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走上靈修之路 劉少華:人年輕時易將創作衝動當做創作才華

2020-12-16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近日一篇文章《為什麼文藝女青年在人到中年時都走上了靈修之路》備受關注,曾經的女作家衛慧變成了精神導師。面對不少人選擇信佛,走上靈修之路,俠客島編輯劉少華認為人是需要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東西來承載自己。

鳳凰衛視1月12日《鏘鏘三人行》,以下為文字實錄:

竇文濤:《鏘鏘三人行》,咱們王蒙老師,今天我是特別給您請來,我們《鏘鏘三人行》就發現青年才俊,俠客島的寫手,有很多粉絲,才28歲,還是我的小師弟,我是武大的。

劉少華:今天這才算老中青三代了。

竇文濤:對了,我是特別,您看您這是82(歲),82、28,好傢夥。咱們今天來這個老中青三結合了這是,我就覺得你跟格子,他叫司徒格子,筆名,少華,你們的對話肯定很有意思。

王蒙:學習,學習。

竇文濤:一老一少,但是咱們要聊聊文藝女中年。

王蒙:可以。

竇文濤:因為王蒙老師,我先給您念一篇文章的開頭,這標題叫《為什麼文藝女青年在人到中年時都走上了靈修之路》,有一個人,作家衛慧您還記得嗎?

王蒙:我知道。

曾經的叛逆女作家現在變成精神導師

竇文濤:最近成了熱點,就是說久未露面的作家衛慧在一個網絡視頻當中一露面,不少網友驚呼,說天吶,這居然是衛慧。曾經是新新人類代表的衛慧穿了一件深色的棉麻素袍,面相多了幾分中年持重,一改昔日情慾寫作的前衛形象,過去衛慧我們的理解,所謂拿身體寫作。

劉少華:《上海寶貝》。

竇文濤:《上海寶貝》。更關鍵的是,衛慧自述了她近20年的經歷,自稱已經成為目前中國最勤奮的海靈格家排師之一。您知道什麼叫海靈格家排師?

王蒙:不知道。

竇文濤:這是在西方比較有名的這種身心靈吧,您可以這麼理解,就是她就認為你的這個困惑、苦惱等等都跟你整個家族循環著的某種能量流通的平衡有關係。反正,她現在是上了這道了,說她自己的七經八脈都打通了,往日的叛逆女作家如今成了精神導師,衛慧的轉變也並非孤立,當年的文藝女神綿綿、安妮寶貝,一個個都走上了靈修之路,網友的神評是,年輕時浪夠了,脫下舞鞋,穿上僧袍,開始贖罪。格子,你掌握什麼信息?

劉少華:我為了這節目,昨天重看了一遍《上海寶貝》。

竇文濤:年輕人看這個還是火力太旺了。

劉少華:對,我還是把持住了,但是她把這個欲望寫到了幾乎是極致,她同時腳踏兩隻船,一個佔有她的靈魂,一個佔有她的肉體。然後我又在看這個視頻,我就有一種什麼感覺,可能有一種人真的是一種性格極端的,我不能說極端,應該叫黑白分明的性格。就是我在這個欲望這條路上也可以走到極致,我在穿著棉麻布衣服,在度世人這條路上我也可以走到極致。

竇文濤:靈性導師。

劉少華:我覺得這種黑白分明,她年輕的時候可以是光芒四射的白,到她上了歲數之後,她個黑也是蘋果說那個叫比黑更黑,也是發光的一種黑,不一樣。

劉少華:朝陽區的活佛數量多於藏區

竇文濤:你這麼看,那王蒙老師,我得問問您了,您作為一個老共產黨員,這些年特別流行,而且特別是作家圈裡,很多人談這個。就是這個靈修、修行,您怎麼看這事兒?

王蒙:是,我可以說一些我知道的情況,你比如說有一個非常好的作家,也是好的朋友了,就是貴州的何士光先生。他文字寫得非常雅,他有點五四時期的那一批文人寫散文的那種風格。他這30年來吧,他是集中的學佛、信佛,而且他非常誠懇地說,就是他現在在全心全意地等待著自己能及早的死亡,進入另一個世界吧,進入極樂世界吧。而且他還寫了一本書,就是關於他從學佛以後看到一些什麼稀奇古怪的各種事情,包括人的前生,了解了自己的前生,了解了別人的前生。他很深沉,他也不咋呼,幹什麼,這是一種人。但是我知道,他在這幾十年當中,自己經歷過一些感情上的這種波折,這樣一些,或者遇到了某些痛苦。

