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員工自我介紹賊尷尬?1個原則,2個場景,讓你不再懼怕新環境

2020-12-10 職心眼兒

一晃,暑假就要到了。

「新生開學、新員工入職」近在眼前。

離開熟悉的家人、朋友、故鄉,獨自一人拉著行李箱,站在陌生的環境裡,對著陌生人尷尬地說出那句:「你好,我叫XXX。以後請多多關照。」

單是想想,都覺得開不了口。

「和不熟的人聊天,感覺特別累。我寧願去寫篇論文、幹一下午體力活,也不想和陌生人接觸。」

可承認自己有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症」),並不能解決問題。

而且,來到一個新地方,你最開始的行動和想法,往往對今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甚至直接決定了你會收穫多少幸福。

該面對的,終究還是要面對。

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換了新環境,該如何想、怎麼做,才能順利渡過陌生期?

一、所謂「社交恐懼」,其實是你的主動選擇

1、與生人、熟人無關

說自己有「社恐症」的朋友都明白:不想聊天,並不僅僅因為新環境、陌生人。

即使是和熟人在一起,情況也不會好多少。

跟合得來的人,能天南海北地聊個不停;可遇到志趣不投的人,一句話都懶得說。明明自己一個人在家沒事幹,朋友約你出去,剛要答應卻又找了個藉口回絕了。即使去參加聚會,也是只見別人在那高談闊論,你不是在低頭吃東西,就是玩手機……

年底聚餐,別人聯絡感情,我卻活像個蹭

所以說,恐懼社交,和生人、熟人關係並不大。

有了社恐症,無論遇上誰,都不想搭理。

那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正常社交呢?

2、你的主動選擇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認為:

每個人的生活模式,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與其他人、之前發生過什麼,無關。

也就是說,見到陌生人張不開嘴,並不是真有什麼病,而是你主動選擇這麼做的。

為什麼會這樣選呢?

那就要問問自己:你到底在怕什麼?

也許之前有過那麼一次,你主動和對方打招呼,那人卻毫無反應。

再或者,你當著全班進行自我介紹,結果卻遭到了個別同學的嘲笑。

於是,下次再遇到相似的情況,你就害怕了、不敢了。

與被忽略、被嘲笑相比,承認自己有社恐症,更容易接受些。

也就是說,社交恐懼症的本質,是懼怕「暴露自己的劣勢」。

社恐患者常常會有很多顧慮,像表現不夠好、話說不到位,被認為無趣、沒能力等等。

於是就乾脆不說話、不接觸、不交流了。

這並不是說你是刻意假裝高冷。

而是這種選擇,會保護你,是一種下意識地反應。

3、所有選擇的背後,都有你想達到的目的

在解釋這種「無意識的主動選擇」時,阿德勒還說過一句話:

人總是會戰略性地選擇某種狀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

假如你正跟男朋友吵架,這時有人敲門,鄰居過來借東西。

你大概率會立刻換上一副正常臉,開門去應和。

至少不會把吵架的狀態,帶到和鄰居的交流中。

然後等鄰居走了,再關上門繼續吵。

為什麼你會變來變去?

其目的,無非是不想讓外人看到自己家的矛盾。

因此,要遠離社恐症的影響,我們也可以從「選擇背後的目的」入手

你想要的是不出醜,還是在新環境裡如魚得水?

很明顯「不出醜」只是最低要求。

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向更高的標準看齊。

但這話說起來容易,怎麼才能做到「如魚得水」呢?

除了鼓勵自己勇敢開口之外,你還得有一套趁手的兵器。

二、給人留下好印象的自我介紹

記得我當初剛入職,辦完手續,跟領導報導後,就被安排到了一個項目組。

雖然組長說了句:這是新來的大學生啊,大家以後多照顧。

可坐在空蕩蕩的工位裡,我悄悄地觀察了下周圍:每個人都在各忙各的,和平時沒什麼兩樣(沒人注意到多了一個我)。

我要不要主動去和新同事聊一聊呢?可說什麼呢?看他們都這麼忙,萬一打攪了「正事」,不就討人嫌了嗎?……

不妙,社恐症又要發作。

趕緊拿出「自我介紹」的「社交兵器」。

1、你該認識誰?

在《如何用最短時間實現最高效社交》一書中,作者說:

職場新人至少應該主動接觸3類人——

團隊的直屬領導、成員,以及為團隊提供支撐服務的行政、財務人員;公司的核心領導、核心客戶,以及同批入職的同事們;臨近辦公桌的同事,前臺、保安、傳達室、食堂等日常會接觸到的人。這麼多!

