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21‖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鍊字」

2021-02-12 三山語文

【古代詩歌鑑賞】

詩歌語言較之其他文學樣式,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練性、跳躍性。鑑賞詩歌的語言,就是要求品味詩歌語言的這些特點,並在此基礎上運用聯想、想像、比較等多種方法,領悟其精妙之處。

從近些年高考卷的命題角度與命題方式來看,鑑賞詩歌語言的試題,大多針對詩歌的「鍊字」藝術、詩眼、語言風格等命制。鑑賞詩歌的語言,首先得理解語言的字面意義,進而體會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鑑賞詩歌的「鍊字」

「鍊字」,是指詩人在寫作時,從眾多的備用字中,選擇出自己認為最精彩的「那一個」,使得所用之字較之其他字,更形象、更凝練、更富有表現力。一首詩,往往會因一字而境界全出。所「煉」之「字」,大多是動詞、形容詞、名詞、副詞、數量詞和疊詞等。

[典題1](2017·山東卷)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

早上五盤嶺

岑 參

平旦驅駟馬,曠然出五盤②。

江回兩崖鬥,日隱群峰攢。

蒼翠煙景曙,森沉雲樹寒。

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

棧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幹。

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

【注】①唐代宗大曆元年(766)春,岑參作為僚屬隨劍南西川節度使杜鴻漸入蜀平亂,途經五盤嶺時作。〔五盤嶺〕秦、蜀交界處峻岭,其山道曲折盤旋,故名。 ②〔出五盤〕攀越五盤山道登上山巔。

(1)「江回兩崖鬥,日隱群峰攢」中的「鬥」「攢」兩字,生動傳神,所寫景物特徵鮮明,請作簡要分析。

[典題解析] 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的能力,是從「鍊字」的角度命制的。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大曆元年入蜀途中,於五盤嶺的所見所感。所選兩句詩為寫景文字,所煉之字「鬥」「攢」均為動詞,寫景文字中的動詞的使用主要表現景物的某種態勢或特徵,賞析時要看該詞的意思是什麼,有沒有特殊用法或運用修辭手法,在此基礎上解釋詞義,然後結合詩句闡述詩意,並概括出該詞所表現出的景物特徵及其表達效果,如果所在詩句感情色彩鮮明,還要概括出詩人傾注的感情。這兩句中「鬥」「攢」兩字均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鬥,意為爭鬥對峙,江流迴轉曲折,兩岸山崖交錯對峙,猶如兩獸相鬥,「鬥」字將山崖人格化,寫出了山崖高峻陡峭、交錯對峙的特點。「攢」字意為聚集,太陽未出時群峰聚集,「攢」將山峰人格化,寫出了群峰密集、交疊的特點。這兩句寫景文字蘊含的感情不明顯,故不必分析感情。  參考答案:①「鬥」字,描寫兩岸崖石聳峙欲錯,猶如兩獸相鬥,凸顯了江崖陡峭、崢嶸之勢;②「攢」字,描寫群峰相連,層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畫了峰巒密集、重疊之態。

[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大曆元年,杜鴻漸以宰相、劍南西川節度使兼副元帥之職入蜀平亂,並薦表岑參為其職方郎中兼侍御史,列其幕府。這首詩即寫於大曆元年二月,作者入蜀途中,記錄在五盤嶺的所見所感。

[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即事抒懷詩。首句敘事,中間寫景,結尾抒情。

起首兩句交代行程:清晨我驅趕著四匹馬拉的高車,空曠綿延的五盤嶺盡收眼底。接下來八句描寫五盤嶺的美麗景色:江流曲折迴轉,兩岸石崖對峙;太陽尚未出山,群峰聚在一起。曙光中煙靄籠罩著蒼翠的山色,入雲的樹木幽暗陰沉,充滿寒氣。稀疏的松柏間露出孤零零的驛站,湍急的河道隱藏在繁密的花叢裡。雨後溪水潺潺棧道溼滑難行,農田裡的荒草乾枯沒有綠意。詩人筆下的五盤嶺,江流迴轉,層巒疊翠,松疏花密,景色優美。如此優美的景色給詩人以慰藉,詩人沿途欣賞,心情舒暢。最後兩句抒發為知己知難而行的感情:我一點也不覺得蜀道難行,因為此次遠行是為了知己。

