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基本實現

2020-12-09 中國教育新聞網

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重大政治任務。

「在各個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下,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實現。」9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介紹了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相關情況。

截至今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去年的約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由20萬人降至0人。2019年全國小學淨入學率99.94%,初中毛入學率102.6%。

多措並舉保障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有學上

「義務教育一定要搞好」「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脫貧工作的相關論述非常深刻,要求也非常明確。

鄭富芝表示,教育部在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過程中,重點抓了5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確目標。落實中央要求,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保障有學上、上得起學;對不能到校的殘疾學生,採取送教上門的方式,幫助其接受義務教育。

二是摸清底數。鄭富芝表示,有兩個底數需要摸清楚,第一個底數是輟學的學生到底有多少、從哪個學校輟學、輟學之後的去處等信息。第二個底數是摸排測算學位、師資、資助等方面的保障需求。

三是嚴格標準。堅持既不拔高標準,也不降低標準,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達到「20條底線」要求。處理好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關係,把握好有保障底線目標和中長期發展目標關係。

四是完善措施。鄭富芝說,這主要指完善辦學條件的措施,核心是「城鄉一體、重在農村」。所謂「城鄉一體」就是解決城鄉義務教育差距問題,城鄉要在3個標準上實現一致:生師比、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標準、基本教學儀器配備標準。「重在農村」是指在政策、資金上向義務教育及最困難地區、學校、學生傾斜支持。

五是壓實責任。教育部黨組成員分工負責、掛牌督戰重點地區,並通過籤訂備忘錄,召開調度會,開展督導檢查等措施,壓實各方責任,做到全面動員、上下聯動、部門協同、聯控聯保。

「在這種攻堅的強大合力作用下,義務教育有保障方面出現了最重要的三個進展和變化。」鄭富芝說。

一是基本實現了輟學學生應返盡返。從輟學學生的減少情況看,截至今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去年的約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由20萬人降至0人。從入學率情況看,2019年全國小學淨入學率99.94%,初中毛入學率102.6%。「我們建立了約60萬輟學學生的臺帳,勸回來一個,就會銷號一個。我相信,這個數字一定會從千位數降到個位數的。」鄭富芝說。

二是基本實現了資助全覆蓋。擴大「兩免一補」政策實施範圍,將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等四類家庭經濟困難非寄宿生納入生活補助範圍。1762個縣實施了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覆蓋學校14.57萬所,受益學生4000餘萬人。

三是基本實現了辦學條件的配備要求。從校舍建設來說,2013年到2019年,貧困地區新建、改擴建校舍面積約為2.21億平方米,全國30.96萬所義務教育學校(含教學點)辦學條件達到「20條底線」要求。從班額來說,目前56人以上大班額已降至3.98%,66人以上超大班額基本消除。從師資配備來說,「特崗計劃」累計招聘教師95萬名,覆蓋中西部1000多個縣、3萬多所農村學校。

「我們有信心如期完成既定目標任務,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鄭富芝說,這項工作還在進行當中,目前主要在做兩件事:一件是做「交卷」之前的查驗工作,能不能鞏固住,能不能延續下去;另一件是幫扶、督促重點地區做終點衝刺。

健全學生資助體系加大控輟保學力度

「義務教育有保障首先要確保有學上,還要保證能夠上得起,這是實現有保障的前提。」鄭富芝表示,學生資助既是實現「有保障」的前提,也是重要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從一組數據可以看出近年來學生資助有保障工作的成效:2019年資助學生1.06億人次,金額達2126億元,比2012年增長了88.8%,基礎教育階段資助資金80%左右用於中西部地區,並擴大了「兩免一補」政策實施範圍。

「在健全學生資助體系上,所有學段、所有學校、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要實現全覆蓋。」鄭富芝表示,在此基礎上,學生資助現在的關鍵是提高精準化水平,「一定要確保該資助的學生一個都不能漏」。

這幾年教育部加強了三方面工作,解決精準資助的問題。第一,解決認定依據的問題。高度關注動態的因病和因災致貧的家庭,動態調整資助對象,保證及時進行資助。第二,細化工作程序。讓家庭經濟貧困的學生和家長知道國家資助政策、申請流程等。第三,建立比對機制。教育部聯合公安、民政、扶貧等部門,比對家庭經濟貧困信息,進行綜合研判。「這樣既可以防止漏報,也防止虛報,進而實現精準化,應助盡助。」鄭富芝說。

