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3個角度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

2021-02-25 高考語文資訊

考點解讀

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特色)是就詩歌整體而言的。常見錯誤是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鍊字,闡述字詞運用巧妙。

一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的使用(鍊字);二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上的特點,詩歌在語言上的特點包括鍊字用詞、修辭特點、語言風格等。

【語言風格分類1】

古詩詞語言風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練、含蓄、華麗、質樸、簡潔、工麗、雋永、晦澀等類型。

1、清新:主要指語言淺顯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的語言風格。

3、凝練(精練):主要指語言簡潔而含意豐富。

4、含蓄:有時也稱蘊藉,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

5、華麗(絢麗):主要指有富麗的詞藻,絢麗的文採,奇幻的情思。

6、質樸(平淡、自然):主要指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簡潔:特點是乾淨利落,言簡意賅。

8、工麗:既講究辭藻華麗,又講究對仗工整。

9、雋永:語意深長,耐人咀嚼。

10、晦澀:主要指語言艱澀、冷僻、難懂。

【語言風格分類2】

1、豪邁雄奇:此種風格的詩,多用具有氣勢和節奏奔放的語言來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營造恢弘闊遠的意境,表現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鬱頓挫:沉鬱就是深沉蘊藉。沉鬱的詩作者似乎有千言萬語積壓在胸,而後沉吟再三,勃發於筆端。如杜甫《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3、慷慨悲壯:此風格的作品,含思悲壯,出語高昂,充滿著對時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於時,或感時傷亂,憂國憂民,心中鬱結,憤慨不平。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4、樸素自然:其語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詞藻的華麗,顯現出質樸無華的特點,但於平淡中蘊含著深意。如陶淵明《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5、婉約細膩:這種風格往往體現出「曲、細、柔」的特點,曲徑通幽,情調纏綿,表達感情細如抽絲。如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這種風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形象中,讓讀者自己展開想像,思而得之。如朱慶餘《閨意獻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7、清新明麗:這種風格往往用清麗的語言來營造優美的意境,表達怡然喜悅的感情。其藝術境界多如大雨過後的清清柳色、荷葉上顫動著的晶瑩水珠。如周邦彥《蘇幕遮》:「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8、幽默諷刺:在詩中多指詼諧、風趣或辛辣的筆調和趣味。如章碣《焚書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語言風格分類3】

1、常見作家語言風格:屈原雄渾悲壯、曹操豪放磅礴、陶淵明樸素自然、杜甫沉鬱頓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邁飄逸、王昌齡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隱清麗俊逸、王維恬淡優美、溫庭筠綺麗香豔、高適悲壯蒼涼、李賀奇麗瑰秀、柳永纏綿悱惻、蘇軾的豪放曠達、李清照婉約含蓄、辛棄疾的慷慨悲壯。

2、不同類型的詩有不同的風格:宮廷詩纏綿宛轉、田園詩恬淡寧謐、山水詩清新優美、邊塞詩悲涼慷慨、諷喻詩沉鬱激憤、詠史詩雄渾壯闊、懷古詩幽深綿長、送別詩意蘊深遠。

答題步驟

第一步: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第二步:列例證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第三步:析作用,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一、【2019年高考新課標Ⅲ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麼不同?(6分)

【答案】《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仗工整,用典精當,語言雅麗平整,這幾句特別採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插田歌》這幾句詩則採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

【解析】考查學生鑑賞詩歌語言風格的能力。古代詩歌語言的風格特色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樸。有的詩絢麗多彩,有的詩卻質樸無華。有的詩語言明朗,有的卻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詩平易近人,有的卻險怪奇特。體會其風格特色,就是要體會語言的美,體會其內蘊。《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一首七律。此詩首先緊承白居易詩末聯「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然後寫自己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只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悵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詩人於是推開一步,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爭春。一洗傷感低沉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末聯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全詩感情真摯,沉鬱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記敘了農民插秧的場面以及農夫與計吏的一場對話。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插秧時節連州郊外的大好風光以及農婦農夫的衣著,色彩協調,具有濃鬱的南方水鄉氣息。接著六句以自己的聽覺寫出農民勞動的情緒。全詩用白描手法,語言通俗,對話全用口語,樸素無華,生動有趣,傳神地表現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狀態和性格特徵,深得漢樂府民歌的真髓。

