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問集》599、書法家解讀《蘭亭序》,符合王羲之的本意嗎?

2020-12-20 一人筆記

原來題目:《蘭亭序》就是隨意瀟灑寫的,書法家對他的筆法章法解讀很多,這符合王羲之的想法嗎?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非常有趣。

【王羲之在寫《蘭亭集序》的時候,肯定沒有想筆法和章法書法方面的問題。正因為王羲之當時的關注點不在書法,才寫出了天下第一行書。真正需要理解的事情: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寫字是肌肉記憶,需要大量的練習的積累。】

如果按照歷代書法家們對《蘭亭集序》的解讀,王羲之自己如果要解讀那肯定比其他人精彩很多。

據說王羲之是在微醺的時候,甚至是有點醉了的時候寫《蘭亭集序》的。《蘭亭集序》不但字好,而且文章內容也好,也是至今流傳的千古美文。

王羲之喝了酒不是那麼清醒的狀態,能夠寫出這麼一篇文章,並且字也寫得這麼好,所以他就是書聖。更不要覺得王羲之書法理論不強,千萬不要以為王羲之如果想要思考想的不夠多。

雖然有些人解釋《蘭亭集序》,看上去非常的誇張,甚至有些詞彙雲裡霧裡的,如果說是「書法方面的乾貨」,沒有人有王羲之的多。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寫字是肌肉記憶,需要大量的練習的積累。就算有點醉,就算腦子在思考寫一篇千古流傳的美文,手部肌肉都能條件反射,「不需要思考」這個字怎麼字,自然而成天下第一行書。

雖然目前我們看不到王羲之的書法評論文章,不過相傳有一些書論和王羲之有關。

現在有些人,非常熱衷尋找歷史遺珍,尋找王羲之所寫的書法相關的著作。

現在有一些人覺得《筆勢論》是王羲之所寫,這個我個人持保留意見。

並且還相傳:他用自己精心創作的《樂毅論》作為範本,又以《筆勢論》作為理論,從理論到實踐兩方面啟發王獻之,引導王獻之學習書法。

還有各種歷史的考據:《筆勢論十二章》原題為《筆陣圖十二章》、王羲之撰。載於唐代韋續《墨藪》。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沒有標明作者,而是說"不知何代所輯"。《四庫全書》沒有指出此文是韋續所輯。孫過庭《書譜》雲"代傳羲之《與子敬筆勢論十章》。

王羲之是書法的寶庫,不少人在書法方面,想要依託王羲之獲得名聲。

【一人有感】

有些人對於王羲之在不那麼清醒的狀態下,寫出《蘭亭集序》理解是片面的,或者說是錯誤的。

因為王羲之有能夠寫出《蘭亭集序》的實力,才有可能在自然狀態下寫出《蘭亭集序》。而不是因為只有自然而發才能寫出《蘭亭集序》,因為有王羲之才有《蘭亭集序》。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寫字是肌肉記憶,理論和實踐同樣重要,書法理論和大量的練習同樣重要。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2020年2月14日。

