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也緊急 防治需持之以恆

2020-12-2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慢性病也緊急 防治需持之以恆


  慢性病是指長期積累形成的不具備傳染性的疾病,它「潛伏期」較長,得病時間不確定,主要包括四大類:高血壓、血脂異常、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胃癌、肺癌、肝癌等惡性病質慢性病;慢阻肺、肺氣腫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大多數慢性病在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可以用『悄無聲息』來形容,當它被發現時,可能早已經歷了幾十年的『壯大』。慢性病的急性發作也是如此,它的突然出現絕不等於突然形成。」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二病區副主任劉芳說,以國人死亡的「第一元兇」心腦血管病為例,患者一般在青壯年時期就已出現斑塊徵兆,經過二三十年的「加碼」,血管逐漸變窄,此時可能出現胸悶氣短、頭暈乏力等症狀,但許多人不會太較真,直至狹窄到一定程度,出現嚴重症狀,甚至心肌梗死、腦梗死,人們才如臨大敵。積害難返,在對抗慢性病的道路上,任何一點疏忽、懈怠、任性,都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志興說,慢性病由於病程長、遷延不愈,很容易給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傷害。例如,肢體活動受限、失眠、語言不利,臟器功能進行性受損或失能,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進而產生悲觀、抑鬱等情緒,嚴重時還會反過來影響慢性病的治療。例如,糖尿病患者抑鬱症的患病率就是普通人的3~5倍。

  除了身心「遭罪」,慢性病還給患者及其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我國慢性病具有「患病人數多、醫療成本高、患病時間長、服務需求大」的特點,需要投入大量的照護成本、醫療保險成本等,慢性病正在成為拖累中國社會和家庭的最大公共衛生問題。

  持之以恆,以慢治慢

  不同於來得快、去得快的急性病,慢性病不能自愈,也幾乎不能治癒,這決定了其防治是一場「持久戰」。專家們表示,如果能夠及早將慢性病提高到「重大疾病」的級別去對待,認清它、降服它,慢性病就沒那麼可怕。對於健康人群來說,要持之以恆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讓疾病發生;患上慢性病的人,除了要遵醫囑治療外,也要嚴格管理自己,儘可能讓健康狀況維持在基本正常狀態,不讓疾病發展。

  戒菸戒酒全球每年有超過700萬人死於菸草,死亡原因中,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大約各佔1/3。過量飲酒是肝癌、高血壓、出血性腦卒中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中國是飲酒大國,飲酒過量引起的相關疾病逐年走高,不容小視。建議戒菸戒酒,同時倡導無煙無酒的健康文化觀,不將菸酒作為社交「敲門磚」。

  合理飲食食鹽攝入過量會引起血壓升高,並增加胃病、骨質疏鬆、肥胖等疾病風險。我國居民平均每天用鹽10.5克,大大超出世界衛生組給出的每天不超過5克的推薦量。高糖高脂飲食會引起內分泌問題,造成超重和肥胖,進而增加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風險。建議少吃鹹菜、臘肉等醃製食品,做菜時使用定量鹽勺,減少豆瓣醬、味精、雞精的使用;烹飪時儘可能選擇不用或少用油的方式,如蒸、煮、燉、燜、涼拌等;三餐要規律,不暴飲暴食,少喝含糖飲料,多吃新鮮蔬果。

  勤於鍛鍊近30年來,不論是職業上的體力活動,還是家務勞動,國人活動量都明顯下降,攝入的熱量「無處施展」,便容易造成肥胖,誘發慢性病。建議適當增加運動量,保持健康體重,不過,運動類型、運動量和頻率因人、因病、因時而異,最好在醫生指導下制訂個性化運動方案。

  定期體檢  「健康中國行動」提倡居民定期進行健康體檢,以強化慢性病早期發現。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監測血壓;40歲以下人群每2~5年檢測1次血脂,40歲及以上人群至少每年檢測1次血脂,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個月檢測1次血脂;40歲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檢測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個月檢測1次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必要時查糖化血紅蛋白。

  放平心態心理健康是降低慢性病風險因素的重要環節,因此日常要保持良好睡眠和愉悅心情。慢性病患者更要放平心態,慢性病雖是「終身病」,但只要將指標維持在一定範圍內,患者就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徐文婷

