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街燈》中的和諧小城

2020-12-19 騰訊網

[摘要]前不久,Gen Rosso藝術團的音樂劇《街燈》結束了在中國的第五次巡演。Gen Rosso藝術團的十幾個藝術家,是小城盧比亞諾九百多位居民的一部分。他們表示,這裡的居民都希望建設一個更和諧的世界。

音樂劇《街燈》的17名表演者來自義大利、坦尚尼亞、瑞士等十個國家,他們的日常交流用語是義大利語,《街燈》用英語演出,使用中文字幕。 圖/Gen Rosso劇團

2015年7月31日,國際演出藝術團Gen Rosso結束了為期兩周的音樂劇《街燈》的中國巡演。這是該劇第五次到中國巡演。

17名表演者來自義大利、坦尚尼亞、瑞士、菲律賓、英國、剛果、西班牙、巴西、波蘭、阿根廷等十個國家。他們日常交流用義大利語,《街燈》是英語演出,使用中文字幕。

「我扮演查爾斯在貧民區的朋友喬丹。」義大利人米蓋勒·索勒在《街燈》中擔任主唱,音樂劇開始的一幕,喬丹發愁地告訴查爾斯,他愛上了黑幫老大的妹妹。喬丹的戀人在一次幫派交火時中彈身亡,喬丹跟隨黑幫老大為她復仇。反對暴力復仇的查爾斯為黑幫所殺,悔悟的喬丹加入了查爾斯生前所在的「街燈」樂隊。

《街燈》根據美國芝加哥黑人青年查爾斯的真實故事改編。他生活在芝加哥貧民區,與當地白人青年來往密切,踐行非暴力鬥爭與仁愛,遭到了種族主義者的多次襲擊。他已被選為美國的黑人代表,出席即將在羅馬舉行的世界青年大會,不料在1969年6月24日深夜遭到幫派槍擊,4天後醫治無效而死,時年18歲。

扮演查爾斯的是菲律賓人約瑟夫。上演15年以來,這齣戲不停地隨著團體成員的變更而加入新的元素,敲擊樂、演唱、戲劇、百老匯、現代舞、嘻哈街舞、探戈……

「15年前那群藝術家裡有阿根廷人,槍殺查爾斯那一幕,用的是阿根廷的探戈。每個人在劇中可以把他的樂器專長表現出來。我加入了薩克斯風。」西班牙人加西亞·洛佩茲·何塞在劇中的角色是「街燈」樂隊成員。菲律賓人南·丹尼斯也把他的民族舞帶進表演。剛果人奧卡斯·埃迪爾扮演黑幫中的一員。

藝術團成員的集體主義生活

何塞是個路橋工程師,大學畢業後修了兩年公路、機場和橋梁。他同時讀音樂學位,古典、現代、流行、電子和實驗性的音樂種類他都喜歡。他很早就知道Gen Rosso,但第一次來到義大利佛羅倫斯附近的小城盧比亞諾,他才驚訝地發現Gen Rosso的總部就在這裡。2003年,何塞加入了Gen Rosso。

1964年,義大利的盧嘉勒女士從私人手中購買了這塊山地,創辦了盧比亞諾小城。

盧嘉勒2008年88歲時去世,曾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和平教育獎等榮譽。二戰時還在讀大學哲學系的盧嘉勒和幾個女友躲在防空洞中,想尋找戰火所不能毀滅的事物,決定把《聖經》中的一句話作為畢生的宗旨:「願眾人合而為一。」這也是她建立盧比亞諾小城的宗旨。小城建成兩年後,1966年,Gen Rosso劇團在小城誕生。

出生在義大利南部下諾切拉的米蓋勒今年31歲,他有過溫馨快樂的童年。但他7歲的時候母親患癌症,17歲,他了解到父母之間的冷淡關係。「發現媽媽睡在客廳,而爸爸睡在臥室。」他開始對自己和周圍的一切看不順眼。高中畢業,他到佛羅倫斯跟姐姐和姐夫住。姐姐的一個朋友帶他去了盧比亞諾,與小城人的接觸使他相當驚訝和震動。「我記得人們滿面溫暖、燦爛的笑容,和顏悅色。」2007年,母親病逝後,他正式成為盧比亞諾小城的居民。

