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原計劃二三年,唐僧取經為何用了十四年?是任務失敗了嗎?

2020-12-19 符號帝國

取經是有時限的,觀音當初對外的官方宣布一直都是兩三年時間就可以搞定。這句話她不只對唐僧一個人說過。剛剛敲定項目之後,靈山腳下的金頂大仙迫不及待問她:取經這個事要用多少年?心裡有個數到時間我好迎接。菩薩說:大概三兩年吧

《西遊記》第八回「那菩薩到山腳下,有玉真觀金頂大仙在門首接住,讓菩薩喝口茶坐坐。觀音不敢久停,就說:『我現在有要事在身,剛領了如來的法旨,要到東土去找取經人,改天吧。」大仙就問:「改天是哪天?」額,不,大仙就說,取經隊伍幾時能到?菩薩回應「未定,約摸二三年間,應該就可以到了。」

所以當唐王問起的時候,唐僧也說是三年,其實他心裡是有數的,菩薩越是保證他就越是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故而在跟自己長安洪福寺裡的徒弟說起歸期時,他就沒有那麼斬釘截鐵,而是含糊其辭,用了一個非常模糊的說法:「徒弟啊,我這一去,或三二年,或五七年,只要看到山門裡松枝頭向東的時候,我就回來。不然的話,說啥都不好使。

結果這一去,就用了整整十四年,從貞觀十三年一直到二十七年,把個唐僧生生從一個小鮮肉熬到了油膩中年。金頂大仙天天盼月月盼,聽說只有三年,早早就在道觀門口等著,差點沒有變成望夫石。他後來還因為此事跟觀音撒嬌,說好的三年呢?菩薩的三年也太長了吧。

《西遊記》九十八回大仙笑道:「聖僧今年才到,我被觀音菩薩哄了。她十年前領如來金旨,說是向東土尋取經人,原說二三年就到我這兒。我年年等候,渺無消息,沒想到今年才遇見。」這時候如果用一首歌來表達大仙的心情,那一定是歌神張學友的《我等到花兒也謝了》。

那麼菩薩原定三年就能完成的事情,為什麼被生生拖到了十四年?這算不算唐僧師徒任務失敗?當然不是,當初定的三年只是一個草案,後來如來和觀音一細想,都說免費的是最貴的,如果這麼輕易就讓他們取到三藏真經,那豈不是會被人當白菜看待?弄不好會在村頭的廁紙中驚喜地發現我們送的經卷。折騰一次,索性也要聽個響,要保證效果。而且之前的三年太草率了,又沒有特殊的含義和象徵,包裝不夠。而十四年就完全不同了

豬八戒和沙和尚的武器重量都是伍仟零四十八斤,正好是一藏之數,而孫悟空的金箍棒重達一萬五千三百斤,已經超出了三藏之數,這也就意味著為什麼孫悟空會成佛,而他們兩人沒有。所以你看,這些數字都不是瞎想出來的,都是有設定的,十四年就是五千零四十天,再加上八天往返長安與靈山,正好是一藏

《西遊記》九十八回,菩薩對如來道:「弟子當年按照你的意思去東土尋取經人,如今終於抵達靈山,但是用了十四年,共計五千零四十天,還不夠一藏。」於是她就讓四大金剛把正在雲中飛翔的師徒四人又甩回地面,讓他們再徒步一段,用來消耗時間。

也許是為了配合這個打造出來的概念,這時候如來也反水了,給他們的經典也不是像當初所說的三藏真經,而是在三藏裡拼湊出來一藏之數帶回長安。用一藏的時間,換來一藏的經典,這樣看起來就顯得這次活動的整個策劃都很有章法,完美!。但有一個疑問不是當講不當講:如來和觀音真的確定自己不是強迫症嗎?