還有一個就是咱們上次聊過那張鐵林。

竇文濤:坐床。

王蒙:坐床,那個就對我來說就是喜劇性的了。因為那哥們他等於說後來現在這也不提坐床,是不是當了活佛了,還是承認自己不是活佛了,還只是表演一次,這個我就(不得而知)了。

劉少華:後來還出了一個活佛在線查詢系統,專門針對張鐵林這種人。你知道我們朝陽區號稱有30萬人波切。

竇文濤:很多東北口音的。

劉少華:對,很多東北口音,也沒有讀過佛經,我後來想了想,這個是合理的,為什麼?因為我們朝陽區的2015年的GDP是4600多億,而西藏和青海加起來是3400多億,那我們活佛的比例應該是跟GDP成正比的。所以,朝陽區的這個活佛數量是多於藏區的。

竇文濤:他跟經濟發展聯繫起來了。

劉少華:聯繫起來了。

王蒙:我有印象的就是那個女演員,她不是有癌症嗎?

竇文濤:陳曉旭,演林黛玉的。

王蒙:林黛玉的陳曉旭,這個我們當然都非常同情,我覺著不管是什麼原因吧,她自己希望自己在得了重病以後,精神上多一點寄託,這個我就是感覺非常同情,我對她的早逝,我也覺得真是有點悲哀吧。當然,人現在已經。

竇文濤:她就是念佛求生敬祖嘛,甚至聽說是就到最後她就拒絕了醫療了,就是我就念阿彌陀佛。

王蒙:醫療的問題就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她想醫療,但是她所崇拜的一位佛學的大師、法師禁止她去就醫,這個是不是靠譜?您知道這消息嗎?

劉少華:人年輕時易把創作衝動當作創作才華

劉少華:我不知道,但是我特同意您這個看法,就是對個體的選擇我就沒有同情,但是對於群體,比如說文藝女青年一旦到了上了歲數之後,她群體性的選擇靈修這個現象,我覺得是有可批判之處的。

竇文濤:可批判的在哪兒?

劉少華:我覺得人是這樣的,你看假如說這個文藝女青年她19歲能寫出來青春萬歲,那她後來可能就不會走上靈修之路。

竇文濤:她要寫出《上海寶貝》呢?

劉少華:我的意思是說,實際上我們有句話叫做人年輕的時候容易把創作衝動當作創作才華。

王蒙:說得好。

劉少華:就是她實際上後來發現她個體是不能承載她的理想的,於是退而求其次,這個群體是不小的。

竇文濤:王老師對他這個感覺怎麼樣?

王蒙:這個我覺得說得特別好,就是對於有的特別文藝界最多,其實不僅限於文藝界,我可以找出別的界來的。對於有些人來說,他的成功或者失敗,他的命運的正面的發展或者負面的發展都是他自己所理解不了、控制不住的。hold不住他的命運,所以他自個兒這個精神就處在一個無法安放、無法控制的這麼一種狀態。你比如拿衛慧來說,她那個作品當然在咱們國內吧。

竇文濤:當年她火的時候,您是認識她的嗎?

王蒙:我想想,這個人我見過,但是沒有能夠形成交談,她的這個作品裡頭,那個肉慾的那些東西我也沒看,說實在的,我可能從小受家庭教育,不愛看這個。《金瓶梅》這個我都很難耐心看下去。

竇文濤:不是黃色小說的讀者。

王蒙:不是這個,可是她有一句話給我一個印象,她寫的一個小說,寫一個人,寫一個青年,她說你這個人怎麼那麼老氣橫秋,他說我出生那天就退休。這個話有一點分量,不是說她對的有分量,我們現在不是來判斷她的是非,而是這個話我一愣,我一驚。

劉少華:它是有力量的。

王蒙:是不是,我一驚,從出生那天就退休了,這個話說得也很極端,就是我和這個社會沒有關係,我和人與人沒有關係,我和自己的生命沒有關係。

竇文濤:這算不算一點厭世傾向?

劉少華:也不能算。

竇文濤:或者叫虛無主義傾向?

