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鑑賞】
詩歌語言較之其他文學樣式,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練性、跳躍性。鑑賞詩歌的語言,就是要求品味詩歌語言的這些特點,並在此基礎上運用聯想、想像、比較等多種方法,領悟其精妙之處。
從近些年高考卷的命題角度與命題方式來看,鑑賞詩歌語言的試題,大多針對詩歌的「鍊字」藝術、詩眼、語言風格等命制。鑑賞詩歌的語言,首先得理解語言的字面意義,進而體會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鑑賞詩歌的「鍊字」
「鍊字」,是指詩人在寫作時,從眾多的備用字中,選擇出自己認為最精彩的「那一個」,使得所用之字較之其他字,更形象、更凝練、更富有表現力。一首詩,往往會因一字而境界全出。所「煉」之「字」,大多是動詞、形容詞、名詞、副詞、數量詞和疊詞等。
[典題1](2017·山東卷)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
早上五盤嶺①
岑 參
平旦驅駟馬,曠然出五盤②。
江回兩崖鬥,日隱群峰攢。
蒼翠煙景曙,森沉雲樹寒。
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
棧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幹。
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
【注】①唐代宗大曆元年(766)春,岑參作為僚屬隨劍南西川節度使杜鴻漸入蜀平亂,途經五盤嶺時作。〔五盤嶺〕秦、蜀交界處峻岭,其山道曲折盤旋,故名。 ②〔出五盤〕攀越五盤山道登上山巔。
(1)「江回兩崖鬥,日隱群峰攢」中的「鬥」「攢」兩字,生動傳神,所寫景物特徵鮮明,請作簡要分析。
[典題解析] 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的能力,是從「鍊字」的角度命制的。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大曆元年入蜀途中,於五盤嶺的所見所感。所選兩句詩為寫景文字,所煉之字「鬥」「攢」均為動詞,寫景文字中的動詞的使用主要表現景物的某種態勢或特徵,賞析時要看該詞的意思是什麼,有沒有特殊用法或運用修辭手法,在此基礎上解釋詞義,然後結合詩句闡述詩意,並概括出該詞所表現出的景物特徵及其表達效果,如果所在詩句感情色彩鮮明,還要概括出詩人傾注的感情。這兩句中「鬥」「攢」兩字均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鬥,意為爭鬥對峙,江流迴轉曲折,兩岸山崖交錯對峙,猶如兩獸相鬥,「鬥」字將山崖人格化,寫出了山崖高峻陡峭、交錯對峙的特點。「攢」字意為聚集,太陽未出時群峰聚集,「攢」將山峰人格化,寫出了群峰密集、交疊的特點。這兩句寫景文字蘊含的感情不明顯,故不必分析感情。 參考答案:①「鬥」字,描寫兩岸崖石聳峙欲錯,猶如兩獸相鬥,凸顯了江崖陡峭、崢嶸之勢;②「攢」字,描寫群峰相連,層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畫了峰巒密集、重疊之態。
[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大曆元年,杜鴻漸以宰相、劍南西川節度使兼副元帥之職入蜀平亂,並薦表岑參為其職方郎中兼侍御史,列其幕府。這首詩即寫於大曆元年二月,作者入蜀途中,記錄在五盤嶺的所見所感。
[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即事抒懷詩。首句敘事,中間寫景,結尾抒情。
起首兩句交代行程:清晨我驅趕著四匹馬拉的高車,空曠綿延的五盤嶺盡收眼底。接下來八句描寫五盤嶺的美麗景色:江流曲折迴轉,兩岸石崖對峙;太陽尚未出山,群峰聚在一起。曙光中煙靄籠罩著蒼翠的山色,入雲的樹木幽暗陰沉,充滿寒氣。稀疏的松柏間露出孤零零的驛站,湍急的河道隱藏在繁密的花叢裡。雨後溪水潺潺棧道溼滑難行,農田裡的荒草乾枯沒有綠意。詩人筆下的五盤嶺,江流迴轉,層巒疊翠,松疏花密,景色優美。如此優美的景色給詩人以慰藉,詩人沿途欣賞,心情舒暢。最後兩句抒發為知己知難而行的感情:我一點也不覺得蜀道難行,因為此次遠行是為了知己。
詩人入蜀作杜鴻漸的幕僚,感知遇之恩,兼寄濟國心願,心緒也較為明快開朗。全詩以開合變幻筆法寫遠景布近景,著力於染,歸結於點,皴染調勻其色澤,勾勒妙畫其形神,風煙美景,疏密有致,詩人從容悠然的心緒畢現。詩句組對精嚴,語言華美而不繁縟,是岑參融六朝豐美華豔的藝術風格與唐之清新俊逸於一體的佳作。
[典題2](2016·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臺
[唐]王 維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雲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閒。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簷間。
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選自《全唐詩》)
(1)「滿目望雲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認為這兩個字用哪個更好?請說明理由。
[典題解析] 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的能力,是從鑑賞詩歌「鍊字」的角度命制的。對於「望」字與「空」字的使用效果,應結合詩歌的標題、詩句,聯繫詩歌所寫之景、所抒之情等角度來分析。由詩歌標題可知,此詩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在詩中描寫了「雲山」「落日」「鳥」「秋原」等實景和「遠林」「月」等虛景,抒發了自己寄情山水、陶醉於美景的閒適自在之情。答「望」字好,應從詩題和詩中所寫景物的角度分析理由;答「空」字好,則應從詩歌所寫景物的特徵及詩人內心情懷的角度分析理由。 參考答案:「望」字更好。「望」,照應題目中的「登臺」,引出後面描寫的景物。∥「空」字更好。「空」,①營造空曠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態。