相關焦點

  •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為什麼只能走路去取經?
    只是捨不得送去,卻叫我等來取……」從長安到靈山的路程總共是十萬八千裡,要完成取經總的來說可以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方式:如來佛、觀音這個級別的神仙直接把經書送到長安,十幾二十分鐘就可以完成任務。第二種方式:孫悟空駕一個筋鬥雲就十萬八千裡,剛好是取經的路程,半小時就可以做到。
  • 耗時三年的取經計劃為什麼要走十四年?觀音安排還是另有它因?
    觀音去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計劃是三年就能完成整個項目,唐僧也給李世民報證,三年之後就會把經書和佛法帶回大唐,但是項目開始之後才發現,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硬生生把三年的工程拖到了十四年之久。師徒四人一直在趕時間,沒有浪費太多的時間,基本上除了吃飯和被妖怪捉,其它時間都用在了趕路上,儘管這樣風雨兼程,還是沒有按時完成取經任務,這事情的起因,也在一位徒弟身上。
  • 《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
    本期話題【《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看過《西遊記》的觀眾心底想必都有一種感慨,那就是唐僧師徒真是真的是多災多難,一路西行誠心求取真經,但是卻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妖怪或者劫難,可以說每一次都驚險萬分,讓人非常心疼。但是觀眾卻也因此有個疑惑,那就是如來佛祖即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
  • 西遊記裡如來給了唐僧這幾件寶貝護身,為何他從來沒有用過?
    西遊記裡的唐僧是一個凡人,說是手無縛雞之力也不為過。那麼唐僧真的就像看上去的那麼弱雞嗎?他真的對妖怪沒有任何反抗能力嗎?當然不是這樣。其實他手裡有好幾件如來給的寶貝,這些寶貝都可以幫助他逃離妖怪的魔爪,保證他的生命安全。但他為何從來都沒有用過呢?
  • 唐僧取經為何必須在5048天完成?這個最神秘的數字有何寓意
    原著第五十一回,孫悟空被青牛精用金剛琢繳去金箍棒,不得已上天求援,神仙們笑他為何對玉帝前倨後恭,他說,我丟了金箍棒,就像丟了魂一樣。這正好印證了這個數字設定的意義。其實,以上這些數字,出現得都不多,而有一個數字,基本是貫穿全書,並且深刻影響著取經小組的走向和命運。它,就是神秘數字5048。
  • 觀音菩薩為何讓沙僧,進入取經團隊,他曾經吃了唐僧九次
    唐僧的前世是金蟬子,關於這個問題已經是不容置疑的了,同時唐僧下凡經歷了十世輪迴,才能修成正果,那為何要來回折騰十次呢?我們看看原著給的答案是什麼?在這之前,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唐僧的前九世都是被沙僧吃掉的,這麼一個十惡不赦的人,為何還讓他進入取經團隊中呢?這不是羊入虎口嗎?
  • 用科學方法計算取經之路!十萬八千裡除了唐僧,其餘幾人都沒走夠
    唐僧經歷了十次的轉世終於在最後一世取得了真經重新返回了西天,要說起前九世為何沒取得真經那就是佛祖對他考驗和他自己在接受懲罰,第十世的時候唐僧在菩薩的點化下收了四位徒弟,而取經團就在收徒中成立了,但是你知道嗎,師徒五人真正走完取經之路全程的只有唐僧一個人,悟空、八戒和沙僧都沒有走夠十萬八千裡
  • java的ThreadLocal使用實踐之唐僧取經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難,終於完成取經任務,修成正果的故事。取經時經過了很多的國家。這個過程用java代碼體現會是什麼樣呢。畫外音:為了截圖不至於太長,注釋使用不太規範有一個唐僧類。唐僧類包含了一個取經的方法。取經的方法調用了另外的拜訪各國的方法。最後調用了一個取經完成的方法。
  • 護送唐僧取經歸來,如來佛祖護法八大金剛,為何不敢降落長安城?
    護送唐僧取經歸來,如來佛祖護法八大金剛,為何不敢降落長安城?靈山傳經大會剛一結束,觀音菩薩向法祖繳了東土尋取經人的金旨後,如來佛祖當即安排八大金剛,護送唐僧師徒回大唐送經。隨後唐僧師徒,跟隨著八大金剛,升起祥雲,返往東土大唐長安城。
  • 沙僧吃了唐僧九次,為何還被觀音召進取經隊伍?你看他師父是誰
    他也是因為有個厲害的師父,所以他在流沙河把唐僧吃掉九次,卻仍能進取經隊伍,最後成為金身羅漢。沙僧,在取經團隊中,實則上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他的臺詞也就那麼幾句。不好了,不好了!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啦;大師兄,二師兄跟師父被妖怪抓走啦;師父,大師兄會來救我們的(意思是他現在也被抓走了)……好傢夥!
  • 沙僧是否吃掉了唐僧前九世?專吃取經人的他為何被觀音選入隊伍?
    因為數字實在是太巧了,唐僧是十世轉世的金蟬子,沙僧剛好吃掉了九位有名的取經人。兩個都是九,難道僅是巧合?說沙僧沒吃唐僧的,有以下幾個理由:1、他是天庭罪臣,唐僧是西天金蟬子,如來和觀音怎會坐視讓他吃?2、他吃掉的人很多,只有九個取經人的頭顱不沉,並沒說這九個取經人就是一個人。
