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版:深度解讀《蘭亭集序》,並附超清逐行掃描圖

2021-01-14 網易

2021-01-11 04:42:26 來源: 牛虻

舉報

  原創:首發於牛虻公眾號

  書不師古,野俗一路。泥古不化,邯鄲學步。這是我對中國書法界目前存在問題的總體看法。之前只提出上半句「書不師古,野俗一路」,似乎不是很妥善,因為有網友就會詰難,因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加了後一句「泥古不化,邯鄲學步」。

  

  《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說來有點荒謬,因為留傳下來的只不過是唐馮承素的摹本。但是就這一摹本卻歷來受人追捧,本人也非常喜歡,而且對於書法的愛好也是受到此摹本的啟蒙。記得那是在高一,語文課本插頁上就有此摹本的圖片,而且當時的大學老師也是一個書法愛好者,當我們自習的時候他便一個人在講桌上臨帖,這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當然,王羲之被稱之為書聖,《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絕非浪得虛名,這是中國歷代書法藝術所公認的。儘管我們今天看到的《蘭亭集序》是唐馮承素的摹本,但是這絲毫不妨礙他成為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書聖。如今關於王羲之真跡絕跡的言論很流行,個人也比較贊同這一觀點,然而我們可以通過《聖教序碑》揭開他神秘的面紗。說王羲之真跡絕跡人世,但又不見得,畢竟有碑可尋。

  

  碑拓與真跡雖然有著天壤之別,但是對了解一個書法家的書法藝術而言,絲毫不妨礙。因此,王羲之的書法藝術人世尚存,但是真跡存在的可能性的確微乎其微。

  個人認為,《蘭亭集序》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蘭亭集序》被歷代名家所臨摹,如唐初三大家虞世南、禇遂良、歐陽詢皆臨摹過,後來文徵明、趙孟頫、米芾、王鐸、董其昌等也臨摹過。

  

  其次,《蘭亭集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晉風度」的一個重要表現,是當時人所生活哲理的豁然表達。何為「魏晉風度」呢?

  魏晉風度指的是魏晉時期名士們所具有的那種率直任誕、清俊通脫的行為風格。飲酒、服藥、清談和縱情山水是魏晉時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魏晉風度」這一文學語詞的定性,最早來源於魯迅先生的一篇演講文章《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魯迅先生是這麼來論述的:

  

  

到東晉,風氣變了。社會思想平靜得多,各處都加入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晉末,亂也看慣了,篡也看慣了,文章便更和平。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潛。他的態度是隨便飲酒,乞食,高興的時候就談論和作文章,無尤無怨。所以現在有人稱他為「田園詩人」,是個非常和平的田園詩人。他的態度是不容易學的,他非常之窮,而心裡很平靜。家常無米,就去向人家門口求乞。他窮到有客來見,連鞋也沒有,那客人給他從家丁取鞋給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雖然如此,他卻毫不為意,還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自然狀態,實在不易模仿。他窮到衣服也破爛不堪,而還在東籬下採菊,偶然抬起頭來,悠然的見了南山,這是何等自然。現在有錢的人住在租界,僱花匠種數十盆花,便做詩,叫作「秋日賞菊效陶彭澤體」,自以為合陶淵明的高致,我覺得不大像。

  

  蘭亭集序正是當時社會「魏晉風度」盛行的一個表現,文人騷客齊集一堂,飲酒作詩玄談,最後結束之時大家便邀請王羲之為此次集會作序,並一氣呵成書成《蘭亭集序》。據史書記載,儘管王羲之在酒醒之後也曾多次嘗試書寫《蘭亭集序》,但是都達不到初次《蘭亭集序》的效果。藝術是獨一無二性與偶然性的結合,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融合當時所處的心境與情境。

  再次,《蘭亭集序》是一篇流傳千古的文學佳作,同時也因中國文化文史哲不分家的特性而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尤其文中所表達的人生哲理,不乏佳句頻頻,例如關於形容天氣,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還有關於凡人皆有死的生死觀,皆是流傳千古的名言佳名。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賞析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應該結合《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碑》,《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由唐代弘福寺沙門懷仁從唐內府所藏王羲之墨跡中集字成篇,完美地收錄王羲之行書精華,單字最多,變化最為豐富,歷來學者無不奉為圭皋,可謂學王的寶典。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碑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稱《七佛聖教序》。鹹亨三年(672)建於京城長安弘福寺。《三藏聖教序》是唐太宗為表彰玄奘法師赴西域各國求取佛經,回國後翻譯三藏要籍而寫的。太子李治(高宗)並為附記,諸葛神力勒石,朱靜藏鐫字。碑石高9.4尺,寬4.2尺。共30行,行80餘字不等。現在陝西西安碑林。

