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啟用的上思縣思陽鎮第二小學。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韋世仙 攝
孩子們在新教室裡學習。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黃海柱 攝
孩子們在學校食堂裡享用營養餐。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韋世仙 攝
廣西新聞網上思9月15日訊(通訊員 黃海柱 韋世仙 黃寶思)自脫貧攻堅戰打響後,上思縣堅持把發展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決勝脫貧攻堅的根本之計,舉全縣之力加大教育保障力度,加快補齊短板,強力推進今年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工作。
近日,筆者來到了剛建成的上思縣思陽鎮第二小學。走進校園,映入眼帘的是嶄新高大挺拔的教學樓,教室裡面寬敞明亮,教學設備完善,課桌擺放整齊,小學生們的書聲琅琅,呈現出一派蓬勃向上的朝氣。
上思縣思陽鎮第二小學作為江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學校的建成,不僅滿足搬遷群眾子女就近入學需求,更是增強他們的幸福感。
寬敞的走廊裡,有一雙濃眉下對知識渴望的大眼睛,觸動著筆者。她是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一年級的黃建寧小朋友,她開心地說:「我喜歡在這裡讀書,這裡非常漂亮,老師喜歡我,我也喜歡他們。」
在當天的午餐中,筆者看到菜品豐富,有瘦肉、胡蘿蔔、雞蛋、玉米等。除了享受各項優惠政策,到這裡就讀的適齡兒童都能享受到免費營養餐。「這裡的飯菜很好吃,學校很漂亮,我喜歡在這裡讀書」一年級的陸依橙小朋友一臉童真的笑容說道。
據了解,是上思縣江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原名江平村小學,是全區壯漢語教學實驗學校,同時也是上思縣壯漢語教學示範基地,教學服務範圍服務人口兩萬多人。上思縣思陽鎮第二小學建設總投資約10600多萬元,總建築面積24493.12平方米。學校投入使用後,增加了學位1600個。學校的投入使用,有效的緩解縣城及周邊學校大班額問題,解決江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適齡兒童就讀問題,也標誌著上思縣全面完成義務教育保障戰役目標任務。
上思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項目辦主任黎水說介紹,經過200多天的艱苦奮戰,項目終於完成。今年8月31日,首批入學的一年級6個班級,共300多人。9月20日,新校區將全面投入使用,圓滿完全自治區下達的義務教育保障戰役的目標任務。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上思縣針對江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戶子女入學問題,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配套學校建設,堅持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全面保障搬遷群眾適齡兒童有學上、上得起學、上好學,對上思縣決勝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