解決因貧失學問題,只是控輟保學工作中的一部分。「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首先把輟學學生、失學學生勸回來,再保障他們能讀好書。」鄭富芝說,「實事求是地講,勸返工作既複雜也非常艱巨,我們在勸返過程中,必須要帶著一種責任感、帶著感情去做這件事,才能真正做好。」

鄭富芝表示,「控輟保學」很早就提出來了,但是不如這幾年的力度大,不如現在的效果好。「各地在控輟保學方面非常盡心盡責,做了很多探索,也形成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他說。

對此,鄭富芝總結了兩條最重要的路徑,第一是分類施策。學生輟學的原因很多,大致有外出打工、因學習困難而厭學、因身體原因輟學等,各地採取了不同方式,對症下藥。第二是多措並舉,用感情的、行政的、經濟的,甚至是法律的手段,綜合施策,進行勸返。

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

「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關鍵是教師。」鄭富芝在回應如何實現義務教育師資有保障問題時表示,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一定要聚焦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上。

鄭富芝介紹,近幾年,貧困地區師資隊伍建設上,主要解決教師不足和整體素質相對不高的問題。在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上,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實行定向培養,讓高校特別是師範院校定向為貧困地區培養教師,畢業之後回到農村學校任教。」鄭富芝表示,在定向培養時,一方面解決總量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培養綜合型教師,解決師資結構性短缺問題。二是實施「特崗計劃」。三是公費師範生培養,目前地方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每年吸引4.5萬人到鄉村從教。

在提升在職教師素質方面,鄭富芝指出,每年中央財政拿出約20億元,專款進行中小學教師培訓,「國培計劃」培訓中西部鄉村學校教師校長785萬餘人次。各地創造了很多好的做法,比如名校長工作室、名師帶徒弟等。

「我們在保障義務教育前提下,儘量讓建檔立卡學生、貧困地區孩子能夠接受更高水平、更良好的教育。」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在會上說。

控輟保學取得顯著成績,成果來之不易,但面對這項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難題,我們應如何健全長效機制?

「今年6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該文件提出了三項關鍵舉措:聚焦重點地區,突出關鍵人群,健全聯保聯控責任機制、定期專項行動機制等,為建立長效機制明確了路徑。

如何防止「數字控輟」和「虛假控輟」?呂玉剛介紹,教育部建立了三項制度,一是臺帳銷號制度,根據勸返復學情況,實時、動態更新臺帳。二是月報覆核制度。要求每個省份每個月的15日把控輟保學情況上報教育部,上報情況要與學籍信息系統相統一,要與扶貧部門掌握的輟學情況相統一,實現閉環管理,不能有漏洞。三是抽查復驗制度。特別是針對一些數據變化非常快、幅度比較大的地區,及時派出有關專家、幹部,包括記者參加調研覆核工作組,入校、入戶查驗具體情況,防止瞞報、漏報、有水分等問題。

脫貧攻堅收官在即。「能不能做到真實控輟、精準控輟,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要堅決擠出水分,做到真實可信,經得起歷史的檢查,經得起脫貧攻堅的驗收檢查。」呂玉剛表示。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24日第1版 