坐等對方找自己的可能性真心不大。

那該如何主動和對方搭訕呢?

2、完美開場的4步法

簡短招呼;報上姓名;說明你的溝通原因;給對方選擇權。

比如說,我看到身旁的同事正在瀏覽網頁,貌似沒有太急的任務。於是就湊過去說:

「馮師傅,您好,我叫董小琳,今天剛入職。我就坐在您旁邊,應該會天天遇到的哈,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機會跟著您做項目呢。如果您現在有時間,我可以簡單介紹下自己嗎?」

聽完這段開場白,如果他手上沒有立刻馬上就得交的工作,是不是就會繼續聽我的介紹了呢?

即使他真的很忙,我還可以順便約個時間:

「那您看,下午4點左右,會不會有時間呢?我還有點業務上的問題,想跟您請教~」

3、給對方留白

終於可以講出精心準備的自我介紹了。

且慢,你的介紹是不是這樣的?

我叫XX,畢業於XX。在學校裡做過XX,得過幾次獎學金,做過哪些值得驕傲的事。

簡直就是求職簡歷的翻版!

你要知道,職場中沒人在乎你曾經有多牛。

他們更想知道,你能幫自己做什麼,對自己有什麼價值。

如果按照簡歷念,你的第一印象就徹底毀了。

那該怎麼辦?

答案就是:保持互動,給對方留白。

適時地向對方提問,根據他的回答,調整自己的表達。才會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我學的是軟體工程。剛才聽領導說,組裡有個硬體程序開發的項目。是不是您這邊負責的呀?」

「偶,是呀。你對硬體開發熟悉嗎?」

「讀研時,我倒是幫導師做過一個硬體開發。但是很初級。您看我要不要先找些資料提前學習下?」

「可以呀。那我給你發點資料,你先看看。」

「謝謝馮師傅啦。」

【提問的3個關鍵】

想清楚:你想給對方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好學、謙虛,還是好合作?

掌握比例:講兩個自己的事,就最好轉向對方。

有始有終:結束對話前記得表達感謝,或者約好下次溝通的時間。

這樣的新人介紹,不僅能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更能幫你快速進入新角色,逐漸走上骨幹的位置。

但,做好自我介紹,僅僅是社交的第一步。

和他人相識之後,你還要學會搭建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

三、工作性質,決定了你的人際方式

1、兩類知識

知識技能可以分為兩類:顯性與隱性

顯性知識就是一些套路的東西。像我們剛才說的自我介紹開場的四個步驟。或者是一些數據統計表格、固化的流程等等,這些都是顯性的。

說白了,就是一看就會的。

隱性知識,說的則是傳說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那部分內容。就像剛才和對方互動提問的環節。

我不可能總結出一個套路,讓你清晰明了地知道,自己應該在什麼時候第一次向對方提問,具體問些什麼。

所謂隱性,大都具有主觀的,感性的,很難用結構化概念呈現的特點。

2、不同策略

現在,我想請你梳理一下:自己平時的工作,用得更多的是顯性知識,還是隱性知識?

【顯性知識多】

比如一些操作類的工作,大都是在用顯性知識。

在這個階段,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接觸不同的人,與他們建立聯繫。

但不需要太深入,互相認識,點頭示好即可。

因為認識更多的人,你能獲取到的顯性知識就會越多,越新。

從而能幫助你順利地完成工作。

【隱性知識多】

比如一些需要做判斷、決策的崗位,或者是搞藝術、創作類的人,更需要隱性知識的支撐。

因此,這時的你就得改變「廣撒網」的人際策略,反而要更關注與自己親密的小圈子。

只有在密切深入的溝通聯繫中,你才能學習到對方掌握的隱性知識。

就比如說,通過剛才的毛遂自薦,我順利地加入到馮師傅的硬體程序開發項目。

編程這件事,剛開始用到的,是典型的顯性知識。

只要按照開發的框架流程,根據要實現的功能,逐一填寫代碼就可以了。

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可以多和同組同事交流,看看有沒有更好用的原始碼、小工具等等。

而到了聯調和測試階段,單純套用框架就靈了。

而是需要豐富的開發經驗,能精準地判斷程序的關鍵點和問題所在。

這時,我就應該多和帶自己的師父溝通,學習

多聽聽他遇到問題時的思路、想法,定位Bug的方法,才能積累出更多的隱性知識。

總之,走出社交恐懼的陰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沒有人能看一篇文章、聽一節課後,就立刻能和別人攀談起來。

但方法原理是不變的。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勤加練習。

千萬別等到明天要去見新領導,今天晚上才想起來自己還有社恐症。

不妨利用平時的點滴機會,多主動和身邊人溝通交流。

比如說早上賣咖啡給你的服務員,等孩子放學時站在身邊的同學家長,隔壁新搬過來的一家三口……這樣,通過練習逐漸找到順暢溝通的感覺,掌握其隱性技巧。

再遇到「關鍵社交」,你就很難「恐懼」啦!

