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比做英語閱讀還難

2020-08-19 悅創之行

浙江卷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們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

2020年高考第一篇滿分作文終於出爐了,這篇滿分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寫,題目為《生活在樹上》。但是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還有閱卷老師直言不建議學生模仿,咋回事?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陳建新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為什麼不同老師打分差距那麼大?

生活在樹上全文

陳建新教授點評原文,學術化的問題

網友也參與了劇烈的討論

以上為一些網絡上的截圖,

「《生活在樹上》關於滿分作文,全文通讀幾次後,我的感受,真正的好文章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用最簡單的詞彙表達出最深的含義。華麗的辭藻堆砌,生僻字,大量的名人名言,晦澀難懂的語句,未免只剩下深度和賣弄。古往今來,但凡大家的作品讀起來都是簡明扼要,給人以舒適感。歐陽修,「逸馬殺犬於道」的典故正適用駁回這篇滿分作文,當然對於一個高三的考生能寫出如此深度文章,值得高分鼓勵,但不應滿分昭告天下,更不應該標榜。」

這是一位網友在微博上的留言,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如何寫出一篇高考滿分作文,首先要避免套路化,我認為,高考作文的寫作,是我手寫我心,寫我的生活、寫我的見解、寫我的見聞、寫我的思想,所以這些東西就不可能通過一個套路來完成,開頭幾句話、中間怎麼寫、結尾幾句話來寫,我不贊成。另外據我了解,所有套路性作文、模式化的作文在高考當中也不會得很高的分,基本上都是在標準分上下左右。而浙江考生這寫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沒有一點的套路,可見其紮實的文學功底。

今天的寫作還應該需要套路嗎?

討論高考作文問題,要跳出日常話語的「寫作」視域,深入把握「作文」和「高考作文」的特殊性 ,在此基礎上,理解好高考作文中的「怎麼寫」這一中心問題。

技術是一切達成目的的有效路徑,而「怎麼寫」的問題正是「技術」的內涵所指。決勝高考作文,關鍵在於製造出比較優勢,對此,高考作文中的技術存有三大實踐旨趣,即操作性、實效性和傳遞性。

在這一點上了,《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確實有些難懂,沒有達到真正的「技巧」運用。