剛果人埃迪爾從小喜歡舞蹈和雜技,但沒想過做職業藝人,他在大學裡讀法律和經濟,原本想解決國家的經濟問題,後來他看到國家貧窮的原因是「有戰爭,人與人不和」。他在德國教瑜伽和雜技時,Gen Rosso的人也來授課,邀請他加盟。

Gen Rosso藝術團的十幾個藝術家,是小城盧比亞諾九百多位居民的一部分。Gen Rosso的意思是「紅新青」(即紅色新青年),由男演員組成;還有一個女性演員組成的「綠新青(GenVerde)」藝術團。小城裡有個工業中心,有一些工廠進駐,有人在工廠裡做工。工廠接到的訂單來自世界各地,企業利潤一部分用於再生產,一部分上交給盧比亞諾小城做培育新人之用,一部分做社會公益和服務窮人。小城裡還有一所名為上智大學的研究所,其中有一項獨特的專業研究:共融經濟。

小城居民實行共產主義式的生活:每個居民都工作,有工資,但都沒有個人財產。沒有專業特長的人可以修剪草坪、做木工和洗碗。小城有自己選出的管理機構,財務部統管預算,各個機構的財務獨立核算。藝術家的演出收入歸藝術團,藝術團每月給演員發工資。因為在外演出,生活費比自己在公寓做飯要貴,交通、服裝等支出也更多,藝術團成員的工資在小城算是比較高的。

來到盧比亞諾12年的何塞和藝術團其他成員同住在一套公寓裡,同宿舍的人把工資交到一起購買食物,輪流做飯。十個國家的人,文化、性格都不同,一開始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語言,小城通用的語言是義大利語。經過一段時間,何塞覺得「越來越看到文化不同的意義,彼此的文化區分反而使我們的理解和視野更廣闊,生命更豐富」。

何塞的家人一開始不理解他的選擇。「我是工程師,有職業,有女朋友,可我拋棄了這一切。」何塞說,「後來家人發現我是快樂的。我得到的比拋棄的更大,我沒有後悔。」

「小城市盧比亞諾的居民都希望建設一個更和諧的世界。」何塞說,「當然這並不容易,時間長了人和人的關係會因熟悉而麻木,這需要不斷更新。愛是一門藝術。」

「醫生什麼時候說的?」

12年來,何塞跟隨劇團巡演,到過五十多個國家。Gen Rosso劇團一年中有8個月在世界各地演出,其餘時間就在盧比亞諾創作和排演新戲。

巡演的地方既有歐洲發達國家,也有菲律賓、巴西的貧民區。他們的演出無所不在:學校、監獄、市民文化中心和各地的藝術節。有的地方富裕,票房會好些,有的地方窮,演出會虧損。「票房多的地方可以彌補窮的地方,使其他地方也能分享藝術。」何塞說。

過幾年何塞會離開劇團,工程師是無法再做了,因為工程技術發展很快。他還會繼續從事音樂專業。埃迪爾以前當瑜伽教師,工作規律,工資也高,但加入Gen Rosso,就不再能單獨接演出,在收入上是個損失。「我不是為錢做一切,我的成就感來自內心。」埃迪爾說。

各地演出之餘,劇團通常為當地青少年辦舞臺工作坊。曾有一個參加工作坊的女孩,說自己記憶力很差,害怕完不成演出。「醫生也知道我的這個缺陷。」女孩說。「我就問,醫生什麼時候說的?十年前。我說你還記得是十年前,說明你的記憶很不錯。」埃迪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後來她順利完成跟我們的同臺演出。」

像何塞一樣,他也計劃再幹幾年離開Gen Rosso。「常年奔波演出,消耗很大。過幾年我會把位置讓給更年輕的人。」埃迪爾在劇團裡還負責外出時團員的健康和飲食,兼顧不同人的需要,「有的素食,有的不吃辣,我得照顧好大家。」