詩人入蜀作杜鴻漸的幕僚,感知遇之恩,兼寄濟國心願,心緒也較為明快開朗。全詩以開合變幻筆法寫遠景布近景,著力於染,歸結於點,皴染調勻其色澤,勾勒妙畫其形神,風煙美景,疏密有致,詩人從容悠然的心緒畢現。詩句組對精嚴,語言華美而不繁縟,是岑參融六朝豐美華豔的藝術風格與唐之清新俊逸於一體的佳作。

[典題2](2016·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臺

[唐]王 維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雲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閒。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簷間。

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選自《全唐詩》)

(1)「滿目望雲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認為這兩個字用哪個更好?請說明理由。

[典題解析] 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的能力,是從鑑賞詩歌「鍊字」的角度命制的。對於「望」字與「空」字的使用效果,應結合詩歌的標題、詩句,聯繫詩歌所寫之景、所抒之情等角度來分析。由詩歌標題可知,此詩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在詩中描寫了「雲山」「落日」「鳥」「秋原」等實景和「遠林」「月」等虛景,抒發了自己寄情山水、陶醉於美景的閒適自在之情。答「望」字好,應從詩題和詩中所寫景物的角度分析理由;答「空」字好,則應從詩歌所寫景物的特徵及詩人內心情懷的角度分析理由。  參考答案:「望」字更好。「望」,照應題目中的「登臺」,引出後面描寫的景物。∥「空」字更好。「空」,①營造空曠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態。

[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王維,字摩詰,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與孟浩然合稱「王孟」。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

[詩意賞析] 這首詩表現的是恬淡閒適之情。

起句寫端居室中,顯得寧靜安閒,不與世間接觸。端居室中,並不封閉,詩人眼望室外,遙望遠山蒼雲,與雲山自然結合,表現出一種恬淡適意的情懷。首聯的藝術張力較強,給人以廣闊的聯想空間。

頷聯使用了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除了對仗工整外,還採用了對面敷彩表現法,本為鳥在落日時飛上飛下,被詩人表現為「落日」在「鳥邊」落下;本為人在秋原上心閒意靜,詩人卻說秋原在人心之外顯得安閒。

頸聯表面上寫自己只能看到遙遠的山林,而不見自己的屋簷,實際上表達的是心胸寬闊,視野博大,寄情山水,早忘記了身邊的瑣瑣屑屑,忘記了人世間的紛紛攘攘,達到與自然冥合的境界。

尾聯回到人世,但不是世俗的人世,而是仙風道骨的境界,乘著明月,等著友人,門無須關,窗不必閉,一切適意,一切自然,何等閒適!整首詩突出一個「閒」字。寫出了三層「閒」的境界。一為景閒,山林自在,鳥兒悠閒,秋原無擾;二為心閒,詩人在道友裴迪的亭臺上,遙望遠山,賞飛鳥落日,與山林相伴,一派安閒之境,一懷安閒之意;三為境閒,詩歌營造了一個安閒詩境,境界安閒,人心安閒,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與友相諧,遠離人世爭鬥的寧靜心境與詩意境界。

解答鑑賞詩歌的「鍊字」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常見煉「字」的表現力。

動詞:能使描繪生動形象,或使物人格化,或化靜為動,在勾勒形象、傳情達意、摹寫物態方面可使形象鮮明、生動、傳神、動態感強。形容詞:從形、聲、光、色等方面點出形象特點,還能渲染氣氛,傳達作者感情。副詞:強化程度、範圍、頻率等,使內容深刻、感情突出,富有感染力。疊詞:使擬聲、狀物、傳情更鮮明,更富韻味,並增強語言韻律感。

2.明確鍊字的作用。

鍊字,不僅鍊形,還煉聲、煉意,即可使語言簡潔、準確,使形象生動,使意境豐富,使情感突出。

3.明確答題步驟。

一般遵循「釋含義+描畫面+手法、效果+思想感情」的步驟答題。具體而言:(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詩意。(3)分析該字所用的手法,最後點出該字的具體效果也就是詩人鍊字的目的。可以從三個角度回答:為形象服務,如果該字所在的詩句是要刻畫某個事物的形象,那該字的作用就是可以讓該形象更加生動;為意境服務,如果該字所在的詩句是寫景的,其目的是為營造某種意境,那該字的運用就可以達到營造某種意境的效果;為情感服務,不管是刻畫形象還是營造意境,鍊字的一個核心效果是抒情。當然,回答具體效果時要結合具體的詩句分析,不可生搬硬套。