  

  通過將唐馮承素摹本的《蘭亭集序》與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碑(《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碑》)的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其中運筆的細節,也可以想像真正的《蘭亭集序》該有多麼迷人!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現存的王羲之《蘭亭集序》是唐代馮承素的摹本,藏於故宮博物院。是歷代臨摹中最接近真跡者,真跡據說被李世民殉葬了,究竟如何我們很難考據了。但是《聖教序》碑是我們可以走近這位書聖的最好實例了。有幸得到唐馮承素摹本《蘭亭集序》超清版,專門逐行進行了掃描,並進行PS處理,分享給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蘭亭集序》說課稿
    在高中學段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文言文的考查一直是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蘭亭集序》不僅是一篇著名的書法作品,同時它所表達的情感主旨在當時具有較強的批判性,不虛無注重當下,曠達的生死觀感動了許多的人。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說課稿以供參考。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蘭亭集序》。
  • 《書法問集》599、書法家解讀《蘭亭序》,符合王羲之的本意嗎?
    原來題目:《蘭亭序》就是隨意瀟灑寫的,書法家對他的筆法章法解讀很多,這符合王羲之的想法嗎?我是一人。這個問題非常有趣。【王羲之在寫《蘭亭集序》的時候,肯定沒有想筆法和章法書法方面的問題。如果按照歷代書法家們對《蘭亭集序》的解讀,王羲之自己如果要解讀那肯定比其他人精彩很多。據說王羲之是在微醺的時候,甚至是有點醉了的時候寫《蘭亭集序》的。《蘭亭集序》不但字好,而且文章內容也好,也是至今流傳的千古美文。
  • 《蘭亭集序》是為誰作的序?
    這時你是否會想到曾經搖頭晃腦全文背誦的那首「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與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這首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就是在這一天誕生的。永和九年,大書法家王羲之和親朋好友在蘭亭玩曲水流觴的遊戲,「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最後,王羲之為集會上的37首詩寫了一篇序文——《蘭亭集序》。在酒酣意暢之時,王羲之提筆在蠶繭紙上一氣呵成,全文總共324字,字字遒勁有力。
  •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角色培養攻略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樣?幻書啟世錄遊戲裡的角色都是以書為原型,而蘭亭集序在遊戲裡也是有。蘭亭集序最大的優勢就是獲取的難度非常低,因此可以說是人手一個。但是這不意味著他的強度就很低,實際上這個角色的強度還是很高的,下面就帶來了他的培養推薦。
  •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培養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值得培養嗎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培養,在幻書啟世錄中有很多幻書,其中蘭亭集序是一個群攻幻書,那麼具體的技能效果是什麼呢,同時值得培養嗎,下面給大家帶來了詳細的攻略內容。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培養方法一覽  幻書啟世錄中蘭亭集序是一位稀有度為SR的幻書角色,玩家可以在通關主線1-5後用古錢幣購買獲得,獲得難度非常低,因此也非常容易培養升格。  前期的蘭亭集序就擁有者遊戲中數一數二的高傷害以及較高的面板數值,同時他還是一位群攻類角色,適用範圍更加廣闊。
  • 語文學科《蘭亭集序》說課稿
    《蘭亭集序》說課稿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這篇序文,文章由敘事而寫景,感物抒懷,從一次普通的遊宴活動談到了作者的生死觀,並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顯得不同凡響。
  • 《〈蘭亭集〉序》的文化內涵
    在《〈蘭亭集〉序》中,文章的大部分篇幅是針對人生、生命和生死大發感慨,這其實是當時士人精神的普遍反映,因而《〈蘭亭集〉序》能夠引起那個時代士人的共鳴。  《〈蘭亭集〉序》一開始寫到聚會的盛況、蘭亭的美景:「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代左右。
  • 命運多舛的《蘭亭集序》
    提到中國書法,王羲之是怎麼著都不會被繞過的一個人,而提到王羲之,《蘭亭集序》則是怎麼著都不會被繞過的一幅作品。《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東晉永和九年「書聖」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名士在蘭亭宴飲之後醉酒寫得。
  • 《蘭亭集序》為什麼是「天下第一行書」?
