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核心期刊的「變身」術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的中國期刊區找到了《商場現代化》的最新一期——2009年4月上旬刊(總第571期),即該刊2009年的第10期。刊物的封面上註明該刊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中商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3518/TS」。
記者認真翻閱了這本刊物,發現在封面上有顯眼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字樣。同時,封面上還標註有「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和「全國貿易經濟類核心期刊」的標記。
翻到封二,頁面左下角是《本刊聲明》,其中第二條寫道:「本刊對來稿一律先按欄目要求進行匯總編號登記,並嚴格執行三審三校制度,再請本刊特邀專家、學術顧問進行編審、指導並提出刊出意見……來稿請註明字數,要求每頁不超過2400字,全文不超過7200字,隨文需要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關鍵詞3~8個。」
封二的右側,分兩豎排排列著「本刊編審指導學術顧問」,其中大部分是高校商學院、經濟學院的院長、一些學術期刊社的社長及主編等,很多都是業界、學界知名人士。
接下來的「目錄」共有5頁,記者數了一下,論文標題一共有238個,分為「國際經貿」、「商業科技」、「商業研究」、「營銷策略」等20多個欄目。
論文正文部分總計399頁,其中大多數論文每篇為2~3頁,1頁半的論文也不在少數,還有80餘篇即便算上標題、摘要、關鍵字和參考文獻,篇幅也僅有1頁(不足2400個漢字)的論文。
封三列出了刊物的收錄證書等資料,在「本刊榮膺(部分)」的字樣下,有5份證書的掃描件,第一份證書上寫著「《商場現代化》雜誌為2008年度中文期刊網絡傳播國內分類閱讀管理財經類期刊第1名」,落款單位為「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龍源期刊網」和「全球中文電子期刊協會」,時間為「二○○八年十一月」。
其餘幾個收錄證書,分別標註的是「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資料庫)收錄證書」、「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收錄證書」、「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收錄證書」和「龍源期刊網全球中文電子期刊協會期刊數位化入編證書」。
封底的介紹中寫道:「《商場現代化》雜誌(1972年創刊,原名:商業科技)……主要探討國內外現代商業管理經驗和介紹現代科技在商業營銷管理中的應用,並且刊發精選的國內外現代商業流通領域理論研究成果與現代貿易經濟理論的科研論文。其嚴格化、標準化及權威性在業界均享有顯著的聲譽和地位。本刊常年被國內外重要學術文獻檢索系統收錄,是學科文獻稿被引用和高影響因子的中央級科技核心期刊,是中文科技期刊文獻檢索資料庫來源核心期刊,是學科新理論與新觀念的大型核心學術雜誌旗艦,本刊多年連續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暨全國貿易經濟類核心期刊。」
記者翻閱幾本《商場現代化》2006年和2007年的期刊發現,頁碼數量存在較大變化。如2006年5月中旬刊(總第467期)299頁,但當年同月的下旬刊(總第 468期)有319頁。
記者隨後從中國知網的學術期刊論文庫查詢發現,2003年之前,《商場現代化》為月刊,全年12期,每期50頁以內,論文20篇左右。
2004年,全年15期,每期138頁,刊登論文80篇左右。
到2005年,《商場現代化》全年出版30期,當年第一期204頁,刊登論文136篇;當年第30期395頁,刊登論文274篇。此後,論文數量基本固定在200~300篇之間,如2007年1月上旬刊發表論文247篇, 2008年9月上旬刊發表論文283篇,2009年2月上旬刊發表論文288篇。
此外,各欄目的先後順序和論文數量在不同刊次間也多有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2007年第35期(12月中旬刊,總第524期)上還看到了《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入選證書》的字樣,並註明「……研究人員根據文獻計量學的原理和方法,對中文期刊進行了定量評價,並請學科專家對定量評價進行了定性評審。《商場現代化》被評為核心期刊,編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版。該書2004年7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落款單位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編委會」,落款日期「二○○四年七月」。
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版)第19頁,記者發現,《商場現代化》確實在「F7貿易經濟類核心期刊表」之列。
在2009年4月上旬刊上,雖然封面仍標有「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字樣,但記者翻遍全書也沒能再找到《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入選證書》的圖示。而在2009年之前,該圖示被放在《商場現代化》封二的中間位置。
實習生 田國磊 馬慧娟 本報記者 葉鐵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