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小丸子,又名「章魚燒」,源自日本大阪地區的著名小吃。如今,在我國許多城市的街頭巷尾也出現了一些小車商販沿街販售,小車前總是圍滿孩子們。但就這麼一枚小小的丸子,體現了日本飲食的特點,食材多樣。在家學做章魚小丸子,依據傳統配方,注意以下幾點就能做出很鮮香的味道。
一,麵糊:正宗章魚小丸子的麵糊除麵粉外應該加山藥粉或山藥泥,就是市面上出售的章魚小丸子配料中也有山藥粉,這應該是章魚燒的一大特點;二,輔料中的海鮮,正宗的當然應該是新鮮章魚,也可以用魷魚、巴梢等代替,只要新鮮,口味沒有太大區別,個人認為魷魚板口感最好;三,要煎成外酥裡嫩的丸子,需要專門的模具;四,調味料:章魚燒本身沒什麼味道,它依靠調味料提味,放上調味料可以豐富丸子風味。
章魚小丸子傳統配方做法很簡單,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先把章魚處理乾淨,然後放沸水裡焯燙40秒左右,撈出切丁
2.將包菜、洋蔥切丁備用 ,量杯裡加入適量低筋麵粉、雞蛋、雞粉、魚露和鹽
3.然後慢慢加入適量水,攪拌至稍稠麵糊
4.把章魚丸子模具加熱,然後刷油
5.鋪上切好的章魚丁、洋蔥丁、包菜丁
6.翻丸子的時候多翻幾次,使得丸子變圓球狀
8.在丸子上再刷一層油,然後適時翻動受熱更均勻
9.待丸子烙成金黃色即可,裝盤再用沙拉醬點綴一下,就可以享用了
小丸子好不好吃,麵糊的水分配比很重要,既不能太濃稠,也不能太稀薄,太濃稠丸子會硬,太稀薄不容易挑圓。這個配方經過了精準稱量,但山藥的不同品種、在不同季節含水量也不一樣,所以還應該根據情況進行微調。最後,加配料的時候別加得太多,不然丸子外觀會很難看,也影響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