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暴躁不聽話?弄清背後的原因,一招「低聲教育」輕鬆解決

2020-10-06 CiCi媽媽說育兒

莉莉(化名)的孩子2歲了,每天的日常就是動不動就哭、發脾氣摔東西、甚至有時候還打人。面對自家孩子的暴脾氣,莉莉也是操碎了心:一是覺得孩子脾氣不好影響日後的社會交際能力;二是擔心孩子這樣的暴脾氣影響未來的人生發展。

大道理都講爛了、各種方法也用上了,感覺都不太好使,孩子該來脾氣的時候仍然還是一發不可收拾。深感自己教育失敗的莉莉把孩子脾氣不好的原因都歸根於「孩子天生脾氣差、不好教育」,事實真是如此嗎?孩子出現脾氣不好,家長首先要反思背後的原因,再找出合適的應對方法才有效。

孩子脾氣暴躁不聽話?弄清背後的原因

每個人都有脾氣,孩子更是如此。在受到各種情緒的影響時,孩子會通過他們的方法來發洩情緒。有些孩子發脾氣的方法比較溫和,有些孩子發脾氣的方法卻比較暴躁。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脾氣暴躁不聽話呢?一般有這幾個原因。

家庭影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受家庭的影響(比如家裡父母的脾氣不好,經常吵架、打架或總是對孩子大吼大叫、打罵孩子),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也會耳濡目染變得性格脾氣暴躁。家長錯誤的示範作用,會讓孩子喜歡通過發脾氣來解決問題,再加之缺乏引導,孩子的脾氣就會愈演愈烈。

0~3歲的孩子不懂得如何表達情緒

1歲左右的孩子探索好奇心較強,總是什麼都想摸一摸、拿一拿,這時家長出於保護會阻止孩子的好奇心,引發孩子情緒不滿。

2歲左右的孩子在嘗試自己去探索時總會出現「事與願違」的結果,從而引發孩子的急躁情緒。

3歲左右的孩子缺乏健全的語言表達能力,當他們的想法意願受到阻擾時,也會出現哭鬧發脾氣的情況。

處於叛逆期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會發生在孩子2~4歲左右;

第二個叛逆期會發生在7~9歲之間;

第三個是青春叛逆期(一般在孩子10~16歲這個階段),他們也會出現脾氣暴躁的情況。

進入叛逆期階段的孩子他們會出現很多壞習慣、總喜歡和家長說不、挑戰權威等脾氣不好的行為。

孩子脾氣不好,一招超簡單的「低聲教育」輕鬆解決

孩子出現脾氣不好,其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於家庭裡的不良示範和缺乏有效引導所致。應對孩子脾氣不好這個問題,家長在搞清背後的原因後,可採用這一招簡單的「低聲教育」輕鬆解決。

「低聲教育」應用場景一:充分發揮家庭第一教育影響力

孩子從小到大脾氣主要受家庭影響,想要孩子脾性溫和,家長平時在對孩子的耳濡目染的影響中需做到「低聲教育」。不要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大吼大叫,要知道你對孩子教育時的聲音大小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孩子的脾氣大小

「低聲教育」應用場景二:孩子缺乏語言表達能力時

0~3歲的孩子還沒有完整的語言表達能力前,他們有某種需求時如果不能及時得到家長的回應,便會通過發脾氣的方法來「控訴」。這時家長不要劈頭蓋臉對著孩子一頓吼,可以小聲地問孩子有什麼要求,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內心需求,而不是發脾氣來引起家長的關注。

「低聲教育」應用場景三:孩子處於叛逆期

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在孩子進入叛逆期時,家長不要大聲去吼罵孩子:

①首先家長需要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

②再就是和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問題;