總之,要做好這類題目,要讀懂詩意,明白詩歌「寫了什麼」「怎麼寫的」「寫出了什麼」「為什麼寫」,從內容與形象、語言與技巧、情感與態度的角度去賞析。

1.(2017·南京市高三學情調研)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和答郭監簿詠雪

黃庭堅

細學梅花落晚風,忽翻柳絮下春空。

家貧無酒願鄰富,官冷有田知歲豐。

夜聽枕邊飄屋瓦,夢成江上打船篷。

覺來幽鳥語聲樂,疑在白鷗寒葦中。

有人認為詩中「疑」字用得佳妙,請結合最後兩聯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將醒來後現實中鳴叫的幽鳥錯以為出沒寒葦中的白鷗,將想像中白鷗出沒寒葦的白茫茫江面的畫面和夢中的白茫茫雪景相互勾連,引發讀者豐富的聯想。

4、三山原創作文題訓練01

5、《作文導寫訓練》01導學單

6、三山課件:《作文導寫訓練》01

7、古代文化知識:人的稱謂

8、古代文化知識:古代官職

9、古代文化知識:天文曆法

10、古代文化知識:古代地理

11、古代文化知識:科舉制度

12、古代文化知識:風俗文化

13、考點與學科核心素養考查明細表

14、三山原創作文題訓練02

15、三山課件:原創作文題訓練02講評

16、60篇古詩文默寫:《論語》十二章

17、60篇古詩文默寫:《勸學》

18、三山導寫:南京市期初考試作文 

19、古代文化知識:飲食器用

20、王績《五鬥先生傳》參考譯文

21、蘇軾《書東皋子傳後》三山譯文

22、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四》

23、三山課件:南京市期初考試講評

24、三山課件:南京市期初作文講評

25、古代文化知識:音樂文娛

26、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1

27、周末一練參考答案:模擬試卷01

28、文言文複習:常見通假字輯錄

29、公開課:時評作文寫作指導與訓練

30、文言文複習:常見古今異義詞輯錄

31、2020年新高考Ⅱ卷(海南)

