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清零——我國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

2020-12-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截至今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由20萬人降至0人。」

  「2019年全國小學淨入學率達99.94%,初中毛入學率102.6%。」

  在23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介紹了輟學學生減少情況和義務教育入學率情況,並表示,「義務教育有保障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換句話說,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上實現了」。

  那麼,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是什麼?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控輟有保障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首先得有學生,把輟學學生、失學學生勸回來,再保障他們能讀好書。這是整個保障的前提。」鄭富芝介紹,義務教育普及的目標貧困家庭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保障有學上、上得起學;對不能到校的殘疾學生,採取送教上門的方式,幫助其接受義務教育。

  在勸返入學之前,教育部門首先摸清了輟學學生的底數,鄭富芝說:「輟學的學生到底有多少?他們是從哪個學校輟學的?輟學之後現在在哪個地方待著?這個必須要搞清楚。」據此建立的臺帳記錄了每一名輟學學生的具體信息。

  經調查,輟學學生大致可分為五類:學習困難、外出打工、早婚早育、信教入寺、身體殘疾。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家庭經濟困難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五個方面是比較突出的原因。」

  每個學生輟學的原因不一樣、類型不一樣、家庭狀況也不大一樣,「我們就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綜合施策,可能用感情的、行政的、經濟的,甚至是法律的手段進行勸返。」鄭富芝舉了雲南首例因子女輟學引發「官告民」的例子。

  控輟保學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一項難題,也是一項經常性、長期性的工作,容易反覆、容易反彈。如何保障勸返回來的學生不再輟學?如何健全長效機制以鞏固和提高義務教育有保障的成果?如何防止出現瞞報、虛報、漏報的數字脫貧?

  「一人一案進行合理的安置。」針對勸返回來學生學情的不同,鄭富芝介紹了三類安置方案,即基礎好的插班就學;基礎薄弱的單獨編班,以避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年齡較大的接受普職融合教育,「讓孩子們在學文化課的同時有一技之長。」

  呂玉剛結合今年6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介紹了一系列相關政策舉措,如聯控聯保、專項行動、應助盡助、依法控輟、辦學條件保障等。同時,由於義務教育點多、線長、面廣、量大,真實控輟、精準控輟的難度較大,教育部建立三項制度以避免虛假控輟。具體包括:臺帳銷號制度,動態管理勸返復學情況;月報覆核制度,每省每月上報控輟保學情況,且要與學籍信息系統和扶貧部門的輟學情況相統一;抽查復驗制度,對數據變化非常快、幅度比較大的地區及時派出調研覆核工作組入校、入戶查驗。

  辦學有保障

  「我們對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有一個底線的要求,這些條件的配備現在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據鄭富芝介紹,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資金5400多億元,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確保「城鄉一體,重在農村」。

  校舍——2013到2019年,貧困地區新建改擴建校舍面積約2.21億平方米。全國30.96萬所小學、教學點的辦學條件基本達到規定要求。

  班額——56人以上大班額已降至3.98%,66人以上超大班額基本消除。

  信息化——全國中小學網際網路接入率大98.4%,貧困地區學生可通過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等方式,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師資——「特崗計劃」累計招聘教師95萬名,覆蓋中西部1000多個縣、3萬多所農村學校。

  在這些辦學條件保障中,儘管一些地方的硬體還存在一些缺口,如校舍、教學儀器、設備等,但差距不是很大。「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關鍵是老師。」鄭富芝表示,定向培養、「特崗計劃」、公費師範生培養等、「國培計劃」等,主要就是為了從源頭上和培訓上解決貧困地區教師總量不足、結構性短缺和整體素質相對不高的問題。

  近年來,每年約有4.5萬公費師範生到農村學校任教,每年中央財政拿出約20億元專款進行中小學教師培訓,「國培計劃」培訓中西部鄉村學校130萬名鄉村教師。

  針對師資提升問題,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補充道,「教育部專門採取了組團式教師援青、援藏和援疆,現在還增加一個部分,就是組團式援助涼山。」全國各地派出的名校長、名老師,給貧困地區帶來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針對貴州省大方縣拖欠教師工資並挪用教育專項經費事件,鄭富芝在發布會上作出回應,一要加大督辦力度,把督促落實教師工資作為今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第一號任務、第一號重點工作督辦;二要把長遠保證教師工資落實到位的財政制度和機制建立起來,把所有教師工資納入預算,並加大公示、曝光、監督檢查力度。