③最後就是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整個過程家長需要用「低聲教育」來替代「大聲吼罵或是責打」。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多半與家長說話態度有關,學會「低聲教育」很關鍵
    要知道「批評式教育」已經落伍了,現在更多的是強調,父母和孩子交朋友,雙方處於一種平等的地位去交流,這樣孩子內心會更認同父母。相反家長總是命令孩子,這會讓他們感到不開心,青春期可能會加劇逆反心理,父母越控制孩子越不聽話。
  • 孩子脾氣暴躁不聽話,注意力不專心的原因
    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那些脾氣暴躁不聽話,注意力不專心的孩子,它的背後的根源問題是什麼?接觸過很多所謂的問題學生,我後來大致總結了一個規律,所有脾氣暴躁的孩子基本上他的主要陪護人,也許是也許是爸爸,也許是媽媽,一定至少有一個脾氣很暴躁。
  • 孩子不服管教,越罵越不聽話,和這點直接相關,學學「低聲教育」
    很多人會發現,文化水平越低的父母說話的聲音越大,教育水平高的家長與子女交流時就越冷靜,即使孩子犯了大錯,這些家長處理起來也會有條不紊,不會慌張。家長們知道生氣不能解決問題,但遇到孩子的問題時總是顯得焦慮不安,而有些孩子父母越批評越不聽話。
  • ​孩子不聽話,可能跟家長的說話方式有關,來學學「低聲教育」
    這麼做就錯了,孩子並不是家長的附屬品,而且經常命令孩子,孩子會出現逆反心理,將來想聽話都難,你會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經常這麼做,對孩子是一種傷害,會產生心理陰影,一輩子都揮之不去,而且孩子也會變得性格暴躁,等孩子慢慢長大,想要孩子聽話就更難了。
  • 低聲教育是種智慧,教育孩子時用低聲調,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從張先生的故事當中看到張先生脾氣太火爆了,小智也有做錯的地方,但大聲吼叫除了嚇到孩子,讓孩子有陰影之外沒什麼實際好處。孩子是因為害怕你而不去做這件事情。不是因為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才不去做這件事情。生活中的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說不聽的時候也大部分都是大聲罵孩子,為什麼家長都習慣了使用「吼叫教育」這種解決方式?
  • 孩子脾氣暴躁不聽話,這3招「情緒管理」的方法,家長可以借鑑
    在我們看來,這都是一些小事,可是在孩子卻忍不了,他們還會將自己的情緒放大,表現給大家看。孩子愛生氣其實是因為他們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也無法自如地調節自己的脾氣,所以經常會讓家長感覺脾氣暴躁不聽話。但是家長也要明白,孩子生氣也是有多方原因的。
  • 孩子不聽話,多半是家長說話態度有問題,「低聲教育」來幫你
    家長們都知道生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但是在遇到孩子的問題時,總是會顯得很焦慮,而有些孩子,家長越批評,他們越是不聽話。孩子不聽話,和家長說話方式有沒有關係?這就會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傷害,有些孩子就會變得性格暴躁易怒,家長讓往東孩子偏偏往西,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叛逆。「低聲教育」是一種很成功的教育方式,西方心理學家對人說話時的聲調進行了研究,發現人在聽到不同聲調的語句時,處理問題的方式是不同的。
  • 家長越大聲,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要了解一下「低聲教育」
    現在有這樣一個問題問各位家長,在生活當中有這樣兩個完全一樣的人,只有他們說話的方式不一樣,一個人說話嗓子非常的大,語速非常的快,另外一個人說話既溫柔又有禮貌,有這樣兩個人站在你的面前,你願意跟哪樣的人去交朋友?其實大部分的家長會願意跟第2個溫柔的人做朋友。因為沒有人喜歡那種脾氣暴躁的人交朋友,即便他們的性格非常的直率,但是那種說話的方式就容易讓人望而卻步。
  • 為什麼以前聽話的孩子,突然不聽話脾氣還很大呢?管控太多是首因
    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讓人無可奈何的情況,比如以前明明非常聽話的孩子,突然就變得不聽話、脾氣還非常大,有的時候我們一開口孩子就情緒失控,甚至是罵父母和家長大幹一場,這種情況讓家長很是頭痛、更多的是不解,搞得很多家長是措手不及不知如何面對。
  •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
    孩子的脾氣,各有不同,大多數孩子的脾氣是後天形成的。他們有的溫順乖巧,有的暴躁易怒,有的不經常暴露出自己的脾氣,有的發脾氣是家常便飯,而在這些孩子中,亂發脾氣的孩子又佔了主流趨勢。這樣的孩子做事只隨自己的性子來,從不考慮後果。想要怎樣,就要怎樣,稍不如意就馬上開始大哭大鬧,向家人宣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造成孩子好發脾氣的原因有很多,溺愛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父母對孩子溺愛,有求必應,就會使孩子脾氣越來越暴躁,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假如父母對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絕,使他的欲望總是得不到滿足,也會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這真是讓父母們左右為難啊。
