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雖然說中國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在小學到初中9年的時間裡,孩子上學不用交學費,但是一些學雜費還是要交的,另外到了初中還有班費要交,甚至有的小學都要交班費。
而班費的收費標準也沒個要求,基本都是看班級需要。一般情況下,一學期的班費也不過幾百塊錢,甚至更少。
孩子的「天價」班費,最後成了老師的項鍊?
但是家長王丁(化名)卻遇到了不一樣的情況,期中考試結束沒多久,他的兒子又來問要500元的班費。加上開學後不久交的500元,開學不到3個月就交1000元的「天價」班費。
1000元錢對於現在的家庭來說,並不是什麼巨款。但是在學校裡的孩子,學費免了,夥食費也有了。基本上沒有其他花銷,王丁孩子班上有40多個同學,算上這一次收的,這3個月一共交了40000多元班費,都花去哪了呢?
王丁很疑惑:「怎麼又要交班費?班費怎麼收這麼多?」隨後他詢問了孩子關於班費的用途。才知道,前段時間老師過生日,孩子們覺得老師上課辛苦,一合計就買了一條價值不菲的項鍊送給老師當生日禮物。
剩餘的錢,用來買平時班級搞活動的獎品、零食等,第一次收的兩萬多元班費就花得七七八八,所以就要再收一次。孩子交的班費,最後成了老師的項鍊,家長們難以接受。
分析:拿大部分班費去給老師買項鍊並不合理
我們都知道,班費應該是用來維持班級活動的費用,比如搞活動的經費,給孩子購買獎品、禮物的花費;還有班級教室的用具、如窗簾、額外加裝的風扇等等,都可以使用班費。但很顯然,給老師買禮物這一點,並不包含在其中。
不過老師辛苦教育孩子,用班費買禮物送老師其實也沒問題,但前提是這個禮物不能太貴重。比如百來兩百塊錢的檯燈,幾十塊錢的保溫杯等等,都是可以接受的。但花一萬多甚至兩萬去給老師買一條項鍊,顯然不合理。
如果家長遇到類似的問題,需要怎麼處理呢?
1)與老師協商
遇到問題了,家長也不用著急上火,急吼吼地去找老師「對線」。而是採取冷靜的態度,和老師協商事情的解決方案。就拿上文送禮物的事情來說,也許老師開始根本就不知道孩子要給她(他)買禮物的事情,雖然沒有拒絕也確實不對。但事情已經發生了,家長可以和老師協商,把項鍊拿去退換等。
2)討論建立一個完善的班費制度
班費是整個班級的活動經費,孩子的父母就是「投資人」,作為投資人自然要知道自己的錢花在哪個地方。因此,家長們可以在群裡和老師討論建立一個完善的班費制度。比如花了多少錢,購買了什麼都要記清楚,期末有結餘了,就給所有的孩子和老師購買一些小禮物,或者是退還給家長。
結語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家長交班費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但如果班費成了老師的「小金庫」,私自挪用,這樣家長心裡肯定不舒服。所以關於班費的事情,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制定有效的制度,保證透明合理。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學校班費一次收多少?班費使用的細則公開透明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