  資助有保障

  「義務教育有保障首先要確保孩子們有學上,但是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還要保證他能夠上得起。」鄭富芝表示,「學生資助的問題,既是實現有保障的前提,也是重要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如何做好這項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困難學生全覆蓋。所有的學段、所有的學校、所有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要實現全覆蓋。

  ——擴展資助範圍。在「兩免一補」政策基礎上擴大實施範圍,將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等四類家庭經濟困難非寄宿生納入生活補助範圍。

  ——實施精準資助。動態關注因病、因災致貧的家庭,動態調整資助對象,保證及時資助,確保該資助的學生一個都不能漏,

  據悉,2019年受資助學生1.06億人次,金額達2126億元,比2012年增長了88.8%。基礎教育階段資助資金80%左右用於中西部地區。

  此外,針對「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工作,劉昌亞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如何在保障義務教育前提下,儘量地讓建檔立卡的學生、讓貧困地區的孩子能夠接受更高水平、更良好的教育。比如,實施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計劃,選派專業技術人員支援西部,共同在實訓基地培養學生。再如,實施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專項計劃,黨的十八大以來,近450萬建檔立卡學生在高等學校讀書或者已經畢業。

  高校不僅培養人,也通過科技、產業、教育、健康從事扶貧工作。清華大學通過「遠程+現場培訓」的方式,在全國設立1000多個教學點,其中有500多個設在貧困縣,通過遠程培訓,培養了240萬人。四川大學在貧困地區篩查了2.5萬名先心病兒童,為其中1200多名兒童免費做了手術。電子科技大學開發了教育系統消費扶貧平臺「e幫扶」,為貧困地區上線1100餘種農產品,銷售收入2700多萬元。(本報北京9月23日電 本報記者 柴如瑾)