相關焦點

  • 《生活在樹上》,讀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想到的幾個問題
    近日,2020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全網關注。據說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後面兩位給了55分的高分,而最終作文審查組卻判為了滿分。引起廣泛爭議的原因是:文章用詞生僻,長句疊加,表達晦澀複雜,給大部分具正常理解水平的網友帶來不小的閱讀障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你看得懂嗎?
    文章歸根結底是用來讀的,不是用來製造閱讀障礙的。全文1782字,閱讀約需3.5分鐘 文/子兮(媒體人)編輯 狄宣亞 實習生 歐陽鑫 校對 吳興發▲滿分作文截圖。浙江某考生的一篇高考作文因為被打了滿分而引起熱議,題目是《生活在樹上》。只要掃一眼,就能發現這篇作文的「吸睛」之處。
  • 對不起,原諒我讀不懂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衝上了熱搜。關於它的爭議很多。有人認為此篇作文晦澀難懂不知所云,純屬炫技,也有人認為它深奧有哲理,文學素養高。當然,這樣的文字,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說明我們的閱卷老師還是能識別作文的好壞的。作文審查組老師認真細讀這篇作文,一致給出高評。我們認為,把此文打成滿分,不僅是給予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數,也是展現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準。
  • 讀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有感
    高考剛過,最近關於高考最熱門話題的非浙江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莫屬,我經過幾天關於相關話題的名家點評、網友答覆、白話解釋等等的閱讀,對此想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整編文章怎麼看都是一種感覺—故弄玄虛,請原諒我的文學水平差,文中大量的生僻字及引證一個都不懂,還需要看網友的白話解釋才勉強理解,所以對於這篇文章拿到滿分,我覺得不太合適。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是好文章還是當代八股文?
    按說,我沒有資格來評判這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作為一位理工女,文學渣渣,文學名著《尤利西斯》翻過3遍,每遍閱讀不超過100頁,讀不下去。我還是一位哲學渣渣,買了幾十本哲學書籍附庸風雅,叔本華、康德、馬克思的文章也是翻了又翻,沒一本看完。這篇滿分作文,既有哲學,又有文學。
  • 今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的爭鳴
    隨著2020年高考結束,浙江省今年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了大家的廣泛爭議。有的人說:滿篇都是中國字可我讀不明白什麼意思。有的人說:像做英語閱讀題。怎樣的作文會讓中國人也感覺晦澀難懂呢?一起來讀一讀。
  • 請放過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沒有錯
    ​由於今年浙江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文字晦澀難懂、內容高深莫測,引發群眾熱烈爭議。本以為周期過後爭議便歸於平靜,很難想像一篇作文持續發酵如此之久,甚至引發內幕話題,可謂甚囂塵上。背後的閱卷組組長陳建新,也被捲入輿論,而《生活在樹上》這篇文章,又接續被處心積慮的「圍攻」,日甚一日,這種無節制的吵鬧,令人精神疲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陳大組長的「狐狸尾巴」
    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了巨大爭議,很多人把矛頭對準了「浙江一考生」。雖然這位考生的作文並不完美,的確不應該獲得滿分。客觀上這位考生確實受益了,但責任不在他,不應該把批評對準他一個人。這樣一篇在閱卷之初,在閱卷老師之間就有分歧的作文,為什麼最後居然得到了滿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我的一些思考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對浙江的一份高考滿分作文議論紛紛,表揚的有,批評的也有。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我也懷著好奇心看了這篇文章,頭天晚上看了3遍,第二天早起坐車的時候看了2遍。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公布,《生活在樹上》給我們的哪些教育啟示?
    8月2日,&34;發布文章《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系列文章第一篇,讓浙江省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作文成為了全網熱點。作為高考分值最高的題,每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都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並湧現出不少才華橫溢的文章。在我看來,今年的這篇《生活在樹上》是完全能夠配得上滿分的評分的。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高深還是晦澀?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了,這篇作文得分曲折,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是不是對這篇滿分作文好奇了?一起來閱讀:)浙江卷2020作文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馬伯庸:辭不配位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馬伯庸:辭不配位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關於浙江高考滿分範文《生活在樹上》的三個問題,真的恰如其分?
    &34;如果不查字典,這些字你能準確讀出來嗎?&34;如果不百度,這些人你知道幹嘛的嗎?&34;如果不是學術圈的,這些話你可以理解嗎?上述這些不是編的,而是出自一篇浙江高考滿分範文——《生活在樹上》。由於使用了大量生僻字、冷門典故以及學術性用語,令文章艱深晦澀,引發全網熱議。
  • 一個以往高考作文滿分者談今年浙江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舢人/2020.08.15《生活在樹上》作為一篇考場作文,能否給滿分近來引起很大爭議。我先亮下自己的觀點,按我看,非但要給滿分,如果允許的話還要再附加二十分。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福建省高考作文滿分獲得者,當年的作文題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成績還未公布時,我便從貼在學校公告欄上的《高考通訊》報上看到了我的高考作文,後來登在《福建青年》雜誌上,後面還配有了評卷老師的點評文章。之後又收進了《全國高考優秀作文選評》。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網友熱議:你覺得該得滿分嗎
    我們先來看一段文字,大家看看能不能一口氣讀下來:「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你看得懂嗎?
    浙江某考生的一篇高考課文因為被打了滿分而導致熱議,問題是《生活在樹上》。 只要掃一眼,就能發明這篇課文的「吸睛」的地方。海德格爾、嚆矢、「樹上的男爵」、達達主張、試驗場域……數不盡的名士名言和典故,並且多數是僻靜生澀的,特別是對高中生來說。
  • 教學月刊披露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後又刪文,具體詳情是...
    這2天,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簡評:「生活在哪一棵樹上」一
    浙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似乎真的已經快要」成為一個事件了。全民上樹,我說的是真的。原先搬了板凳,炒了瓜子和朋友們就此閒扯看戲,不成想五顏六色的人爬滿五顏六色的樹。  如果《樹》文可以成為一個話題的話,那麼這次的《樹》文事件是一個大話題。高考,幾乎與每個人切身相關,中文寫作,似乎誰都有話可講,圍著觀和圍著說也有理由。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爭議
    今天看到這樣一個視頻,裡面的男子稱自己是教師,並且是哲學系的,他說自己看不懂《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並問了自己文學系的同學,其同學說也看不懂,這件事引起了我的興趣。,並且還有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的點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