相關焦點

  • 中國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基本實現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劉嶢)9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等介紹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有關情況。教育部把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確保能夠如期完成。
  • 我國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基本實現(權威發布)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吳月)「在各個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下,義務教育有保障取得了重要進展,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實現。」
  • 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基本實現
    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重大政治任務。「在各個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下,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實現。」 9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宣布。
  • 陝西基本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
    本報西安10月22日訊(記者 馮麗)記者從今天舉行的陝西省「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陝西省基本實現了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  據介紹,目前陝西基本實現了應返盡返和資助全覆蓋。截至今年10月15日,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403.91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學生34.12萬人,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因貧困失學輟學。
  • 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清零 我國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基本實現
    昨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等介紹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有關情況。鄭富芝介紹,當前,我國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實現,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清零。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鄭富芝說,在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下,義務教育有保障取得了三方面的重要進展。一是輟學學生基本實現了應返盡返。截止到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大約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清零。2019年,全國小學的淨入學率達到99.94%。
  • 國新辦發布會: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基本實現
    首先,我代表教育部感謝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今天非常高興,借這個機會我和我的幾位同事一起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這個專題介紹一下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脫貧工作非常關心和重視,總書記強調,義務教育一定要搞好,把貧困地區的孩子培養出來,這是根本的扶貧之策。總書記的這一思想非常深刻,要求也非常明確。
  • 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清零 我國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實現
    在23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介紹了輟學學生減少情況和義務教育入學率情況,並表示,「義務教育有保障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換句話說,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上實現了」。那麼,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是什麼?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 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有保障目標基本實現
    記者從國新辦今天(9月23日)舉行的「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發布會上獲悉,截至今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已由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由20萬人降至0人。
  • 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清零——我國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
    在23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介紹了輟學學生減少情況和義務教育入學率情況,並表示,「義務教育有保障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換句話說,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上實現了」。  那麼,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是什麼?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 確保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義務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要保證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受教育,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抓好控輟保學、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是拔掉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十三五」期間,各地各校開展的控輟保學行動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我國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達99.94%,初中學生毛入學率達102.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4.8%,相關指標已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 我國即將實現高中階段教育基本普及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教育部10日表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全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89.5%,即將實現基本普及。
  • 河北舉行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發布會
    原標題:10月27日河北舉行「河北省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新聞發布會  10月27日,河北舉行「河北省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新聞發布會,請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河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勇介紹河北省教育脫貧攻堅有關情況,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
  • 我國即將實現高中階段教育基本普及_時政_中國西藏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教育部10日表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全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89.5%,即將實現基本普及。
  • 我國普通高中即將實現基本普及
    原標題:我國普通高中即將實現基本普及   10日,教育部舉行
  • 教育部:健全體系 精準資助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
    2020年9月23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鄭富芝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要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義務教育有保障首先要確保孩子們有學上,但是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還要保證他能夠上得起。
  • 甘肅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實現動態清零 「有學上、上好學」目標...
    我省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實現動態清零「有學上、上好學」目標基本實現每日甘肅網11月30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11月25日,記者從省政府有關部門獲悉,目前,我省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已實現動態清零,「有學上、上好學」目標基本實現。
  • 城鎮義務教育大班額基本消除,專家建議小學到研究生縮短兩年
    截至2019年底,全國義務教育大班額、超大班額比例比2015年分別下降了10.1、4.8個百分點,降至3.98%和0.24%,提前一年完成基本消除大班額(控制在5%以內)的目標任務。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基礎教育司10日介紹「十三五」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成就時指出,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帳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為實現2020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 我國中小幼在校生2.26億 普通高中基本普及將實現
    「十三五」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發展呈現格局性變化,整體水平邁入世界中上行列,今年普通高中將實現基本普及。呂玉剛透露,經過五年努力,在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礎上,我國進一步提高了義務教育鞏固水平和學前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全國共有中小學(幼兒園)51萬所,在校(園)生2.26億人,即將圓滿完成中央確定的普及收官交帳任務,基礎教育歷史性地解決了「有學上」問題,教育公平實現了新跨越,正在乘勢而上,向更好地實現人民群眾「上好學」的願望邁進。
  • 教育部:我國中小幼在校生2.26億 普通高中基本普及將實現
    「十三五」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發展呈現格局性變化,整體水平邁入世界中上行列,今年普通高中將實現基本普及。呂玉剛透露,經過五年努力,在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礎上,我國進一步提高了義務教育鞏固水平和學前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全國共有中小學(幼兒園)51萬所,在校(園)生2.26億人,即將圓滿完成中央確定的普及收官交帳任務,基礎教育歷史性地解決了「有學上」問題,教育公平實現了新跨越,正在乘勢而上,向更好地實現人民群眾「上好學」的願望邁進。
  • 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介紹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
    我們把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確保能夠如期完成。在攻堅過程中,我們重點抓了五個方面的工作,我概括成五句話:一是明確目標,二是摸清底數,三是嚴格標準,四是完善措施,五是壓實責任。明確目標,義務教育普及的目標一定要定準,要搞清楚。這個目標就是貧困家庭所有適齡孩子都能夠勸返入學,有學上,並且能夠上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