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題目:《蘭亭序》就是隨意瀟灑寫的,書法家對他的筆法章法解讀很多,這符合王羲之的想法嗎?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非常有趣。
【王羲之在寫《蘭亭集序》的時候,肯定沒有想筆法和章法書法方面的問題。正因為王羲之當時的關注點不在書法,才寫出了天下第一行書。真正需要理解的事情: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寫字是肌肉記憶,需要大量的練習的積累。】
如果按照歷代書法家們對《蘭亭集序》的解讀,王羲之自己如果要解讀那肯定比其他人精彩很多。
據說王羲之是在微醺的時候,甚至是有點醉了的時候寫《蘭亭集序》的。《蘭亭集序》不但字好,而且文章內容也好,也是至今流傳的千古美文。
王羲之喝了酒不是那麼清醒的狀態,能夠寫出這麼一篇文章,並且字也寫得這麼好,所以他就是書聖。更不要覺得王羲之書法理論不強,千萬不要以為王羲之如果想要思考想的不夠多。
雖然有些人解釋《蘭亭集序》,看上去非常的誇張,甚至有些詞彙雲裡霧裡的,如果說是「書法方面的乾貨」,沒有人有王羲之的多。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寫字是肌肉記憶,需要大量的練習的積累。就算有點醉,就算腦子在思考寫一篇千古流傳的美文,手部肌肉都能條件反射,「不需要思考」這個字怎麼字,自然而成天下第一行書。
雖然目前我們看不到王羲之的書法評論文章,不過相傳有一些書論和王羲之有關。
現在有些人,非常熱衷尋找歷史遺珍,尋找王羲之所寫的書法相關的著作。
現在有一些人覺得《筆勢論》是王羲之所寫,這個我個人持保留意見。
並且還相傳:他用自己精心創作的《樂毅論》作為範本,又以《筆勢論》作為理論,從理論到實踐兩方面啟發王獻之,引導王獻之學習書法。
還有各種歷史的考據:《筆勢論十二章》原題為《筆陣圖十二章》、王羲之撰。載於唐代韋續《墨藪》。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沒有標明作者,而是說"不知何代所輯"。《四庫全書》沒有指出此文是韋續所輯。孫過庭《書譜》雲"代傳羲之《與子敬筆勢論十章》。
王羲之是書法的寶庫,不少人在書法方面,想要依託王羲之獲得名聲。
【一人有感】
有些人對於王羲之在不那麼清醒的狀態下,寫出《蘭亭集序》理解是片面的,或者說是錯誤的。
因為王羲之有能夠寫出《蘭亭集序》的實力,才有可能在自然狀態下寫出《蘭亭集序》。而不是因為只有自然而發才能寫出《蘭亭集序》,因為有王羲之才有《蘭亭集序》。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寫字是肌肉記憶,理論和實踐同樣重要,書法理論和大量的練習同樣重要。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2020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