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地道的東北快手菜,端午節在家就能做,5分鐘上桌香氣撲鼻
小的時候東北人幾乎家家戶戶都自己做大醬,做一次要做夠一年的量。直到第二年繼續做。
那時每到夏天黃豆下來時,奶奶就會買來當年的黃豆,然後和爺爺一起,先煮熟,再用絞肉餡的機器絞碎再製成醬坯,最後再加進鹽等調味料下入大醬缸中。
這最後一步,爺爺和奶奶一人做一年,但奇怪的是,家裡人都認為爺爺下的大醬就要比奶奶下的好吃。實在是說不清為什麼。
好的東北大醬,是鮮、鹹、顏色金黃(下不好就會變成褐色,甚至黑色),用黃瓜蘸著吃,別提有多好吃。醬菜也就成為夏天時東北人餐桌上的常駐菜品。幾乎所有可以生吃的蔬菜都能蘸醬吃,比如黃瓜、小蔥、水蘿蔔、生菜、小白菜、茄子、青辣椒等等,無物不可蘸。
一道大醬做出最地道的東北菜,端午節在家做5分鐘就能搞定
大醬除了做蘸醬菜外,還可以用來做菜,比如我們今天的主題:大醬炒雞蛋
這道菜小的時候媽媽常做,因為配料簡單,非常快手。媽媽只要下班時感覺有些累,不想做特別複雜的菜,就會做這道菜。只要聽見啪啪打雞蛋的聲音停止,再聽到刺啦一聲雞蛋入鍋的聲音,我就得麻溜的去收拾餐桌,再聽著鏟子和鐵鍋撞擊的聲音,以及很快就會傳來的刷鍋聲,我就要打開飯鍋去盛飯,然後就能配合著媽媽的吆喝「吃飯啦」,把三碗米飯放在桌上。
這幾個聲音非常快速的連成一片,在小時候的我看來,幾乎是眨眼間就能完成的一道菜。也算是我學習做菜時會做的第一道菜,因為實在是太簡單了,簡單到不會失敗的那種簡單。
接下來就進入正題:5分鐘就能完成還不會失敗的東北名菜——大醬炒雞蛋
主料:豆瓣醬、雞蛋
配料:香蔥(或大蔥)
現在城市裡已經很少有人自己家做純正的東北大醬了。因為現在都住樓房,沒了院子,也就沒有地方擺大醬缸,同時也就沒有了釀大醬的基本條件。再加上脫離大醬十幾年,即便我這個純正的東北人恐怕也難以習慣那種農家手作大醬的味道了。所以這裡大醬我就用市面經常能見到的豆瓣醬做替代。
做法: 1、將豆瓣醬放到碗裡,用少量水攪勻,方便均勻入味;小蔥切段備用。
2. 將雞蛋打散,並加入少量的清水。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雞蛋更加柔軟順滑。
3. 鍋裡放適量油,待燒到油開始冒青煙時,倒入雞蛋,稍微成型後就要攪動,這樣攤出的雞蛋不會有太老。待到雞蛋基本凝固後,盛出備用。
4. 雞蛋盛出後放少量的油,然後倒入準備好的豆瓣醬。
5. 待到豆瓣醬中間冒出小泡泡,就可以倒入前做好的雞蛋了。然後快速翻炒,讓豆漿醬與雞蛋混合均勻。翻炒時要注意不要把小塊雞蛋炒得更碎,但同時也要有意的把大塊的雞蛋分成小塊,這樣入味會更加均勻,吃起來也更加的方便。混合均勻後就可以出鍋了,無需其他調料。上桌前記得撒上之前準備好的香蔥段。
來張特寫。
這大醬炒雞蛋鹹香可口,蔥的香氣受熱氣的激發,與雞蛋香混和在一起,只是聞著就讓人食指大動了。而且這道菜不需要調味,所有的味道都來自大醬,幾乎是不可能失敗的一道菜。兼之非常快手,不僅可以當做晚餐的主菜,也可以當作又累又餓時的「救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