二、【2018年高考新課標Ⅲ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小題。

A.作者對精衛辛勞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因此用提問的方式來開啟全篇。

B.詩的第三、四句設想,若有一天海水枯乾,海中的魚龍也會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著力描寫精衛填海的艱辛,不僅奔波勞碌而且遍體鱗傷。

D.這首詩的語言質樸無華,平白如話,與白居易的《觀刈麥》一詩相近。

【解析】此題考查鑑賞古代詩歌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本題所選的詩歌材料是一首七言古風,詩歌作者針對精衛填海這個古代神話中「精衛」這個人物展開議論,抒發自己的情懷。對於閱讀面廣、知道這個神話故事的學生,難度不大;但對於閱讀面較窄、不了解這個神話故事的學生,則有一定難度。題中所給的四個選項,前三項分別就詩歌的內容進行賞析,後一項對詩歌的語言進行賞析。其中,A項考查對詩句內容的鑑賞和對詩人寫作意圖的理解,表述涉及詩歌第一句,從詩的後兩句「高山未盡海未平,願我身死子還生」可看出作者對精衛這個神話中人物的讚美,可知該項「作者對精衛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說法有誤。B項鑑賞詩句的內容,表述正確;C項鑑賞詩中精衛的形象,表述正確;D項鑑賞詩歌的語言風格,表述正確。考生解答時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經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然後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麼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麼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

三、【2018·北京高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②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萬裡雪深時,須相憶。

[注] ①這首詞作於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當時辛棄疾閒居江西上饒。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監察等事務。②繡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撫巴蜀百姓。④銅鞮陌:代指襄陽。

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論本詞的藝術特色說:「龍吟虎嘯之中,卻有多少和緩。」請談談你對上述評論的理解,結合具體詞句作簡要闡釋。(6分)

【答案】①本詞整體風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時有柔和(平和,緩和,細膩)之筆。②比如上闋「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氣勢雄奇,下闋「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闊,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筆,堪稱「龍吟虎嘯」。③比如上闋「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低回婉轉,下闋「正梅花萬裡雪深時,須相憶」清麗雋永,皆堪稱「和緩」。

【解析】首先要準確理解陳廷焯兩句評論的意思。「龍吟虎嘯」形容聲音宏大或叱吒風雲的氣勢。這裡指詞的聲律豪放峭拔,「和緩」有平和、緩和之意。兩者在詩詞語言和表達技巧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結合對本詞的理解,典故和建功立業與勸慰的情感是豪放而大氣的,而作者對自己身世及友人的不舍就顯得細膩而和緩了。

四、【2013年高考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問題。

白薴②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③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注]①秋試:科舉時代秋季舉行的考試。②白薴(zhù):用白色薴麻織成的布。③禹門:即龍門,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怎樣體現了辛詞的豪放特點?

【答案】①意象豪邁:「鵬」「鳳」意象不同於一般的鳥雀,給人以豪邁之感;②意境開闊:「北海」「太陽」「路茫茫」等組成了開闊的意境;③氣概剛健:攜書佩劍,顯示出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解析】該題考核詞風。「鵬」「鳳」意象不同於一般的鳥雀,給人以豪邁之感;「北海」「太陽」,給人境界開闊之感;攜書佩劍,自然顯示出作者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這些意象的選擇及裝扮的描寫體現了辛詞豪放的特點。

五、【山東省濰坊市2020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聯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①慶曆八年,歐陽修任揚州太守,作平山堂,壯麗為淮南第一,上據蜀岡, 下臨江南數百裡。②《宋史-劉敞(字原甫)傳》:為文尤贍敏,掌外製時,將下真,會追封王、主九人,立馬卻坐,頃之,九製成。

本詞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詞風,開豪放之詞的先路,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請結合詩句分析。(6分)

【答案】①描景境界開闊。平山堂凌空矗立,壯麗雄偉,憑欄遠眺之景,氣勢磅礴。②寫人豪情萬丈。「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運用誇張手法,刻畫了一個氣度豪邁、才華橫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③抒情積極達觀。「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寫人生感慨,體現了詞人達觀豪邁、笑對人生的風範。

