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專家以案講解《民法典》

2020-12-27 上遊新聞

本報訊(記者毛雙)日前,區人大常委會第八期「人大講壇」開講。本期邀請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張建文,結合現實案例講授《民法典》相關法律知識。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有力,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國強、尹光宗、駱華、李繼剛、王大蓉,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區人大常委會機關幹部、鎮街人大幹部等參加本期講壇。

講座現場,張建文圍繞《民法典》人格權編進行了重點講解,從一般性規則,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姓名權和名稱權,肖像權等方面剖析了人格權編的法律內容和精神。並結合新聞時事、時代背景等,生動形象地闡釋了《民法典》頒布的重要意義和主要內容。其講解主題鮮明、邏輯嚴謹,不時拋出疑問,引導大家主動思考和學習。

講座結束後,張有力強調,要以此次專題輔導為契機,準確理解《民法典》的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全面把握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把掌握和運用《民法典》作為依法履職的必備本領,不斷提高依法履職的能力和水平。要發揮好各級人大代表密切聯繫群眾的優勢,推動《民法典》進入千家萬戶,推進《民法典》的有效貫徹實施。要把學好《民法典》作為人大機關幹部的基本功,不斷增強學習宣傳貫徹實施民法典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理論自覺,切實增強人大的擔當意識,為推動《民法典》貫徹實施貢獻人大智慧和人大力量。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法學大家郭明瑞 房紹坤解讀《民法典》
    法學大家郭明瑞 房紹坤解讀《民法典》 2020-06-19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民法典》立法專家7編1260條文最詳細解讀(建議收藏)
    為幫助大家對《民法典》進行體系性學習,我們智元法律課堂請來最權威的老師,如民法典各組編撰專家如楊立新教授、馬憶南教授、尹田教授、孫鵬教授等等,對《民法典》各編進行了深入梳理,幫助大家提高學習效率,省得誤入歧途。
  • 上海書展現場,法學專家與讀者聊《民法典與日常生活》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典與日常生活》日前入選「中國好書(2020年7月榜)」,以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20上海書展20種好書」。8月上海書展期間,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院長彭誠信教授攜新書《民法典與日常生活》就民法典的重要意義、新增要點、未來完善等,和讀者展開交流。
  • 法學大咖帶來《民法典》解讀大禮包
    法學大咖帶來《民法典》解讀大禮包金羊網  作者:王楠  2020-09-13 9月13日,廣州仲裁委員會東莞分會、東莞市律師協會聯合舉辦《民法典》專題培訓會。
  • 法院涉老民事庭庭長講解《民法典》以案說法老年居民受益
    ……12月23日,靜安區法院涉老民事庭庭長楊柳,在靜安區老年維權援助站、共和新路街道銀髮盾牌項目法律工作室舉辦的《民法典》講解會上, 以案說法,絲絲入扣,受到社區相關工作人員和廣大老年居民的歡迎。圖說:法院涉老民事庭庭長講解《民法典》 主辦單位供圖從2021年元旦起,《婚姻法》取消,內容進入《民法典》,楊柳從自己親歷的無數涉老民事案件的真實經歷講起,闡述了《民法典》中有關婚姻、財產繼承與保護以及監護權等部分,他表示,《民法典》是在充分尊重當事人意願的出發點來立法的,這正是關鍵點,一如商鞅的耕與戰是讓民有機會擁有爵位,從而煥發出秦國的發展動力一樣,一部法典的關鍵就是立法的出發點
  • 法學大咖帶來《民法典》解讀大禮包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楠圖/主辦方提供9月13日,廣州仲裁委員會東莞分會、東莞市律師協會聯合舉辦《民法典本次專題培訓會特邀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秘書處成員、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物權編課題組成員、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孫鵬教授作為主講嘉賓,圍繞「民法典的規範和制度創新與司法實踐的應對」這一主題進行講解。
  • 西北政法大學《民法典》宣講團成立
    核心提示: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民法典》。西北政法大學在前期精心準備的基礎上,第一時間成立《民法典》宣講團,面向社會各界系統化、常態化講解《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民法典》。西北政法大學在前期精心準備的基礎上,第一時間成立《民法典》宣講團,面向社會各界系統化、常態化講解《民法典》。
  • 編纂專家、法學教授、律師專題解讀《民法典》(附新舊對照表全文)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和認識我國《民法典》的創新和亮點,並探討這些調整給每一個人的生活工作帶來的改變,我們整理了《民法典(草案)》編纂者、專家學者、資深律師及媒體的觀點和解讀,以饗讀者。參與編纂的專家教授都對此次《民法典(草案)》抱有極大的期待,她凝聚了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這個時代需要一部《民法典》,去關懷群眾的日常生活,去回應網絡時代帶來的錯綜複雜糾紛。法治應為良法之治,何為良法?是否回應群眾需求?