    比如我知道中國的三大行書分別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寒食帖》,但是為啥是這三個呢?並且這三個各有bug存在,也不完美啊,為啥就成了行書中公認的經典了呢?《蘭亭集序》真跡現在已經失傳了,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都是後人臨摹的版本,各個版本還都不太一樣,就這個條件還被公認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只能說不是作品行不行的問題,是作者王羲之巨大魔力的問題了。
  • 課件 | 《蘭亭集序》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讓學生看圖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既是書中極品,又是文中上品。據歷史記載,唐太宗千方百計搜覓真跡,並日夜賞玩臨摹之,以致形成了宮廷上下競相臨書的盛況。
  •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全面評價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強度如何?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值得培養嗎?接下來和9k9k小編一起來看看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全面評價吧!
  • 《蘭亭集序》流落何方仍成謎 真跡疑在臺灣(圖)
    中新網10月14日電 「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評為天馬行空、遊行自在,堪稱行書第一。只是,其真跡到底流落何方一直是個謎。臺灣媒體消息,當年傳說藏於唐太宗的墓陵的《蘭亭集序》,隨著盜墓者的掠奪,至今下落成謎,不過現在有消息指出,真跡其實就在臺灣。
  • 1666年前的蘭亭雅集上,王羲之根本沒寫《蘭亭序》!
    1 先有《臨河敘》後有《蘭亭序》 蘭亭修禊聚會這篇序的名字,最早是叫《臨河敘》,到了唐朝時,被叫做《蘭亭序》。 《臨河敘》與《蘭亭序》名稱不同,內容也不同。
  • 《蘭亭集序》是怎樣煉成的
    文丨謝石 王羲之偶然書寫《蘭亭集序》的「永和九年」,誰當皇帝,誰做宰相,發生了什麼軍國大事,都早已杳如黃鶴,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夠記起。
  • 深度解析:日本第248個年號「令和」與王羲之《蘭亭集序》的關係
    想像回到當年太宰府賞梅歌詠的時空,觀其展現的情境、意趣的生命美學,顯然是和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宴相契合的。實際的表現又有哪些相似呢?大伴旅人的詩歌情感洋溢,對人、事的詠懷詩是其特色,「令和」所出的《梅花歌·序》就是純粹的漢詩文的作品,其中展現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學(漢文學)的素養和觸發。《梅花歌·序》的創作底本和觸發就是來自於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 古代沒有照相機和複印機,馮承素是如何臨摹《蘭亭集序》的?
    這是《書法問集》677篇,原來題目這樣:古代沒有照相機和複印機,馮承素是如何臨摹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我是一人。這個是古代的傳統技法,只不過現在使用不到。【古代有很多傳統技法,馮承素使用的雙鉤描摹「複製」《蘭亭集序》。】書聖王羲之和《蘭亭集序》,可以理解成書法的代筆。說到書法家一般都會想到王羲之,說到帖子一邊都會想到《蘭亭集序》。
  • 《書法問集》551、如何學好《蘭亭序》,《蘭亭序》很難學嗎?
    這個真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只能說說學《蘭亭序》比較好的步驟。【學《蘭亭序》千萬不能只臨《蘭亭序》,學《蘭亭序》不是終點,圍繞《蘭亭序》會讓你更了解書法史。】書聖王羲之永遠是書法的中心,不管怎樣都離不開王羲之。
  •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序文的寫作特點,掌握「修、期、次、致」等實詞的意義。(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朗讀品味,理清文章的結構思路,感受文章精煉優美、樸素清新的語言;②體會文章敘議結合的藝術特色。
  • 2018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蘭亭集序》
    本文整理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蘭亭集序》。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人事考試網。 點擊查看>>>第十屆中公杯【萬人模考大賽,瓜分3億公考基金】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這篇序文,文章由敘事而寫景,感物抒懷,從一次普通的遊宴活動談到了作者的生死觀,並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
  • 第520季 咖啡課堂:蘭亭集序,又一次「網際網路+語文」嘗試
    三、切入文本剛才我們研究了課文的注釋(1),接下來,我們探討下這篇文章的標題——蘭亭集序。1、標題應該如何停頓?引導學生,再次細讀課文注釋(1),明確」集「的理解,應該是」集會「,而非」文集「。從而進一步引入本文的文體——集序。2、集序是什麼樣的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