的文採,奇幻的情思。
6.質樸(平淡、自然):主要指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簡潔:特點是乾淨利落,言簡意賅。
8.工麗:既講究辭藻華麗,又講究對仗工整。
9.雋永:語意深長,耐人咀嚼。
10.晦澀:主要指語言艱澀、冷僻、難懂。
1.豪邁雄奇:此種風格的詩,多用具有氣勢和節奏奔放的語言來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營造恢弘闊遠的意境,表現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鬱頓挫:沉鬱就是深沉蘊藉。此類詩作中,作者似乎有千言萬語積壓在胸,而後沉吟再三,勃發於筆端。如杜甫的《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3.慷慨悲壯:此風格的作品,含思悲壯,出語高昂,充滿著對時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於時,或感時傷亂,憂國憂民,心中鬱結,憤慨不平。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4.樸素自然:此類詩作語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詞藻的華麗,顯現出質樸無華的特點,但於平淡中蘊含著深意。如陶淵明的《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5.婉約細膩:這種風格往往體現出「曲、細、柔」的特點,曲徑通幽,情調纏綿,表達感情細如抽絲。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這種風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形象中,讓讀者自己展開想像,思而得之。如朱慶餘的《閨意獻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7.清新明麗:這種風格往往用清麗的語言來營造優美的意境,表達怡然喜悅的感情。其藝術境界多如大雨過後的清清柳色、荷葉上顫動著的晶瑩水珠。如周邦彥的《蘇幕遮》:「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8.幽默諷刺:在詩詞中多指詼諧、風趣或辛辣的筆調和趣味。如王磐的《朝天子·詠喇叭》:「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甚麼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1.常見作者的語言風格
李白——豪邁飄逸
杜甫——沉鬱頓挫
蘇軾——豪放曠達
曹操——豪放磅礴
王維——恬淡優美
李賀——奇麗瑰秀
杜牧——清健俊爽
陶淵明——樸素自然
白居易——通俗易懂
王昌齡——雄健高昂
李商隱——清麗俊逸
溫庭筠——綺麗香豔
辛棄疾——慷慨悲壯
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涼(後期)
2.不同題材作品的語言風格
宮廷詩——纏綿宛轉
田園詩——恬淡寧謐
山水詩——清新優美
邊塞詩——悲涼慷慨
諷喻詩——沉鬱激憤
詠史詩——雄渾壯闊
懷古詩——幽深綿長
送別詩——意蘊深遠
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登城
劉敞
雨映寒空半有無,重樓閒上倚城隅。
淺深山色高低樹,一片江南水墨圖。
望湖樓晚景
蘇軾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誇。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1.以上兩首詩,劉詩優美,蘇詩壯美,請結合詩句賞析。鷓鴣天·送廓之秋試①
[宋]辛棄疾
白薴②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③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注】①秋試:科舉時代秋季舉行的考試。②白薴(zhù):用白色薴麻織成的布。③禹門:即龍門,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
2.「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怎樣體現了辛詞的豪放特點?
1.劉詩用「雨映寒空半有無」作為背景,用「淺深山色高低樹」作為主景,虛實結合,濃淡配置,相互映襯,描繪出「一片江南水墨圖」的優美畫面。蘇詩描繪的是由疾風、驟雨、雷電所構成的壯美景觀,「橫風吹雨」「電光時掣」先後出現,中間插入「雨過潮平」的短暫平靜,跌宕起伏,更凸顯其壯觀。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語言和表達技巧的鑑賞能力。答題時要根據題幹信息,從詩中的關鍵意象入手,比如劉敞筆下的細雨、山色,再加上想像中的「江南 水墨圖」可見其「優美」,蘇軾筆下的「橫風吹雨」「電光時掣」再有「雨過潮平」的蓄勢,更見其「壯美」。
2.①意象豪邁:「鵬」「鳳」意象不同於一般的鳥雀,給人以豪邁之感;②意境開闊:「北海」「太陽」「路茫茫」等組成了開闊的意境;③氣概剛健:攜書佩劍,顯示出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
【解析】該題考核詞風。「鵬」「鳳」意象不同於一般的鳥雀,給人以豪邁之感;「北海」「太陽」,給人境界開闊之感;攜書佩劍,自然顯示出作者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這些意象的選擇及裝扮的描寫均體現了辛詞豪放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