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說
學生時期共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個階段,雖然小學前面還有幼兒園,但大多數幼兒園不以教授知識為主,而是以照看、看管、學習規則、培養意識為主,所以小學才是正式學習的開端。
小學知識不那麼複雜,學會正常的聽說讀寫就可以考出不錯的成績,因此有人說小學成績並不能代表什麼,很多孩子小學成績不好,到了初中後突飛猛進,確實有這種情況存在,但是筆者不認同小學成績不重要的說法。
小學成績雖然不能代表以後學習階段的成績,但卻能看出來孩子是否開竅,有的學生開竅比較晚,跟不上學習進度,如果硬要跟著大部隊學,有拔苗助長的風險。
小學連續三年數學成績低於50分,老師建議留級
小學主要學習數學、語文、英語三大主科,語文和漢語都是基礎的拼音、漢字和字母,沒什麼含金量,只要認真都能會,而有一定難度的就是數學了,有一定的簡單運算,現在小學數學題都比較彎彎繞繞,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很難學好。
一位家長就因為孩子的數學成績愁白了頭,從上一年級到三年級,無論大考小考沒有一次及格的,分數永遠低於50分,家長很著急找老師想解決辦法,沒想到老師上來就一句「留級吧」,老師的話讓家長很不開心,數學成績差就讓留級,是怕自己孩子拉低班級平均分嗎?
憤怒之餘,家長也思考很多,既然老師有讓孩子留級的想法,就是「看不上」孩子,那麼繼續在這個班級帶著也毫無意義,想到這一層面,家長給孩子辦了留級。
沒想到留了一年,再上3年級的孩子成績突飛猛進,數學成績從之前的不足50分,到現在的80多分,留級的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
分析:
有的孩子開竅比較早,有的孩子開竅比較晚,家長和老師配合著進行,才能抓準學生最合適學習的時機,像上述家長是「陰暗思想」最終才同意孩子留級的,最終效果反而很驚人。
家長總認為老師一切為了升學率和班級平均成績,其實不然,上述老師看似為了班級平均成績勸學生留級,其實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所以家長不要對老師有那麼大的敵意,老師也都是為了學生著想。
小學「留級」有哪些好處?
好處一:找到開竅的時機
上面我們也說了,每個孩子開竅時間不同,有的可能正好是上小學7歲那年,也有人可能是晚一年,如果上小學那年正好沒開竅,是跟不上學習進度的,一年跟不上年年跟不上,如果留級一年,正好趕上適當的開竅時機。
好處二:重來一遍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小學一直學習成績不好,在及格邊緣徘徊,期待著上了初中後逆天改命,可能性不大,80%一直都是學渣,反而不如留級一年,重學一遍以前的知識,可能會有不同的驚喜。
好處三: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成績一直不好,父母責怪,老師不愛,慢慢的會產生自卑心理,自尊心嚴重受損,沒有了學習信心,成績只會越來越差,如果留級一年在不同年齡階段,面對學過的知識找到自信心,成績越來越好,自信心也越來越強。
哪些小學生適合「留級」?
第一類:認真學但是成績一直沒起色的小學生
這類學生就是明顯的開竅晚,學習態度一直很好,就是成績一直處在倒數,因為成績不好整天垂頭喪氣,留級換一個班級換一個老師,也正好趕上開竅的時間,成績會有一個突飛猛進。
第二類:一門學科處在極低水平的小學生
如果小學就出現偏科的情況,比如上述留級的小學生,語文英語還算過得去,數學一塌糊塗從來沒有及格過,那這一類學校生就應該留級,再來一年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消除偏科現象。
第三類:老師建議留級的學生
很多家長認為老師建議留級就是放棄孩子了,其實不然,只有負責任的老師,才會對家長說出留級的話,因為老師每天都能看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在學習上對其的了解比較長更多,所以如果老師建議孩子留級,那麼不要猶豫,讓孩子留級可能有不錯的效果。
你覺得小學生數學成績沒高過50應該「留級」嗎?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