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一篇文章《為什麼文藝女青年在人到中年時都走上了靈修之路》備受關注,曾經的女作家衛慧變成了精神導師。面對不少人選擇信佛,走上靈修之路,俠客島編輯劉少華認為人是需要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東西來承載自己。
鳳凰衛視1月12日《鏘鏘三人行》,以下為文字實錄:
竇文濤:《鏘鏘三人行》,咱們王蒙老師,今天我是特別給您請來,我們《鏘鏘三人行》就發現青年才俊,俠客島的寫手,有很多粉絲,才28歲,還是我的小師弟,我是武大的。
劉少華:今天這才算老中青三代了。
竇文濤:對了,我是特別,您看您這是82(歲),82、28,好傢夥。咱們今天來這個老中青三結合了這是,我就覺得你跟格子,他叫司徒格子,筆名,少華,你們的對話肯定很有意思。
王蒙:學習,學習。
竇文濤:一老一少,但是咱們要聊聊文藝女中年。
王蒙:可以。
竇文濤:因為王蒙老師,我先給您念一篇文章的開頭,這標題叫《為什麼文藝女青年在人到中年時都走上了靈修之路》,有一個人,作家衛慧您還記得嗎?
王蒙:我知道。
曾經的叛逆女作家現在變成精神導師
竇文濤:最近成了熱點,就是說久未露面的作家衛慧在一個網絡視頻當中一露面,不少網友驚呼,說天吶,這居然是衛慧。曾經是新新人類代表的衛慧穿了一件深色的棉麻素袍,面相多了幾分中年持重,一改昔日情慾寫作的前衛形象,過去衛慧我們的理解,所謂拿身體寫作。
劉少華:《上海寶貝》。
竇文濤:《上海寶貝》。更關鍵的是,衛慧自述了她近20年的經歷,自稱已經成為目前中國最勤奮的海靈格家排師之一。您知道什麼叫海靈格家排師?
王蒙:不知道。
竇文濤:這是在西方比較有名的這種身心靈吧,您可以這麼理解,就是她就認為你的這個困惑、苦惱等等都跟你整個家族循環著的某種能量流通的平衡有關係。反正,她現在是上了這道了,說她自己的七經八脈都打通了,往日的叛逆女作家如今成了精神導師,衛慧的轉變也並非孤立,當年的文藝女神綿綿、安妮寶貝,一個個都走上了靈修之路,網友的神評是,年輕時浪夠了,脫下舞鞋,穿上僧袍,開始贖罪。格子,你掌握什麼信息?
劉少華:我為了這節目,昨天重看了一遍《上海寶貝》。
竇文濤:年輕人看這個還是火力太旺了。
劉少華:對,我還是把持住了,但是她把這個欲望寫到了幾乎是極致,她同時腳踏兩隻船,一個佔有她的靈魂,一個佔有她的肉體。然後我又在看這個視頻,我就有一種什麼感覺,可能有一種人真的是一種性格極端的,我不能說極端,應該叫黑白分明的性格。就是我在這個欲望這條路上也可以走到極致,我在穿著棉麻布衣服,在度世人這條路上我也可以走到極致。
竇文濤:靈性導師。
劉少華:我覺得這種黑白分明,她年輕的時候可以是光芒四射的白,到她上了歲數之後,她個黑也是蘋果說那個叫比黑更黑,也是發光的一種黑,不一樣。
劉少華:朝陽區的活佛數量多於藏區
竇文濤:你這麼看,那王蒙老師,我得問問您了,您作為一個老共產黨員,這些年特別流行,而且特別是作家圈裡,很多人談這個。就是這個靈修、修行,您怎麼看這事兒?