【解析】結合內容,從意象(景物),人物形象及抒發的情感角度分析。和常規的語言風格題相比,這道題更像是逆道而行,告訴我們語言風格是什麼,然後再讓我們分析為什麼,那麼在解答這道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從語言、內容等多方面進行探究,但是一定要記住我們的中心是圍繞著語言風格展開的。

相關焦點

  • 詩歌鑑賞|賞析詩歌中的賞析語言風格
    ★★考點解讀★★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常見錯誤是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鍊字,闡述字詞運用巧妙。一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的使用(鍊字);二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上的特點,詩歌在語言上的特點包括鍊字用詞、修辭特點、語言風格等。★★技巧點撥★★答題步驟1、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 詩歌鑑賞|專題七: 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
    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特色)是就詩歌整體而言的。常見錯誤是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鍊字,闡述字詞運用巧妙。一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的使用(鍊字);二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上的特點,詩歌在語言上的特點包括鍊字用詞、修辭特點、語言風格等。
  • 3個詩歌鑑賞風格的角度,語文學霸竟然都在用
    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考點解讀★★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特色)是就詩歌整體而言的。常見錯誤是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鍊字,闡述字詞運用巧妙。一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的使用(鍊字);二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上的特點,詩歌在語言上的特點包括鍊字用詞、修辭特點、語言風格等。
  • 2020年高考古代詩歌鑑賞之賞析語言風格
    ★★考點解讀★★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特色)是就詩歌整體而言的。常見錯誤是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鍊字,闡述字詞運用巧妙。
  • 詩歌鑑賞|賞析詩歌中的分析鍊句
    ★★考點解讀★★這種題型綜合性強、自由度大,它可以從內容、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情感等角度賞析,有時可以等同於詞語賞析題、分析表達技巧題或句子情感分析題,但畢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時又因賞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題的自由度較大,同時難度也較大。
  • 「詩歌鑑賞」詩歌鑑賞之關鍵句(鍊句)歸納
    詩歌鑑賞之關鍵句(鍊句)歸納賞析之要,賞句為妙。因此「賞句」是一種層次比較高的鑑賞。賞析詩句這種題型綜合性很強,自由度很大,它可以從內容、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情感等角度賞析,有時也可以等同於詞語賞析題、分析表達技巧題或句子情感分析題,但畢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時又因賞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題的自由度較大,同時難度也較大。
  • 2021高考備考:詩歌語言特色風格鑑賞+示例+練習
    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特色)是就詩歌整體而言的。常見錯誤是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鍊字,闡述字詞運用巧妙。一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的使用(鍊字);二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上的特點,詩歌在語言上的特點包括鍊字用詞、修辭特點、語言風格等。
  • 細雨課堂|古代詩歌鑑賞系列學案(三):語言
    從近些年高考卷的命題角度與命題方式來看,鑑賞詩歌語言的試題,大多針對詩歌的「鍊字」藝術、詩眼、語言風格等命制。鑑賞詩歌的語言,首先得理解語言的字面意義,進而體會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典題解析] 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的能力,是從鑑賞詩歌「鍊字」的角度命制的。對於「望」字與「空」字的使用效果,應結合詩歌的標題、詩句,聯繫詩歌所寫之景、所抒之情等角度來分析。由詩歌標題可知,此詩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在詩中描寫了「雲山」「落日」「鳥」「秋原」等實景和「遠林」「月」等虛景,抒發了自己寄情山水、陶醉於美景的閒適自在之情。
