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獲獎的事情「,一經網絡曝光,便在社會上引起了熱議。畢竟,這樣有難度的論文,僅憑一名小學生的個人能力是無法做到的。
7月15日,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就「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事發布調查和處理結果通報,專家組認定:項目研究的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項目研究報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獨立撰寫,大賽組委會根據評委會建議,決定撤銷該項目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
7月15日,該名小學生的父親,也發表了致歉聲明,並對大家的質疑,進行了回應。該名小學生的父親表示,孩子自幼受家庭環境影響,對相關的科學知識就有濃厚的興趣。而該課題是在老師和父母的指導下完成的,在項目申報過程中,未充分掌握及領會組委會發布的「項目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相關信息,過度參與了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使用大量生物醫學專業術語。因此,才給大家造成誤會的,並對自己這樣的行為,進行了誠摯道歉。
小編覺得,在對待科學研究這件事情上,必須要嚴謹,不能有絲毫的馬虎,不然的話,就是對所有科研工作者的不尊重。雖然,該名父親愛護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袒護自己的孩子。大家舉辦這樣的科技創新比賽,是為了選拔真正優秀的人才,鼓勵大家進行科學研究和探討。如果父母們過度參與的話,這樣的比賽還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類似的事情發生。例如,一些幼兒園的親子活動,本來是為了促進孩子和父母的關心和溝通,卻被一些不懂事的家長變成了一次炫耀的機會。原本很好的同學關係,卻在父母們的幹預下,變得非常糟糕。小編想說,這是孩子們的比賽,也是孩子們自己選擇的機會,請不要以為了「孩子好」為藉口,來進行胡亂的幹預。你們這樣的幹預,只會讓比賽失去公平性,讓孩子們誤解比賽真正的意義。
在我們的人生中,有很多這樣的比賽,甚至有一些比賽,還會對孩子以後的前途產生深遠的影響。雖然,這樣的做法,會讓你的孩子選擇更多一些,但是,卻讓你的孩子失去了公平競爭的心態,會讓你的孩子覺得,任何比賽都是可以走捷徑的。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抱有這樣的想法,你的孩子還會有創新和拼搏的精神嗎?
因此,最後小編想說,做什麼事情,不要想著耍一些小聰明,要腳踏實地。而教育孩子更是要如此。如果父母幫孩子們做好一切,可是你的孩子並不喜歡,那麼你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害你的孩子,等於你親手教孩子犯錯,並給孩子做了一個非常錯誤的示範。而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也非常常見,尤其是在一些溺愛孩子的家庭中,表現得為嚴重。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教會了孩子什麼?而這個孩子就會去做什麼?甚至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發展和延伸。小編經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非常不聽話,可是別人家的孩子非常懂事,並且他們還認為自己付出了一切。可是,在小編問他們孩子的興趣愛好是什麼的時候,他們卻並不知道,他們甚至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不需要什麼興趣愛好,不然的話,就是對不起他們的辛苦付出。小編想說,如果他們一直帶著這樣的想法,跟自己的孩子溝通,只會讓孩子更加憤怒和孤獨。沒有人否認他們的辛苦付出,但是,請不要總是把這樣的「犧牲」掛在嘴邊,不然的話,只會讓孩子更加疏遠你。
對於該名孩子的父親,小編想說,望子成龍並沒有錯,但是,用自己錯誤的方式,去溺愛孩子,這樣真的好嗎?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