王蒙:是,我可以說一些我知道的情況,你比如說有一個非常好的作家,也是好的朋友了,就是貴州的何士光先生。他文字寫得非常雅,他有點五四時期的那一批文人寫散文的那種風格。他這30年來吧,他是集中的學佛、信佛,而且他非常誠懇地說,就是他現在在全心全意地等待著自己能及早的死亡,進入另一個世界吧,進入極樂世界吧。而且他還寫了一本書,就是關於他從學佛以後看到一些什麼稀奇古怪的各種事情,包括人的前生,了解了自己的前生,了解了別人的前生。他很深沉,他也不咋呼,幹什麼,這是一種人。但是我知道,他在這幾十年當中,自己經歷過一些感情上的這種波折,這樣一些,或者遇到了某些痛苦。
還有一個就是咱們上次聊過那張鐵林。
竇文濤:坐床。
王蒙:坐床,那個就對我來說就是喜劇性的了。因為那哥們他等於說後來現在這也不提坐床,是不是當了活佛了,還是承認自己不是活佛了,還只是表演一次,這個我就(不得而知)了。
劉少華:後來還出了一個活佛在線查詢系統,專門針對張鐵林這種人。你知道我們朝陽區號稱有30萬人波切。
竇文濤:很多東北口音的。
劉少華:對,很多東北口音,也沒有讀過佛經,我後來想了想,這個是合理的,為什麼?因為我們朝陽區的2015年的GDP是4600多億,而西藏和青海加起來是3400多億,那我們活佛的比例應該是跟GDP成正比的。所以,朝陽區的這個活佛數量是多於藏區的。
竇文濤:他跟經濟發展聯繫起來了。
劉少華:聯繫起來了。
王蒙:我有印象的就是那個女演員,她不是有癌症嗎?
竇文濤:陳曉旭,演林黛玉的。
王蒙:林黛玉的陳曉旭,這個我們當然都非常同情,我覺著不管是什麼原因吧,她自己希望自己在得了重病以後,精神上多一點寄託,這個我就是感覺非常同情,我對她的早逝,我也覺得真是有點悲哀吧。當然,人現在已經。
竇文濤:她就是念佛求生敬祖嘛,甚至聽說是就到最後她就拒絕了醫療了,就是我就念阿彌陀佛。
王蒙:醫療的問題就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她想醫療,但是她所崇拜的一位佛學的大師、法師禁止她去就醫,這個是不是靠譜?您知道這消息嗎?
劉少華:人年輕時易把創作衝動當作創作才華
劉少華:我不知道,但是我特同意您這個看法,就是對個體的選擇我就沒有同情,但是對於群體,比如說文藝女青年一旦到了上了歲數之後,她群體性的選擇靈修這個現象,我覺得是有可批判之處的。
竇文濤:可批判的在哪兒?
劉少華:我覺得人是這樣的,你看假如說這個文藝女青年她19歲能寫出來青春萬歲,那她後來可能就不會走上靈修之路。
竇文濤:她要寫出《上海寶貝》呢?
劉少華:我的意思是說,實際上我們有句話叫做人年輕的時候容易把創作衝動當作創作才華。
王蒙:說得好。
劉少華:就是她實際上後來發現她個體是不能承載她的理想的,於是退而求其次,這個群體是不小的。
竇文濤:王老師對他這個感覺怎麼樣?
王蒙:這個我覺得說得特別好,就是對於有的特別文藝界最多,其實不僅限於文藝界,我可以找出別的界來的。對於有些人來說,他的成功或者失敗,他的命運的正面的發展或者負面的發展都是他自己所理解不了、控制不住的。hold不住他的命運,所以他自個兒這個精神就處在一個無法安放、無法控制的這麼一種狀態。你比如拿衛慧來說,她那個作品當然在咱們國內吧。
竇文濤:當年她火的時候,您是認識她的嗎?
王蒙:我想想,這個人我見過,但是沒有能夠形成交談,她的這個作品裡頭,那個肉慾的那些東西我也沒看,說實在的,我可能從小受家庭教育,不愛看這個。《金瓶梅》這個我都很難耐心看下去。
竇文濤:不是黃色小說的讀者。
王蒙:不是這個,可是她有一句話給我一個印象,她寫的一個小說,寫一個人,寫一個青年,她說你這個人怎麼那麼老氣橫秋,他說我出生那天就退休。這個話有一點分量,不是說她對的有分量,我們現在不是來判斷她的是非,而是這個話我一愣,我一驚。
劉少華:它是有力量的。
王蒙:是不是,我一驚,從出生那天就退休了,這個話說得也很極端,就是我和這個社會沒有關係,我和人與人沒有關係,我和自己的生命沒有關係。
竇文濤:這算不算一點厭世傾向?
劉少華:也不能算。
竇文濤:或者叫虛無主義傾向?
《鏘鏘三人行》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竇文濤[主持人專區]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23:00-23:35
重播時間:周一至周五13:00 周二至周六05:30
想看更多金牌時評、熱點解讀、主播風採、幕後猛料?噓!悄悄加入鳳凰私享會(ID:phtvifeng),讓小鳳君帶您走一走鳳凰衛視的小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