Gen Rosso要生存,就必須贏利,「巡演是商業演出,沒有人養他們。當然也有贊助商。」他們的中國演出經紀人甄健湘說。贊助商也不會要求在演出現場掛廣告牌,頂多在他們的T恤上會印有贊助商的小LOGO。藝術團以商業演出結合藝術教育、文化交流與慈善傳播的模式,在全世界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這次中國的5場巡演收支基本持平。儘管收入不能跟歐洲市場比,但他們對中國的市場潛力很看重。」(文/朱又可)

相關焦點

  • 【《春暉》獲獎作文】 柿子色的街燈
    每個晴朗的夏日夜空,柿子色街燈錯落的光影描繪出熱鬧非凡的小巷子:老爺爺老奶奶坐著馬扎兒,搖著蒲扇乘涼;叔叔大爺們圍坐在一張木頭方桌旁,邊吃邊聊,笑語不斷;小孩子們三五成群地打鬧著,鑽來跑去,樂不可支……
  • 藝考中「音樂劇」是什麼專業?
    學校屬性:教育部直屬「雙一流」高等院校開設的主要課程:音樂劇演唱基礎、音樂劇風格演唱技 巧、音樂基礎理論、視唱練耳、音樂劇合唱、芭蕾舞基訓、爵士舞基訓、中外風格舞蹈音樂劇舞蹈、藝術語言基礎、藝音樂劇表演學科是上海音樂學院戲劇與影視學科中重要的支柱專業之一。本科學歷,學制4年,面向全國招生。研究生碩士學歷,學制3年,面向全國招生。
  • 太陽能-LED街燈的系統結構與實現原理以及其優點
    太陽能-LED街燈同時整合了這兩者的優勢,利用清潔能源以及高效率的LED實現綠色照明。 本文介紹的太陽能-LED街燈方案,能自動檢測環境光以控制路燈的工作狀態,最大功率點追蹤(MPPT)保證最大太陽能電池板效率,恆電流控制LED,並帶有蓄電池狀態輸出以及用戶可設定LED工作時間等功能。
  • 文藝近距離 |推薦幾部可以在家看的音樂劇
    然而雖然身處家中,我們依然能夠放眼看世界,一些帶有中文字幕的音樂劇就很值得推薦。 1《搖滾莫扎特》這部講述了音樂家莫扎特的傳奇一生的音樂劇《搖滾莫扎特》,不知是多少人的本命法劇。在法扎中,你不僅能體驗到美聲與通俗的結合、搖滾與古典的跨界混搭,更是能切身實地的感受到主創們的「美顏暴擊」。
  • 挪威推出節能型智能街燈 可根據車輛調節燈光亮度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挪威在部分地區安裝了環境感光街燈,目的是減少碳排放量。當車輛駛離該地區時,街燈會自動調至20%的亮度,以節省不必要消耗的能量。該段高速公路的街燈一周可節省2100度電,相當於熨鬥工作21個小時消耗的電量,或相當於在等離子屏幕上看4個小時的電視消耗的電量。使用LED燈有助於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為相較於螢光燈和滷素燈,LED燈使用的電量更少。與照明相關的能量節省項目不斷在挪威湧現。
  • 音樂劇「史瑞克」字幕組式翻譯「亮了」
    7月13日至8月5日,以童話外殼演繹現代愛情的音樂劇《怪物史瑞克》獻演文化廣場。早報記者 高劍平 圖   早報記者 陳晨   舞臺上,當驢哥向史瑞克表達兩人親密的友情時,臺下的字幕屏顯示「我們的關係就像搖滾樂和崔健」;法瓜國王在描繪國家宏偉藍圖時字幕顯示「建設和諧社會」;史瑞克要回沼澤領地時法瓜承諾「房產證寫你的名字」;菲奧娜公主在被史瑞克營救的自白中以「甄嬛體」的語氣自稱「本宮」……如此「字幕組」式的翻譯,配上幽默劇情,引得觀眾爆笑,笑聲同劇中的音樂相映成趣
  • 一個寧靜而又和諧的小城,美食和美景,讓你流連忘返!
    這一期呢,小編想帶大家去一座寧靜又和諧的小城看看,那就是石獅。沒錯,石獅也是福建的一個縣級市的城市,它自古以來就有「海濱鄒魯」的美稱。好啦,話不多說,快跟我一起去一探究竟吧!小編在石獅去的第一個地方就是寶蓋山石窟公園,這個公園呢,就在風景秀麗的寶蓋山風景區,小編是和朋友開車去的,剛好風景區旁有停車場,完美!