  • 西遊記:唐僧去西天取經,為何不能少孫悟空?這4個原因說出真相
    西遊記:唐僧去西天取經,為何不能少孫悟空?這4個原因說出真相說到西遊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四大名著之一,憑藉著豐富的神話色彩和人物形象被搬上熒幕,深受觀眾的喜愛。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遇到了不少的妖怪,也碰到了不少的困難,基本上每次都多虧了孫悟空才化險為夷。或許很多人覺得,孫悟空很多次遇到妖怪都只會去天庭搬救兵,難道真的是這樣嗎?他就僅僅只是去搬救兵嗎?其實孫悟空真的是取經路上不可少的核心人物,先不說他在取經路上所作出的貢獻,光是他大鬧天宮這件事情,換一種角度來說也有著功勞。
  • 為何觀音找3個犯了天條的人,陪唐僧取經?其中有什麼含義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裡是大偉歷史觀,大偉今天帶你走進:為何觀音找3個犯了天條的人,陪唐僧取經?其中有什麼含義。大家對於《西遊記》這部電視劇應該不陌生,電視劇中師徒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經,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唐僧只是一個人去西天取經,可取經的路太長了,而且路上全部都是妖怪,為了保護唐僧的安全,觀音菩薩為他派送了三個徒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觀音菩薩給唐僧找三個犯了天條的徒弟呢?有專家卻表示你將他們三個人的名字連起來就知道,那麼這三個人的名字代表什麼呢?
  • 易經:七日來復,唐僧送經時間為何必須是8天?看觀音菩薩怎麼說
    金頂大仙聽說觀音菩薩要到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對三界的取經工程,也表現出了一定的熱情和關心。在向觀音菩薩獻過茶後,金頂大仙問菩薩:取經人大約什麼時候能到?觀音菩薩答:大約估計二三年時間,或許能到此。通讀四大名著《西遊記》,我們知道,最終唐僧取經前前後後的時間,一共是14載春夏秋冬,並非觀音菩薩所說的「二三年間」。有讀者在讀到此處時,心生過疑問,觀音菩薩對金頂大仙所說的時間,為何與實際取經時間,相差了一大截,會不會是觀音菩薩在有意隱瞞取經時間?
  • 馱著唐僧的白馬明明是龍變的,為何從不參加戰鬥?
    「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裡……」這首《西遊記》動畫的片尾曲的歌詞,無意中道出一個事實——白龍馬雖然是唐僧取經團隊中的一員,卻幾乎全程沒參加過戰鬥。不是馱著唐僧走路,就是坐下就地吃瓜。好歹也是一條白龍變的馬,他為何從不參加戰鬥?
  • 孫悟空為何不背著唐僧直接飛去大雷音寺 原因很簡單根本背不動
    看《西遊記》大家都知道唐僧去西天取經,就是去西天靈山大雷音寺見如來佛祖。在原著《西遊記》中唐僧去西天取經,一共花了十四年,走了十萬八千裡路。說到十萬八千裡大家是不是很熟悉?還記得孫悟空和如來佛祖打賭的事嗎?
  • 他是鳥修的菩薩,飛的比孫悟空快,給取經造麻煩,唐僧卻感謝萬分
    他是鳥修的菩薩,飛的比孫悟空快,給取經造麻煩,唐僧卻感謝萬分   那麼,取經路上哪一難最特別呢?他是鳥修的菩薩,飛的比孫悟空快,給取經製造麻煩,唐僧卻感謝萬分!   看到這,很多人都會說,飛得比孫悟空快,豈不是金翅大鵬麼?
  • 孫悟空為何是唐僧的大徒弟,豬八戒和沙僧也不差,答案在如來身上
    孫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已經是人盡皆知,但是凡事都有原因的,唐僧為何偏偏選擇孫悟空呢?豬八戒和沙僧也同樣優秀啊!聲明一下,這裡沒有說反話。上面說的兩個原因,充分的證明孫悟空沒有資格當唐僧的大徒弟。說到沒有資格,有人就反對了,因為孫悟空在取經路上付出了很多,比如:化齋、除妖、探路、借宿。這些亂七八糟跑腿的活都是孫悟空幹的,他還沒有資格做大師兄嗎?
  • 一則唐僧取經的寓言故事
    唐僧玄奘前往西天取經時所騎的白馬,只是長安城一家磨坊裡的普通白馬。這匹馬並沒有什麼出眾之處,只不過一生下來就在磨坊裡工作,吃苦耐勞,從不搗亂。    玄奘看中的就是它忠實可靠。待唐僧返回東土大唐,這匹馬也成了取經功臣,被譽為「大唐第一名馬」。    白馬衣錦還鄉,到昔日的磨坊看望老朋友。一大群驢子和老馬圍著白馬,聽白馬講取經途中的見聞以及今日的榮耀,大家稱羨不已。
  • 唐僧為什麼一定要去西天取經? 取來經幹什麼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僧為什麼一定要去西天取經? 取來經幹什麼用?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取經的故事。那麼,唐僧為什麼要取經?取的是什麼經?取來經幹什麼用?這些曾是兒時看《西遊記》時留下的種種疑問。 唐僧到如來佛那兒,當然取的是佛經,這個應該很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