相關焦點

  • 新員工入職自我介紹範文(精選28篇)
    (鞠躬)  新員工入職自我介紹(三):  大家好,我叫XXX,來到XX公司已經有一個星期了,對於一個新入職的員工來說,我想在今後的工作上還有很多的東西需要去學習,需要去向很多同事們、領導們去請教,在此,先謝謝大家了,我會以最快的時間去適應這個新的環境。
  • 如何適應新環境、融入新團隊?心理專家給你四個建議和四個原則
    如何儘快適應環境,如何儘早融入到新的集體中去呢?鄭老師給你們如下4個建議: 首先,積極行動、打破僵局。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家早餐店,只有一張餐桌,大家圍坐著一起,因為彼此陌生而覺得很不自在。如果你足夠自信、熱情大方,別人就會向你靠攏。第三,懂得自我展示。在新的集體裡,要敢於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 面試自我介紹怎麼做?1個重點1個原則,剛開始HR就能記住你!
    面試的開始都是自我介紹,不過,很多人都沒有好好準備自我介紹。你是否也有疑惑,明明有簡歷不仔細看,還要我再介紹一遍,不是多此一舉嗎?其實不然,自我介紹的「用處」可大了。它一能暖場,二能讓HR考察你的語言組織能力,三能迅速捕捉到你的價值。為此,你的自我介紹對後續交談有著重大影響。像明星出場一樣,讓人短時間就能發現亮點自我介紹不是複述簡歷。在一次面試上,求職者被要求先做一個自我介紹,他不假思索地說出姓名、年齡、學校專業和在哪家單位上班,便草草結束了。
  • 各種場景中的完美英文自我介紹攻略
    自我介紹是「ice-breaking」的一種方式,不僅存在於各類面試,更是高頻出現在各種日常場景中,比如,和朋友的朋友一起吃飯,參加各種宴會,開學第一堂課等等。你說啥,咋說,說多久,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對方對你的第一印象,以及之後的面試環節或者人際交往的畫風。
  • 明天面試,自我介紹還沒準備?別慌,三個技巧教你快速做自我介紹
    細問之後才發現,表弟第二天要去面試,但是做了20多年自我介紹,感覺自己沒啥特長,也沒啥經歷,不知道怎麼做自我介紹。這讓我想起考研複試時的「尷尬」。複試之前,老師在群裡說,線上複試全程都是匿名中進行的,複試過程中不能透露自己姓名。聽到這話,我心想不透露名字是不是沒有自我介紹了。
  • 超算中心可以有哪些場景?成都再次發布100個新場景、100個新產品!
    今日(29日)下午,「場景匯·賦能科創 築夢天府」——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工程」高品質科創空間專場發布會舉行。此次發布會聚焦「五大築夢空間」等關鍵詞,面向全球發布100個新場景、100個新產品。與此同時,會議現場成都市新經濟委員會還正式發布了《創新應用實驗室、未來場景實驗室認定管理辦法(試行)》,並將從7月1日起開始徵集成都市第一批創新應用實驗室、未來場景實驗室。發布會現場創新應用實驗室、未來場景實驗室,該如何認定?
  • 自我介紹演講稿:部門新員工自我介紹演講稿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進入xx裝飾公司已有一個星期了,接下來就讓我來談談這一個星期的工作感想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同事,新的事物,特別是在工作的第一線,總會讓人有種說不出的陌生感。但是事實上我一點也沒有感到陌生感,到部門報導後,領導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溫暖。
  • 新員工培訓技巧
    2、培訓機制很容易被執行成為「找課程——找教材——找講師」的模式,網上百度一下,搜索「公司培訓課程」、「新員工入職培訓」等,能弄出一堆現成的課程還有教材,然後客串講一講也算是執行了培訓,可惜這般的執行有何效果可言?
  • 錄用新員工後,老闆怎樣做?才能幫助新員工適應環境!
    錄用新員工後,需要幫助他們快速進入工作角色、適應工作環境,要讓新員工感受到公司的關懷與溫暖,同時能夠迅速的融入團體,適應工作崗位做出業績老闆要幫助他們儘快適應環境,因為新員工的到來往往起新老雙方的恐懼。
  • 領英說「95 後平均 7 個月辭職」,那如何讓新員工真正融入團隊?
    95後現在的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是7個月,為什麼會導致這種情況呢?是否是因為新員工沒有真正的融入團隊,那要如何讓新員工融入團隊呢?領英報告稱: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呈現出隨代際顯著遞減的趨勢。
