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3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鄭富芝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要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義務教育有保障首先要確保孩子們有學上,但是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還要保證他能夠上得起。一是在體系上做文章,就是健全學生的資助體系。這幾年主要從兩個方面下力氣:第一,解決全覆蓋的問題。所有的學段、所有的學校、所有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要實現全覆蓋。第二,擴展資助範圍。我們長期以來實行的是「兩免一補」,「一補」原來是指住校生實行生活補助,後來發現有一部分家庭貧困的孩子,儘管不住校,但是他中午也要在學校吃飯,這個問題怎麼辦?後來把「一補」的範圍擴大到只要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等四類群體,不管是住校還是不住校,總是要吃飯的,也納入到補助的範圍。
二是,實施精準資助。精準度的核心是什麼呢?就是一定要確保該資助的學生一個都不能漏,這幾年重點加強了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解決認定依據的問題,要明確認定的依據,什麼樣的學生可以享受資助?什麼樣的學生是不能享受的?必須要搞清楚,根據中央的要求,這個政策要有區別的。貧困的問題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一定要高度關注這些動態的因病和因災致貧的家庭,要動態調整資助對象,關注這樣一些群體,保證及時的進行資助。第二,細化工作程序。專門有一套申請資助、認定資助的程序,把環節設計得非常清楚。這樣一個方面,解決信息對稱問題,要知曉政策和流程,還有就是把這件事情做得公開、公正、公平。第三,建立一個比對機制。實現精準,數據很多,家庭貧困的數據很多,我們管理的部門也很多,經常就會發現一個部門一個數據,幾個數據碰不上,最後到底是多少?因此,我們聯合公安、民政、扶貧等部門,把家庭貧困的信息進行比對,進行一個綜合研判,這樣既可以防止漏報,也防止虛報,進而實現精準化,應助盡助。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