[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王維,字摩詰,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與孟浩然合稱「王孟」。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
[詩意賞析] 這首詩表現的是恬淡閒適之情。
起句寫端居室中,顯得寧靜安閒,不與世間接觸。端居室中,並不封閉,詩人眼望室外,遙望遠山蒼雲,與雲山自然結合,表現出一種恬淡適意的情懷。首聯的藝術張力較強,給人以廣闊的聯想空間。
頷聯使用了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除了對仗工整外,還採用了對面敷彩表現法,本為鳥在落日時飛上飛下,被詩人表現為「落日」在「鳥邊」落下;本為人在秋原上心閒意靜,詩人卻說秋原在人心之外顯得安閒。
頸聯表面上寫自己只能看到遙遠的山林,而不見自己的屋簷,實際上表達的是心胸寬闊,視野博大,寄情山水,早忘記了身邊的瑣瑣屑屑,忘記了人世間的紛紛攘攘,達到與自然冥合的境界。
尾聯回到人世,但不是世俗的人世,而是仙風道骨的境界,乘著明月,等著友人,門無須關,窗不必閉,一切適意,一切自然,何等閒適!整首詩突出一個「閒」字。寫出了三層「閒」的境界。一為景閒,山林自在,鳥兒悠閒,秋原無擾;二為心閒,詩人在道友裴迪的亭臺上,遙望遠山,賞飛鳥落日,與山林相伴,一派安閒之境,一懷安閒之意;三為境閒,詩歌營造了一個安閒詩境,境界安閒,人心安閒,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與友相諧,遠離人世爭鬥的寧靜心境與詩意境界。
解答鑑賞詩歌的「鍊字」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常見煉「字」的表現力。
動詞:能使描繪生動形象,或使物人格化,或化靜為動,在勾勒形象、傳情達意、摹寫物態方面可使形象鮮明、生動、傳神、動態感強。形容詞:從形、聲、光、色等方面點出形象特點,還能渲染氣氛,傳達作者感情。副詞:強化程度、範圍、頻率等,使內容深刻、感情突出,富有感染力。疊詞:使擬聲、狀物、傳情更鮮明,更富韻味,並增強語言韻律感。
2.明確鍊字的作用。
鍊字,不僅鍊形,還煉聲、煉意,即可使語言簡潔、準確,使形象生動,使意境豐富,使情感突出。
3.明確答題步驟。
一般遵循「釋含義+描畫面+手法、效果+思想感情」的步驟答題。具體而言:(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詩意。(3)分析該字所用的手法,最後點出該字的具體效果也就是詩人鍊字的目的。可以從三個角度回答:為形象服務,如果該字所在的詩句是要刻畫某個事物的形象,那該字的作用就是可以讓該形象更加生動;為意境服務,如果該字所在的詩句是寫景的,其目的是為營造某種意境,那該字的運用就可以達到營造某種意境的效果;為情感服務,不管是刻畫形象還是營造意境,鍊字的一個核心效果是抒情。當然,回答具體效果時要結合具體的詩句分析,不可生搬硬套。
總之,要做好這類題目,要讀懂詩意,明白詩歌「寫了什麼」「怎麼寫的」「寫出了什麼」「為什麼寫」,從內容與形象、語言與技巧、情感與態度的角度去賞析。
1.(2017·南京市高三學情調研)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和答郭監簿詠雪
黃庭堅
細學梅花落晚風,忽翻柳絮下春空。
家貧無酒願鄰富,官冷有田知歲豐。
夜聽枕邊飄屋瓦,夢成江上打船篷。
覺來幽鳥語聲樂,疑在白鷗寒葦中。
有人認為詩中「疑」字用得佳妙,請結合最後兩聯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將醒來後現實中鳴叫的幽鳥錯以為出沒寒葦中的白鷗,將想像中白鷗出沒寒葦的白茫茫江面的畫面和夢中的白茫茫雪景相互勾連,引發讀者豐富的聯想。
4、三山原創作文題訓練01
5、《作文導寫訓練》01導學單
6、三山課件:《作文導寫訓練》01
7、古代文化知識:人的稱謂
8、古代文化知識:古代官職
9、古代文化知識:天文曆法
10、古代文化知識:古代地理
11、古代文化知識:科舉制度
12、古代文化知識:風俗文化
13、考點與學科核心素養考查明細表
14、三山原創作文題訓練02
15、三山課件:原創作文題訓練02講評
16、60篇古詩文默寫:《論語》十二章
17、60篇古詩文默寫:《勸學》
18、三山導寫:南京市期初考試作文
19、古代文化知識:飲食器用
20、王績《五鬥先生傳》參考譯文
21、蘇軾《書東皋子傳後》三山譯文
22、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四》
23、三山課件:南京市期初考試講評
24、三山課件:南京市期初作文講評
25、古代文化知識:音樂文娛
26、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1
27、周末一練參考答案:模擬試卷01
28、文言文複習:常見通假字輯錄
29、公開課:時評作文寫作指導與訓練
30、文言文複習:常見古今異義詞輯錄
31、2020年新高考Ⅱ卷(海南)
32、文言文複習:固定句式
33、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2
34、周末一練參考答案:模擬試卷02
35、他們,才是我們該追的星
36、文言文閱讀之概括分析文意
37、三山微時評:父親為女兒改床墊
38、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3
39、周末一練參考答案:模擬試卷03
40、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4
43、月考作文命題及閱卷反饋
44、月考作文三山導寫及參考範文
45、時文素材:我和我的家鄉
46、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5
47、周末一練參考答案:模擬試卷05
48、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人物形象
49、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事物形象
50、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景物形象
51、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6
52、周末一練06:參考答案
點亮「贊」和「在看」
我們一起為夢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