  • 社群「6個1」自我介紹文案,讓你輕鬆吸引他人
    社群,對於所有做網際網路的人來說呢,是一個超級大的紅利,因為,每一個人都需要擁有社群但是,如果你剛加入一個社群,你發一段優秀文案自我介紹,可以瞬間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一、社群場景2、獲得大佬、貴人相助當你精彩的自我介紹,如果有大佬看到,被你的精彩自我介紹所吸引住,你就可以獲得大佬和貴人的相助3、獲得各類生意機會在當今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中,生意機會無處不在,無時無刻不陪伴在你的身邊
  • 如何做自我介紹,讓別人在第一時間記住你,三個訣竅分享給你
    還是能夠大方認識到新朋友,融入到新的環境,今天我們來聊一個從小到大我們再熟悉不過卻的話題,就是自我介紹。其實人自從出生就開始在自我介紹了,當我們生出來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是用哭的方式對這個世界來介紹自己。
  • 演講場景一:自我介紹是有聲的名片
    自我介紹,就成了展示頻率最高的場景應用。你有看到自我介紹提前準備,還拿著一張講稿嗎?凡正我是沒看到。你有看到缺牙伢嗎?那是看到你拿張紙作自我介紹笑掉滴。所以,自我介紹必然進入即興演講程序。越是大家都面對的場景,出彩越難。
  • 開學必備:入班第一課,3個方法教你做好自我介紹
    今天,網友阿糞青在微博上發出了"希望開學沒有自我介紹"的話題,沒想到,不到8小時就迎來了9000多萬的閱讀量,竄上了微博熱搜。可自我介紹真的有這麼難嗎?做了十多年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如何做好自我介紹,我認為可以從2個方面入手,採用3個方法。
  • 開學必備:入班第一課,3個方法教你做好自我介紹
    做了十多年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如何做好自我介紹,我認為可以從2個方面入手,採用3個方法。1 4個&34;很多孩子,一讓自我介紹只會說名字和年齡,實在太過簡單。你又不是像王俊凱、易烊千璽這樣的明星,粉絲百萬,一說名字別人頭腦裡就能自動檢索出所有信息。
  • 成都東部新區發布投資機會清單:100個新場景 100個新產品
    在成都東部新區,無數的新場景正在營造,無數的新機遇正在釋放。8月20日晚,在位於成都東部新區的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出發大廳,舉行了場景匯「東部新區·遇見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成都東部新區專場活動。活動現場,成都發布了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已是成都第三次舉行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專場活動。
  • 任正非談新員工培養:不要搞以人為敵的考試
    評估能力與潛力 早在1998年,華為就開始引進結構化行為面試工具STAR,以了解到參加面試的人曾在什麼情況下、承擔過哪些責任、採用過哪些措施、解決了哪些問題,其核心就是弄清面試者在一些關鍵場景中處理問題的能力,並在STAR基礎上增加了1個R而改良為STAR2: S表示Situation情景,指參加的面試的人以前的工作情景等;
  • 如何讓1個老顧客介紹8個新顧客?
    開發10個新客戶,不如維護1個老客戶。因為:一個滿意的客戶=8個潛在客戶,而一個不滿意的客戶=減少25個潛在客戶。讓客戶轉介紹的3個最佳時機1、當客戶作出購買你的產品的時候;2、你為客戶做了一些事情,客戶對此表示感謝或讚賞之時;3、你的產品和服務得到客戶認可之時,就可以向顧客提出轉介紹要求。
  • 7個自我介紹的小技巧讓人主動加你微信
    比如微信群加好友時的自我介紹要打消顧慮和表達欣賞。 打消顧慮。創建安全的溝通環境,你可以表明目的,說明身份,提供價值,信任背書等。 加入數字,加入職位,加入擁有的資源。申請中表明自己的實力和合作意向。 1,XXX公司CEO,期待下一步合作。
  • 如何化解培訓課堂上的尷尬瞬間?6個場景,8種方法值得一學!
    6個場景,8個方法,解決課堂尷尬瞬間!場景1 :作為培訓講師,如何面對自己講錯內容的尷尬?方法1:當自己講錯內容,學員當場並未發現的時候,作為講師要找好時間,在本節課程後續的講解中進行糾正前面講錯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