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孩子的成語故事書,在漫畫中學成語,在成語中學科學

2021-02-19 父母必讀

父母必團,為您搜羅育兒好物。商家求團qq:1211304709

孩子進上小學以後,開始接觸成語,喜歡玩成語接龍的遊戲,尤其是在在外出遊玩的路上,為枯燥的途中增添了不少樂趣。很多父母也在尋找好的成語圖書。

而市面上的成語書,要麼就是感覺離娃的年齡太遠,太艱深,不好理解;要麼就是一套才解釋幾個成語,性價比不夠高。

今天推薦的這套成語故事呢,可以說是非常符合廣大父母和娃們的需求了

《寫給孩子的成語故事》

來自臺灣圖書傑出品牌小牛頓,是他們學習漫畫系列書之一,而娃們普遍都漫畫沒有抵抗力。

「小牛頓」獲得過臺灣26個出版獎項,三度榮獲臺灣出版「金鼎獎」,一直是臺灣有影響力的兒童讀物出版公司,老讀者應該是比較了解的。

這本書的主編,是臺灣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顏昆陽先生。

而這套書誕生的過程也很有意思——源於顏教授小侄兒的一次提問。

當時顏教授的小侄兒正在很認真地讀著一本《成語故事》,突然抬頭問他:「為什麼要說『三人成虎』而不說『三人成貓』呢?」教授當時就被問得怔住了。

他突然發現,他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平常老會說到的成語像「畫蛇添足」「鸚鵡學舌」「鶴立雞群」等成語,為什麼要這樣說,而不那樣說?

這個問題看起來非常小,小到大人都完全忽略了。但孩子充滿好奇的一個小問題卻讓他無法給出滿意的回答。

所以這套書設計的初衷,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設計一系列的內容。

用漫畫,用故事,用知識,去啟發孩子的想像思維。

看漫畫,學成語,再從科學道理讓孩子能完全充分地了解成語涉及到的所有知識點,真正掌握成語。



套裝包含兩個小套裝《成語中的科學》(4冊)和《成語動物園》(4冊),全套一共講解237個成語。

其中《成語中的科學》裡有4本,精選了與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地球科學以及生命科學等有關的85個成語;《成語動物園》也是4本書,精選了與動物有關的152個常用成語。

很多家長對漫畫有誤解,總覺得漫畫不如文字書「高級」,多看漫畫會影響孩子的閱讀能力——其實這個誤解應該改成,「只看漫畫」會影響孩子的閱讀能力。

漫畫看上去沒有長篇文字,實際上每篇漫畫的文字量並不小,尤其對於剛認字、以及不愛看書的孩子,這樣的形式反而讓他們打消了「恐懼」、「畏難」、「厭煩」等心理,更容易接受。

有研究指出,漫畫書可以幫助培養閱讀能力,使閱讀能力提升至可以理解高難度語句的水平。要培養超越基礎詞彙量的能力有賴於 「廣泛大量閱讀各種領域的東西」。

漫畫語言介於口語會話與專業寫作的精練抽象文字之間,但是較接近口語會話。


這點也增強了漫畫作為提升閱讀能力至更有挑戰性的讀物的可能。而且漫畫還非常考驗孩子的「推測能力」,他們需要調用經驗、思考去填補畫與畫之間的空白。


作家Jim Trelease 基於研究結果和個人經驗所作出的結論是:「如果你有個抗拒閱讀的孩子,就讓他接觸漫畫吧。如果他看起來有點興趣了,就給他更多的漫畫。」

1、有科學知識的恰當延伸,學習成語更明白。

每篇成語故事後都同樣用活潑的漫畫,來解讀成語中所蘊含的科學原理:為什麼「望梅」能夠「止渴」?為什麼「種瓜」只能「得瓜」?為什麼說「無風不起浪」?為什麼人們會「不寒而慄」?

比如「杞人憂天」這篇成語故事:杞國人整天擔心天塌下來,太陽、月亮、星星掉下來怎麼辦?別人都笑話他傻。比喻過度擔心,自尋煩惱,無謂的憂慮。

故事講完後,給孩子們拓展了相關的科普知識:臭氧層裂縫

工廠、飛機、冰箱、農藥產生的汙染物質,擴散到高空後,和陽光作用,分解成各類活性粒子。其中的氯原子、一氧化氮等粒子和臭氧發生反應。臭氧遭到破壞、分解。大氣中臭氧的濃度明顯下降,在南極的上空形成了一個破洞。到達地面的紫外線輻射量增加。灼傷人類及許多動植物。

不注意環境保護,任由大氣受到汙染,真的是後果嚴重!「杞人憂天」放到如今,也並非完全荒唐可笑呢!