  • 青春仙俠的「白素貞」引燃口碑,音樂劇《青城山下》助力四川文藝...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還記得經典影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嗎?8月21日晚,由四川省歌舞劇院出品的音樂劇《青城山下》在成都首演,主角裡也有「白素貞」。在中華文化寶庫中,白蛇的故事也一直是藝術創作者爭相改編、創作的熱門經典題材。但上述作品中都著重講述的是白素貞與許仙之間因報恩而發生的一系列情感故事。而小青從來都是默默追隨著白素貞的配角,她對白素貞始終不離不棄、一生一世。
  • 華燈初上,小城民權別樣美
    小城民權的夜晚,花燈初放,流光溢彩,美不勝收,把小城打扮的格外靚麗。漫步在小城美妙的夜景之中,燈火闌珊,素雅而繁華,一邊是寧靜悠長的巷道,一邊是霓虹燈下熱鬧的喧囂,別有一番獨特的韻味。晚飯過後,莊子文化廣場是最熱鬧的地方,男女老少歡聚在這寬闊的廣場上,載歌載舞,興致勃勃,伴隨著優美的旋律,舞出了生活的甜蜜,舞出了社會的和諧,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路燈之下,小樹林間,人行道旁,護城河邊,每一處都是一道優美的風景線。一條寧靜的小巷,閣樓的窗戶散發著溫暖的光,從小院裡傳出陣陣幸福的笑聲,久久在小巷上空飄蕩。
  • 馬拉松音樂會 · 亮點搶先看 | 音樂家帶你重走貝多芬之路,音樂劇...
    第一板塊 亮點搶先看8:00-12:00主持人:虞莉婭、馬辰嘉賓陣容精彩亮點1從波恩到維也納——重走貝多芬的成長之路貝多芬於1770年12月16日出生於德國小城波恩在前不久的一場星期廣播音樂會上,張誠傑執棒上海愛樂樂團,與鋼琴家江晨帶來了貝多芬《第四鋼琴協奏曲》,江晨也將在本次直播中,解讀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鋼琴三重奏及聲樂作品,破譯貝多芬的音樂密碼,同時還將與小提琴家Guillaume Molko、大提琴家潘龑帶來現場演奏。
  • 搶票丨暑假來臨,帶娃看親子音樂劇《熊貓秘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暑假剛至,四川省歌舞劇院就為暑期小朋友送上了一道清涼大餐:音樂劇《熊貓秘境》。故事通過獵人阿桑與熊貓樂川相遇、相處、相別的主線,頌揚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動物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己內心的和諧,將真善美、醜與惡鮮明對立地展現在舞臺之上,讓觀眾自主地去思考與交流,是一臺適合父母與孩子共同觀賞的親子音樂劇。為了讓更多觀眾走進劇場,四川省歌舞劇院特地為封面新聞讀者準備了20張演出票。
  • 愛上楊朔《海市》中的那個小城
    我的一往情深和好奇,讓小城塵封的記憶仿佛在深情的呼喚中霎那間甦醒,浸透了仙風海韻的文化氣息濃鬱撲面:這裡有金盔鐵甲威武雄壯的戚家軍,水城練兵指點大海的豪邁氣概,這裡有一個源自秦皇漢武夢境的蓬萊閣,在幾千年的歲月長河裡,仙蹤飄渺
  • 在懸疑暗黑的音樂劇《變身怪醫》中,反思人性善與惡
    在接受郵件採訪時,弗蘭克說,他迷戀哥特文學中那些神秘、恐怖、超自然的元素。一開始創作音樂時,他就在想,是否有機會把音樂創作與他熱愛的文學嫁接在一起。在百老匯風靡20年熱演不衰的音樂劇《變身怪醫》,就是弗蘭克最非凡的成果。