  • 10位法學專家暢談:呼之欲出的民法典,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我的這個說法,來源於歐洲法學中的著述。歐洲大陸從18世紀開始,一些國家比如法國編纂民法典,取得了國家治理以及經濟發展的成功,其他國家紛紛效仿,結果歐洲大陸國家都編纂了民法典,因此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陸法系,法學上也稱為民法法系,由此可見民法典對這一階段歐洲法制文明的鑄造作用。這種每一個國家都在編纂民法典的盛事,法制史上稱之為「民法法典化運動」。
  • 【法學匯】民法典規範的類推適用
    現代民法不禁止類推適用,已為公理。民法典容許類推適用制度的正當性首先在於它契合「法律適用的正義」,即「同案同判,類案類判」。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謝鴻飛任何時空的民法典制定者都面臨一大難題——如何協調法律的穩定性與社會生活的流變性。
  • 民法典編纂工作提上日程 社科院專家建議稿出爐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舉行依法治國系列研究成果發布會,發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系列研究報告》、《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附理由》等創新成果。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編制的民法典專家建議稿已經完成,並提交給立法機關,這將為我國未來民事立法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 陝西推出《民法典》解讀系列講座 西北政法大學多名專家解讀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法典,凝聚著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民族精神,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的權利保障書和私權保障的宣言書。
  • 【《民法典》學習】第一講丨楊宗科:《民法典》在法治體系中的邏輯...
    【《民法典》學習】第一講丨楊宗科:《民法典》在法治體系中的邏輯地位 2020-06-09 0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理工學院:專家學者共探《民法典》對建設工程實務的影響
    紅網時刻嶽陽12月14日訊(通訊員 田夏) 12月12日,「《民法典》對建設工程實務的影響暨工程法交叉學科高峰論壇」在湖南理工學院舉行,近百名來自湖南、浙江、江蘇、河南等地的高校教授和工程法律實務界專家們,與在場的湖南理工學院政法學院工程法務方向的法律碩士研究生一起,解讀民法典,讀懂民法典。
  • 陳甦: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民法典評註》——民法領域迄今鮮見的宏大...
    新中國成立以來,民法典立法屢啟屢止,於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曾四次啟動,但均未成案;民法典立法又屢止屢啟,2014年黨中央再次提出編纂民法典,其後歷經六載,終至功成。中國民法典之路艱苦卓絕,反映出中國人民法治信仰蓄根長久、於今蓬勃,民法典追求堅韌不拔、非竟莫停。但說到底,中國民法典的出臺是中國法治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人民追求法治之心與國家治理現代化之路相融契合的必然結果。
  • 《民法典》如何助力科技創新?「灼見•文化客廳」法學大咖來解讀
    「灼見·文化客廳」活動,每月一次,邀請不同行業的文化專家,交流科學技術以外的內容,希望能碰撞出真知灼見,促進大家關於技術、社會和人之間的思考和探索。》專題講座」,詳細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對科技創新的意義和影響。
  • 雲南:深入學習宣傳實施民法典 線上線下推進民法典普法宣傳
    ……最近,不少雲南網友紛紛參與到「民法典雲課堂網絡普法」在線答題活動。「民法典雲課堂網絡普法」大型網絡在線答題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和省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主辦,依託「雲南發布」「雲南普法」等政務平臺展開,自10月19日上線以來得到人們的積極響應。「裡面的題目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答對5道題還有可能獲得線上購物券。」
  • 民法典物權編解讀及法律適用
    法制網6月11日訊 為了深入開展民法典普法教育工作,為廣大青少年、人民群眾、法律職業人士及黨政領導幹部進行民法典系統學習提供便利,助力國家法治建設。中國政法大學、「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網、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法制網、央視頻發揮各自資源優勢,自6月9日開始聯合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
  • 【以案釋法】草市街開展《民法典》案例解析活動
    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務熱線:12348  成都市青羊區公共法律服務熱線:8626 9148  為深化法治街道建設,營造《民法典
  • 富源縣廣泛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 推動民法典進入千家萬戶
    富源縣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今年9月在縣城金城廣場組織民法典集中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各鄉鎮(街道)、縣直各單位通過「六進」措施,把民法典學習宣傳作為當前重要工作任務,結合《曲靖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等內容進行宣傳,提高全民的學法用法守法意識,宣傳宣講活動不斷掀起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