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聊聊鎧甲。
在火器還未出現的時代,各國的戰爭主要靠貼身肉搏。而遠程兵種,如弓箭手、投矛手投石車這些兵器雖說已經產生,但由於操作複雜、投石車更要有良好的生產技術,所以在古代遠程兵種一直處於稀缺狀態。貼身肉搏就如同拿肉往刀口上撞,為了減少傷亡也促進了鎧甲的發展。
中國在大規模戰爭中,選擇了以皮甲為主的著裝。主要是因為輕便,不影響行軍速度的同時還造價便宜。
到了宋朝,中國鎧甲的製造到了巔峰時期。如明光甲、山文甲、鎖子甲等。
宋朝的對手金朝更有「鐵浮屠」等重甲騎兵。
而與宋元同時期的歐洲中世紀,比較普遍的是重型板甲。相比於中式盔甲注重的靈活,歐洲板甲更注重防禦。但這也導致鎧甲笨重,不利於長途奔襲。當然歐洲地形上,也無法出現長途奔襲。所以歐洲人也因地制宜地選擇了較為笨重的板甲。
那麼當防禦高的歐洲板甲遇到注重靈活多變的宋甲時,誰會比較有優勢呢?歡迎各位觀眾老爺評論留言,說出你心目中的最佳古代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