為了讓孩子們對成語中蘊含的科學原理有更深入的認識,每篇科普漫畫的右側,都有相關知識點延伸。

全書全部用這種形式來呈現:

一篇有趣的成語故事,一篇科普知識,一則知識延伸。

「聞雞起舞」的成語延伸的是生物鐘。這時候,就不僅是理解成語的字面意思了,而是更明白後面的科學道理。

「成語中的動物」編排同樣如此,除了用漫畫表現一則成語產生的經過及意義,還要建立「動物小檔案」,記載動物的特性,並告訴孩子們為什麼要拿這個動物來做比喻。

比如成語「三腳貓」,這個詞語用來比喻技藝不精通的人。

為什麼要用它來作比喻呢?因為貓在所有的四條腿動物中,不論爬高、跳躍、追趕,甚至躲藏,技術都是一流的。當它一旦缺條腿,一切動作就會顯得特別笨拙。

在動物小檔案中,詳細講解了貓的物種分類,瞳孔、鬍鬚的變化、腳底、舌頭、生活習慣、情緒反應、貓捉老鼠的過程、不同種類的貓等等。

2、「含義相近的故事」,讓孩子更能充分理解成語含義。

比如先解釋望梅止渴,這是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接著是卡通漫畫故事,講的是三國時,曹操帶兵長途行軍,士兵們都很口喝,曹操便說:「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們聽了,嘴裡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於是大家爭先恐後地前進,最後找到了水源。漫畫畫的就是這個故事。

書右邊豎排文字,是編出來的含義相近的故事,通過小故事再展示一次成語的註解。

望梅止渴中的這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家野豬非常窮,買不起肉吃,豬媽媽就想了個辦法,在晚餐的時候,把一塊醃得過鹹的肉放在桌上,讓大家只能看一眼肉,扒一口飯。飯沒了,就用看著,一直看到飽為止。

最後解釋之所以能「止渴」,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會記住以前品嘗過的食物的味道,下回看到或想到時,會命令唾液腺分泌唾液。

漫畫從人類舌頭的味蕾開始講,講味蕾需要唾液,人類口腔的3對唾液腺、唾液的各種作用,到唾液分泌減少的原因和結果、再說到大腦分泌唾液(望梅止渴最直接的科學道理),最後說舌頭味道的分辨。

3、原創手繪漫畫很有趣

書中不少成語,為了更好地向孩子解釋,用漫畫進行了恰當的改變。

比如飲水思源」這個成語出自南朝庾信的《徵調曲》,故事是說梁元帝派庾信出使北朝的西魏,後梁朝被西魏滅亡,庾信也被扣留在西魏,雖然北朝封他做大將軍,但是庾信卻很想回去,在北朝的28年中,庾信常常思念故國和家鄉,他在中寫道:「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比喻一個人不忘本 。

相應的成語漫畫則由成語常用意義引申了一個相近的故事,更生動易懂。

閱讀時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順著成語情境思路自創童話故事,既積累了成語,了解了成語中的故事或科學知識,又開闊了閱讀視野和寫作思路,一舉多得。

「唇亡齒寒」的漫畫改編則完全忠於歷史,它出自《左傳·僖公五年》中晉獻公向虞國借路伐虢。

虞國大夫宮之奇勸虞君說,虞虢兩國像嘴唇和牙齒之間的關係,唇亡則齒寒,但虞君未聽勸告最終也為晉所滅。

漫畫也是故事的還原,第一格就畫了虞虢晉三國的地圖看圖就能理解為什麼虞虢兩國之間是這種關係了。

此外漫畫的分鏡也很好玩兒,娃經常邊看邊哈哈大笑。

暑假在家不防選一套,不光學了成語,還能學到科學,可謂一舉兩得啦!

圖書團購信息

圖書:《寫給孩子的成語故事》(共8冊)

包括《成語中的科學》全4冊+《成語動物園》全4冊

價格:定價192元,團購價109元包郵(新疆西藏需補運費40元)

圖書:《寫給孩子的成語故事》(共14冊)

包括《成語中的智慧》6冊,《成語中的科學》4冊,《成語動物園》4冊

價格:定價330,團購價169元包郵

推薦年齡:4歲及以上

發貨:兩個工作日內發出,周末不發貨。全國包郵(北京發貨,港澳臺不發)新疆西藏加收40元。

方法一(推薦):

按住圖片2秒→選擇識別→購買

↑父母必團商城

方法二:

點擊箭頭指向的「閱讀原文」進入商店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小故事大道理,讓孩子在玩中學成語
    兒子什麼時候學了那麼多的成語?記得前幾天給他購了一套《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但我和孩子爸並沒有陪他看過幾頁,那天晚上睡覺前一家四口做了兩次遊戲。大部分是哥哥講成語故事,我和孩子爸被孩子纏著猜卡片上的詞語。當時孩子對這些成語並不認得,我們猜成語的時候互動著猜了兩次,就這樣奇蹟般地記住了很多,竟然當成了朗朗上口的兒歌,這大概就是興趣的魅力吧!
  • 看漫畫學成語,通過成語學科學,這套臺版童書有點皮哦
    創作《鄉愁》的著名詩人余光中認為,現代人說話、寫作已經不用文言文了,但文言文卻以成語的形式保留了下來,成了「白話文的潤滑劑」,「不用成語,都說不了像樣的話」。那怎麼才能讓孩子學好成語,提高語文水平呢?今天我們就向大家推薦一套臺灣引進的叢書——《寫給孩子的成語故事》。
  • 亂用成語,氣哭語文老師!小牛頓這套成語漫畫書,讓娃輕鬆掌握近500個成語!
    我一直想再找一本這樣的書籍,我覺得:一本好的成語書,裡面要有漂亮的插圖,有注釋的成語知識,讓孩子看得懂,喜歡看。直到最近,出版社的一位好友,給我分享了一套出版不久的成語漫畫書!我看到它第一眼的時候,就不禁「哇」的一聲,這正是我想要的!
  • 這套成語漫畫故事書獲獎無數,有趣到停不下來!
    而成語又是閱讀寫作的基礎。可是如何讓學成語變得有趣而博學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套《寫給孩子的成語故事》,我看到它第一眼的時候就不禁「哇」的一聲,沒想到成語還可以這麼學,太有才了!小牛頓出版的這套成語書很「神奇」,它把成語故事跟科普知識結合起來了——既有文科知識,又有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百科知識,文理結合一起抓。
  • 《笑讀成語》開團!畫給孩子的趣味成語故事,了解成語背後的故事!
    小成語,大道理,學習成語可以增長語言能力,了解成語背後的故事,更能夠開闊視野,汲取智慧。今天給大家推薦《笑讀成語:畫給孩子的趣味成語故事》。這是一套讓孩子讀得開心、記得住、有深度的漫畫成語故事書。160個活潑生動的成語故事+160幅幽默風趣的四格漫畫,不陳腐、不乏味,形式新穎靈活。
  • 《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100個成語+故事+遊戲,讓孩子輕鬆記住小學階段所有成語!
    那一定不要錯過今天我們分享的《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了,它是一套適合5-10歲孩子的成語圖畫遊戲書,通過成語與遊戲,故事與圖畫結合,讓孩子輕輕鬆鬆就掌握成語,了解傳統文化,提升文學素養!先來看一個小視頻直觀感受下,然後我們再進行詳細地解讀。
  • 《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記得二十多年前有一個兒童電視節目,叫《成語動畫廊》,我很喜歡看。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掩耳盜鈴」、「葉公好龍」、「朝三暮四」等這幾個成語動畫。雖然現在沒有《成語動畫廊》了,但是孩子們學成語更簡單了。由一米陽光童書館打造的《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學習成語的方式,增加了「玩」這個環節,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學到成語。
  • 成語,是所有中國人的默契——《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
    對於小孩子來說,能夠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成語,學起來才更有意義。這就要求家長,在教孩子識記成語的時候,要儘可能多地,把成語和實際生活聯繫在一起,且要有趣味性。這一方面對家長搜集故事和資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還要求家長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把控好講解的難度。
  • 終於找到一套滿意的成語故事書!
    松上了小學以後,開始接觸成語,對成語很感興趣,我一直在尋覓這方面的資源。公號上也不斷有讀者求推薦。但找到的,要麼就是感覺離娃的年齡太遠,太艱深,不好理解;要麼就是一套才解釋幾個成語,性價比不夠高。今天推薦的這套成語故事,是我看到比較滿意和喜歡的一套——《寫給孩子的成語故事》,來自臺灣圖書傑出品牌小牛頓,是他們學習漫畫系列書之一。
  • 《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100個成語,100個故事,100個遊戲,讓孩子記住小學階段所有成語!(超級有用)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是一套適合5-10歲孩子的成語圖畫遊戲書,與《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同為一米陽光童書館打造的經典書系。成語與遊戲,故事與圖畫結合,讓孩子通過成語學習,成為一個深諳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之人。我們來看,這套書到底好在哪裡?先來看一個小視頻。
