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電小泥鰍
關於「成長比成才更重要」系列故事訪談
活動之教師篇第8稿
(聲明:本次訪談內容旨在作為大學生的學習交流使用)
桂電小泥鰍曾從事輔導員工作四年,也是他人生最精彩的四年,最難忘的四年。一直以來,他非常關注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如今他也在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本次訪談活動方案設想源於他當初的初心,訪談目的是想通過前輩們的經驗或人生感悟來幫助當代的大學生,讓他們少走彎路,讓他們在青春最美好的大學生活中更好地成長起來,也為促進母校的更好的發展提供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①暱稱:bluebowz
②畢業院校:臺灣海洋大學
③畢業時間:本科生,1996屆,離開學校已20年
④個人愛好:旅遊,交朋友,吃美食,看電影,唱歌,閱讀,馬拉松
⑤現單位以及從事行業: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商學院教師
⑥小泥鰍補充:受疫情影響,我在訪談柴老師的時候,他還在臺灣,這次我作為樓棟的樓層長志願者,多次聯繫他確認信息,他總是很客氣、耐心地回復我需要的信息。從某方面看來,我覺得柴老師的課堂一定是有趣的,充滿智慧的。
大學生活讓您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哪些? 以及自己覺得在大學裡有什麼遺憾?
參加很多社團,躺在堤上看星星,聽海聲,夜遊近晚上12點趕女生宿舍門禁送女同學回宿舍。
遺憾課業沒有兼顧,掛了一堆課。
同時玩五個社團,交往幾個至今能真誠相待的朋友,辦了許多活動,參加合唱比賽。
如果能重返大學生活,覺得自己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做法?
會更珍惜時間,事情有所取捨,兼顧課業,多跟家人聯繫相處。
學校教會給我們的哪些專業技能到了社會還是非常有效,應該怎麼去獲取。另外目前社會或者行業發展的新動向是什麼,學生應該怎麼去了解學習?
英文跟專業思維(工科,理性決策跟分析),多交朋友,多思考,多溝通交流,上課認真聽課專業學習,下課用力體驗人生百態。
創新差異化,先有一顆包容廣納的心,多聽,多看,多做,多思考,透過不同管通(網絡,生活,學校,企業,家庭),多吸收學習體驗。
就業輔導老師,還有自稱有躁鬱症的老師。讓我知道大學學習不是只有專業學習,還有社會學習。學業,人際,感情,未來規劃都需要學習跟體驗。
我們的學生缺乏哪些公司非常看重的素質,或出到社會之後很有用的通用技能,學生應該怎麼去獲取?
創新思維,溝通,實踐,責任心。
多接觸不同人事物,團隊合作(要有導師指引)。
斜槓青年,拿破崙不是敗在滑鐵盧戰役而是金融戰爭,少有人走的路。
我的大學是臺灣海洋大學,專業是機械系,滿意也認可,就是專業不是我自己要的。
狀態滿意,未來期待能好好鍛鍊身體,回去玩吉他,好好做研究跟教學,學生能學有所得,活有所長。
請同學好好珍惜大學時光,多廣泛學習,多交朋友,愛國,愛社會;愛校,愛家庭;愛人,愛自己。
來稿郵箱(2207320095@qq.com VX:601792659),歡迎留言區暢所欲言,告訴他,你最真實的想法!
【小泥鰍訪談錄】王晨:初心不改,與愛同行
【小泥鰍訪談錄】孔祥彬:讓自己奔跑起來
【小泥鰍訪談錄】範靜波:相互吹捧,共同提高
【小泥鰍訪談錄】劉燦:堅守職業理想,培育更多時代新人
【小泥鰍訪談錄】朱應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