《鏘鏘三人行》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竇文濤[主持人專區]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23:00-23:35

重播時間:周一至周五13:00         周二至周六05:30

想看更多金牌時評、熱點解讀、主播風採、幕後猛料?噓!悄悄加入鳳凰私享會(IDphtvifeng),讓小鳳君帶您走一走鳳凰衛視的小後門。 

相關焦點

  • 就是原創》:專注原創精神,激揚創作才華
    而且他的作品,那首在網絡上被廣為傳唱的《離人愁》也是拼接了許多其他古風音樂的音軌製作而成,其中也模仿抄襲了周杰倫的《煙花易冷》等歌曲。華晨宇說每個音樂人都有自己的音樂理念,但重要的是創新。的確,《這!就是原創》節目所要追求的就是創新,一種原創精神。
  • 獨秀女作家文叢新書發布,廣西女性創作獨放異彩
    當廣西師範大學將廣西師範大學的校友作家命名為獨秀作家時,其實是包含了對卓然獨立天地間的獨秀精神的張揚。今天三本新書的三位獨秀作家,都承載著廣西師範大學或者整個廣西的獨秀精神。張燕玲寫有一篇《耶魯獨秀》的散文,寫的是華裔藝術家林櫻的故事,體現女性自強的精神。其實,張燕玲的散文、她的文學批評和她的編輯事業,都充盈著一種卓然獨立天地間的獨秀精神。
  • 辰東的創作「窘境」,《聖墟》僅是才華倒退的第一步……
    辰東的創作「窘境」,《聖墟》僅是才華倒退的第一步……(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不知不覺,網絡文學已經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也見證過很多大神作家的出場與落幕。但沒過多久,網絡文學的浪潮,又將這位大神作家給淹沒……二十多年的發展進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沒有哪一位大神作家能夠一直火下去!
  • 以於漪等優秀教師事跡為基礎創作 話劇《師者之路》試首演 傳遞...
    《蘇武牧羊》古老又悲傷的旋律觸動著少年丁漣,「強國必先強教」指引她走上教師這條路……昨天,由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創作演出的話劇《師者之路》在馬蘭花劇場試首演。
  • 戴佩妮:是如何走上音樂之路的,其中的艱辛你了解多少?
    戴佩妮:是如何走上音樂之路的,其中的艱辛你了解多少?在娛樂圈子裡面,有很多很優秀的歌手,他們唱歌都十分地好聽,讓人非常羨慕他們的才華,但是有的歌手名氣卻一直都上不去,因為他們有的缺乏了自己的原創,所以在歌壇圈子裡面無奈被淘汰,就比如阿杜這個歌手。
  • UNIQ周藝軒為樂華七子NEXT新專填詞 雋秀文筆再顯創作才華
    今日,樂華七子NEXT的第二張專輯《NEXT TO YOU》暖甜上線,除了「個人單曲量身打造」令粉絲激動不已,UNIQ隊長周藝軒親自為師弟團傾情填詞也引發廣泛熱議,行雲流水的文筆和飽含真情的蜜語再顯周藝軒「創作偶像」嫻熟的文字駕馭能力和卓越的創作才華。
  • 忐忑不安走上創作路 故事痴人寫就《風雲大武漢》
    耳濡目染打基礎  少年懵懂時,方松華經常翻牆逃學,唯一的嗜好就是聽故事——即湖北人說的「日鼓彈琴」,班上連留兩級的「老大哥」是講故事高手,他成了「老大哥」最忠實的聽眾。夏夜,擺竹床陣,老人們愛粗著喉嚨抬槓,激動處就講「往日老子麼樣麼樣」。這些老人年輕時浪跡江湖,叱吒碼頭,講的是真人真事,帶著民間傳奇的靈氣。
  • 文學創作的歲月會是激情燃燒的過程
    我不敢就文學評頭論足,更不敢對文學創作說三道四,但是,我願以一個文化圈內人從愛護文學的角度發表點淺見。曾在工作之餘拜讀了近代名家的一些作品,大凡有影響力的名篇無不是作家在深入生活的基礎上,用凜冽的創作激情來完成的。一個寫作者,在寫作與創作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激情的欲望和衝動,註定是寫不出好作品的。
  • 盤點娛樂圈中創作才華出眾的9大知名音樂人
    在華語歌壇中,有些明星很有才華,特別是創作才華橫溢,真的在大家的心目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得大家的稱讚和喜愛。下面叕哥就跟大家一起分享那些創作才華出眾的音樂人都有誰,看完後歡迎大家留言點評~周杰倫 周杰倫,很多人都認可他在音樂上的才華,沒有人感否定他在樂壇中的影響力,早歌壇被大家認為小天王,而且他在歌壇上的演藝方式可以說突破了以往的限制,開創了一種新的演唱風格,而且大家都很欣賞。
