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淡水區與臺北市北投區相隔,北與三芝為鄰,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福州市相望。淡水市街沿河而建,很具水鄉情調,有威尼斯水都的風韻。 淡水鎮,因地勢險要,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也因此使淡水鎮屢受異族統治的命運。曾經是桅檣輻轃,名噪一時的熱鬧商埠,如今卻落得夕照晚吟的下場,昔日的光彩榮耀,只有留在老一輩人的追憶中。 淡水鎮位處臺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臺灣大門,公元1858年開港通商,是臺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亦是個充滿歷史的小鎮,淡水鎮舊名「滬尾」,而「淡水」則是一個總稱,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帶。 一般所說的淡水老街,泛指中正路一帶,含其周圍鄰接之三民街、重建街等。老街上零星可見一些局部保留舊建築趣旳屋舍,加上古董藝品店林立,更顯其古樸風味。沿街可欣賞精雕細琢的石藝、木雕作品,以及各色裝飾藝品。 小吃在淡水早已成為一項特色文化,海鮮方面以位在中正路的海風餐廳及榕園活魚歷史最久;小吃方面則包羅萬象,如渡船頭的魚丸湯、肉包店、鐵蛋小店、炸蝦卷等,令人垂涎三尺。此外,充滿傳統風味的彈珠汽水、雞蛋冰、枝仔冰、酸梅湯等,都小鎮饗宴遊客的招牌美食。渡船碼頭、中正路等處,都可以品嘗這些美味小吃。
淡水老街
臺灣淡水最擾攘的一條街,乃是集美食、小吃、老街為一身的中正路,近年來更因不少古董店及民藝品店進駐,也營造出民俗色彩與懷舊風味。
漁人碼頭
臺灣淡水漁人碼頭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淡水河出海口右岸,舊名淡水第二漁港,完成於1986年;淡水漁人碼頭東連大屯山脈、西隔淡水河與觀音山相峙,聞名遐邇的 「淡江夕照」 於此可以一覽無餘,是臺灣淡水的八大景之一。
淡江中學
淡江中學全名私立淡江高級中學,是臺灣省比較著名的中學。淡江中學創辦於1914年原來是長老教會培養傳教士的教會學校。平時,學校不開放遊客參觀。校內景色優美,有淡水女學堂、馬偕墓園 [1] 及八角樓,都極具藝術價值與歷史意義。2007年,周杰倫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中的淡江藝術學院在此取景。
淡水情人橋
情人橋位於臺灣臺北縣(今新北市)淡水鎮,是淡水漁人碼頭的跨港大橋。淡水漁人碼頭位於臺北縣淡水鎮,淡水河出海口右岸,舊名淡水第二漁港,完成於1986年。淡水漁人碼頭東連大屯山脈、西隔淡水河與觀音山相峙,聞名遐邇的「淡江夕照」於此可以一覽無餘。情人橋又名人行跨海大橋,是一座斥資7000萬元(新臺幣)、總長約196米、平均寬5米、最高處達12米的跨港大橋。步行通過需時約3分鐘,在橋上可欣賞著名的淡水夕陽景色。橋體是一座流線彎曲造型的單面斜張橋,橫跨港區,大橋就像一面白色風帆,傳遞著一帆風順的祝福。
紅毛城
紅毛城,古稱「聖多明哥城」、「安東尼堡」,位於臺灣省新北市淡水區文化裡中正路二十八巷1號。該城最早是在1628年由當時佔領臺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所興建,後來又由荷蘭人在1644年予以重建,1867年以後曾經被英國政府長期租用,被當成是英國領事館的辦公地點,一直到1980年,該城的產權才轉到臺灣當局的手中。紅毛城不但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臺灣當局所頒定的一級古蹟。
淡水紅樓
淡水紅樓位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曾在2001年的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中獲得第六名。該建築原是船商李貽和的宅第,有著「達觀樓」的雅號,與已經拆除的「白樓」齊名[1]。該建築在2000年整修後,成為了複合式餐廳與藝文館。
觀音山
觀音山在淡水河河口南畔,東與大屯山群峰隔河相峙,西南毗接林口臺地。形似仰臥之觀音,山頂空曠怡人,立足其上可俯瞰河口及淡水鎮、臺北市郊景色,為淡水八景之一。凌雲古剎坐落山腰,後另建新廟於古剎後方約數百公尺處(即觀音山腹),名曰凌雲禪寺,是遊人休憩處。
金色水岸自行車道
淡水金色水岸自行車道,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是淡水著名的單車旅遊景點,起點設在關山公園,終點在淡海新市鎮,自行車道兩旁風景秀麗,車道每隔幾米都會有休息的凳子。
紅樹林保護區
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為了保護紅樹林建立的一種自然保護區。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灣、河口泥灘上特有的常綠灌木和小喬木群落。紅樹林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種子可以在樹上的果實中萌芽長成小苗,然後再脫離母株,墜落於淤泥中發育生長。
淡水圖書館
各類圖書、參考用書及文史展示,充實民眾豐富知識並提供在地文化資源,於多功能活動室所舉辦的各項藝文推廣活動,陶冶藝文氣息及提升民眾生活素質。
一滴水紀念館
淡水一滴水紀念館系移築自日本福井縣大飯町一棟建於1915年間的日本古民家木造建築,緣起於日本阪神及臺灣921二個地震所連結的臺日人民情誼,透過蔡區長葉偉與邱明民及日本友人田中保三、宮定章等人的努力,從2004年7月拆解、至2009年12月完成重建,歷經了五年、多次輾轉遷移,跨越了3,000公裡的旅途,遠從日本來到臺灣,這漫長的移築歷程背後,蘊含著許多臺日朋友的熱忱與付出,而她的屹立重現,也訴說著兩國間的友誼無限。
淡水龍山寺
臺灣的龍山寺較著名的總共有五座,分別是淡水龍山寺、臺北艋舺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以及鹿港龍山寺,淡水龍山寺現為縣定古蹟 [1]。
登峰魚丸博物館
登峰魚丸博物館位於淡水老街,是由一個經營了半世紀的魚丸、魚酥店所開設。為了讓民眾對魚丸、魚酥有多一點的認識,於是建立了這個博物館。以大約200平米的空間展示淡水漁業的演變,魚丸、魚酥成為當地特色小吃的時代背景以及製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