相關焦點

  • 入木三分的主人公,王羲之是著名的書法家,代表作是《蘭亭集序》
    入木三分,大家都只知道成語,不知這個成語的出處以及主人公,就像很多人知道王羲之,卻不知道他的代表作是什麼,其實入木三分的主人公就是王羲之,而王羲之的代表作是《蘭亭集序》。在古代入木三分多用來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在多用來比喻一個人做人做事分析問題很深刻。入木三分的來源:眾所周知,王羲之是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不僅秀麗,而且字跡非常的蒼勁有力,這在書法界難得一見。
  • 王羲之最有名書法欣賞,《蘭亭序》行雲流水,被稱天下第一行書!
    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我想很多網友會想到書聖王羲之,書聖王羲之的名氣那在中國的書法界非常的大,說到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大家肯定會想到《蘭亭序》,這幅書法作品非常的漂亮,也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因為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所以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呢?
  • 《蘭亭集序》是為誰作的序?
    這時你是否會想到曾經搖頭晃腦全文背誦的那首「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與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這首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就是在這一天誕生的。永和九年,大書法家王羲之和親朋好友在蘭亭玩曲水流觴的遊戲,「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最後,王羲之為集會上的37首詩寫了一篇序文——《蘭亭集序》。在酒酣意暢之時,王羲之提筆在蠶繭紙上一氣呵成,全文總共324字,字字遒勁有力。
  • 王羲之千古名作《蘭亭集序》賞析
    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臨沂),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因王羲之曾任右將軍,世稱「王右軍」、「王會稽」。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書《蘭亭集序》等。
  • 《書法問集》712、古代書法家的字都好在哪裡,比如王羲之?
    在書法圈或者可以說到書法史,質疑王羲之的字好不好這件事,是一個非常錯誤的事情。用網絡用語:我可不是王羲之吹,或者說王羲之盲目的追捧者。關於《蘭亭集序》多麼的好,很多人都論證過,其中不少文章說得非常的誇張。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為何是書聖王羲之寫的一幅草稿作文
    書聖像作為書法界擁有絕對尊崇的地位的書聖王羲之,其經典書法作品《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這篇行書書法草稿作品,被唐代李世民皇帝奉為經典,命大臣以雙鉤法臨摹書本,贈送皇親近臣,以便瞻仰書聖王羲之的書跡風採。而他本人,因對這份書法極其珍愛,居然駕崩後,把這個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作品帶進了自己墳墓。從此,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決然於世,在無人能得觀其真跡之風採。
  • 《書法問集》551、如何學好《蘭亭序》,《蘭亭序》很難學嗎?
    這個真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只能說說學《蘭亭序》比較好的步驟。【學《蘭亭序》千萬不能只臨《蘭亭序》,學《蘭亭序》不是終點,圍繞《蘭亭序》會讓你更了解書法史。】書聖王羲之永遠是書法的中心,不管怎樣都離不開王羲之。
  • 王羲之所有的書法消失?包括《蘭亭集序》,這事竟與他有關?
    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王羲之這個大書法家,為什麼要分兩篇文章來寫王羲之?因為王羲之的書法裡面,有件作品特別被大家推崇的就是《蘭亭集序》,天下第一行書,這需要單獨寫篇文章來表達我對它的喜愛。所以我們把它稱為《蘭亭集序》。蘭亭集其實是一本書,而王羲之寫了這個序,這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蘭亭集序》。《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原文太長,我就不浪費大家時間了。麻煩各位自己百度一下了.)
  • 書聖王羲之的巔峰之作《蘭亭集序》,創作地就在浙江紹興
    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許多人雖然沒見過但也有所耳聞,這是一篇書法巨作,堪稱王羲之的巔峰之作。《蘭亭集序》在書法界的地位無人能及,連後人臨摹的版本都能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內,歷代皇帝對其鍾愛更讓它身價倍增。《蘭亭集序》的創作地,就在浙江紹興一個叫蘭亭的地方。
  • 王羲之《蘭亭序》真跡,集字《智慧楹聯》欣賞,學行書的必修字帖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不是寫了一個字達到登峰造極,而是整篇書法都精彩絕倫。而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真跡是否存在也是一直有很大的爭議。有的人說三藏聖教序,據說是收集了王羲之真跡的字湊成的碑,這個算不算是真跡啊。嚴格說來不算。
  • 《書法問集》732、《蘭亭序》中的「鵝頭點」是怎樣寫出來的?
    提問者還說了一段話:神龍本《蘭亭序》中有一類點劃的寫法很特別,開始以為是無意為之,後來仔細揣摩,發現應該是有意這樣寫的,我姑且將它稱之為「鵝頭點」,這個點感覺不太好寫,請老師幫忙解釋一下,這個點是怎樣寫出來的。我是一人。總有人喜歡發明創造。
  • 書聖-王羲之《蘭亭序》全集--高清單字欣賞系列3-1
    王羲之畫像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晉代書法家,會稽內史王羲之撰寫。蘭亭序集也是歷代書法家臨摹的「範帖」之一,書法愛好者更是對此帖推崇有加,是常用的學習「範帖」。
  • 解讀經典|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高清大圖 賞析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 王羲之《蘭亭序》有多美?放大10倍欣賞,美得不可思議!
    說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每一位網友都會非常的自豪,書法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在我國的古代也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家,在他們的努力下我國的漢字被寫出了藝術美,要問各位書法愛好者最喜歡中國的哪一位書法家
  • 《蘭亭集序》值10億?「天下第一行書」的名頭,毀了王羲之神作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我與《蘭亭集序》的相識,在7年前的高一教室;我對《蘭亭集序》的追慕,卻早已記不得年代了;「書聖」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的盛名,一度讓我錯過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 就不欣賞王羲之的《蘭亭序》?這很正常!
    發幾張高清效果的圖片,讓你看看《蘭亭序》到底有多漂亮!就算從未練過書法的朋友,大概也都聽說過書聖王羲之,也知道「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但是,知道《蘭亭序》並不一定就能真正看懂其「美」在何處,也並不一定能切實感受到《蘭亭序》的藝術魅力。網上隨便曬出幾幅字,評論區總是評點得相當熱鬧,也不管筆法、結構、章法和墨法如何,只看到醜書、俗書和江湖書法的大棒滿天飛。說實話,現在練書法的人越來越少了,真正懂書法的人更不多見。
  • 古代沒有照相機和複印機,馮承素是如何臨摹《蘭亭集序》的?
    這是《書法問集》677篇,原來題目這樣:古代沒有照相機和複印機,馮承素是如何臨摹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我是一人。這個是古代的傳統技法,只不過現在使用不到。【古代有很多傳統技法,馮承素使用的雙鉤描摹「複製」《蘭亭集序》。】書聖王羲之和《蘭亭集序》,可以理解成書法的代筆。說到書法家一般都會想到王羲之,說到帖子一邊都會想到《蘭亭集序》。
  • 珍藏版:深度解讀《蘭亭集序》,並附超清逐行掃描圖
    當然,王羲之被稱之為書聖,《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絕非浪得虛名,這是中國歷代書法藝術所公認的。儘管我們今天看到的《蘭亭集序》是唐馮承素的摹本,但是這絲毫不妨礙他成為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書聖。如今關於王羲之真跡絕跡的言論很流行,個人也比較贊同這一觀點,然而我們可以通過《聖教序碑》揭開他神秘的面紗。說王羲之真跡絕跡人世,但又不見得,畢竟有碑可尋。
  • 3種不一樣的王羲之《蘭亭序》,你喜歡哪一個?
    3種不一樣的王羲之《蘭亭序》,你喜歡哪一個?王羲之《蘭亭序》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一件行書作品,又稱《蘭亭集序》、《臨河序》,是行書成熟的代表作品,被公認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唐太宗李世民對其讚嘆有加,稱其「盡善盡美」。
  • 《蘭亭序》真是王羲之寫的嗎?為何有這麼多人懷疑?
    王羲之被稱為「書聖」,他最負盛名的作品《蘭亭集序》被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但是,《蘭亭集序》卻不斷被懷疑為後人偽作。一個朋友就認為王羲之現存的大部分字帖都是縱勢,但《蘭亭序》是「橫勢」,兩者存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