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謝堅:建議建大灣區國際空港中心
金羊網 作者:符暢 2020-05-22
自1988年部隊退役後踏上外伶仃島,成為島上的郵遞員,32年來,謝堅用腳步丈量著海島的每一寸土地。
受訪者供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自1988年部隊退役後踏上外伶仃島,成為島上的郵遞員,32年來,謝堅用腳步丈量著海島的每一寸土地。從為島上的官兵、漁民送信件,到為他們派送快遞包裹,謝堅見證了海島上的生活變化。「但我的工作沒有變,我的心沒有變,我會一直堅持全心全意為海島上的官兵、群眾服務。」他說。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專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外伶仃郵政營業所主管謝堅,傾聽他的海島故事,了解他的履職心得。
堅持為海島上的群眾服務
在外伶仃島,只要有郵件,謝堅的身影就會出現,節假日也不例外。「今年大年初三我就從珠海市區回到海島上班。」謝堅說,疫情期間,往返海島客船、貨船減少,搭載郵件的貨船一周只有兩趟,而島上生活物資和防疫物品主要依靠郵政寄遞,因此謝堅要儘快將包裹送至客戶手中。
「以前一個月的信件有一兩袋,現在一天的郵件量比以前一個月還多。」回顧在島上進行郵遞服務的32年,謝堅感慨地說,儘管海島變了,人們的生活變了,但他的初心未變,將一直堅持全心全意為海島上的官兵、群眾服務。
他表示:「人們總說我的事跡感人,其實不是我感動了別人,而是他們時刻感動著我,讓我覺得自己做這份工作有動力、有意義。」
做好「上傳下達」為百姓發聲
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後,謝堅感覺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就像進入一所高等院校,需要學習很多新知識,才能更好地『上傳下達』,為百姓發聲。」他說。
今年兩會,謝堅準備了四份建議,包括關於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空港中心、支持珠海國際設計周發展等。他表示,與世界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港口貨櫃吞吐量大幅度領先,排名第一,是對外貿易的核心基礎優勢。不過,香港機場、澳門機場作為特別行政區機場,具有與國際接軌的制度優勢,但存在場地相對較小、成本高昂等問題。
他建議,建設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國際空港中心,香港-東莞空港中心和澳門-珠海空港中心。東莞港作為香港機場的水路貨站「飛地」、珠海橫琴作為澳門機場的陸路貨站「飛地」,利用內地的土地、人工、碼頭、貨源地等資源要素優勢,進一步將港、澳機場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國際機場。同時,東莞、珠海等珠三角城市也可享受國際航空便利,助力本地高端製造業提高物流優勢,鞏固世界工廠地位。
今年會期縮短,要做的事情更多
20日,在來京的飛機上,我和幾個代表交流了疫情期間各自所做的工作,以及今年帶來的建議。抵達北京後,我繼續修改和完善建議,並查閱有關文件,為會議的正式開幕做準備,希望每年參會提的建議都比上一年有進步。
今年的會期縮短,這意味著我們要做的事情更多了。21日下午,我參加了廣東代表團全體會議,會議推選代表團團長、副團長,還審議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名單草案等。隨後,我又參加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預備會議,直到晚上9時才回到酒店。這一天既緊張又充滿期待。
受疫情影響,我發現今年的會議有許多和往常不一樣的地方。以往很多媒體會來到酒店和代表互動、採訪,但今年我們只能通過視頻、電話的方式接受採訪。往年吃飯是圍桌,一桌坐10個人,而今年吃飯前需測量體溫,一桌只能坐6個人,每個座位間還設有隔板,避免吃飯時交談導致飛沫傳播。我覺得這些舉措很好,體現了我們國家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非常不錯。
(謝堅5月21日口述,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符暢整理)
編輯: 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