(文章來源:揭陽日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專家:慢性病防治需創新形式多方協作破局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人民群眾慢性病疾病負擔日益沉重,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慢性病防治工作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由《健康報》社主辦的「中國慢病防治與保險保障座談會」上,與會專家探討了強化慢病管理的路徑,展望了以預防為主多層次保險保障體系的創新創立,對進一步統籌社會、行業和個人三個層面,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慢病防治與健康促進的行業發展格局做出了深入分析。
  • 《連雲港市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防治行動...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意見,2018年1月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印發江蘇省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防治工作規劃的通知》(蘇政辦發〔2018〕3號)。為推進健康連雲港建設,結合我市實際,制定連雲港市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防治行動計劃。
  • 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建設項目啟動
    金羊網訊 記者黃珏報導:6月27日,總投資近10億元的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珠海市第三人民醫院)建設項目在南屏正式啟動。該項目的建成將填補珠海公立精神病院和職業病防治院的空白,完善慢性病防治體系 ,健全公共衛生防控體系,促進珠海衛生健康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 福樂雲:用科技服務健康,讓慢性病防治"智能化"
    現在社會的快節奏生活與各種壓力,以及我國邁入重度老齡化社會,導致慢性病患者越來越多,慢性病患者管理問題也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鴻坤·金融谷入園企業-北京福樂雲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樂雲)結合臨床現狀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握,自主研發出的智能藥盒解決方案,通過"網際網路+"智能藥盒, 建立提升家庭醫生與患者間的有效連接,提高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
  • 關於印發南京市2018—2025年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等疾病防治工作...
    統籌各方資源,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全民參與的慢性病綜合防治機制,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調動社會和個人參與防治的積極性,營造有利於慢性病綜合防治的社會氛圍。堅持防治並舉。加強行為和環境危險因素控制,強化慢性病早期篩查和早期發現,推動由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變。加強醫防協同,堅持中西醫並重,為群眾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等一體化的慢性病防治服務。
  • 2020廣東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事業單位招聘高校應屆畢業生資格...
    (二)地點: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紫荊部(地址:珠海市香洲區沿河東路200號)行政樓6樓會議室。(三)審核對象。(二)地點: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紫荊部(地址:珠海市香洲區沿河東路200號)門診樓4樓會議室。(二)面試要求。面試(滿分100分,合格線60分)採取結構化面試方式進行,主要測試考生綜合分析、組織協調及應變等能力。
  • 福樂雲:用科技服務健康,讓慢性病防治「智能化」
    現在社會的快節奏生活與各種壓力,以及我國邁入重度老齡化社會,導致慢性病患者越來越多,慢性病患者管理問題也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慢性病已成為危害中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健康中國行動也把慢性病防治上升為國家戰略。「健康中國,慢病為重。智能藥盒解決方案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劉總了解國內慢性病的現狀後,激發了他的研發新方向,也成為了他研發自己產品的動力源泉。
  • 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殘疾等級評定工作安排
    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殘疾等級評定工作安排 2020-07-09 2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廣東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招聘59人公告
    各招聘崗位人數、對象及具體資格條件詳見《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2019年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博士學位人員招聘崗位表》(附件1)、《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面向2019年應屆畢業生公開招聘崗位表》(附件2);專業名稱及代碼參照《廣東省2019年考試錄用公務員專業參考目錄》(附件3)執行。2019年應屆畢業生報考不受年齡條件限制。社會人員工作經歷年限計算截止到報名當月。
  • 關於(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全自動血球、凝血分析儀採購項目)的...
    廣東採聯採購招標有限公司受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委託,於2015年8月7日就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全自動血球、凝血分析儀採購項目(項目編號:0851-1561ZH01CL56)採用競爭性談判進行採購。
  • ...廳關於印發江蘇省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
    ,並注重發揮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的典型引領作用,提升慢性病防治水平。二級以上醫院要配備專業人員,履行公共衛生職責,做好慢性病防控工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根據工作實際,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和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滿足慢性病防治需求。2.構建慢性病防治結合長效工作機制。堅持防治結合,強化醫防協作,推進慢性病防、治、管整體融合發展。
  • 近九成死亡人數源於慢性病,健康中國行動將對慢性病發起總攻
    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我們也叫「非傳染性疾病」),以此為代表的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已經佔到了總死亡人數的88%,由此導致的疾病負擔佔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嚴重危害人民健康。
  • 社保局緊急公告!2021年慢性病補助政策,有很多病是可以報銷的
    慢性病是指不會傳染、長期累積的疾病,慢性病具有醫療費用昂貴、危害巨大等特點。所以醫療保險對慢性病提供一定的補助。有哪些慢性病可以獲得補助?2020年慢性病補助政策有哪些?本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1.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起慢性病付標準為200元。定點專科醫院中的一級醫院慢性病起付標準為200元,二級醫院起慢性病付標準為400元。在起付標準以上、門診慢性病年度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醫療費用按比例報銷,門診統籌基金支付50%。
  • 糖尿病防治,基層醫療機構該怎麼做?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作為糖尿病防治的一線陣地,做好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應充分發揮健康守門員的作用,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加強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 (一)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
  • 椒江首次開展大規模主要慢性病調查
    「從此次高血壓、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基線調查情況來看,發現數量不少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農村居民健康保健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6月7日,剛剛完成椒江區前所街道下徐村主要慢性病基線調查的該街道衛生院副院長金仁健說。  連日來,前所街道衛生院14名臨床醫生業務骨幹下到轄區內各村,對轄區內35歲以上常住人口進行主要慢性病基線調查,調查樣本量達30165人。
  • 福州2018年慢性病佔總死亡數83.40%
    福州市政府2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福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陸涵在發布會上披露了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情況。陸涵說,福州市居民自我保健意識不強,重醫輕防現象仍然比較突出,慢性病發病、患病和死亡人數不斷增多,2015年至2018年福州市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已經佔到總死亡人數的80%以上。
  • 國辦:到2025年,慢性病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中新網2月14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今日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慢性病防控環境顯著改善,到2025年,慢性病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規劃提出,完善城鄉居民醫保門診統籌等相關政策,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慢性病患者按人頭打包付費。
  • 墊江:做好農普工作,還需持之以恆
    做好農普工作,還需持之以恆。目前,更要嚴把數據質量關、數量關,在清查摸底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核實農戶、規模農戶及農業經營單位的數量,檢查各個普查小區地圖的繪製情況以及清查摸底底冊的編制情況等,篩選入戶普查登記對象。同時,要在紙質報表收集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確認是否存在奇異值、差異值的普查報表,確保全國第三次農業普查工作保質保量完成。
  • 市級專家組複評我縣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工作
    本網訊(記者 彭少)12月9日,市委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唐文革、市衛生健康委疾控處副處長楊天蓉、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長丁賢彬等人組成專家組,對我縣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工作進行複評。副縣長冉雪梅參加複評會議。
  • 河西獲評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以示範區建設工作為契機,河西區著力構建與轄區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整合型慢性病綜合防控體系,實現了以衛健系統為核心、各委辦局為支撐、各社區為網底的慢性病綜合防控格局,建立了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機制,推進慢性病防、治、管整體融合發展,為社區居民提供更為優質的慢性病防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