相關焦點

  • 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清零 我國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基本實現
    昨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等介紹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有關情況。鄭富芝介紹,當前,我國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實現,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清零。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鄭富芝說,在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下,義務教育有保障取得了三方面的重要進展。一是輟學學生基本實現了應返盡返。截止到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大約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清零。2019年,全國小學的淨入學率達到99.94%。
  • 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清零 我國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實現
    「截至今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由20萬人降至0人。」「2019年全國小學淨入學率達99.94%,初中毛入學率102.6%。」在23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介紹了輟學學生減少情況和義務教育入學率情況,並表示,「義務教育有保障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換句話說,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上實現了」。那麼,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是什麼?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 教育部: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清零
    在9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介紹了輟學學生減少情況和義務教育入學率情況。 鄭富芝介紹,截至今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由20萬人降至0人。
  • 我國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基本實現(權威發布)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吳月)「在各個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下,義務教育有保障取得了重要進展,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實現。」
  • 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實現動態清零 遼寧: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取得實效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於珍)「截至目前,學籍系統顯示,我省控輟保學工作檯帳輟學人數20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實現動態清零。」記者近日從遼寧省教育廳獲悉,遼寧省把加強控輟保學,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作為教育脫貧攻堅重要內容,與2020年年初比較,控輟保學工作檯帳累計銷號近800人。加強制度建設,形成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
  • 我國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基本實現
    「在各個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下,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實現。」9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介紹了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相關情況。截至今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去年的約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由20萬人降至0人。2019年全國小學淨入學率99.94%,初中毛入學率102.6%。
  • 「十三五」我國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
    10日上午,教育部在京召開第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情況。打贏脫貧攻堅戰,要求確保義務教育有保障。教育部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強力推進控輟保學工作。
  • 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基本實現
    截至今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去年的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由20萬人降至0人。2019年全國小學淨入學率99.94%,初中毛入學率102.6%。落實中央要求,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保障有學上、上得起學;對不能到校的殘疾學生,採取送教上門的方式,幫助其接受義務教育。二是摸清底數。他表示,有兩個底數需要摸清楚,第一個底數是輟學的學生到底有多少、從哪個學校輟學、輟學之後的去處等信息。第二個底數是摸排測算學位、師資、資助等方面的保障需求。三是嚴格標準。
  • 陝西基本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
    本報西安10月22日訊(記者 馮麗)記者從今天舉行的陝西省「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陝西省基本實現了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  據介紹,目前陝西基本實現了應返盡返和資助全覆蓋。截至今年10月15日,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403.91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學生34.12萬人,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因貧困失學輟學。
  • 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有保障目標基本實現
    記者從國新辦今天(9月23日)舉行的「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發布會上獲悉,截至今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已由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由20萬人降至0人。
  • 全市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清零
    12月10日,從市教育局獲悉,近5年,全市用於貧困家庭學生資助資金達25.53億元,累計資助貧困家庭學生222萬人次,實現了貧困家庭學生應助盡助,義務教育學齡人口接受基礎教育全覆蓋。「十三五」期間,黃岡市教育局聚焦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改善、鄉村教師補充、貧困家庭「明白人」培養等方面,精準施策,全市教育脫貧攻堅成效顯著。2019年,在市直單位脫貧攻堅年度考核工作中,市教育局並列第一,2020年被評為全市脫貧攻堅先進單位。學生資助體系基本形成。
  • 遼寧:上半年資助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萬人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記者近日從遼寧省教育廳獲悉,為減少新冠疫情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造成的影響,今年遼寧省在繼續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的基礎上,為家庭經濟困難非寄宿生提供每生每年750元補助。這項政策有效保障了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不因貧困失學輟學,使他們順利接受義務教育。2020年春季學期,正值疫情防控關健時期,遼寧省中小學生都沒有按期開學。
  • 河北舉行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發布會
    2019年研究印發《關於解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子女「義務教育有保障」突出問題的工作方案》(冀教財〔2019〕39號),明確「義務教育有保障」的工作要求。2020年,進一步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實施動態監測預警,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出現就學問題及時予以救助。  二是強化組織保障。成立教育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充實完善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力量。
  • 甘肅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實現動態清零 「有學上、上好學」目標...
    ,目前,我省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已實現動態清零,「有學上、上好學」目標基本實現。近幾年,我省在著力抓義務教育有保障的同時,著眼發揮各級各類教育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建立起「教育有保障、升學有能力、就業有技能、人人有出路」的教育脫貧體系,推動貧困人口由「因學致貧」向「以學脫貧」轉變。全省深度貧困縣區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實現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3%,保障了幼有所育,極大地解放了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
  • 廣西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實現「雙清零」
    圖集【原標題】廣西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實現「雙清零」義務教育有保障,是脫貧攻堅的核心指標和底線任務。11月27日,記者從相關會議上獲悉,今年10月,我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首次實現「雙清零」目標,目前,全區義務教育保障戰役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已全面完成。打響義務教育保障戰役以來,我區持續推進控輟保學、學校建設、學生資助、教師配備等重點工作。落實「雙線四包」「一對一、人盯人」和勸返包幹工作機制,持續開展控輟保學攻堅行動。
  • 我省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實現動態清零「有學上、上好學」目標...
    11月25日,記者從省政府有關部門獲悉,目前,我省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已實現動態清零,「有學上、上好學」目標基本實現。近幾年,我省在著力抓義務教育有保障的同時,著眼發揮各級各類教育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建立起「教育有保障、升學有能力、就業有技能、人人有出路」的教育脫貧體系,推動貧困人口由「因學致貧」向「以學脫貧」轉變。全省深度貧困縣區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實現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3%,保障了幼有所育,極大地解放了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
  • 城鎮義務教育大班額基本消除,專家建議小學到研究生縮短兩年
    截至2019年底,全國義務教育大班額、超大班額比例比2015年分別下降了10.1、4.8個百分點,降至3.98%和0.24%,提前一年完成基本消除大班額(控制在5%以內)的目標任務。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基礎教育司10日介紹「十三五」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成就時指出,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帳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為實現2020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 國新辦發布會: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基本實現
    我們把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確保能夠如期完成。在攻堅過程中,我們重點抓了五個方面的工作,我概括成五句話:一是明確目標,二是摸清底數,三是嚴格標準,四是完善措施,五是壓實責任。明確目標,義務教育普及的目標一定要定準,要搞清楚。這個目標就是貧困家庭所有適齡孩子都能夠勸返入學,有學上,並且能夠上得起。
  • 2020年秋季學期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等四類貧困家庭學生補助資金...
    782號)、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扶貧辦《關於做好2020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74號)要求, 9月15日前完成秋季學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現參照2020年春季學期補助資金發放結果,結合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資助管理系統
  • 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的學生可以申請哪些資助資金呢?來看看
    隨著精準扶貧政策的穩步推進,各個部門聯動起來,都為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相應的扶持政策,下面是在吉林省某市教育局了解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政策,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了保障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吉林省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