32、文言文複習:固定句式 

33、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2

34、周末一練參考答案:模擬試卷02

35、他們,才是我們該追的星

36、文言文閱讀之概括分析文意

37、三山微時評:父親為女兒改床墊

38、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3

39、周末一練參考答案:模擬試卷03

40、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4

43、月考作文命題及閱卷反饋

44、月考作文三山導寫及參考範文

45、時文素材:我和我的家鄉

46、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5

47、周末一練參考答案:模擬試卷05

48、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人物形象

49、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事物形象

50、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景物形象

51、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6

52、周末一練06:參考答案

點亮「」和「在看

我們一起為夢想加油↓↓↓

相關焦點

  • 語文高考複習——詩歌鑑賞之鍊字答題技巧
    考綱中對詩歌鑑賞是這樣要求的:①鑑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 表達技巧②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而詩歌語言題一般出題的方式:一是鍊字、詩眼、鍊句。結合全詩,看精練詞語及詩句在詩歌中所起的作用;二是鑑賞詩歌的語言風格。而本章節我們主要複習的知識點就是鍊字。那麼什麼是鍊字呢?一、你必須知道的關於詩歌鍊字的那些事兒鍊字,指錘鍊詞語,指詩人經過反覆琢磨,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
  • 古代詩歌鑑賞 鍊字題
    (一) 問題設置的角度和問法此類題目一般是高考題主要考察角度,它也是詩歌鑑賞的精彩部分,所以高考命題者也對這種題目情有獨鍾。一般來說,詩歌中最要緊的地方往往落在動詞、形容詞和副詞這三類詞語上,這三類詞語也是高考命題最頻繁的地方。
  • 備考2021‖時文點評: 感動中國
    :人物形象49、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事物形象50、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景物形象51、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652、周末一練06:參考答案53、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鍊字」54、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755、周末一練參考答案:模擬試卷0756、微時評《無錫站設無健康碼通道》57、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鑑賞詩歌的「詩眼」
  • 高考古詩鑑賞題必考題型之鍊字題:鍊字題的命題角度及解答指津
    宋人葛立方在《韻語陽秋》中說:「詩要鍊字,字者,眼也。」此話道出了詩歌鍊字的重要性。我國古代的詩歌從唐代開始就特別講究鍊字,鍊字是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一大傳統。中國古代的詩論中,中國古代文人的逸事中,充斥著這方面的大量記載。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鑑賞詩歌中的鍊字也就成了詩歌鑑賞的題中應有之意;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鑑賞詩歌中的鍊字也就成了高考詩歌鑑賞題中的應有之意。
  • 2020高考備考之 鑑賞古代詩歌的語言——鍊字詞
    2020高考備考之 鑑賞古代詩歌的語言——鍊字詞(二)高考頻度:★★★★☆ ┇ 難易程度:★★★★☆0102方法總結「鍊字」題詳解古人寫詩講究鍊字,許多詩中都有一些值得重視的詞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鍊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鍊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需要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 備考2021‖作文素材:智能時代與關愛老人
    :人物形象49、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事物形象50、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景物形象51、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652、周末一練06:參考答案53、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鍊字」54、周末一練:模擬試卷0755、周末一練參考答案:模擬試卷0756、微時評《無錫站設無健康碼通道》57、古代詩歌鑑賞導學單:鑑賞詩歌的「詩眼」
  • 51ke|高考語文滿分攻略Ⅴ|搞定詩歌鑑賞的「鍊字題」!
    51ke|高考語文滿分攻略Ⅴ|搞定詩歌鑑賞的「鍊字題」!轉眼之間,暑假就要結束了。鵝粉們還記得放假前自己定下的「小目標」嗎?它們現在實現了嗎?而今天鵝會長給大家定下的小目標就是:如何搞定詩歌鑑賞中的鍊字題。鵝會長特意邀請到了語文名師齊霽老師,她不僅帶來了詩歌鑑賞的答題方法,還在文末為大家準備了福利哦!
  • 掌握這三種詞,輕鬆應對詩歌鑑賞裡的「鍊字」
    在語文高考的詩歌鑑賞部分,常常會考查同學們「鍊字」的相關知識。有的同學覺得輕而易舉,可是對有些同學來說,卻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用這個字與用那個字」到底有什麼不同。鍊字,要說精深也並不精深,直白一點也就是遣詞造句。