  • 鋼琴詩人蕭邦創作特點及作品
    父親尼古拉·蕭邦是法國人,17歲時去波蘭謀生,他精通法語、德語,通曉會計,會拉小提琴,後來與波蘭貴族尤斯汀娜結婚。全家遷往波蘭首都華沙定居。蕭邦同大部分音樂家一樣很早的時候就顯露出音樂才華,蕭邦6歲開始學習鋼琴,7歲創作了第一首波羅乃茲(g小調),8歲便登臺公開演奏。
  • 印子月創作才華獲肯定 《借過》登各榜單冠亞軍
    繼年初的《你只是不夠愛我》光榮完成使命,成功橫掃各大權威音樂排行榜後,印子月2015年全新主打單曲《借過》登錄各大榜單前三名,這首為湖南衛視熱播劇《旋風少女》所創作的歌曲《借過》以它鮮明的略帶悲傷的態度成為年度最IN的傷感情歌的代表作。
  • 作家徐則臣:他的創作之路就是「北上」之路
    陳玉成說,這四年是一個準確的概念,從2018年出版倒推四年,2014年正是《北上》這本書萌發之時。陳玉成回憶,當時十月文藝出版社剛和徐則臣合作了長篇小說《耶路撒冷》,這本書上市後讀者反響十分強烈,也正是從這次合作開始,讓十月文藝出版社的編輯們感到,徐則臣是一位非常有創作潛力和文學功力的作家。「當時有評論家說他站在『70後』作家的隊首,我覺得這個評價是比較客觀的。」
  • PHenomenon 現象|陳磊——「混知」的創作之路
    點擊量高達3億次 《半小時漫畫》系列銷量超過300萬冊 用歷史漫畫掀起文化熱潮 「二混子」陳磊 「混知」的創作之路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為父親雪冤而創作(圖)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為父親雪冤而創作(圖) 點擊進入>>>   【據新華社維也納10月10日電】獲得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奧地利女作家和詩人埃爾弗裡德
  • 中國女留學生獻計伯明罕「鬥琴」活動 展創作才華
    中國女留學生獻計伯明罕「鬥琴」活動 展創作才華
  • 盤點:十大網絡小說女作家
    所以,綜合評定,筆者也就將唐七公子排在了十大網絡小說女作家的第四名,實至名歸!八月長安第五女作家:八月長安 【排名分析】八月長安,一位有才華而又投身網絡小說創作很早的女作家、清麗,而她的小說卻也如她的作家名字一樣,清麗婉約而又奇崛瑰麗,如《圖騰·火麒麟》《九國夜雪》都是如夢如幻的作品,頗具古風小說的奇特,而其所塑造的人物情節更有網絡小說初現時,幻想文學的那種奇幻之美。
  • 丁薇的旋律創作一如既往的優美和充滿才華
    1998年,為那英創作歌曲《愛要有你才完美》。1999年,推出第二張個人音樂專輯《開始》。2004年,推出第三張個人音樂專輯《親愛的丁薇》。2005年,獲得「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年度最佳女歌手。2007年,推出個人單曲《狗》。。2008年,獲得」第八屆音樂風雲榜「年度最佳唱作人獎 。
  • 「文二代」對談兒童文學創作
    然而成長是無法左右的,才華和天賦同樣無法遮掩。當他(她)們各自在文學的道路上逐漸成熟時,我們才發現,他(她)們背後熟悉的面孔。    本期採訪的秦文君戴縈嫋母女、沈石溪沈悅父子、常新港常笑予父女,均是兒童文學領域卓有成就的作家。
  • 人民文學雜誌社主編:長篇小說創作將迎來豐收
    人民文學雜誌社主編施戰軍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嚴歌苓新作的反響不錯,接下來還有很多重量級作家的作品將面世。「今年不會是長篇小說的小年,目前我們刊登計劃中就有四五篇大作品,值得大家期待。」施戰軍說。    新的一年,作家們將會有怎樣的寫作動態?有什麼作品值得我們期待?南方日報記者採訪了《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和《人民文學》雜誌社副主編寧小齡,了解作家們今年的長篇創作情況。
  • 簡弘亦《音樂公開課》變身講師 即興創作古風編曲大展才華
    與此同時,簡弘亦與作詞人海雷即興創作編曲《年》,富有詩詞韻律的旋律令觀眾陶醉其中,大展音樂才華。簡弘亦唱作乾貨大爆料為學音樂「紙上談琴」簡弘亦出身於音樂世家,因對音樂興趣濃厚,十三歲便開始作曲,創作的第一首歌曲便被香港歌手陳慧琳收錄到專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