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大家郭明瑞 房紹坤解讀《民法典》

2020-12-16 澎湃新聞

法學大家郭明瑞 房紹坤解讀《民法典》

2020-06-19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時間:2020年6月20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00——16:30

地點:山東鑫士銘(青島)律師事務所

嘉賓:著名法學家郭明瑞教授、房紹坤教授

主持人:山東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全國優秀律師孫瑞璽

主題:《民法典》物權編、人格權編和侵權編責任編重點問題的理解與適用

收看方式:掃描上圖二維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民法典已經頒布,2021年開始施行。

6月20日,山東省律師協會邀請著名法學家郭明瑞 房紹坤 進行《民法典》解讀,講解物權編、人格權編和侵權責任編重點問題的理解與適用。

山東人民廣播電臺融媒體直播,山東廣播51聽,今日頭條,百度,我臺新浪官方微博同步直播!6月20日!

郭明瑞,著名民法學家、法學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山東大學一級教授、煙臺大學法學院榮譽院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顧問、山東智慧財產權研究院院長。198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後留校任教,1985年起任教於煙臺大學法律系(法學院),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法律系副主任、主任、校長、黨委書記等職。

至今已發表譯文10餘篇,論文100餘篇,專著50餘部,主編、合編各類教材20餘部。先後榮獲司法部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山東省社科科學重大成果獎1項,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並作為重要成員先後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制定。

房紹坤,曾任煙臺大學校長,現任吉林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煙臺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首席專家、山東省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會長等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著作30餘部,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社科成果二等獎等30餘項。