  • 《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100個成語,100個故事,100個遊戲,讓孩子記住小學階段所有成語!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是一套適合5-10歲孩子的成語圖畫遊戲書。成語與遊戲,故事與圖畫結合,讓孩子通過成語學習,成為一個深諳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之人。我們來看,這套書到底好在哪裡?先來看一個小視頻。
  • 【超值秒殺】160個成語+640幅漫畫,一套書讓孩子吃透成語!
    不過,很多孩子學成語都是靠死記硬背,枯燥不說,還經常因為不理解背後的故事而望文生義,鬧笑話,甚至導致考試白白丟分。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套《笑讀成語》(共4冊),就是一套能讓孩子們讀得懂、記得住的漫畫成語故事書,非常適合中小學生。
  • 每周一書丨《婷婷講成語故事》:教孩子趣味成語
    紅網·時刻閱讀頻道推出「每周一書」專欄,每周六與您美好相約。本周薦書(第13期):《婷婷講成語故事》:教孩子趣味成語《婷婷講成語故事(全四冊)》。學習成語,不僅能豐富孩子的詞彙積累,讓他出口成章,文採斐然;還能見微知著,培養孩子的歷史觀,想像力和創造力。成語跟詩詞一樣,是中小學語文的重中之重,幾乎每一次考試,都有對成語知識的考核。正處於學習階段的孩子,要想提高表達能力,提升作文水平,積累文學素養,掌握成語這一門語言藝術很有必要。
  • 160個成語故事+640幅漫畫,讓孩子在笑聲中記住這些成語!
    有一套《笑讀成語——畫給孩子的趣味成語故事》,就是好辦法——不信,咱們先看幾個超好玩的成語漫畫,看孩子是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懂,還能記住!「涸轍之鮒」(hé zhé zhī fù)是不是呼之欲出?照著別人說的找千裡馬,結果卻找來青蛙,活脫脫的「按圖索驥」呀!
  • ​160個活潑生動的成語故事+160幅幽默風趣的四格漫畫,帶孩子欣賞成語之美,領略古人智慧
    這是一套讓孩子讀得開心、記得住、有深度的漫畫成語故事書。160個活潑生動的成語故事+160幅幽默風趣的四格漫畫,不陳腐、不乏味,形式新穎靈活。每則成語都搭配了畫風誇張、線條細膩的四格漫畫,厚重的成語和輕鬆的漫畫在書中得以碰撞,進而幽默、風趣地詮釋每則成語的內涵,讓孩子讀的輕鬆,記的深刻。
  • 【團】涵蓋120個成語典故、1000個成語的啟蒙成語書《逗逗鎮的成語故事》
    市面上的成語書那麼多,又該如何選擇呢?我的個人建議是這樣:1、學習成語絕不能靠死記硬背,密密麻麻的成語書適合做詞典,不適合給孩子學習成語。2、對於初學的孩子而言(低齡、低年級),要從情節生動有趣的故事中介紹,歷史專業詞彙儘量少,要以孩子能理解為主。
  • 《逗逗鎮的成語故事》30冊書+成語卡片+簡筆畫教程,涵蓋120個成語故事,包含1000個成語
    我的個人建議是這樣:1、學習成語絕不能靠死記硬背,密密麻麻的成語書適合做詞典,不適合給孩子學習成語。2、對於初學的孩子而言(低齡、低年級),要從情節生動有趣的故事中介紹,歷史專業詞彙儘量少,要以孩子能理解為主。因為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成語,才能記得牢,用得正確。
  • 【小耳朵書架】詼諧漫畫+成語,讓孩子笑讀成語,再也不用死記硬背!
    但是,如果將成語故事和孩子愛看的漫畫結合,結果會怎樣呢?先來看看下面這個成語「按圖索驥」,比喻做事死守教條,而不懂得變通。書中先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將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看著如此幽默風趣的漫畫,是不是像看動畫片一樣精彩呢?孩子一邊捧腹大笑,一邊領悟成語背後的故事。
  • 《笑讀成語》:640幅小漫畫帶你學成語,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學習!
    如何糾正孩子日常生活裡成語使用不規範?如何讓孩子正確認識到影視節目中成語的真正含義?學成語真的那麼難嗎?其實,覺得難是因為我們都用錯了方法。成語大多是歷史故事演化而來,只要理清了成語背後故事人物,學成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 成語書很多,分類學習幫助最大!《一讀就會的分類成語故事》開團!
    市面上常見成語故事書,多是根據讀音或筆畫分類,相鄰成語之間缺乏內在聯繫,孩子不容易牢固記憶。而這套書以「實用性」出發,把成語按照含義和應用場景,細緻地分為20類。幾乎全部成語,滿足孩子從小學到中學各個階段成語學習和使用的剛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