  • 細雨課堂|詩歌鑑賞「鍊字」與「鍊句」題解題方法
    一、單純「鍊字」題【題型分析】詩歌中常有一些經過作者仔細推敲後,顯得極其準確生動又傳神的字詞,「鍊字」題就是鑑賞這些字詞的精妙之處。以動詞、形容詞的考查居多,有時也有數量詞、疊詞和虛詞。不同詞性的字詞,有各自不同的表達效果。「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備考2020:詩歌鑑賞知識點再梳理
    備考2020:詩歌鑑賞知識點再補漏詩歌鑑賞知識點一、詩歌鑑賞答題「五讀」法:讀題目、讀作者、讀內容、讀注釋、讀命題。具體陷阱點:4大設誤角度——形象特點不準確、語言鑑賞不恰當、技巧指明不準確、技巧效果不恰當、情感分析不準確、觀點態度不恰當7大設誤陷阱——曲解文意、無中生有、以偏概全、誇大縮小、張冠李戴、偷換概念、關係混亂註:詩歌鑑賞選擇題常見設誤方法
  • 2021高考備考:詩歌語言特色風格鑑賞+示例+練習
    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特色)是就詩歌整體而言的。常見錯誤是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鍊字,闡述字詞運用巧妙。一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的使用(鍊字);二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於語言上的特點,詩歌在語言上的特點包括鍊字用詞、修辭特點、語言風格等。
  • 細雨課堂|古代詩歌鑑賞系列學案(三):語言
    從近些年高考卷的命題角度與命題方式來看,鑑賞詩歌語言的試題,大多針對詩歌的「鍊字」藝術、詩眼、語言風格等命制。鑑賞詩歌的語言,首先得理解語言的字面意義,進而體會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1、鑑賞詩歌的「鍊字」「鍊字」,是指詩人在寫作時,從眾多的備用字中,選擇出自己認為最精彩的「那一個」,使得所用之字較之其他字,更形象、更凝練、更富有表現力。一首詩,往往會因一字而境界全出。所「煉」之「字」,大多是動詞、形容詞、名詞、副詞、數量詞和疊詞等。[典題1](2017·山東卷)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
  • 2014廣東高考語文詩歌鑑賞
    以下是廣州新東方高考語文老師張麗靜對廣東語文詩歌鑑賞題的解析和點評。 對廣東考生來說,每年的古詩文鑑賞題難度大,得分低,是他們難以下咽,但又棄之不得的「最痛」。 一、考綱對古詩鑑賞考查的能力要求 語文科高考《考試大綱》對古典詩歌的考查定位為「鑑賞」,規定了考試的兩個目標:(1)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這兩方面。前者是從怎麼寫的角度考查,突出詩歌創作的手段;後者從寫什麼的角度考查,突出詩歌創作的目的。能力要求等級是D級。
  • 高考古代詩歌閱讀題之「名句鑑賞題」的命題特點及解答技巧
    第一類題目人們通常稱之為「鍊字」題,第二類題目由於所針對的往往是詩中的名句,所以,我們不妨稱其為「鍊句」題或「名句鑑賞題」;第三類題目我們可以籠統地稱之為「詩歌鑑賞」題。下面我們就第二類題目的命題特點及解答技巧作一詳細例析,供參考。
  • 2021屆高三語文一輪複習專項鞏固練習--古代詩歌鑑賞
    古有勸學,今亦有勸學。烘託渲染(視聽結合):子規啼與三更月,一聲一色,構成清冷、悽涼、憂愁的氣氛,令人觸目傷懷。解析:1).「歸」字,除了有對家鄉的的思念,還有歸隱田園之意。另外,反問也不準確2).此題考核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答題時注意明確具體的手法,然後詩歌的內容解釋,然後分析藝術效果。
  • 2021詩歌鑑賞 · 詩歌鑑賞「七看法」及綜合練習
    藉助技巧的鑑賞,我們可以更深入地體會詩的美妙,從而提高詩歌鑑賞水平。  如上所述,你在欣賞古詩詞時,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別忘了看標題,看作者,看題材,看意象,看注釋,看抒情字眼。看看想想,步步為營,再難的詩恐怕也能化解。祝你在一路看好中樂得其所!
  • 古代詩歌鑑賞知識點梳理
    一、鑑賞詩歌的形象複習要點1.了解古典詩歌中的形象的類型;掌握鑑賞古典詩歌中形象的方法。什麼是詩歌的形象?詩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徵,分析寓於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 人物形象。
  • 談談如何鑑賞詩歌:關於詩歌的語言
    ——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上一篇我們講過關於詩歌的形象,今天繼續講述第二部分——鑑賞詩歌的語言。 如果說詩歌的形象決定了詩歌的意境,那麼詩歌的語言則更注重趣味性和可讀性,如果一首詩,你看了第一句就覺得枯燥無味,你還會繼續看下去嗎?
  • 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技巧
    語文詩歌鑑賞一直都是令大家頭疼的題目,題型也很多,其中詩歌的表達技巧是最容易被弄混的一類知識,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匯總了詩歌鑑賞的答題技巧,希望能幫到你們哦!--意象表達出的情感,鍊字體現出的好處1.看意象一一想表達的情感,想塑造的形象①意象的效果一一想表達的情感,想塑造的形象②判斷意象的象徵義一一套用法,聯想法,諧音法2.看鍊字關鍵詞①動詞使詩歌意象化靜為動,形象生動②形容詞繪景摹狀, 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
  • 中國古代詩歌鑑賞常考題型難點突破
    近幾年高考北京卷中,比較類詩歌鑑賞試題多次出現,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均有涉及,往往選取兩首在主題、風格、題材、體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異之處的詩歌進行比較,比較點是兩首詩歌的相同之處或相異之處。綜合各方面考量,可以把古典詩歌的比較鑑賞遵循的基本原則概括為「宏觀把握」和「細部探微」,「宏觀把握」相同點,「細部探微」不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