識別上圖二維碼可查看

山東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各地收聽頻率

編輯:李松格

責編:馬毅

原標題:《法學大家郭明瑞 房紹坤解讀《民法典》》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法學大咖帶來《民法典》解讀大禮包
    法學大咖帶來《民法典》解讀大禮包金羊網  作者:王楠  2020-09-13 9月13日,廣州仲裁委員會東莞分會、東莞市律師協會聯合舉辦《民法典》專題培訓會。
  • 法學大咖帶來《民法典》解讀大禮包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楠圖/主辦方提供9月13日,廣州仲裁委員會東莞分會、東莞市律師協會聯合舉辦《民法典本次專題培訓會特邀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秘書處成員、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物權編課題組成員、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孫鵬教授作為主講嘉賓,圍繞「民法典的規範和制度創新與司法實踐的應對」這一主題進行講解。
  • 煙臺大學校長郭明瑞教授赴臺交流
    華夏經緯網6月6日訊:應臺灣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潘維大教授的邀請,煙臺大學校長郭明瑞教授、山東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劉保玉教授於4月30日至5月7日赴臺灣參加了「2006年第四屆海峽兩岸民法典學術研討會。  在學術研討會期間,郭明瑞校長在「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立法建議」第三次研討會議上作為主席之一主持了會議,並應邀在閉幕式上致詞,與臺灣和大陸同行就法學相關問題進行交流與研討。此次學術研討會舉辦得很成功,兩岸專家學者對許多學術問題有了共同的見解,並加強了了解,增進了友誼。大陸學者的論文受到臺灣學者和學生的重視,一些學生還特意詢問到煙臺大學等高校攻讀研究生的相關事宜,希望到大陸學習深造。
  • 高考故事|北大77級郭明瑞:研究民法是因為能保護百姓權益
    曾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的制定。5月26日,《法制日報》記者撥通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郭明瑞的電話並說明來意時,他爽快地答應了採訪並告訴記者兩天後到北京開會,到時候見面聊。5月28日上午,郭明瑞趕到北京,開會地點在中國人民大學。
  • 陝西推出《民法典》解讀系列講座 西北政法大學多名專家解讀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法典,凝聚著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民族精神,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的權利保障書和私權保障的宣言書。
  • 編纂專家、法學教授、律師專題解讀《民法典》(附新舊對照表全文)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和認識我國《民法典》的創新和亮點,並探討這些調整給每一個人的生活工作帶來的改變,我們整理了《民法典(草案)》編纂者、專家學者、資深律師及媒體的觀點和解讀,以饗讀者。參與編纂的專家教授都對此次《民法典(草案)》抱有極大的期待,她凝聚了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這個時代需要一部《民法典》,去關懷群眾的日常生活,去回應網絡時代帶來的錯綜複雜糾紛。法治應為良法之治,何為良法?是否回應群眾需求?
  • 煙臺大學校長郭明瑞教授第三次赴臺交流(組圖)
    (右二)在第三次研討會議上作為主席之一主持會議郭明瑞校長應邀在閉幕式上致詞  水母網6月6日訊 應臺灣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潘維大教授的邀請,煙臺大學校長郭明瑞教授、山東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劉保玉教授4月30日至5月7日赴臺灣參加了
  • 法學專家以案講解《民法典》
    本期邀請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張建文,結合現實案例講授《民法典》相關法律知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有力,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國強、尹光宗、駱華、李繼剛、王大蓉,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區人大常委會機關幹部、鎮街人大幹部等參加本期講壇。
  • 憲法宣傳周 | 滿滿乾貨,民法典亮點解讀!
    自《民法典》頒布以來全社會掀起一股學法用法的熱潮今天帶大家一起走進《民法典》解讀《民法典》熱點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進一步明確了侵權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責任,同時也明確了見義勇為者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有助於杜絕「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居住權為「以房養老」掃平障礙
  • 《民法典》如何助力科技創新?「灼見•文化客廳」法學大咖來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專題講座」,詳細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對科技創新的意義和影響。翁老師系統回顧了我國民法典的編纂歷程,深刻闡述了頒布實施民法典的深遠意義、基本框架和主要特色,並就浙大杭州科創中心如何貫徹實施提出了具體建議。
  • 民法典物權編解讀及法律適用
    法制網6月11日訊 為了深入開展民法典普法教育工作,為廣大青少年、人民群眾、法律職業人士及黨政領導幹部進行民法典系統學習提供便利,助力國家法治建設。中國政法大學、「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網、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法制網、央視頻發揮各自資源優勢,自6月9日開始聯合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
  • 【《民法典》學習】第一講丨楊宗科:《民法典》在法治體系中的邏輯...
    【《民法典》學習】第一講丨楊宗科:《民法典》在法治體系中的邏輯地位 2020-06-09 0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民事法律行為與代理制度解讀與法律適用
    法制網6月12日訊 為了深入開展民法典普法教育工作,為廣大青少年、人民群眾、法律職業人士及黨政領導幹部進行民法典系統學習提供便利,助力國家法治建設。中國政法大學、「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網、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法制網、央視頻發揮各自資源優勢,自6月9日開始聯合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
  • 《民法典》解讀:居住權
    《民法典》解讀:居住權 2020-08-12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中小區善治規則的解讀及法律適用
    法制網7月14日訊 為了深入開展民法典普法教育工作,為廣大青少年、人民群眾、法律職業人士及黨政領導幹部進行民法典系統學習提供便利,助力國家法治建設。中國政法大學、「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網、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法制網、央視頻發揮各自資源優勢,6月9日--7月19日期間聯合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
  • 【《民法典》學習】第三講丨韓松:我國《民法典》的科學體系
    【《民法典》學習】第三講丨韓松:我國《民法典》的科學體系 2020-06-09 0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院舉辦民法典專題講座
    邀請嘉應學院政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王輝作了題為《民法典解讀》的精彩講課。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胡遠清主持,全院幹警參加了講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 10位法學專家暢談:呼之欲出的民法典,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在夫妻離婚後,如果一方無房可住,且經濟困難,另一方則有幫扶的義務,為其提供居住權。家庭成員和親屬間因為分家析產、共同生活等原因,甚至在長期為家庭提供服務或在一起生活的非家庭成員之間,也可以依法設定居住權。在老齡社會,居住權也為「以房養老」提供了制度支撐。
  • 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 | 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 著力加強法治...
    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 | 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 著力加強法治公安建設 2020-08-10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普法】《民法典》亮點及解讀(一) 《民法典》護航見義勇為,不...
    【微普法】《民法典》亮點及解讀(一) 《民法典》護航見義勇為,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2020-11-10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