  • 淺談中國早期音樂劇與現當代音樂劇,真是長見識了
    音樂劇可以被稱為是綜合的藝術,語言的表達、舞蹈的表達,以及音樂的表達。單獨某個元素在構成綜合體中佔據的主導地位,可以作為其區別於其他綜合性藝術的重要標誌,而融合就是音樂劇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從藝術角度講,音樂劇是及音樂、臺詞、表演、舞蹈等各要素的完美結合。
  • 論藝術教育中歌劇、舞劇、音樂劇的缺位
    但是,在後來的辦學調整中,成建制的歌劇教育單位就沒有了,只是根據教師情況在演員的聲樂教學中涉及到美聲和歌劇唱段。時下的戲劇院校,是沒有完整的歌劇教育文化的,無論是民族歌劇還是西方歌劇都沒有。  如果說歌劇教育在藝術院校的教育體系裡是缺失的,那麼,舞劇、音樂劇的教育同樣也不到位。  音樂劇的雛形,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上海的一些輕歌劇演出,而中國對於音樂劇的研究,是以20世紀90年代初鄒德華、居其宏、劉詩嶸等學者成立了中國音樂劇研究會為標誌開始的。  而中國舞劇,應該說是在西方舞劇文化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 成都小朋友與百老匯、迪斯尼頂級音樂劇大師「切磋」音樂劇
    當一群喜歡音樂的孩子們,面對面與國際知名的音樂劇大師「切磋」技術,效果經驗。8月8日晚,東郊記憶荷苗小劇場,火爆上演了多首百老匯經典兒童音樂劇選段,其中更有多部音樂劇選段是首次在國內上演。而當選自音樂劇《音樂之聲》的《DO RE MI》熟悉的旋律響起,立即引爆觀眾情緒,秒變全場大合唱。
  • 音樂劇《歌舞青春》 上海畫上圓滿休止符(圖)
    這些觀眾中既有譚盾、湯沐海等著名藝術家,也有大量普通市民。這部洋溢著青春氣息的音樂劇,讓成年觀眾找回了少年時代的記憶,成為父母和子女兩代人交流的熱門話題。  而短短半個多月轉瞬即逝,外方演員對上海留下了深刻感情。男主角戴維·施拉赫特爾說:「雖然每天演出很忙,但是我還是抽空去了不少地方。
  • 音樂劇教育家張旭教授談疫情下中國音樂劇的發展
    音樂劇這種近年來在國內越來越熱門的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同樣也受到了巨大衝擊。為此,我們特別邀請到著名音樂劇教育家張旭教授,為我們解讀疫情對於中國音樂劇發展的影響。張旭教授,1994年,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民族舞劇系。1996年,留學日本就職於四季劇團。1999年,回國就職於北京舞蹈學院。
  • 中文本土音樂劇從現實題材中開掘溫暖人心的力量
    音樂劇《在遠方》昨晚的演出照。 本報新媒體中心 周俊超攝  「原創音樂劇《在遠方》講述的是我們的父輩所經歷過的時代,他們用勤勞、敬業創下了一個個奇蹟。」劇中男主角快遞小哥姚遠的扮演者阿雲嘎,近日介紹了他參與作曲的首部音樂劇。《在遠方》中包括主題曲《何處是遠方》在內的七首曲目,均由阿雲嘎創作,「我想為奮鬥在理想道路上的每個凡人英雄而歌唱,用音樂傳遞更多勇氣、自信和能量」。  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在遠方》,改編自獲得2020年白玉蘭獎四項提名的同名電視劇,由編劇申捷首次操刀音樂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