  • 如何從事詩歌鑑賞教學
    面對新的中考和高考關於詩歌鑑賞要求這個指揮棒,教師怎樣才能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根據我在詩歌教學方面的經驗,我主要從以下三個大的方面,談談我個人的觀點:一、學會詩歌鑑賞的重要性1、學會詩歌鑑賞,能培養和提高學生想像能力想像力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想像能力是學生學習各科知識以及今後發展深造的基礎,是創造的前提條件。
  • 詩歌鑑賞10 語言風格(三)例題
    2.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3.這首詩(詞)在語言上有何特色?分析思路: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特色)是就詩歌整體而言的。常見錯誤是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鍊字,闡述字詞運用巧妙。1.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的使用(鍊字);2.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上的特點,詩歌在語言上的特點包括鍊字用詞、修辭特點、語言風格等。答題步驟:步驟一: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 備考2021‖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鍊字」
    鑑賞詩歌的語言,就是要求品味詩歌語言的這些特點,並在此基礎上運用聯想、想像、比較等多種方法,領悟其精妙之處。從近些年高考卷的命題角度與命題方式來看,鑑賞詩歌語言的試題,大多針對詩歌的「鍊字」藝術、詩眼、語言風格等命制。鑑賞詩歌的語言,首先得理解語言的字面意義,進而體會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 「詩歌鑑賞」2018年高考題和高考模擬題詩歌鑑賞彙編
    【名師點睛】詩歌鑑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和故意拔高等,錯誤選項一般都較明顯。15.
  • 2021詩歌鑑賞 · 詩歌鑑賞「七看法」及綜合練習
    所以,要準確理解詩詞,把握作品情感,體驗語言風格,就不能脫離作者而孤立地臆斷。作者的生平、風格、思想、政治抱負、主要經歷等等,無不影響作者的情緒。所以,在鑑賞作品時,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風格,思想抱負等。  如讀蘇軾〈〈赤壁懷古〉〉一詞,只有你了解他政治上的失意(被貶黃州),有遠大的抱負等,才可以讀懂該詩所表達的的豁達和豪邁.
  • 2020高考備考之 鑑賞古代詩歌的語言——鍊字詞
    2020高考備考之 鑑賞古代詩歌的語言——鍊字詞(二)高考頻度:★★★★☆ ┇ 難易程度:★★★★☆01D.這首詩的語言風格平淡。通篇無一奇語警句,卻渾成流暢,富於平淡質樸之美。6.有人評價首句的「荒」字籠罩全篇,請結合詩句分析詩歌是如何表現「荒」的?
  • 談談如何鑑賞詩歌:關於詩歌的語言
    ——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上一篇我們講過關於詩歌的形象,今天繼續講述第二部分——鑑賞詩歌的語言。 如果說詩歌的形象決定了詩歌的意境,那麼詩歌的語言則更注重趣味性和可讀性,如果一首詩,你看了第一句就覺得枯燥無味,你還會繼續看下去嗎?
  • 教你做題|古代詩歌賞析突破技巧10
    古代詩歌賞析突破技巧 文/閆妍我國古典詩詞意境優美,語言凝練,形象鮮明,感情豐富,常以抒情言志,容天下諸事,抒萬千情思。《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中學生應背誦一定數量的優秀古詩詞,並能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 高考語文複習專題——詩歌鑑賞之對比閱讀
    具體的複習目標設置如下:了解高考詩歌比較鑑賞題的題型及設題角度。學習答題思路,掌握比較鑑賞的方法。學會規範答題一、詩歌比較鑑賞題的設題角度從大方面看,比較閱讀題一般從「求同」、「求異」兩個方面來設計問題;從小方面看,可以從詩歌的體裁、題材、形象、語言、感情、思想內容、表達技巧等方面設題。
  • 【詩詞分析】意象解讀之鑑賞語言
    鑑賞詩歌的語言就是要求了解詩歌語言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詩歌鑑賞答題模板(二)
    鑑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詩中詩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為、神態、心理、性格、情感、觀點、處境等內容,把握人物形象的個性特徵。具體分析思路與方法:(1)知人論世,結合背景了解人物當時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為、語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徵;(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詞句;(4)藉助意象和典故,展開聯想和想像,感知形象。
  • 「創作開運禮」2020高考:回歸高考真題,掌握詩歌鑑賞的景與情
    2020高考:回歸高考真題,掌握詩歌鑑賞的景與情高考詩歌備考,如果能夠懂景賞景悟情,高考詩歌得高分就難度不大。2019年高考全國卷與地方卷客觀選擇題側重於逐句解讀,鑑賞寫景手法,分析景與情的關係,主觀題常規題與創新題都側重於用詩歌情感分析意象、名句、語言。詩歌賞析,抓住了景,找全了情,就抓住了詩歌賞析的牛鼻子。高考真題實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