  • 寶寶「脾氣爆不聽話」咋辦?家長掌握這3點,輕鬆糾正孩子壞脾氣
    寶寶「脾氣爆不聽話」咋辦?家長掌握這3點,輕鬆糾正孩子壞脾氣孩子&34;怎麼辦?應該有很多的家長遇見過孩子脾氣暴躁不聽話的問題,有很強的逆反心理。有些時候你讓它往東他卻偏偏不聽你的非得往西,還有的時候讓他坐下來吃飯他偏偏爬到板凳上,玩完玩具也從來不會收起來,都是隨手一丟,反正就是不管幹什麼都是非常的不聽話,有時候還會出現咬人大人大的壞習慣。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其實原因可能在父母身上,看看你有沒有
    說罷就想拉走小武,可是小武覺得自己被當眾教訓,心裡很不痛快於是開始反抗媽媽。看到小武不聽話,小武媽媽瞬間發火,對著孩子屁股就來了一巴掌。小武頓時怒吼道:「我已經道歉了,為什麼還要罰我!」說完一把推開媽媽小跑著離開。最後只剩下小武媽媽站在原地發牢騷「這孩子真是太暴躁了!」
  •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如何教育愛發脾氣的孩子?睿智燈塔APP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脾氣暴躁的狀況。遇見任何不滿意的事,就會不加控制地發脾氣、摔東西。對於這類孩子,你是選擇忍讓,任由孩子發洩,還是選擇和孩子爭吵,最後弄得兩敗俱傷。事實上,以上兩種處理方式都不是處理孩子問題的正確方法。沒有哪個孩子會無緣無故發脾氣,也沒有哪個孩子在每件事上都發脾氣。
  • 真正的低聲教育:告別大吼大叫、喋喋不休,讓孩子聽話且不再叛逆
    但是面對孩子的問題的時候,總是無法忍住內心的暴躁,以至於面對孩子問題的時候,只能粗暴的「大吼大叫」。以通過自己「高分貝」的音量促使孩子能夠聽話。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這些「吼叫」便不管用了。很多孩子也會慢慢的變得越來越皮,越來越不聽話。
  • 孩子不聽話,多半是家長說話態度有問題,「低聲教育」來幫你
    很多人會發現,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說話更大聲,而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更冷靜。這樣的父母說話有條理,不慌不躁,即使孩子犯了大錯誤。父母知道憤怒不能解決問題,但當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時,他們總是顯得焦慮。對一些孩子來說,父母越挑剔,他們就越不聽話。
  • 不聽話的孩子,多半因為家長說話方式有問題,「低聲教育」來幫你
    說起孩子的教育,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頭疼,自己生的孩子,捨不得打罵,但是面對孩子頑皮成性的行為,又不能無動於衷。孩子不聽話,似乎已經成為每個家長的口頭禪,但是錯誤的教育方法,絲毫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小娟是一個只有小學學歷的媽媽,每次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總是大喊大叫,讓孩子到牆角罰站,這是小娟對不聽話孩子的教育方法。
  • 孩子脾氣暴躁愛打人,家長訓斥不管用,三招讓娃告別「暴力」
    原來,小明在幼兒園裡脾氣比較暴躁,這次因為搶玩具還把其他的孩子打了一頓。面對這種情況,幼兒園的老師首先是訓斥了小明一頓,不過小明在聽到老師的訓斥之後卻並沒有改正,反而感覺到特別的不服氣。最終,無能為力的老師只能把這個問題推給了爸爸。對此,爸爸也感到頭疼,為什麼自己兒子一生氣就想要動手打人呢?
  • 吼聲教育和低聲教育,對孩子都有什麼影響?娃可能是兩種不同人生
    很多人會發現,文化水平越低的父母說話的聲音越大,教育水平高的家長與子女交流時就越冷靜,即使孩子犯了大錯,這些家長處理起來也會有條不紊,不會慌張。家長們知道生氣不能解決問題,但遇到孩子的問題時總是顯得焦慮不安,而有些孩子父母越批評越不聽話。吼聲教育是什麼樣?
  • 脾氣暴躁的孩子難成大器!家長學會4個方法,讓孩子變得聽話
    樂樂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外表看起來很文靜,然而,脾氣卻非常暴躁。他自己也承認,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其實小時候他並不是這樣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本來還算聽話的樂樂卻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為此,媽媽帶著他去看心理醫生,媽媽向心理醫生說:「我的兒子小時候很可愛,很討人喜歡。後來不知什麼時候起,他開始愛發脾氣。脾氣一來,九頭牛也拉不回。他只要想幹什麼或要什麼,就必須立刻得到。
  • 神奇的「低聲教育」,竟藏著讓孩子聽話的秘密?
    因為雄赳赳不喜歡寫字,劉璇很生氣,但王弢沒有用吼叫教育孩子,而是巧妙運用了「低聲教育」,從而達到讓孩子寫字的目的。她用一個學名為不求人的撓癢工具,一個「不求人幫你寫字」的話題勾起孩子的好奇心。神奇的「低聲教育」,究竟藏著什麼讓孩子聽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